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神话巨人 第147章

作者:十九代目

娜塔莎直接担起大管家的职责,在与思诺交流过后,对两界组织、对柯罗斯岛、对姜山手底下的东西有了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之后,迅速拿出章程,不一天,便井井有条。

重新划分了地底空间的格局,暂时划为主控区、科研区、训练区、住宿区、制造区和船坞六个部分,将三百号次级黑寡妇按照她们的擅长,各自划分。

科研区的主管,在得到姜山的认可之后,由梅丽娜担任,赵海伦和吴亨利担任她的副手。

将六十多个在科研方面有擅长的黑寡妇划分到科研部门,三十多个擅长内务的黑寡妇作为科研部门的行政人员,给各个科研项目打辅助。

并对科研部门的各个项目,进行了清晰的规划。由梅丽娜主导信息素项目研究室,赵海伦主导生物纳米自愈项目研究室,吴亨利主导远古生物基因项目研究室。

另外一个综合研究室,作为拓展姜山的研究成果的应用研究,暂时挂在梅丽娜名下。

住宿区不必多言。

制造区也没什么好说的,全自动智能生产线,打下手的是智能机器人,由九鼎人工智能主导。

船坞也没什么好说的。倒是娜塔莎提出了再建造几艘水滴飞行器的建议。姜山因为考虑到岛屿计划对材料的海量需求,虽然认可了建造更多水滴飞行器的计划,但暂时搁置,以后再说。

不过退而求其次,做了一个制造十艘大型鳐型飞行器的项目计划,即刻执行。

最后就是主控区。

主控区包括能源核心、人工智能超算核心在内,主要作为两界组织日常聚会、决定重大事务、发布各项任务的专门区域。

也就是两界组织成员独有的区域。

另外的训练区,便是作为两界组织成员、预备成员教导、练习杀斗技巧,活动筋骨、交手打架的学习、运动区。

同时,还对九鼎人工智能的两界组织部分,进行了正规化处理。建立了独属于两界组织的两界虚拟空间,虚拟空间内划分任务板块、信息监察板块、数据库板块以及资源库板块。

便如娜塔莎所说,两界组织诚然是一个家园和港湾,但同样要有鲜明的框架和规矩。

否则的话,没有边界,会造成一些本来不应该发生的问题。

她说:“虽然可能有点厚颜无耻——我们十来个黑寡妇一加入进来,就得到了很多很多。但我仍然要立下一个规矩——组织的一切资源,除了任务需要的必备资源之外,其他方便自己生活、增加自己力量、使自己快乐或者充实的物资,都必须拿功劳来换。”

基于此,两界虚拟空间内,增加了积分这一要素。

但姜山只接受了一半,说:“可以增加积分要素,以直观的表现我们所有成员作过什么事。但不必公开。”

他说:“积分是衡量利益的标准。在我而言,利益不是主要的东西。”

她拍了拍娜塔莎的肩膀,说:“可以有规矩,但不必太细。太细了,让人反感。连我自己,都会反感。”

“仍然延续我之前的做法——不论正式成员还是预备成员,我认为该给的,都会给,不考虑其他因素。”

又笑道:“当然,预备成员如何成为正式成员——设立预备成员的不公开积分,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因素。”

娜塔莎听了,不禁轻叹:“这也太宽松了。”

姜山笑着摇头:“我这里不是集中营。”

娜塔莎抬头看着他,四目相对,忽然一笑:“好吧,是我想差了。我必须改变我以往的处事方法,尽快洗掉红房子残留给我的气味。”

姜山颔首:“这就对了。”

娜塔莎说:“我很难想象,会有这样一个组织——是如此的宽松。我想,任何人知道了我们组织的宽松气氛和令人惊叹的待遇,都会心动。”

姜山哈哈一笑:“那可不一定。总有些坏到骨子里的精神病不认可我这一套。”

娜塔莎不屑道:“那种人就该被毁灭!”

然后说:“叶莲娜她们都在问我,你什么时候放她们走。”

姜山一听,诧异道:“这话说的,好像我囚禁了大家似的。”

娜塔莎轻笑:“就是太闲.尤其在完成人体强化之后,一个个都跃跃欲试,手痒痒。”

姜山便道:“一来工程队的撤离才刚刚开始,大部分都还在收尾,还是那句话,人多眼杂。我虽然不怕暴露两界组织,但也不会刻意暴露。让人知道我手底下突然多出这么大一股力量,难免引起不必要的疑心。”

“这第二嘛.我这两天正在琢磨一门呼吸法。打算将之作为预备成员的修炼之法,不进行任何人体强化,自然将人的体魄推进到人体极限。这门呼吸法快要成型,多则三五天,少则一两天。等呼吸法出炉,正好大家都在,便于我当面教导。”

“三来嘛,怎么着,一个二个都这么急性子?!多休息几天不好吗?”

娜塔莎笑着说:“她们只是想要一个确切的时间。”

随即话音一转:“呼吸法?”

她有点疑惑。

姜山道:“就是通过某种特殊的呼吸方式,最大化的利用食物能量,以达到强化身体素质的目的。当然,这种方法对你没大用处,但可以学一学,为之后修炼真正的功法打一个基础。”

又说:“这种基础法门,只在人体极限。主要是给不具备血脉基础的人修炼。预备成员要全部成为正式成员,恐怕三五年未必。于是我便搞这么一个呼吸法,算作是预备成员的福利。”

娜塔莎听了,心中惊奇之余,对姜山的大方和组织的宽松,更是感叹了几分。

“你对我们太好。”她这么说。

姜山哈哈一笑,摆手道:“自己人嘛,对自己人都不好,还能对谁好?”

便道:“大家既然想要一个确切的时间,那就半个月。我这会儿要去实验室,吴亨利那边说是有点问题请教。伱稍后把呼吸法和半个月的事告诉大家,半个月后,她们随时可以出任务,我绝不拦着。”

娜塔莎点了点头:“行。”

然后说:“还有个事。红房子虽然覆灭,但当时红房子有三十三个次级黑寡妇出外勤未归,她们,怎么处理?”

姜山摆了摆手:“联系她们,愿意加入的,照旧;不愿意的,随意。”

第259章 生物研究

与娜塔莎分开之后,姜山来到科研区的远古生物基因项目研究室。吴亨利等了他好一会儿了。

“您可算是来了。”

二话不说,拉着姜山来到一间实验室前。

隔着一毫米厚度的由星云2号材料制造的明净度不比玻璃低的窗,吴亨利指着里面透明保温箱内的仿佛个大癞蛤蟆似的东西对姜山道——

——“我们利用核能孵化了一颗迅猛龙蛋,孵化之后,这只核能迅猛龙起初表现良好,活力十足;但它在长到五公斤的时候,生长陡然停滞,并表现出多种辐射病。”

当初泰国之事,拿回来的那个保温箱里,装着的就是恐龙蛋。

他说:“针对此,我们又进行了严密的分析和实验。核能赋予了恐龙奇异特性,但恐龙的血肉之躯,在核能的影响下迅速产生变异,基因在很短的时间内,已趋近崩溃的边缘。”

“我们用了很多方法,甚至给它植入多种适应力强大的生物的基因片段,勉强延续它的生命,但情况仍然持续恶化,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说:“我调阅人工智能数据库里的一些资料,看到了血脉药剂的相关信息。我觉得,核子恐龙研究项目的瓶颈,突破的可能性,也许在血脉这两个字上面。”

“生物的基因,相对于核能,太过孱弱;它承受不起核能对它的改造。如果有办法‘加强’它的基因,使之能承载核能,那么这个项目的成功,就是可以预见的。”

然后他摊了摊手:“可是我对血脉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意思;也没有实物作参照、研究。”

姜山看着保温箱里的那只浑身长出一颗颗恶心肉瘤的核子迅猛龙,耳畔听着吴亨利的解说,微微点了点头。

吴亨利的核子恐龙项目,早在泰国事件过后,他被带到柯罗斯岛,不久便立项,到现在已经研究了两三个月了。

眼下遇到瓶颈,陷入没有头绪的境地,只好找姜山想办法。

在姜山看来,核子恐龙项目的瓶颈,其解决办法,恐怕正如吴亨利自己所言,的确只能从血脉着手。

之前申雅那会儿,姜山就有过思虑——这个世界的人,潜力不高,就是因为缺乏血脉因素,因此比对面世界的人差了太多太多,以至于申雅只三境潜能特质,就显得特别特别的稀有。

显然,这个世界,不止是人,其他生物也存在相同的问题。

姜山便道:“核子恐龙项目很有意思。”

对于血脉的研究,别看姜山现在似乎能轻松制造血脉巫药,但其实并不深刻。便譬如说,制造血脉药剂,必须要有血脉精华,没有便制不了。

怎样才叫精深?不需要血脉精华,就能制造血脉药剂,才叫精深。

而这,需要追根溯源,追溯血脉的源头,甚至摸清楚里面蕴含的法则。

这当然值得研究。

接下来几天,姜山便多逗留于远古生物研究室,与吴亨利团队,一起琢磨、研究血脉精华应用于核子恐龙的技术。

在姜山自己而言,是想尝试一下运用血脉精华的另外的路数,区别于血脉药剂的路数。

恐龙这种远古生物,就是很好的实验体。

当然,姜山没忘记呼吸法的事。

所谓呼吸法,便是姜山以九鼎玄功的一些奥妙,为基础构架,融入另外一些功法、巫师功法的精妙之处,糅合而成的这么一种勉强可以称之为功法的功法。

这种呼吸法,只适用于凡境。功法极限就是人体极限。

其实对面那个世界,那些一境之下的普通人,也有专门的锤炼身体的办法。这种办法与姜山现在创造的这个呼吸法,颇是有些类似。

不过对面世界的普通人修炼这一类功法,是为觉醒血脉打基础。

而本世界的人,则没有血脉可言。

主要是两界组织短短时间膨胀起来,几百号预备成员与正式成员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

此前人少,不觉得,此时人多,姜山便想着给预备成员作一个加强。

通过呼吸法,让预备成员在成为正式成员之前,也拥有一定的力量。如果个个都能到人体极限,那么不论做点什么,都会更有效率。同时,也更能保障生命安全。

因为姜山要忙着做实验,这门被称之为极限呼吸法的法门,在创造、完善出来之后,因此直接被姜山挂到了九鼎人工智能营造的虚拟空间之中,向所有成员开放。

姜山抽空做了一期‘课程’,讲解呼吸法的修炼诀窍,并以人工智能模拟呼吸法,以虚拟人体模拟呼吸方式,将呼吸法的奥秘剖析的一干二净。

这样一来,就不怕学不会。

极限呼吸法一出,整天嚷嚷着要出任务的黑寡妇们、预备成员们,便都安静了下来。

开始埋头苦修呼吸法。

正在出外勤的丽贝卡,还没回岛的沈曼,以及唐仁等几个预备成员,当然也不会忽视呼吸法。

这天,姜山从远古生物研究室出来,转道来到赵海伦主持的生物纳米自愈项目研究室。

这几天远古生物研究室那边,进展很大。在植入了一丝龙象血脉之后,那只因为核能侵蚀而基因崩溃将死的核子恐龙,一下子便缓过劲儿来。

随后姜山和吴亨利等人,基于龙象血脉,对核子恐龙的基因,进行了多达百次的微调。

在充沛核能供给之下,短短几天,那只恐龙便吹气球一般长到了近一吨重。

远远超出了它原本作为迅猛龙的体型。

姜山发现,血脉这种东西,似乎对非人生物更友好——那一丝龙象血脉,与核子恐龙的基因,竟然没有产生大的冲突。

对比人类融合异兽血脉,却需要种种手段祛除种种隐患,制成血脉药剂才能安全生效,这核子恐龙,则非常轻松便完成了血脉融合。

或许便是兽性之故。

姜山这么想着,便来到了生物纳米自愈项目研究室。

赵海伦的这个项目,其实挺有前景的。

这是一个跨学科项目,生物、纳米,按照赵海伦的设想,是研究出一种生物材料纳米机器人,其运用范围极其广阔,内外伤势、断肢再生、人造器官等等,这姑娘心很大。

按照她的说法,只要研究出这种纳米机器人,那么这个世界上,就不再有病患伤痛。

哪怕只剩下一颗脑子,只要还没脑死亡,就能把人救回来。

譬如一个人,被人砍下了脑袋;如果时间短,躯干活力还没消失,可以运用生物纳米机器人,把他脑袋接回去,保证原复原样。然后用纳米机器人替代、推动躯干中即将衰竭的器官运转,使其重复活力。

譬如一个人,把大脑取出来;用生物纳米机器人给他‘编织’一具身体,然后把大脑放进去,又是个活生生的人了。

第260章 加个点

她的这个项目的难点,不在于生物材料;而在于纳米机器人。

与人体完全适配的生物材料,也就是不被人体排异的生物材料,她早就研究出来了。

关键是制造纳米机器人。

纳米级的机器人,已属比较微观的层面。将纳米级大小的一块生物材料,制造成一台五脏俱全的机器人,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便说芯片。

现阶段的芯片工艺进入单位数纳米级别,但不是说一整块芯片的尺寸大小在纳米级。尺寸在纳米级的芯片,它的工艺,在皮米级。

相差千倍以内。

这种级数的芯片工艺,还没有诞生。

这是难点其一。

难点其二,便是控制问题。生物纳米机器人,一旦动用起来,便是多少亿、多少亿个。便是人身上随便一个一般的伤口,要瞬间给它愈合,都需要大批大批的纳米机器人一起做功。

而怎样同时控制这么多的纳米机器人顺利做功,就是一个巨大的难点。

当然,这个难点在姜山这儿,得到了解决——人工智能。也只有人工智能才能做到这种级别的精微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