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改编了世界 第6章

作者:天风黑月

  穿行在遗迹间,不时的可以看见骷髅伏尸其中,遗迹间隐隐绰绰,形态各异的建筑废墟投下了奇形怪状的光影,在这种安静的环境中,却不由得给人一种阴森可怖的感觉。

  张敬尽可能放轻脚步,压抑住呼吸,小心的步行其中,心中高度戒备着。不时的会停下来扫视一下周围。

  走过一片遮蔽视野的倒塌建筑物残骸,前方是一片开阔地,张敬借着星光大概看到前方有一座石台,下宽上窄,呈梯形,大约三四米的高度,张敬猜测,那也许曾经是执行某种礼仪或是向众人讲话的场所。

  轻手轻脚的沿着台阶登上石台,张敬向四边观察,借着星光他观察到,这片建筑物依山而建,从他这里可以看到远处的山上是大片的林地,生长着一些不知名的植物。山势不高,目视也并不如何陡峭,张敬此时所在的位置处于半山腰处,山顶的海拔大约比此处还要高几十米,从这里望去,还可以看到还有一些建筑物存在。

  略一思忖,张敬决定还是先上去看看,于是,他下了石台,向着山顶的方向探索而去。

  走出这一片广场的区域,有一条宽阔的石阶沿着山势而上,石阶连接这广场的一头原本有一座雕刻精细的巨大石制牌坊,只是此时早已经坍塌了,石制的巨大匾额倒塌在地上断裂成几段。

  石阶上也是破碎处处,偶尔还能见到一些人类或是怪物的骷髅伏尸在那儿,张敬小心的上去查看了其中的一具人类的骷髅,也许是经过太过久远的岁月,他们的衣物都已经风化无存,不过从那如同白玉的骨骼来看,他们绝非普通人类。

  张敬一路向上,一路上并未遭遇什么攻击,只是路上见多了死状各异的骷髅,心中的戒备却是愈深。一路上,他又检查了几具人类骷髅,这些骷髅大多骨骼如玉,其中偶尔也有骨骼部分呈银色,甚至完全是银色的,让张敬想起了自己曾经在遇仙山见到的那具银色骷髅。

  大约二十多分钟后,张敬走到了一处巨大的山门形制的建筑前,这建筑两边以约四米多高的石质围墙将内部的建筑与外面隔绝开来,中间有三座巨大门洞,只是,此时这建筑已经半塌了,而两旁的石质围墙则几乎已经完全坍塌了。

第十八章 发现藏经殿!

  倒塌的山门完全将石阶前的路封死了,张敬必须从山门上爬过去。他观察了一下,很快选好了位置,手脚并用爬了过去。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在爬了两步后,也许是经过了太久的岁月,他脚下一块踏脚的石头被一踩而碎,破碎成几块,而其中的一块的一块石头沿着坡度滚了下去,滚下了台阶,向着更下方滚落了下去……

  “砰…………哒……哒……哒…哒…哒哒……哒………”石头碰撞台阶带来的响声,在寂静的夜色中,显得格外的清晰,在张敬的耳中甚至有种刺耳的感觉。

  心脏疯狂的跳动了起来,张敬下意识的伏下了身,蹲在原地不敢动弹,一边小心的打量着四周。

  好在,他足足在原地等了大约五分钟左右,也没有发现有什么危险接近,于是便又站了起来,继续向前。

  爬过倒塌的山门,前方是一座圆形的建筑,其完好的时候,略有些像张敬前世见过的京城天坛祈年殿的结构,只是,此时已经有一半都倒塌了。周围还有几座高塔样的建筑,此时都是破碎,大堆瓦砾散碎一地。

  绕过这些高塔的残骸,映入张敬眼帘的,一副惊悚的场景,地面到此戛然而止,张敬的前方就是突兀而陡峭的悬崖,整座山在这里似乎被咬去了一口的月饼,看周围的建筑格局,张敬猜测,也许这里曾经存在过什么,却被连带半个山头一起摧毁了。

  张敬此处所在位置已经是山顶,可说是这片地域的最高处,所谓登高望远,张敬站在这里,视线所及,要比刚才在山腰时能看到更多的景象。他注意到,他所在的这片土地,其实是一片巨大的椭圆形岛屿,从地形而言,这片岛屿呈现出四周低,而越趋向于中间越高的趋势,至于他现在所处的位置,便是位于岛屿中心的山顶脊线上。

  张敬大致估摸了一下,就面积而言,这座岛屿并不算大,初步估计感觉与前世的曼哈顿岛相仿佛,岛屿上除了遗迹之外,其他地方大多生长着各类植物,远眺之下,有种草木丰茂的感觉。

  而在岛屿之外,则是茫茫的雾气笼罩,无法看清外面的情况。

  张敬又想起了玉牌上的文字,看来,玉牌上的“黎山洞天”,指的就是这片岛屿了。只是还不清楚,这片岛屿究竟位于何处?

  前方无路,张敬在眺望了一会儿远方后,便又绕着那座圆形的建筑转到了另一边,发现这里一路向前,陆续又有一些看起来曾经气势宏伟的建筑,只是此时均是倒塌破碎。

  而走过这片建筑群,便走到了山顶尽头,从这里另有一条下山的道路张敬暂时便不准备前去了,他抬起手来看了看,不知不觉间,便已经在这里过了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了。

  目前已经是现实世界上午10:12,而因为昨天运动过度的缘故,张敬此时身体并未恢复,这一个半小时处于高度戒备状态的探索,已经让他感到有些身体疲劳了。

  “这完全是一片废墟啊……不过,还真是不小。”张敬心中暗叹着,直到这里,他也并未遇到什么危险。

  然而,让他感到头痛的并非单纯是危险的问题,而是接下来应该如何探索的问题,对他而言,这片地区太过庞大,有如此多的建筑物,自己此时只是粗粗走了一遍就已经花费了一个半小时,如要逐个建筑物废墟的探索,也不知道要花费他多少时间才能探索完成。

  而他甚至连如何回去出租屋都还不清楚,要知道,这个世界可是没有外卖的,一路行来他也没有见到有任何食物,如果一直留在这个世界,那他应该吃什么?

  张敬找了一块断裂的石制构建,在上面坐了下来,一边休息,一边思索着下一步应该怎么办?

  不得不说,使用许愿书是有惯性的,思来想去,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许愿书许愿了……

  张敬暗叹了一口气,决定再使用一次许愿书,想来,自己余下的许愿点数还是足够的。

  “我许愿:在接下来的探索中,我将很快便顺利的获得修行法门。”

  张敬打开许愿书,很快,黑色的文字便显示了出来:

  愿望:我许愿:在接下来的探索中,我将顺利的获得修行法门。

  ……………………

  愿望已经许下,那么接下来,应该从哪里开始呢?

  张敬想了想,决定先从那个比较像天坛祈年殿的圆形建筑开始,原因便是他觉得这处建筑形制较为特殊,距离此地也不远,也许会有什么重要发现。

  重新回到那座圆形的建筑前,张敬仔细的打量了一下建筑,这座建筑在完好的时候应该有四层以上,然而目前只余下了底部的第一层与第二层,至于更上面,则被整体击塌了。

  张敬很快找到了大门所在的位置,黑洞洞的大门敞开着,其上没有任何的门板等事物存在,也许以前是有的,但是之后也许是被摧毁了,又也许是经历了太多的光阴已经腐朽了,总之,现在张敬可以直接走进去。

  张敬注意了一下,门洞上方的石匾上阴刻有三个卜文文字,张敬忙取出手机,调出早已经存下的字表,开始查阅。

  少顷,他兴奋的抬起头,这三个字翻译成现代文字后便是:藏经殿。

  如果将张敬此时的心情具现化为一个小人的话,那么这个小人一定正在挥舞两面小旗高喊:“许愿书厉害!”

  藏经殿,顾名思义,找到了藏经殿,秘籍还会远吗?

  藏经殿内一片漆黑,张敬取出手电筒小心的照射着四周,另一只手上则握着战术匕首。缓缓的向殿内走去。

第十九章 力量的“种子”

  张敬用电筒扫了一遍殿内的情景,之后,心中便是一沉。

  殿内一片破败残碎的景象,就仿佛被狂风席卷过的草地,大部分陈设都不在他们原有的位置上。

  张敬缓步走了进去,这是一个直径大约三十余米的圆形空间,层高大约有三至四米,一角有楼梯,能通往二楼。

  殿内原本应该摆放着大排的以某种厚重木料制作的书架,只是现在,其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遍地碎裂的残骸,只有边缘的一两个书架还保持着完好。

  张敬径直走到一处完好的木质书架旁伸手摸了摸,书架触手冰凉,如同金石,显然绝非普通木料制作。

  这种书架用料厚重而宽大,上面摆放的并非是如同现代图书馆中一般的纸质书籍,而是一枚枚玉制的玉器,张敬粗看了一下,这里的玉器基本上只有两种形制,即玉牌与玉圭,并且这些玉器的大小和形状都相差仿佛,均是由纯度较高的玉石雕刻而成的。

  此外,张敬还在这里看到了一种晶体状的柱状体,大约比手掌略短,他拿起一枚看了看,发现这似乎是纯度极高的白水晶雕琢而成。

  张敬观察着这些陈列品,同时将电筒往地面扫去,接着便发现地面上也到处可见类似的玉牌或者玉圭,只是入眼大多有所缺损。

  想来,这应该就是这里的原主人储存知识的方式了,作为前世的网络小说爱好者,张敬对此并不会感觉难以接受。

  再三用电筒确认了周围不存在危险后,张敬开始走到一个书架前细看。这个书架有六层,近两米宽,他发现,在书架上的每一个物品下方都刻有小字,张敬猜想,这应该是便于他人查找之用。

  作为第一优先级,张敬还是希望能够优先找到修行法门,以及如何出入这里的方法。

  因为不识字,所以张敬必须对照着字表才能判断具体含义,好在卜文和现今文字,还是存在部分相似度的,其本身也存在因形求义的特征,故而在对照多了后,张敬也逐渐有了一些熟练度,对于某些常用字也能做出大概判断了,所以,速度事实上是在缓慢提升的。

  大概在一个多小时后,张敬有了他的第一个有用的发现。

  “《万川汇海》,这也许就是我要的了!”张敬此时手中拿着的是一枚式样普通的青白玉质地的玉圭,玉圭上雕刻着一些花纹,拿在手中有种古拙的味道。

  尚未学会任何修行法门的张敬,此时也仅只有一个办法,那便是再度戳破手指,滴一滴血液上去……

  这次的尝试再次起到了效果,张敬只觉得头脑微微一阵眩晕,接着便有种彷如针扎的感觉在头脑中传来,使得他忍不住呻吟了一声,抬起手用手背顶住了额头,好一阵才缓了过来。

  张敬此时并不知道的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短时间内两次使用血蘸之法,他已然有些伤到了神念,好在伤的并不重,修养一阵便能恢复过来。

  不过,这样的代价也不是没有收获的,张敬只觉得有大量的知识出现在了自己脑海中,他略一思忖,便明白,这玉圭中所记载的名为《万川汇海》的法门,是黎山派的基础筑基法门,正适合张敬现在所用。

  张敬猜测,这个黎山派,应该便是这片黎山洞天的原主人了。

  并且,这法门并非单纯的文字,而是一枚“种子”,力量的种子,张敬此前并没有接触过这类东西,但却本能的觉得用这个词汇形容它最为合适。凭借这枚种子,张敬可以进一步体会到身内,身外,虚空,等等许多以往完全感受不到或者被身体本能忽略的东西。

  这是一种奇特的体验,就好像人永远无法飞鸟长出翅膀飞行,鱼儿在水中呼吸是什么感觉,除非,你帮他长出了翅膀和鳃……

  张敬清晰的知晓,只要自己接纳这枚种子,并且按此修行,那么自己便将踏入一个未知的新世界。

  这真是……不可思议!

  张敬禁不住在心底暗自嘟囔。对于这种现象,他下意识的就想起了一个前世多见于藏地佛教密宗修行的名词——灌顶。

  传说,有修为的高僧能将修法的种子和某些潜意识直接通过灌顶传给弟子,只是,在张敬想来,那即便是真实的,也绝无可能有如此神异。

  同时,张敬也明白了为何要使用这种方式记录门中典籍,因为这样的东西确实很难用文字来传授。

  左右看了看,周围依然是一片寂静,张敬于是再次召唤出了许愿书,借着手电的光芒看去,果然,此前的愿望已经完成了。

  愿望:我许愿:在接下来的探索中,我将顺利的获得修行法门。

  该愿望已完成。

  扣除扣除许愿点8000点。

  张敬又注意了一下许愿点,到目为止,他的许愿点还剩余24613点。

  张敬在脑海中梳理了一下刚刚从玉圭中获得的知识,从这些知识中,他知道了这些人自称为修士,是追寻世间真理之人。此外,他还得知了手中的这枚玉圭,应该叫做法藏,是有一定修为的修士以心印之法将神念印入其中,留给弟子或他人解读之用。

  而正确的使用方式,并不是滴血,而是以自身神念透入来进行解读,这种解读是消耗神念的,所以要适可而止,否则会损伤心神。

  明白了这一点,张敬不禁想到了自己刚才的头痛,看来今后需要注意这一点。

  此外,张敬还从这些知识中推测出,那枚带自己来到这个洞天世界的玉牌,应该是一件法器,既如此,那么自己想要离开这里回到原本的世界,恐怕还是要从那枚玉牌着手。

  而想要真正能够使用一枚法器,哪怕是一件最简单的法器,也必须是一名踏入修行门槛的修士。

  “看来,必须尽快的完成自己的第一次筑基,成为一名修士才行。”张敬暗自琢磨。

第二十章 跃出水面,窥见虚空

  而既然要筑基,那么接下来,首要的事情,便是寻找一处相对不受打扰的安全所在。

  张敬看了看四周,要说安全的所在,他一路走来,还真不敢说哪里就一定是安全的。虽然,直到目前为止,他都没有发现有任何的异常存在,然而,想到那些诡异且畸形的怪物骨骼,张敬心中便没有多少把握,谁知道,就在此时,会不会在某个他未发现的角落,有某个诡异的目光正盯着自己呢?

  想到这里,张敬不由得又四下里张望了一下,依然没有任何发现。平复了一下加快的心跳,张敬暗自提醒自己不要自己吓唬自己。

  事实上,他此时已经发现,在这种高强度的警惕下,身体和精神的消耗其实是相当大的,更别说那些确实存在的可能威胁。

  毕竟,千金之子,不坐垂堂,自己现在身怀许愿书,要是被某个忽然出现的怪物干掉了,可是有些憋屈。

  想到自己也许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中,都会和这座洞天有着扯不断的联系,张敬终于做出了决定。

  看来还是得彻底解决安全问题。

  至于如何解决?很简单,许愿书……

  于是,张敬再次召唤出许愿书:

  “我许愿,洞天中的劫难已经过去,这座洞天中不存在对我有敌意的存在,我在这座洞天中是安全的。”

  这一次,许愿书很快便给出了回应:

  我许愿,洞天中的劫难已经过去,这座洞天中不存在对我有敌意的存在,我在这座洞天中是安全的。

  该愿望已达成。

  扣除6000点许愿点。

  至始至终,四周一片寂静,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张敬心中猜测,看情况,最大的可能便是洞天遭遇的入侵早已随着时间而消逝,目前的洞天就真的只是一片废墟,并没有什么危险。

  这应该也是达成愿望的许愿点看起来并不高的原因所在。

  至此,剩余的许愿点还剩18613点。

  “如此一来,便应该安全了!”心中仿佛一块大石落地,张敬连带看着周围的心情也变得有些不同,周围虽然还是一样的黑暗,却再没有那种危机四伏的感觉。

  张敬收回许愿书,缓步走出了藏经殿,才出大门,他便感觉到了一些异样,四周的光线明显比刚才亮了许多,就仿佛已经从夜晚过渡到清晨一般。

  抬头看天,只见天空中并没有预想中的太阳,明月依然高悬,然而与刚才不同的是,天空中的星光明显比刚才要强盛许多,却不刺眼,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柔和的明亮。仔细观察之下,张敬才发现,似乎有屡屡星光自天空垂落,也许这就是四周亮度明显增加的原因所在。

  难道,这片洞天,有模拟白昼和黑夜的功能?张敬心中猜测了一下便将这个想法抛开,暂时不去考虑。他在四周边走边看,很快找到了一处形似蒲团的大石,于是便坐了上去,眼睛微闭,双手捏了个印诀……

  按照刚刚获得的法门,张敬配合着手印,逐渐调整自己的呼吸方式和频率,让自己陷入一种类似催眠的特殊沉寂状态中。

  时间缓缓流逝,大约在半个小时之后,张敬觉得自己的心境已经彻底的平静了下来,在这种特殊的状态下,就如同无波的湖水一般。

  而张敬此时也更清晰的体会到了那枚获得自《万川汇海》的力量种子的本质,那是一种形而上的存在,是一种以精神、意志、概念、甚至某种规则凝聚而成的,不可思议的存在。

  在这种特殊的状态下,种子逐渐融入了张敬的灵性之中,自此之后,成为了张敬的一部分。

  这是一种超验的感觉,如果此时用哪怕最先进的医疗器械检验,也无法检查出张敬与此前有什么不同,然而,张敬就是能够清晰的感觉到,自己的灵性中多了一些什么无法描述的东西,一定要形容的话,便仿佛种子进入了土壤,开始蓬勃萌发。

  通过这枚种子,他开始触摸到了一个庞大而汹涌的能量位面,或者说,用位面这个词并不准确,因为在张敬的感知中,那其实就是他所在的这个世界的另一面,是世界存在的另一种形式。

  而这种存在形式,直到此前为止,被包括他在内的所有人类忽略了。就如同你每时每刻都呼吸着空气,但通常却并没有意识到空气的存在一般。世界的另一面,其实一直都在哪里,只是并没有人能够意识到它的存在,哪怕他们本身也同样与其不可分割。

  所有人,都仿佛水中游鱼,没有一条,能够探出水面,看看上面的世界。

  而此时此刻,张敬这条鱼,探出了水面!

  于是,世界的另一种存在形式以赤裸而极富冲击力的姿态与他的感知进行了亲密的接触。

  张敬忽然想起了前世道德经中的一句话: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在张敬获得的知识中,得知其被先人称为虚空。

  就在下一刻,一股强大的不可描述的力量自虚空灌注而来,就在他意识到虚空存在的同时,他也与那个庞大的能量海洋直接联通了起来。

  在那一瞬间,张敬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就仿佛他是一个连接上大海的小水泡,将会被瞬间涨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