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改编了世界 第225章

作者:天风黑月

  当宿主的精神被削弱哯至极限,完全异化为“蜮人”,则是寄生的第一阶段完成,那时候宿主从生理到心理,完全完成了鹊巢鸠占的改变,基本上救不回来了。

  而在此之后,通过寄生变态发育,最终宿主将会进一步发育成各种形态,以适应进一步的生存需要,同时,蜮会寻机进行大量的繁殖。

  以它们无性繁殖的特性,虽然速度不算夸张,但却危害巨大。

  而尤其需要警惕的是,一些蜮是单独生存的,属于一种野生的虚空生物,并不算太难对付。而在许多情况下,蜮这种生物因为其特有的伴生特性,从而成为诸多上位虚空生物的“工具”。

  因为蜮对于普通人而言,虽然危险而麻烦,然而究其本质,并非一种高等妖魔,尤其是在其处于“非寄生”的状态时,如果被发现,也并没有太多自保的手段。

  某种程度上而言,其习性更类似昆虫,所以即便是普通人,其生命本质与智慧也要比蜮高出许多。蜮在寄生后对于智慧生物的腐蚀与影响,并非是它们真的能够理解智慧生物的思维,而更类似一种生物本能的影响。

  故而,对于一些上位生物而言,利用蜮的这种特性,将之异化为自身的眷属,远要比影响那些拥有着较高智慧的生物要容易。

  比如眼下的这只,明显就是这类情况!

  张敬甚至可以感知到,那条隐约链接着虚空深处的“线”。

  不过,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张敬此前与张太和的猜测,那便是,那个隐藏在虚空中的存在,并没有到达“邪神”的层面,因为真正到达那个境界的存在,完全不需要利用这种类似“媒介”的寄生物。

  因为它们本身,就已经拥有强行扭曲人类心灵的能力!

  不过,这也并不代表,眼前这只正在入侵烽燧堡的虚空生物就可以被小看。某种程度上而言,其本质可能比目前的张敬还要高,以修行者的角度来看,大概率已经达到了类似“圣者”位阶的阶段。

第五百八十三章 这才是这片宇宙的本质

  “这是蜮。”张敬略作思考后,开口道。

  “蜮?”王翰军勋贵子弟,幼年时起便受到严格教育,国学功底颇深,对于这个词,他顿时想到了一些曾经阅读过的典籍。

  “可是古人所言‘狐惑’?”他忙问道。

  张敬颇意外的看了他一眼,想不到这军人竟也知道这些,于是阖首道:““惑”与“蜮”古通,狐惑又做“狐蜮”。《内经》上有描述:“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

  张敬所言《内经》是本世界一本极古老的国医典籍,成书时间已不可考,其中描述颇有神异之处,却被认为是后世国医的起源之一。

  “不过,书中记载有些不甚准确,颇有以讹传讹之处。所谓的蜮,便是指此物,却不仅指此物,而是一类生物。”张敬缓缓道,然后若有所指道:“用你们容易理解的话来说,便是居于亚空间的一种妖魔。”

  王翰军闻言若有所思的点头,之后倏的看向张敬,急促询问道:“您是说,亚空间中,有妖魔存在?”

  “这岂非显而易见之事?”张敬微微摇头道:“若非亚空间中的妖魔,你们又何至于此。”

  王翰军闻言面色凝重,眼前这位仙人的话,可谓一语道破此次事件的真相。虽然他此前也对此有所怀疑,但毕竟还没有经过调查,烽燧堡的突发情况,不是没有其他可能的存在。

  作为一名地球防卫军的少校,王翰军自然知道亚空间航行被整个人类世界寄予了多大的期待。

  然而,如今这个结果,将要带来的,对于人类诸国而言,绝对是一个巨大的麻烦!

  “我等军人,对此实无太多经验……”王翰军面色镇重,言语也颇谦卑,拱手躬身道:“还乞仙长慈悲为怀,可否再开示一二?”

  张敬闻言犹豫了一阵,最后叹气道:“也罢,此中隐秘,便破例说于你等。”

  说着,张敬便将关于蜮的知识,选择王翰军能够听明白的,讲给他听。

  一番讲述后,王翰军有些恍然道:“如此说来,这蜮便有如那蚁巢之中的工蚁,并非是背后真正主宰。”

  “这个说法不完全准确,不过亦可暂时如此理解。”张敬点头道。

  “那它背后的那个家伙,它的目的是什么?”在得知王翰军面色凝重道。

  “不知王少校,可听说过‘偏侧蛇虫草真菌’?”张敬略作思考后道。

  “呃……恕在下孤陋寡闻,实是不知。”王翰军看了一眼一旁正竖着耳朵听的下属,见大家都是一脸茫然,于是便道。

  “这是一种寄生真菌,也叫洗脑真菌,出产在热带。它们的宿主是当地的一种蚂蚁,此真菌寄生在蚂蚁体内,它们靠吃蚂蚁的身体来汲取营养。”

  见军人们都在认真听,张敬于是继续道:“这种真菌的孢子先是附着在蚂蚁的外骨骼上,然后迅速繁殖,只需要短短三周,它们便会占据蚂蚁体重的一半。在整个过程中,宿主的行为一切如常,而它的同伴则对其浑然不知。”

  张敬看了一眼眼中带着不安的军人们,语气平静继续道:“直到某一天,那只蚂蚁完全丧失了自我,真菌开始操作它的意志叩,让它们离开自己的巢穴,真菌会选择正午时候,指挥宿主来到一片温度和湿度都适合真菌生长的环境。”

  “然后,操纵蚂蚁在这里找到一片绿叶,距离地面25厘米的高度……”

  张敬伸手敲了敲一旁的桌面,强调道:“总是这个高度。”

  “到了绿叶上以后,蚂蚁用自己的颚咬住树叶,让自己挂在绿叶上,直到死亡。”

  “在这期间,真菌开始在蚂蚁体内繁殖,菌丝从寄生蚂蚁的头部和体内长出来,然后慢慢成熟,破裂,释放孢子……”

  “而这样的高度,孢子从绿叶上掉下去后,正好能够散落在蚂蚁身上,从而感染其他蚂蚁,开始了新一轮的寄生生活,从而也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寄生循环,周而复始。”说到这里,张敬停止了话语,静静的看着听的有些不寒而栗,面色难看的几名军人们。

  “您是说……它将这里,当成了……”王翰军有些咬牙切齿的开口道,之后斟酌着措辞。

  “猎场……一片水草丰美的猎场。”张敬直截了当道,然而淡漠的话语,听在在场军人的耳中,却充满了冰冷残酷的意味。

  在张敬看来,绥芬河号,就如同那只在外面感染了孢子的蚂蚁,携带着致命的真菌回到了自己的行星系,如果人类文明没有有效的应对手段,那么,未来等待着人类文明的,必然将会是一场灾难。

  “它怎么敢如此……”一名尉官忍不住义愤出声。

  “有何不敢……”张敬淡淡的看了他一眼:“这才是这片宇宙的本质,弱肉强食……对于这些妖魔而言,弱小的种族,只是食物和繁殖场而已。”

  军人们再次陷入了沉默,眼前这位仙人的话,毫不留情的揭开了某些人对于这个冰冷宇宙的美好幻想与温情脉脉的面纱,此时所有人都已经想到,如果真如这位仙长所言,那所谓的宇宙大航海……是不是太早了一些?

  此时张敬捏在手中的那只蜮已经完全没有了动静,就仿佛死去了一般,张敬手中炽白色的电浆爆闪了起来,短短的呼吸之间,便将其灼烧成了点点飞灰,飘散在空中。

  “唔……”也就在此时,一旁会议桌上躺着的章程曦呻吟了一声,睁开了眼睛。

  “伯玉,你感觉怎么样?”一旁的王翰军见状,忙上去询问。

  “头有些晕……没大碍……我这是在哪儿……”章程曦显然还有些懵,有些搞不清发生了什么的样子。

  “刚才是这位仙长出手救了你……”王翰军一边示意士兵将章程曦扶起,一边在他耳边简要的介绍了刚才发生的事。

  “章程曦,谢过仙长相救大恩!”闻言章程曦感受了一下,发觉此前一直困扰自己的那种仿佛无处不在的耳语声果然消失了,忙用力支起身来,向着一旁张敬拱手致谢。

第五百八十四章 不堕庐陵章氏之名

  张敬也不避让,受了他这一礼,之后忽然问道:“你叫章程曦?”

  “是的,在下章程曦,表字伯玉。”

  “可是庐陵丹鼎山章氏一脉?”张敬又问道。

  听眼前仙人问的突兀,不过已然隐隐猜到了什么的章程曦恭敬答道:“在下祖籍却是庐陵章氏一脉,不过从曾祖父起便便迁居池州。”

  “有勇有谋,不堕庐陵章氏之名,很不错。”

  张敬的这句赞许,让周围包括王翰军在内的几名军官忍不住都多看了他几眼,虽然此时嘴上不便多说,但是心中却多少都在脑补着一些猜想……

  毕竟,章天师之名,对于一个昭国人而言,实在不可能不知晓……

  就连章程曦也有些意外,毕竟他已经出了五服,而在他此前的人生历程中,除了逢年过节的祭祖之外,章氏这个姓氏也并没有带给他太大的感觉……

  而今看来,这章天师一脉,并不像自己以往认知的那般简单啊……

  经此一事,他真的对于自己姓氏,有了相当的好奇……

  客气了几句,见眼前仙长没有深谈的意思,章程曦也知道如今事态紧急,压下心中好奇,扭头询问王翰军叫自己的来意?

  ………………………………

  ………………

  “这是……薇薇安!”章程曦面色凝重的看着摆放在桌上的那个头颅,他一眼便认了出来,这个他此前曾经参与问询过,又被他认为是此次事件罪魁祸首的“女人”。

  此时,当薇薇安的头颅就那么摆放在桌上的时候,他反而他有些不敢接受这个现实了。

  “薇薇安?”王翰军并没有参与到绥芬河号相关事件的调查,所以,虽然此前章程曦曾经简单的与他描述过整个事件的经过,却对此印象并不深刻。

  章程曦于是再次讲述了整个绥芬河号事件的经过,包括他从那本日记上看到的一切信息与他自己推测的一些情况。

  张敬也在一旁听着,这里的一些信息,同样是他第一次听到,毕竟此前他获得的信息已经是通过转述的二传手,多少丢失了一些细节。

  …………………………

  “如此说来,这便是绥芬河号事故的始作俑者?”王翰军下意识的便又联想到了刚才张敬的“猎场”之说,面色也是难看。咬牙道:“这家伙,是想吞下整个烽燧堡啊……”

  说着,又看向张敬,庆幸道:“也多亏仙长除此妖魔!”

  却见张敬缓缓摇头:“不过一具傀儡罢了,真正的始作俑者,是其背后的存在。”

  张敬清楚的知晓,所有的寄生、腐蚀、包括下位种族的侵蚀,其目的都只有一个,便是将烽燧堡这块区域,化为其巢穴,并以此作为侵蚀人类文明的跳板。

  “仙长,我等皆是军人,驻守此地乃是我等职责所在,身负种族、国家重托,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只是,此间之事啑,实非常理能够揣度,还请仙长勿闲我等愚钝,能不啬赐教。”

  张敬看了一眼面含期待的军人们,吐出四个字:“守以待变。”

  …………………

  ………

  ***

  承和三十七年西历2016年3月31日05:51太阳系边疆古柏行星碎片带烽燧堡第206快速反应部队军营食堂

  食堂是第206快速反应部队军营中最大的一间房间,面积有近千平方米大小,此时,食堂内部的琐碎杂物已经被简单整理之后,都摆放到了其他房间,整个食堂被军人们快速清空了。

  此外,在食堂东侧靠墙处,一些士兵正使用着战地工程机械快速搭建两个数米长宽的巨大方坛,此时方坛已经快要搭建完毕,另一些士兵正在一旁裁剪绿色的布匹。

  过不多时,两个方坛已经搭建完毕,大体以金属焊接而成,使用的完全是战地标准,看起来极为牢固。

  “仙长,您看,这样可否?”

  王翰军在一旁陪同张敬观看施工进程,见方坛搭好,便扭头恭敬询问:“如果觉得有哪里不妥之处,尽管吩咐,马上就可以调整。”

  张敬观察了一下,指出了两处细节上的问题,王翰军忙命人进行了修改,之后,张敬点了点头:“法坛便如此吧,且将那布铺上。”

  此时,一旁的绿色布匹也已经裁剪好,这些布都是存放在营房中的储备物资,原本都是些桌布,现在被临时拼接起来重新裁剪用来布置法坛。

  王翰军看着,心中多少有些不托底。

  原本按照仙长的要求,最好使用黄色的布匹,然而实在是找不到,于是只能使用绿色的来替代,好在仙长道法高深,说是颜色上有些出入倒也无妨,不过,王翰军的心中多少还是有些不安。毕竟当年储备战略物资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应对玄门法事的需求,故而在物资储备上,也就少了许多东西,诸如香烛、法纸、香炉、旗、幡等等一应物事一概没有,如今看来,这未免就过于简陋了……

  虽然仙长表示可以因陋就简,但多少还是感觉有些对不住天尊他老人家……

  章程曦刚才得仙长赐了一杯茶,此时已经完全从虚弱的状态中恢复了过来,就连身上的伤口看着也无甚大碍了,倒是让旁人看的啧啧称奇。

  此时他正在布置法坛的士兵旁帮忙,毕竟作为章天师后裔,他算是这里第二专业的人士,虽然从年幼时就没有过多接触过这些,但多少还是偶尔会听家中长辈谈起一些仪轨之类,比起那些士兵们,至少也算个半吊子。

  张敬在一旁静静的看着,偶尔指导一下,在某些细节上做出一些纠正。

  ……………………

  没错,张敬准备在这里起一座法坛。

  此时那虚空中的妖物似乎因为张敬刚才的反应,暂时进入了一种静默状态,似乎是在重新观察这个对于它而言,还显得陌生的世界。

  张敬也乐得如此,他准备乘这个时间,将这些军人们身上的寄生物去除掉。

  如果每一个都如同章程曦那般处理,就显得太过繁琐,所以,张敬准备采用一种秘仪,当然,外表,还是包装成本世界较为熟悉的玄门法坛形式。

第五百八十五章 仙长,小人要改信玄门!

  虽然理论上,以张敬目前的修为,对于秘仪的一应物事,原不用搞的如此兴师动众,然而这里的问题在于,这也是张敬第一次组织一个如此大规模的秘仪,所以,他也将其当成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同时,也在实践自己的一些猜想与观察。

  故而,他干脆就提出让军人们配合来建造一个简易法坛。

  某种程度上来说,仪式感,是进行一件宗教仪式的必要步骤,某种程度上,仪式感的作用并不在于仪式本身,而在于让参与者能够逐渐的沉浸身心,从而预先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

  就张敬的观察看来,这些士兵们建立法坛的过程,事实上确实发生了身体气机的某些调整,这就好比某种暗示,在不断的告诉你,某些事情将要发生,而让你的身体在事情发生前,就逐渐的从心里到身理层面做好事情即将到来的准备。

  被拼接起来的桌布很快便被铺到了法坛之上,之后,在张敬的指导下,法坛四面又被设置了用其他布料简单改制的令旗等器物。而一些放置着米、清水等具有特定指向意义的碗也被布置到了特定的位置。

  几个金属碗被倒上了燃料,制作成油灯。甚至于,有一个据说在老家干过石匠的工程兵直接找了块陨石,用简单的工具,打磨了一个三足香炉出来,看起来倒也似模似样。

  张敬能够看的出,上到这些士兵的指挥官王翰军少校,下到最底层的一个列兵,所有人对于这个宗教仪式的布置都是极为认真的。虽然,从宗教角度而言,这里的器具很是简陋,但是此时此刻,在巨大的外部压力下,在生死存亡的心理暗示之下,所有的士兵,都将这个由“仙人”提出进行的仪式,看的相当重要。

  ……………………………………

  “仙长安好!”一名一脸青涩的士兵面带忐忑的在张敬面前一揖到地,看的出,他的年纪并不大。

  张敬平和的回了一礼,询问他有何事。

  “小人此前不懂事……在……在老家信奉了圣启教,也随朋友一起去过几次教堂做礼拜,都是好玩才去的……不知……还能改信玄门吗?”

  张敬一听便明白此人来意,不得不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随着大昭与国际接轨后,宗教政策总体上的放开,在国内的许多大城市,如今都能够看到西方式样的教堂。

  虽然圣启诸教本身有着复杂的派系区别,但是国人一般并不清楚,大多懵懂的都将其统称为“圣启教堂”。这其中,许多人是为了表现的“与众不同”,觉得很“酷”。也有人,是经不住一些传教的诱惑或者发放物品的引诱,被邀请去了教堂听讲,从而成为了信徒。

  总体而言,虽然在大昭国内,就比例而言,信仰圣启诸教的人总体处于极低比例,但从绝对数量上而言,并不少,尤其是近些年来,因为一些西方文化产品的宣扬与圣启诸教投入人力物力加大了在东方的传教,故而总体而言,信众人数处于快速上升的阶段。

  根据张敬的观察,眼前这些206快反部队的士兵多是典型的东方人种,在宗教信仰上,也以无信或者信仰玄门为主,但是其中也有着不少信仰浮屠教甚至个别信仰圣启教的。

  “道不远人,人自远之。”张敬语调平和道:“玄门广大,从不会拒绝向善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