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界超次元召唤师 第217章

作者:莫名一遇秋月

更关键是汝南那边的袁家密函,可算是让袁绍一度心如死灰。

再加上好友许攸和幕僚郭图,在秦军北上渤海北部的时候就擅自向秦军投降了,这让袁绍心中五味杂陈,几度差点儿吐血。

第365章:扬、冀、幽-后篇

其实全面退到幽州后,袁绍已经绝望了,也萌生了投降的心。

皆因为幽州这几年先是经历过黄巾之乱,后有张举之乱,和大规模乌桓掳掠,到了去年,张举之乱是平定了,乌桓也因刘虞而收敛了,可刘虞却与公孙瓒不和,双方整天磨刀霍霍的扩充兵力,让本来都已经崩溃的幽州雪上加霜,然后就是几个月前刘虞和公孙瓒带齐精锐南下去‘伐秦’,结果七八万幽州军全军覆没,大部分成了秦军的俘虏,乃至于刘虞和公孙瓒都成了阶下囚。

等到袁绍接手幽州后,看到幽州的混乱和惨状后,都忍不住两眼一黑。

由此就能看得出幽州的情况有多糟糕了。

而现在袁绍之所以还没投降,倒不是放不下身段脸面,毕竟他现在也没去到后世那种高度,骨子还没被自负填满,而是乌桓那边居然打着为刘虞报仇的旗号,大举南下,这让袁绍忍不住萌生了借助乌桓突骑的念头。

当然,袁绍也知道乌桓要为刘虞报仇纯属是放屁,必定是乘着中原大乱从而南下掳掠,乃至于攻城略地,裂土为王。

可此时多少有些山穷水尽的袁绍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就打算联络乌桓,乃至于还想着去联络同样是蠢蠢欲动,想要乘中原大乱而南下抢一波的鲜卑各部,意图借助异族的力量来对抗秦军。

然而袁绍的想法还没来得及实现,乃至于连使者都没来得及派出去,就接到了秦军紧急在冀州集中三个军团,近十万以骑兵为主的精锐,并挥师北上幽州。

这当然将袁绍等人吓了个半死,特别是袁绍,一度还以为自己心中的想法被窥探了呢,弄得更是彷徨,最终还病倒了。

而在秦军三个主力军团进入幽州之后,重病在身的袁绍,便在幕僚和来自汝南的袁家人员劝说下,颓丧地向秦军投降了。

其实这完全就是袁绍想多了,真不是秦军未卜先知,算出了袁绍要联络异族南下什么的,而是秦军,或者说是秦斌有着一整套完善的、优秀的,军事战略参谋机构和班子。

像谢安、韦睿、高颖、房玄龄、杜如晦、虞允文、刘基、姚广孝等等精通军略的历史名臣,除了他们生前的经验之外,他们各自还都有着完整的现代精英军事战略参谋人员的模板,所以在秦斌于青州起兵的时候,秦斌麾下的参军部制定的秦军战略方针里,从来都没有局限于汉土一地,塞外诸胡从一开始就在秦军的战略方针之内。

而在经略冀州的战略方针中,就有冀州一下,就必须快速拿下幽州,以防备鲜卑、乌桓的一条。乃至于还有着,必要时,在统一天下前就将鲜卑、乌桓等打痛一番的备案。

现在,秦军布洒到幽、并乃至于塞外的细作反馈了胡人异动频频,乌桓更是已经南下作乱了,理所当然的,秦军不可能就此不管。

也就在秦斌签署出兵令之后,快速集结三个骑兵为主的主力军团,由李靖、郭子仪、俞大猷分别统领,全取幽州之后,郭子仪留守幽州策应,李靖和俞大猷分两路北出,将鲜卑、夫余、乌桓诸部的‘躁动’消除。

对于鲜卑、乌桓、夫余诸部,乃至于将来要面对的南匈奴和西羌,以及西域都护府的问题,秦斌和麾下文武也早就制定好对策了。

简单来说就是恩威并施,以及全面加速以国家为身份认同概念的大统一进程。

要让这个时代的华夷和平融合,其中的工作量之大,耗时之长,简直就是不可估量,然而总归是要去推进和实现的。

原因无他,就是秦斌希望看到,那么秦斌麾下的文武就会全力去实现,满足自家君上的一切野心。

而在秦军三个军团北上,快速拿下幽州,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乌桓打痛,并对鲜卑和夫余诸部进行以震慑为主的局部战争时,时间也去到了初平元年八月中旬。

此时秦军已经占据了青、徐、扬、兖、豫、冀、幽等七州全境。

大汉十三州,目前秦军已经占据了过半数,并且汉庭最为精华的冀、兖、豫都在其中,现在又陈兵在司隶、荆、并边境,更有余力出塞,并接连取得不少战果,这就让天下大势可谓是已经明朗到不能再明朗了。

而在这番情况下,汉庭剩余州郡势力的首脑们,要么就是摆烂及时行乐,静候秦军来临那一日到来,到时候开城迎接‘王师’便是。要么就是积极主动地去接触秦军,好为投效后争取更好的待遇,又或者依然头铁的,在积极练兵备战,打算放手一搏等等,可谓是百态丛生,让人叹为观止。

对此,秦斌的态度也明确,甚至是诏告式的明确。

简单来说就是,大将军府发正式邸报和通告,传读天下,内容大意就是——愿意投效的,既往不咎后,又在不违反新法的前提下,也尽可能给予好待遇。头铁的,将来秦军再次扩张推进之时直接打掉就是了。那些摆烂的,大将军府下辖有健全的追责律例以供招待。

这份邸报和通告一出,对头铁的倒是没多少影响,最多也就是心理压力更大了而已,可对于那些摆烂的,却震慑极大,弄得就算是远在益州,刚刚坐稳益州牧的刘焉,也胆战心惊起来。

不过又因离得实在太远了,刘焉渐渐的又继续陷入他自己的‘天子梦’里面。

不说刘焉如何,司隶、荆、并这些和秦军势力接壤的地区,其郡县首脑们也在大将军府通告出来后,全都积极起来了,什么治安民生、桑农、商贾之事,样样上心,全都变成了以往几十年难得一见的‘青天大老爷’,而那些世家豪强们,也全都极力约束自家纨绔子弟,生怕将来秦军入驻后进行追责问罪。

就这么的,骇然又荒唐之下,除了凉、益、交三州偏远,没太多反应,汉境剩余的州郡之内,可谓是一时盛平,如若盛世乍临一般。

此等现象也把各地有见识、有眼界的名士们弄的一愣一愣的,却又很快就释然。

例如荆州庞德公就公然叹然,“大将军有秦法之酷,亦有文景之仁,魑魅魍魉畏之入鼠,煌煌百姓心之所向,皆是情理之中也。”

虽然这位天下有数的名士庞德公,没有明言汉室消亡已是不可逆,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这‘天’是注定要变了...

第366章:文若、奉孝

时间幽幽,很快就来到了初平元年九月中旬,此时大将军府下辖七州已经全面平静下来了,也显得格外的欣欣向荣,特别是几次不可思议的农作物丰收,让大将军府下辖州郡一亿多百姓彻底安心之余,对大将军的拥戴也更为灼热。

期间还不断有北疆捷报,以及已经有好几拨鲜卑、乌桓、夫余等部族遣使来大将军府表示臣服效忠,这一副武帝时期大汉荣光的景象,也让无数士人、百姓心中豪情万丈。

更有传闻大将军有意在漠北设州,并且是设三个州,分别是漠北、漠南以及夫余诸部所在的塞外东面,不过这事情只是传闻,目前邸报和通告还没出,也做不得准。

然而消息被传的有眼有鼻,人们也已经认定了这次开疆扩土之功。

不过渐渐的,就有了大将军现在快要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的传闻,而这种传闻落入在民间扩散开之后,各州百姓在这段时间受到那了不是刻意诋毁或有心污蔑等等,就不会因言获罪的秦法影响,百姓之间讨论这种事情的胆子也越来越多了,乃至于到了现在,百姓圈子里已经有了‘大将军可代汉’之类的舆情了。

到了这个时候,世家豪强和士人们,才猛然省吾过来,感情这些看似乱七八糟的传言是刻意为之!

可都到了这个时候了,大将军府再如何的展现野心,也没人能去忤逆了,哪怕是那些对汉室忠诚极高的士人世家,此刻也只能黯然而对了。

颍川郡治所阳翟县,城内一处略显破败的小院内,一棵老槐树下,一盘弈棋前。

两名气质各异的男子正在对弈。

其中一名男子略显年轻,脸面显病态白,盘膝而坐,可谓毫无仪态,甚至这年轻人还右手提着酒葫芦,浑身酒气,十分失礼。

此人姓郭名嘉,字奉孝,颍川阳翟郭氏出身。

而与郭嘉对弈的人,仪容伟美,如玉君子,正气煌煌,坐姿中正,气质儒雅,正好和郭嘉形成鲜明对比。

而此人便是荀彧,荀文若。

郭嘉抿了一口酒,看似随意地在棋盘上落了一个子,实质上却是为这局对弈划上了句号。

荀彧摇头叹气,投子认负。

这局荀彧败了,还是惨败。

“文若,你心乱了。”郭嘉如是一说,“是因大将军试探民间是否支持大将军代汉一事吧?”

荀彧微微一顿,“...奉孝,此事你怎么看?这真的,好吗?”

郭嘉笑着了笑,“怎么看?好吗?哈哈...扼杀乱世于始,拨乱反正于理,治民牧野于法,整兵治吏于势,可谓是天下盛平就在眼前,这当然很好了,好得很啊。哈哈...”

说着的,郭嘉便略显放浪地笑出声来了。

“......”荀彧黯然。

见老友如此,郭嘉也收敛了笑声,言道,“文若,汉承秦制于秦残暴无度,现在秦承汉制,也不过是天道轮回罢了。”

轮回之说,荀彧当然也知道,一百多年前佛教传入中原,在洛阳建了白马寺,而后佛学便渐渐传开,虽说多是不受士人待见的颓丧喃语,却也不妨碍士人去了解一番。

荀彧叹声,“奉孝所言我也知晓,只是汉承四百余载,真到了改天换日之际,我也难免有些难以释怀罢了...”

“我知你,理解。”郭嘉微微颔首,便转言道,“话又说回来,也亏得当初没听你的去河北投袁绍,否则现今说不准还在劳改营那边劳作呢,那里会有现今的逍遥自在。”

“奉孝就别笑话我了。”荀彧无奈一笑。

年前,董卓行废立之事时,荀彧就从朝廷辞官回了颍川,荀彧知道董卓废立之后必定天下大乱,到时候和司隶临近的颍川郡就不再安全,也就打算带着宗族搬到河北避祸。

而荀彧当时也很看好袁绍,也就打算说服正逢学有所成要出仕的老友一同去投奔袁绍,不过后来青州异军突起,一连串变故所致,让荀彧搬家不成,郭嘉也没急着出仕,留在颍川静观其变,至今。

(历史上,荀彧和郭嘉都投奔过袁绍,后来发现袁绍不值得辅助,便先后转投了曹操。)

顿了一下,荀彧又说道,“奉孝,你打算出仕吗?我是说大将军府的邀请。”

是的,是邀请,而非征辟。

大将军府不缺能人异士,却不嫌多,所以没强求荀彧和郭嘉出仕的意思。

“文若,就饶了我吧,大将军府什么都好,就是什么都讲纪律这点很累人,我可受不了。”

“你就是缺少管束——好了好了,不说你这些,只是你也不能就此下去吧?难道真要让那一身本事就此荒废了?”

郭嘉沉默了一下,才说道,“先看看吧,等哪天静极思动再说。”

荀彧却有说道,“机不可失的道理你又不是不懂。”

“话是这么说,可...先不说我了,你呢?”郭嘉反倒是问道,“那要去?”

“我...”荀彧稍作沉默,便说道,“我不知道。”

郭嘉摇头,“文若,你又何必呢,汉祚将尽,且看开一点吧。”

“......”荀彧只是略显复杂一笑,便换言道,“我现在倒是有些期待董卓的选择。”

“选择?董卓没机会,会死,并且很快。”

“哦?何以见得?在我看来,只要董卓肯低头,大将军也是能容得下他的,哪怕丢了官身,董卓也能退隐做个陶朱公。”

“以我今年对大将军政令与决断的了解,董卓能安分,大将军是能容得下。然而董卓麾下以及满朝文武想要晋身之资的人却不少,就不知道是谁会急不可待地先一步下手了。再说了,董卓弱死了,于大将军也百利而无一害,哪怕大将军现在依然想稳打稳扎,一步步地去改造天下,也一样。”

“你且细说。”荀彧来兴致了。

郭嘉抿了一口酒,才继续说道,“董卓残暴不仁天下皆知,去岁大将军大势未起之时,董卓放纵西凉军祸乱京畿,洛阳诸地士人、百姓对董卓恨之入骨,暗地里都恨不得生啖其肉,所以说,杀董卓可抚慰民怨。”

第367章:洛阳变故

郭嘉再喝一口酒,继续说道,“此时提董卓头颅献洛阳,大将军又能以此回朝,名正言顺地统筹国政,总归是名符其实又顺应天命。

再来就是,帝辩之死和董卓脱不了关系,帝辩承先帝之位,名正言顺,废帝后却死的不明不白,总归有个说辞才行。而那帝协为董卓所立,乱世之时天下士人、百姓或无暇他顾,可盛平之际却大相径庭,帝协名不正言不顺,乱贼董卓又殒命,先帝子嗣又只有辩、协,帝辩无后,合该大将军代汉盛平天下也。”

荀彧摇头,“刘汉宗室没十万也有七八万之众。”

“然而,自桓帝伊始,至今历经四帝,刘汉宗室皆是无恩于天下人,至少那寻常百姓会是这么看,此般之下,代汉才是奉天承命也。”

“唉...”荀彧轻叹一声。

郭嘉含笑说道,“文若,大势不可违,我等芸芸众生,顺势而为就是了,莫要自乱心神啊...”

郭嘉言罢,院子的门就被推开,随之而来的还有一把声音由远而近。

“奉孝说的是,既然大势明朗如白玉,叔父又何必如此呢。”

说话之人称之荀彧为叔父,自然就是荀攸了。

荀攸比荀彧大六岁,不过辈分摆在那里,加之荀攸又是个很严谨的人,荀彧多次让荀攸在私下随意一些,可荀攸却依然如故,所以哪怕在这种私人场合也这般会尊称荀彧。

风尘补补的荀攸来到棋盘前的榻上,踞坐而下之际,郭嘉倒是递过酒杯。

荀攸接过,大喝了一口后,荀彧才出言问道。

“公达什么时候回来的?可是洛阳出现变故了?”

在荀彧和郭嘉看来,此时荀攸应该洛阳出任黄门侍郎,没特殊情况基本上不会回颍川,现在却突然回来了,还是风尘补补的模样,必定是洛阳出现了变故。

低烈度的酒水入口下肚,稍稍缓和了一下干涩的口舌后,荀攸说道,“董卓死了,洛阳大乱,袁太傅派人去陈留请大将军入朝主持国政,我便与使者一同出了洛阳,免得在大将军入洛阳前枉死于兵乱之中。”

荀彧和郭嘉微微一愣,郭嘉就脸色古怪地说道,“杀董卓倒是没什么,可谁干的?居然让洛阳乱了?”

荀攸答道,“是太仆王允。”

“太原王子师?此人性子沉稳内敛,不似胡闹之辈啊?”荀彧更是疑惑了。

荀攸自个儿拿过酒壶,满上再喝一大口,吞下后才说道,“王允趁着董卓近期大为松懈,吕布又正好在外整肃军纪,就以宴请名义,摔杯为号,将董卓杀于席间,后又与袁隗等大臣携北军之威,安抚凉并士卒,本来因外有大将军震慑,董卓又死的突然,加之李儒出面,凉并诸部很快就被安抚下去。

只是在袁隗等人要乘势迎大将军入朝之际,王允居然强行阻挠,又急以求成,还开始凉并诸部安插亲信,这都彻底惹恼了那些统兵将领,凉州诸部反应尤为剧烈,但以吕布为首的并州诸部反应更是大,打出了迎大将军回朝的旗帜后就带兵闯入了洛阳,杀了王允和不少跟着王允一同反对大将军入朝主持国政的朝臣。”

荀彧和郭嘉一听,都为之愕然,随之又神色各异。

荀彧是默然,郭嘉则是哈哈大笑。

“这还真是...这吕布怕不是早就想投大将军了,为了迎奉大将军,吕布还真就做得出顺势屠戮汉臣之事,而此事也做的很妙,大将军将来承汉之路也更是顺畅,不错不错。”

荀彧就是因为想到这一点,才略显黯然的。

见荀彧如此,荀攸和收敛笑声的郭嘉无奈相视一眼,而后荀攸便转言道。

“本来到了这里还能收场,可随后凉州诸部就和吕布部发生了冲突,双方就在洛阳城里打了起来,弄得洛阳烽火连连,两三天里就交战七八次了。

袁太傅和一众朝臣倒是想劝解,可不管是并州部还是凉州部,都如是杀红眼了一般,都不肯听,最后也只得等大将军入朝在做调停了。”

荀彧收敛情绪,疑惑一问,“可知凉州诸部怎么好端端的和吕布部众起冲突?”

“这个...说来也有意思。”荀攸略显好笑地说道,“原本吕布诛杀王允等人后,局势已经稳定,只要迎大将军入朝便可,可就在此时,凉州诸部部分将兵居然乘机入洛阳烧杀抢掠,而吕布则带兵杀了那些乘机作乱的凉州兵将,努力维系洛阳治安,而凉州系将领却不甘心部将兵丁被杀,便与吕布起了冲突,然后双方就收不住手了。”

听荀攸如此一说,郭嘉和荀彧都释然点头,因为吕布要奉迎大将军,当然要按大将军那爱民如子的治世理念来行事了。

此时荀攸又说道,“事情就是这样。而我入陈留前就遇上了大将军的两个主力军团,正在火速进入河南尹,想必就这两天,洛阳就会安定下来,届时,我打算去大将军府自荐,我这次赶回来,就是想问一问叔父和奉孝要不要同去?”

郭嘉摇头,“我就不了,我暂时还想自由自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