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秦时,浪到失联 第84章

作者:一觉睡到下午醒

“秦使乃是郎中李斯,我曾远远地看见过他的容貌,你不是李斯!”秦军军官眼中虽然眼中也闪过一抹忌惮,却没有退缩,反而怒斥道,“亵渎秦使!擒下此人,带回去严加审问!”

“是,千长!”

一旁秦军骑兵话音未落,这名秦军千长便挥动手中长枪,枪身在空气中发出沉闷的破空声,可见这一枪威力之大。

显然,他并非那种死板之人,为了尽量少的牺牲麾下袍泽的性命,也愿意放弃一些原则。

张机面色微动,眼前这名秦军千长气血很充沛,显然是个练家子,而且武艺不俗,但太年轻了,武艺招式中虽然刚猛无比,但还是有着一些多余的动作。

而且,眼前这人显然是那种喜欢堂堂正正交战的人,虽然为了麾下袍泽而抛弃了一部分原则选择偷袭,但还是不够。

当年,秦惠文王时期,严君嬴疾曾为秦军将士编纂了一本编撰《格杀精要》,里面传授的并非纯粹的剑法、刀法、戈法,而是附带了不少实用的招数。

比如在兵刃相格时,用腿攻击敌人双腿使其下盘不稳摔倒,亦或是用脚铲沙迷敌双目,各种实用的阴诡招数层出不穷。

所以,刚刚蒙恬最好的选择便是先用地上的沙土迷了他的双眼再攻击。

当然,这种招数在面对寻常的二流高手是足够的,对于张机这个层次的高手自然是没有太大影响。

所以,张机很轻易地就一把擒住了秦军千长猛然落下的长枪,横练硬功带来的臂力加持让他轻松接下了这一枪。

而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张机并没有还击,而是和为首的秦军千长对峙着,谁也没有松手。

“秦使早已更换,尔等不知?”

张机有些明知故问,毕竟秦使的更换是嬴政在新郑城内决定的,诏书都是由李斯起草,嬴政临时盖印,怎么可能会让这些秦军将士知道。

“这是加盖了秦王金印的诏书,你若不信便仔细查验一番!但我有紧急军情,速带我去见左庶长王齮将军,耽误军情,我拿你是问!”

张机原以为寻常秦军见到盖了秦王金印的诏书应该先带着张机入营,找王齮校对诏书真伪。毕竟以他们的身份和眼界,根本不可能看出这金印的真伪,但这名秦军千长却是仔细地审阅着。

而且他的眼神之中满是认真和审视之色,全然不似作伪,似乎是真的见过秦王金印一般。

“这印章……的确是真的。”秦军千长审阅了许久,的确没有看出破绽,于是抱拳道,“使者见谅,蒙恬受王齮将军委以警戒之责,故而不得不严苛些。”

而张机则有些面色古怪。

这人叫什么来着?

(2209字)

第172章 王齮老将军,想不想再见武安君一次

“上将军蒙骜之孙,将军蒙武之子?”

张机眯了眯眼,打量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

蒙恬一愣,点了点头。

对于自己刚提起自己的名字,张机就联想到了蒙骜和蒙武这一点,蒙恬并不意外,或者说这才是他的目的。

拦截秦国使节,当众质疑秦国使节身份,又对秦国使节出手,这三条罪责合起来,张机若是想追究,绝对够蒙恬喝一壶了,哪怕有着蒙骜和蒙武的庇护也至少要降两级爵位。

他并不惧怕责罚,以后如果有类似的情况他依旧会如此行动。

说到底,军营重地,只有这般防卫森严才能不给敌国可趁之机。

但不怕责罚并不代表心甘情愿地受罚。

蒙恬又不是圣人,自然也不愿意因为尽职尽责而受罚,因此他选择利用一下自己的家族背景,借用蒙家的名头让张机卖他几分面子,不要深究下去,这样对彼此都好。

这些小心思,张机自然是看得出的,说到底这也是大族常用的手段。

只是,他要是没记错,这时候的蒙恬,仅仅十七岁,竟然已经凭借军功升任了千长,这是何等神速。

作为上将军蒙骜之孙和名将蒙武之子,十七岁还未加冠的蒙恬却已经是参军三年的老兵了,常年待在前线,是秦国年轻一代将门子弟中的佼佼者。

上将军蒙骜出于历练孙儿的想法,没有将蒙恬送入自己和儿子骊山大营中,而是交给了王齮这个老战友的秦赵前线处,切切实实地打磨历练着蒙恬。

虽然对秦国的忠诚有些变质,但王齮还是真心地教导着蒙恬这个老战友的孙子,而蒙恬更是没有辜负祖父蒙骜和王齮的期待,屡立战功,凭借军功升任如今的“二五百主”一职。

秦军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二伍为什,设什长一人;五什为屯,设屯长一人;二屯为百,设百将一人;五百人,设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设二五百主一人。

其中,蒙恬担任的“二五百主”也称“千人”和“千长”,已经属于中级军官的范畴之中,一般是爵位为第六级“官大夫”之人担任。

十七岁的“官大夫”和“千长”,这在秦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虽然这其中多多少少也有看在蒙骜和蒙武这两人的面子上,但蒙恬一次次在战场上搏杀和指挥的功绩也足以让任何人闭嘴。

如果不是今天时机不合适,张机倒是很想和这位未来秦国的顶梁柱好好结交一番。

但如今时间刻不容缓,他不能浪费这些时间。

“使节请随我来。”

见张机没有追究他的罪责,蒙恬也心领神会地领了张机的好,主动友好地领着张机进入军营之中,为张机避免了许多繁杂的流程,顺利地来到了王齮的帅帐前,但却被两名亲卫拦下了。

两名亲卫手持大钺,那是一种极长的大斧。

作为跟随王齮的亲卫,出于崇拜之情,他们也自然而然地学着王齮用起了大钺,冰冷的斧刃彼此交叉,挡在了帅帐前,森冷的面甲下投射出一道寒芒。

“左庶长有令,今日身体不适,不见任何人,有事明天再行商议。”

“此乃奉命使秦的使节!有紧急军情!”

蒙恬替张机解释道。

两名亲卫彼此对视一眼,显然是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拒绝。

“左庶长有令,我们……”

两名亲卫还未说完便戛然而止,因为他们看到了一样东西。

张机面色平静地从怀中取出了一只檀香木盒,檀香木清幽淡雅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着,而盒身上则雕刻着一只栩栩如生的玄鸟。

所有老秦人都知道,玄鸟是嬴氏王族的图腾!

张机打开檀香木盒,露出了里面的器物。

那是一只金色的印玺,顶端雕刻着一只傲然盘踞在树枝上的玄鸟,双翅舒展。

张机将印玺的底部刻字的一面正对着众人,高声断喝道:“王上金印在此,谁敢再阻拦,便形同谋反!”

张机的断喝声在内力的加持下向着四周扩散,偌大的军营之中绝大部分人竟然都听见了张机的断喝声,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有人手持秦王金印来到了武遂大营,却被人阻拦的事情。

而这,也正是张机想要的效果。

来之前,他向嬴政借的东西,便是这秦王金印。

毕竟,张机自然不可能向嬴政借首级以安王齮之心,所以只能是向嬴政借秦王金印来安平阳重甲军的心。

见秦王金印,便如面见秦王,否则便是谋反。

而谋反的严重性,自然不言而喻。

秦国自从在商鞅变法以后,完善了连坐制度,同时在军中进行普法,告知了兵卒们谋反的严重性以后,秦军便极少出现叛乱的情况。

无论主将威望再高,纵然是当年的武安君白起,死后虽有人为其喊冤,但也不至于有人造反。

所以,在见到秦王金印以后,王齮的两名亲卫当即便撤开交叉的大钺,与身旁一众秦军将校一样,纷纷俯身抱拳行以军礼。

秦国使者旌节和秦王金印的双重加持,让张机这个没有任何官职的人成为了这座武遂大营中权力最大之人。

这就是张机留给自己的最大的一张牌。

一来是保证自己可以顺利见到王齮,二来,则是保证了张机在劝说王齮失败后,可以凭借秦王金印直接调动驻扎武遂的平阳重甲军去救援嬴政。

“既然诸位认这枚秦王金印,蒙恬千长,请代我传令众将士,带上干粮,准备急行军向东南韩境出发!”

说罢,张机便转身进入了帅帐之中,也不给蒙恬等秦军将校提问的机会。

嚯!

帅帐的门帘刚刚被张机放下,一道凌厉的破空声便从张机的斜后方传来。

一名身着重甲的白发老者隐于门帘后,双手握着一柄极长的阔剑猛力挥出,巨大的剑锋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张机的后颈处袭来。

而张机早就注意到了那道身影。

帅帐之中的白发老者,自然只可能是这支大军的统帅,左庶长王齮。

王齮早在他被亲卫拦截的时候就来到了门帘后,隐匿身形,屏息凝神,准备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斩了张机,再宣布这枚秦王金印是假的,配合着嫪毐麾下门客带来的一封盖有王太后印章的书信,绝对足以服众。

张机侧身避开王齮那凌厉的一剑,唯有锋锐的剑气稍稍落在了张机的身上,在这件黑色衣衫上划破了几道口子。

王齮见一剑未成,还想施以连招继续斩击,却听张机忽然开口说道。

“王齮老将军,想不想再见武安君一次?”

(2215字)

第173章 王齮:去接我们的王上回家!

(二合一,四千字大章)

听到“武安君”三个字,王齮握着秦剑的手微微颤抖着。

武安者,以武功治世,以威信安邦。

虽然世间第一位武安君是被赵肃侯册封的苏秦,但世人每每提及武安君,必呼“白起”。

而随着白起率领秦军纵横天下,武安君这个封号也成为了兵家一众名将们追求的封号,但王齮绝对是个例外。

在他眼中,自己跟随了数十年的主将白起才是这天下唯一有资格被称为武安君的人,所以他不会去觊觎“武安君”这个封号。

但可惜,武安君这个封号,随着白起当年杜邮自尽,世间便再无武安君。

“武安君……”

王齮的双目中闪过一丝迷茫,但这一丝迷茫很快便被怒火所压制下去。

在军旅之中征战了数十年,他的心性早已非常人可比,坚定无比,加之王齮不信鬼神之说,所以对张机的话自然是有些不屑一顾。

他去见武安君?

去杜邮见一见因为自尽而死而怨气冲天武安君尸首么!

宽阔的秦剑剑身在空气中发出一道道破空声,长度惊人且沉重的秦剑在王齮这位老将的挥舞下虎虎生风,连续斩击。

张机见王齮动怒,拔出腰间湛卢剑。

清脆的金铁之声随着两名长剑的碰撞而传出,王齮大开大合的秦剑毫无悬念地被张机一次次击退。

说到底,王齮还是老了。

作为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将军,不做休息的连续斩击让他的体力损耗有些严重,加之随着年岁增长而愈发虚弱的血气,他已经知道自己很难有机会杀死张机了。

但他没有继续动手并非这个原因,而是因为张机手中的剑。

漆黑的剑身和那沉稳的气质很具有代表性,尤其是湛卢的剑锋之上没有散发出半分杀气,王齮一眼便认出了这柄剑的来历。

“湛卢剑……”王齮目光一凛,眼中闪过一抹追忆之色。

年少时,他和彼时只是屯长的白起曾有幸与当年的相邦、武信君张仪见上一面,得到了张仪的器重,而后在彼时还不是穰侯的魏冉麾下效力,才有了后来的脱颖而出。

后来,张仪被秦武烈王罢相驱逐,他也曾和白起感慨过秦武烈王的不公。

只是没想到……后来得到更加不公待遇的,却是白起。

“你便是武信君的后人张机,是么?”

王齮收起了秦剑,面容肃穆,沉声道。

他曾听说,张仪的曾孙得到湛卢剑的认可,又得到罗网的培养,为秦国带来了许多的益处。

比如纸张和书本,对于王家这样的秦国老牌将门来说,原先也只能供给王家的嫡系那一支和一部分天赋上佳的王家孩童,根本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有书读,最多也就算识字罢了。

而在纸张和书本变得越来越便宜后,王家子弟都能读得起书了,所以他们这些将门对于张机还是颇为感谢的。

此外,还有张机每个月给秦国的分红,这便足以抵得上一份大功,更遑论还有关于五国合纵的情报。

作为秦国军方三巨头之一,王齮自然也是有资格得知张机传回来的那份关于五国合纵的情报的。

王齮虽然因白起被赐死一事心生怨念,但却还是热爱这个国家的。张机的情报,不知能挽救多少秦军将士的生命,这样的行为自然值得王齮感激。

“是。”

张机见王齮收剑入鞘,也收起了湛卢剑。

“你知道了老夫的计划,是么?”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