作者:爱开小差
【而接连两下的重击,颉利可汗忽然意识到自己的性命在对方眼里好像不值一提,甚至有人已经在拿捏住他的命运。】
【他哭丧着脸道:“圣皇陛下,我知道错了。”】
宁王笑出声了。
以前她体验不到这样的快乐,现在她感觉无比快乐,莽夫怎么了,能爽就行了。
这种不愿意吃半点亏的不讲道理,她宁王完全是可以接受的,而且这一次陆为邦的发挥已经远远超越了她的想象了。
她以为晋王带出来的是一个纯粹的武力怪物,靠着武力平推天下的那种猛将。
没想到自己这个儿子组织能力都那么强。
跑去草原自己拉了一个队伍,景人和突厥人的差量都到了1:10的程度,就这种情况下,陆为邦都驾驭住了这支队伍,还让突厥人甘愿为他做牛做马,反攻突厥的王庭。
看到傻儿子那么能打,宁王舒坦了,全身都舒坦了。
【“知道错了就好。”陆成安摆摆手道:“那就不用凌迟他了,来人呐,把他拖下去斩了吧。”】
【“圣皇陛下,你...你不能这样对待我,你这样把我杀了的话,你怎么降服我的子民?你这样也绝非治国的仁君之道啊!”颉利可汗听闻此话,顿时汗流浃背,口不择言道。】
【“怎么降服你的子民,是我的事情。”】
【“怎么处置你,也是我的事情。”】
【“我要杀你,又有谁能拦得住呢?”陆成安扫视了一圈问道:“有谁反对吗?有谁觉得朕的这个提议不好吗?”】
【全场一片寂静,你不怒自威的皇威,让所有人都不敢在这个问题上与你作答。】
【很快,颉利可汗被陆为邦拖着离开了大殿。】
【而陆成安缓步坐了回去,“我这立国也有十年载了,至今也没留下过什么国训。”】
【在沉吟和斟酌用词之下,陆成安慢慢开口说道:“传朕的话,从今日起——我大景朝只收贡,不回贡;只纳妾,不和亲;不割地、不让地、不弃地、也不赔款。”】
【“凡我大景之子民,有求,朕必应。”】
【“凡我大景之将士,有难,朕必助。”】
【“凡我大景之邦敌,那便战至终章,不!死!不!休!”】
【“这是我景人的风骨,是我朝的骨气。”】
【“尔等,可...听得明白?听得清楚?”】
【“吾皇圣明——”满朝文武纷纷出列,在这句话落地以后,全部匍匐在地上朝着皇位上的人呈跪拜之礼。】
【“将那些归降的突厥人计入名册,从今日起,他们就是我大景的子民了,而那些还在草原上的突厥人,不愿意归降的突厥人,朕已经给过他们机会了。”】
【“大军所到之处,受降只一次,若是第一次不降者,尽数扑杀以绝后患。”】
【言罢,陆成安拂袖道:“退朝——”】
.....
.....
.....
第296章 摊丁入亩!宁王的补阳药膳!
国策。
乃是立国之本。
这是非常重要的。
陆成安的态度无论怎么样都要足够的硬气。
他绝不能让自己和宁王一同建立的王朝国度弱人一头。
至少不能像弱宋一样受人欺凌,而这个朝代也是陆成安最为反感的一朝。
不过...这弱宋的开国皇帝,老赵家的赵匡胤真要细说一番,其实是一位称得上英明的君主,但是他立国的策略,陆成安不喜欢,而这也是弱宋被人诟病的主要原因。
这小心谨慎的赵匡胤为了防止出现类似于陈桥兵变一类的事情,担忧下面的武将有样学样,为了国家稳定,不会出现叛乱,他的杯酒释兵权,看上去没有问题,实际上就是明着打压武将的体制系统。
一句刑不上士大夫,更是硬抬了一波文官的地位。
再加上老赵家是出奇的‘孝顺’,这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言论就是从宋朝开始的,而打压武将,那也是祖宗之法的一种,毕竟你开国皇帝赵匡胤都打压武将了。
这就进一步压缩了武将的生存空间。
文臣在治国这方面的功能当然重要,但是武将和骨气同样不能丢。
你的国家,经济再强大,百姓的生活水平再高,但是在军事力量上不如人,所以面对其他国家,你要奴颜婢膝的点头哈腰才能维系生存。
这样的国家,有什么值得钦佩的吗?
主角从来不知道自己是主角,但陆成安知道在古代的任何时期,中原王朝的经济、文化、科技、力量都是远远超过其他周边国家的。
印度那块地好。
那他这块地难道就不好了吗?
而且重要的北方重镇全在自己的手上,陆成安是清楚自己的战斗力,何况现在整个国家还有三十多万的士兵可以随时动员。
陆成安往外打可能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想打下别人的地盘,更是要麻烦不少。
但这不意味着陆成安不能打。
主要是打下来之后,怎么消化这个地盘,怎么驯服当地人,往后再迁移人口过去,都是要值得考虑和推敲的地方。
可以说,每打一块地,先别说未来收益有多少,在前期的投入上,那绝对是要吸大量的血。
陆成安现在承担不起远征的费用,所以他一直以来都在极力地推动大景王朝这个新兴国家的经济发展。
但...只是在草原门口打一打,就现在大景王朝的国力而言,相当于去自家的后花园逛一圈,没什么不能打的。
而既然知道自己的战力惊人,那说话就得硬气,拳头大就是硬道理,别不服,不服我就拿‘维和当地治安’的说法,派兵来你家逛一圈。
只是,这次陆成安还没用出全力,就是卡了一下突厥人的贸易,对方就崩盘了。
唯一诧异的就是陆为邦这小子,陆成安一直以为这小子长歪了,搞不好会出来一个大景最强败家子。
但没想到,陆为邦突然迎来了大爆发,从突厥和大景发生全面战争开始,他的表现很亮眼,一个人就敢打入敌人的内部,甚至胆大妄为地想到了策反突厥人,拿这些突厥的士兵们反攻王庭。
偏偏这么点的中原人还真就驾驭了上万的突厥人,硬生生把突厥王庭给干碎了,这让陆成安连出手的机会都没有。
他憋了很久的大招,前戏的经济战拉满了,陆成安没想到只是一个小技能加普攻就把人打死了。
他为此还稍稍惆怅了一番。
然而另外一边,宁王当场邀请了成王去她的寝宫喝喝酒,吃吃晚膳。
陆为邦从皇宫跑掉这件事,事先宁王还是很不爽的,她这个儿子尽喜欢瞎胡闹瞎折腾,万一不小心把自己的命玩没了,那她这个当娘的怎么办?
这可是宁王的长子。
她可以骂陆为邦是个猪脑子,是蠢货。
但陆为邦真把自己给作死了,宁王又怎么可能会不伤心,毕竟根据模拟推演的设定介绍来看,词条可能会刷新,可生下来的孩子是谁,那是不会改变的。
前几次生下来的和现在生下来的,无论是哪个时间,模板都是固定的,只是会因为不同的出生时间而影响到词条的刷新。
回到现实,她宁王和陆成安生下来的第一个男孩,也一定是陆为邦。
正因为这种代入感,宁王是非常反感陆为邦的一系列胡闹的行为,这孩子,一点都不像她。
毫无心机。
根本就是个怨种儿子。
而成王,这个把人放出皇城的重大嫌犯,宁王有必要把她送进诏狱反省反省。
成王也没绷住。
她怎么能想到自己会被模拟的消息提示给背刺。
但真实的情况,怎么能用受贿这两个字轻描淡写地描述完整局。
陆为邦那小子可不仅是送银子,那还是说了一大堆的好话,声声入耳,令人心旷神怡。
再说了,陆为邦是以后要继承皇位的太子。
成王也不傻啊,陆为邦浪是他的事情,要是不放陆为邦出皇城,那就是当场得罪了陆为邦,以后陆为邦当上了景二世,她成王指定是要被清洗出局的。
受贿、好话,那都是次要的。
主要是成王得罪不起陆为邦。
就算是被查出事情的前因后果,这陆为邦多少也得保她一手,不然就太不近人情了。
成王敢帮,自然是吃准了陆为邦这小子不会卖队友。
毕竟天京府小霸王的外号不是浪得虚名。
一个皇家子弟能打出一个江湖诨号,成为地方游侠,在义气这方面上是没得黑的。
所以,成王才敢冒险一试,将陆为邦送出皇城。
现在好了,事情败露了,她成王只能上陆为邦的贼船了。
面对宁王的各种质疑,甚至还怀疑成王存在擅离职守的成分,宁王开始对自己这个妹妹指指点点时。
成王直接就是装病了。
她寻思着只要宁王不较真,这事儿靠装病,多半是能拖过去的,再不济就找姐夫帮帮忙。
仔细回想起来,大景第一关系户还能不是她小八吗?
姐夫是皇帝,侄子是太子,皇后是姐姐。
可惜的是...宁王还真在这里头铁上了,请求秦王前去成王的府邸替她看病,理由是——不可让忠臣久病床榻。
这时候的宁王忽然发现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她的这个姐姐学的这一手医术,真好用。
几乎所有人的寿命都因为秦王的医术而受益,无形之中延长了自身的寿命。
而这一点,在潜移默化下,都没有注意到。
但实际效果上,经常无缘无故就倒下的陆成安,这次难得成为了一个寿星,顿时是让宁王敏锐地嗅到了医术的价值。
而成为了皇后,在自由度上也高了许多。
可以拿到更多的资源来学习一些很难触及的知识面。
宁王干脆找秦王试试看能不能将医术传授给她。
面对宁王的请求,秦王则是很干脆地答应了,医术这种东西,也不是什么稀罕的,舍得用模拟的时间到处找名医学习,医术这个能力还是很容易涨起来的。
这方面,秦王也没有藏私。
宁王找她学,无非是省力些,召集天下名医入京,宁王也是能学的,所以没有藏着的必要。
何况宁王主动找她学医术,不也说明宁王很信任她这个姐姐么?
秦王现在的软肋,也就只有宁王这个妹妹了。
【天明十一年八月,苏芷凝皇后在外对陆为邦的所作所为褒奖有加,赞叹陆为邦乃是有为之人,不负皇室的身份,大破突厥王庭,立下不世之功,可载入史册,供后世敬仰。】
【对内则是严惩了陆为邦擅自离开皇城,前往边境参军一事,将陆为邦罚禁足一年,不得出入皇城。】
【同时对禁卫统领罚俸三年。】
【天明十一年九月,你在翻阅奏折的时候,正准备补上朱批时,你的皇后为你带来了一碗补阳滋肾的药膳,像是一碗炖好的肉汤,你喝下去以后,感觉全身暖洋洋的,精力更加充沛了。】
【当晚,你的皇后与你共枕,你感觉自己活力无穷,半夜已过了三更,你累得满头是汗,却不知疲倦。】
【天明十一年十月,西突厥向你俯首称臣、高句丽、新罗、百济向你俯首称臣、东瀛向你俯首称臣、南越向你俯首称臣,你的周边出现了大面积的藩属国。】
【天明十一年十一月,你派遣工匠在各地建造寒士居,给那些普普通通的读书人建立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你见时机成熟,使用了《一条鞭法》的策令。】
【由于你有天下归心的效果,你的声望、皇威都已经抵达了巅峰,这让你推行策令的效果显著。】
【这一次的改革,让底下的地主难以在税收上蒙蔽主君和地方政府。】
【而你在一条鞭法的推行之下,正在筹备下一步《摊丁入亩》的准备工作。】
《一条鞭法》上承唐代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如果没有《一条鞭法》,那么想要实现《摊丁入亩》也是不切实际的事情。
任何改革都是要一步一步来的。
没有环境和氛围的催化,就想改变大环境,下场就是整个大环境都要你的命。
上一篇:沃尔珀小姐的罗德岛干员生活
下一篇:驹王学院的天之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