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坏之际 第239章

作者:是阿墨哟—

  星星已经能够看见轮廓了,虽然因为夕阳的原因还看不清切,但是这样却也有一种别样的美。

  隐隐约约的,几颗星辰排成了一条线,好似在传达着什么讯息。

  淡淡的看着那几颗‘星辰’像抽风了一样跳来跳去,眉头止不住的跳着。

  大可不必搞得这么另类,她看的见,谢谢。

  看着这夸张的手笔,茯苓哪里猜不到是她那个‘十分靠谱’的姐姐搞的。

  “干涉,人类的造物....崩坏意识....”读出了‘星辰’上传达的讯息,茯苓愣了一下,人类的造物干涉到了崩坏意识的运行,这是她完全没有想到的事情。

  而这一切的原因,茯苓大概能猜到是什么。

  【圣痕计划】

  毕竟,那个时候她也没有了解过太多的人类的计划,大多都只是了解了一个大概而已。

  火种计划她倒是知道,毕竟是不被抱有希望的计划,恒沙计划和方舟计划她也都知道目的,但是唯独,成功率最大,被赋予打败崩坏希望的圣痕计划她没有了解太多。

  除了知道它很残忍,目的的牺牲大多数人类以外,她了解的就只有这个计划是由凯文执行的。

  其他人知道的大概也就只有这些、

  真正知道全貌的大概只有计划的制定者梅还有梅比乌斯了。

  凯文应该也是在最后才被告知的。

  所以,圣痕计划是她唯一能想到的可能。

  而这其中的一环.....

  茯苓想到了那个梅的智慧结晶。

  “普罗米修斯吗。”

  看着那几颗‘星辰’慢慢散去,茯苓闭上了眼。

  试图侵蚀崩坏意识,干扰它的运行,不愧是你啊,梅。

  前人类文明的智者,领导者。

  你将自己的一切,他人的一切,人类的一切全部放到了与崩坏博弈的棋盘上。

  你是棋手,却也是一颗棋子。

  但,与神博弈,这一点筹码可不够啊。

  如果你真的想要做到战胜崩坏,那就放上更多的筹码,让我退步吧。

  否则,这个世界终将迎来它的结局。

  命运飘渺不定,尤其是一个世界的命运更是时时刻刻在改变,哪怕是观察命运的神也没办法确认这个世界最后会如何。

  更别说,她不是。

  让我看看吧,梅,你到底能够做到哪一步。

  你到底,能否真正的舍弃一切,将人类的命运,乃至这个世界的命运作为筹码,与我,与崩坏,博弈....

  作为神,我很期待。

  作为茯苓,我同样在期待着你能够走的更远,能让身为神的我退步。

第341章 时隔三年,回到中原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

  这一年大明发生了很多变故,三月末,明帝三皇子早逝,明帝大悲。

  五月明帝传位大皇子次子,皇太孙。

  六月底明帝逝世,天下大悲。

  次年(1399年),新帝改国号为建文。

  新帝上位后大肆削藩,短短四年内废黜周王,代王,齐王,岷王。逼湘王自焚而死。

  然,此为后话。

  当下有一事更为严峻。

  建文元年七月,先帝四皇子,燕王起兵造反。

  ..........

  “哗啦啦!”

  “反了!真是反了!”皇宫中,新帝站在书房里,愤怒的将价值不菲的花瓶狠狠的砸在地上。

  身边伺候的太监和宫女一点声音都不敢出,连头都深深的低着,不敢抬头,生怕看到新帝的失态而被砍头。

  过了好一会儿,新帝好像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他坐到书桌前,拿起毛笔就奋笔疾书了起来,甚至连墨没了都自己上手匆匆磨好。

  没一会儿,新帝将写好的信晾干,塞进了信封中。

  “你,过来,现在将这封信火速送去西域,让宋晟回都城!让他回来护驾!”新帝努力的克制着自己的情绪,但是因为恐惧而生起的愤怒是没办法被隐藏的。

  “是是。”被新帝点到的太监不敢抬头看新帝,匆匆接过信之后战战兢兢的离开了书房。

  等到太监离开,新帝深呼了几口气,重新坐回了桌前。

  “都退下吧。”过了好一会儿,新帝对着书房里的太监和宫女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退下。

  “是。”得到了许可,他们哪里还敢继续在这里呆着,一个个的都巴不得赶快离开。

  书房内此时之剩下新帝一个人,他抬起头,看着书桌上放的那封信。

  前朝四皇子,当今燕王,是他最忌惮的一位藩王。

  不仅仅是因为他手握重兵,更是因为,他本来就是一位能力高强,声望极盛的将领。

  新帝削藩,早就做好了被燕王怪罪的打算,但是他没有想到燕王会直接造反。

  这让他的很多计划都白费了。

  当务之急,是召集兵力,拦住燕王。

  他对燕王,有一种恐惧。

  在他很小的时候,这位四皇叔的压迫力就让他感到害怕,就算现在长大了,这一点依然没有变。

  “四皇叔,希望你别逼我,不然我们都别想好过。”双手死死的握着,新帝看着自己手中白色的玉佩。面色阴沉的说着。

  那是皇帝才能知道的秘密,甚至是他的父亲都不知道,而他也是在继位的那天,才被先帝告知。

  ————————————————————————————(阿巴阿巴,不说话,我就逛逛嗷。)

  “姐,明帝死了?”白芷坐在马背上,手上还拿着弓箭,看样子应该是准备出去打猎。

  她的表情有些不可思议,她还是有些不敢相信,明帝真的就这么死了?

  明明不久之前才传来明帝退位的消息,新帝继位才多久,明帝居然就死了?

  北疆距离中原还有一些距离,消息难免有些滞后,事情已经发生了不短的时间才有消息传到这边。

  “嗯,不仅如此,燕王在一个月前也起兵造反了。”看着手中的书信,茯苓淡淡的说着,仿佛只是在说明天吃什么这样的小事而已。

  “燕王?那个四皇子?”听到有点陌生的名称,白芷还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茯苓说的是谁。

  “嗯,就是他。”点了点头,茯苓回答了白芷的问题。示意她没想错。

  “造反?那个家伙造反了?”白芷有些惊讶,但是也并没有让白芷感到不可思议。

  那个家伙本来就有不小的野心,这点是很明显的。

  只是她没想到,先帝才死了一年,他就造反了?

  “嗯,造反了,看起来还是蓄谋已久的。这家伙还挟持了自己弟弟宁王的兵力,现在看情况的话,如果形势不改变,他还是很可能会成功的。”茯苓看着手中的信纸,看完之后随手递给了白芷。

  这封信是今天一早送过来的,至于为什么会送到这里来。

  那当然是茯苓在听到了风声的情况下稍微打听了一下的结果。

  结果也还不错,至少是知道了大概的情况。

  白芷接过茯苓递过来的信,皱着眉头看了起来。

  “新帝才登基,燕王就反了,还真是没几天太平日子啊。”抿了抿嘴,白芷慢慢的说着。

  “现在这个情况,可能不单单是那些藩王了,北疆,西域,南蛮恐怕都想分一杯羹。”看完了信,白芷随手折叠了两下,随手扔出之后拔出剑,将信纸切成了碎片。

  “姐,我们回中原吧?”看信纸的样子应该无法拼凑了,白芷将剑收入剑鞘,对着茯苓说道。

  “嗯,也该回去看看。”点了点头,茯苓没有拒绝白芷的提议。

  离开中原也已经三年了,北疆的生活虽然不错,但是终究还是中原更让人喜欢。

  白芷是这么说的。

  离开中原三年的除魔师白芷,以及茯苓,终于因为燕王造反而回到了中原。

  这次回到中原,必然会引起多方势力的注意。

  如新帝,如燕王。

  新帝想要得到她的帮助,帮他镇压燕王,稳住他的皇位。

  燕王也想要她帮助他造反,但是却不像新帝那样焦急。

  只要白芷不站在新帝那一边就可以了,他不一定需要白芷站在他这边。

  不论什么时候,造反都是大忌,成了还好,若是败了,那可是遗臭万年。

  但不管如何,白芷的回归,必然会成为一个焦点。

  众人关注的焦点。

  一个强大的除魔师,早在二十年前就有资格成为魁除魔师。但是放弃了跻身魁除魔师的机会,理由却是不斩大妖,不为魁。

  要知道,现存的魁除魔师没有一个人真正的杀过大妖。

  最后一位杀过大妖的魁除魔师,早在洪武八年就已经逝去了。

  而二十年前白芷就已经能够成为魁除魔师了,那现在又过去了二十年,白芷的实力又会有多恐怖?

  白芷的力量不容小觑了,足以改变战局的形势。

第342章 永远不要相信人性

  兵荒马乱之年,最苦的便是百姓。

  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走在城中原本应该是最繁华的街道上,白芷看着两边紧闭的门店,眉头紧紧的皱在了一起。

  这里是大明的边陲之城,也是白芷和茯苓曾经驻足了近三月的小城。

  因为是座小城,所以白芷对这里还算熟悉,至少这座城的情况她还是知道的。

  身为边陲之城,但是却并不贫瘠,相反,这里因为贸易繁盛的原因,反而比较富足。

  这里固定的居民不多,大多数时候都是外来务商的商人,每日的人流量都很大,所以进城也比较麻烦。

  商人们会在这里和其它商队进行交易,各取所需,这里是出中原交易的商队的第一站,也是不出中原的商队的最后一站。

  当初她们刚到这里的时候,茯苓还说过这里的城主很有本事。

  能在人口流动这么大的情况下还能维持城中的秩序,如果这个城主没有点本事是不可能的。

  但是现在,别说在城中叫卖的商人了,就连城门口都没有什么人。

  城里鸦雀无声,人人自危。

  因为燕王发起的战争,商人们大多停止了外出交易的商队,这里也冷清了下来。

  只有少数有权有势的大商贾还敢继续务商,大多数的小商人和商队都停止了务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最近的物价都已经开始上涨了。

  上至金银珠宝,名画名字,下至草药铁器,无一不涨。

  但要说涨的最厉害的,那还是,粮食。

  老人们都经历过三十多年前的那场改朝换代的战争,也都知道粮食在兵荒马乱之年有多重要。

  金银珠宝,在这个时候都比不上一袋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