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难之相的端木同学 第290章

作者:仲夏夜之梦

女人现在呆在监狱里,而小孩则是在事件结束后,就消失不见了。

浅见之所以前往那里,并不是突发奇想。起因是她从粟山琉璃家中密室的墙壁里得到的、很有可能是三浦朝香亲手写下的密码。

那是一串利用特殊暗号写下的数字与符号。只有掌握通信双约定的法则,才能进行信息特殊变换。编织这段暗号的人显然学习过密码学,所以一般人就算发现了还是会摸不着头脑。

但是,正因为对方仅仅是涉及,而不曾深入,所以采用的方法过于死板。对于精通密码学的侦探小姐而言,这种有迹可循的变化规则反而成为了通向真相的捷径。浅见小姐甚至怀疑这是留下密码的人有意为之。

第60章 启程,上锁的门

浅见在拿到纸条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在心中默默计算,一直到她回到车上、被一路护送着前往家中的时候,都没有停止。依照推算出来的法则,将那人写作的密文变为明文,她得到了答案。

――那是一串出生日期,一个地址,以及一个约定好的时间。

在此之后,浅见立即让司机调转车头。

地址是医院,时间是明天,而出生日期,则属于一个如今还不到小学生年纪的孩子。

当浅见看到这一列数字的时候,过往曾经隐藏在真假难辨迷雾中的事件,被一条条线索纵横串联起来,最终在她的眼中变得清晰而明了。

……

与冷清房间临别的时刻到来了。

她听见有人站在门口的声音,于是把桌面上的纸揉成一团,扔进废纸篓里,将铅笔重新放回笔筒,正襟危坐。

“浅见小姐,是时候出发了。”

门外传来那位负责人的声音。

“好。”

浅见从椅子上跳下来。推开门后,站在门外的是一位身穿警服,扎着高马尾的女性。她低下头来看着个子娇小的侦探,脸上露出和善可亲的笑容。

浅见往她身后的远处望去,一辆辆浑身漆黑的警车在门口整齐排列开来,车头大灯射出笔直的光柱,将厅堂内的桌椅橱窗照得通透明亮。地板和墙壁都像铺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积雪,泛着惨白的亮光。

浅见不由自主地眯起眼睛。

她往前走了几步,这时,从门外扑涌而入的狂风卷起了她的衣袖和裙角。

浅见觉得有点冷,忍不住双手抓住自己的肩膀瑟着。浅见用力跺了跺脚,却免不了手脚因为从鞋底蔓延上来的冷气而微微颤抖。

“毕竟已经是秋天了......”

浅见想。这是今年以来,她头一回清晰地感受到季节与气温的变化,仿佛能见到寒冷逐渐逼近这座城市的脚步。

身后的女警官从椅子上拿起一件大衣,动作轻柔地为她披上。

“谢谢。”

浅见转过头来,有些惊讶地看着她。自己并不认识对方。

对方摇了摇头。

“不必,这是我应该做的。”

那位女士的脸上露出浅浅的微笑。

“浅见小姐,你从昨天晚上开始就一直没有休息过,很辛苦吧?到这里不觉得疲惫吗?我以为能你会想睡一会儿,所以特别安排了最安静的房间。”

原来是这样吗?

浅见觉得相当感激,不过她还是摇了摇头。

“没关系,我不困。已经习惯了嘛。”

前半句是在说谎。就算不止一次经历精疲力竭的感觉,身体都不可能习惯。但这份徘徊不去的痛苦与疲劳,正是人活在世间的证明。

从昨天早上开始,她就一直没有得到过休憩的时机。中间被邪教徒围追堵截,随后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中被淋得湿透,接下来,浅见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医院拿到资料,之后来到这里。中途当然会有感到困倦、就连眼皮都差点睁不开的时候。

但是只要咬牙坚持下去的话……浅见的大脑暂时还不能停止运转。

就像看穿了她的想法一样,女警官摇了摇头。

“在这座城市里工作的人们都很辛苦,我们又是其中最辛苦的那一类人。如果不想办法抓住空隙,让自己有机会放松一下的话,总有一天会坚持不住倒下的。”

浅见觉得她说的很对。事实上,少女现在的脚步已经开始摇摇晃晃了。再这样下去,体质会变得越来越虚弱吧。

“要是眼皮底下多了去不掉的黑眼圈,或是因为睡眠不足把皮肤搞差了,以后可就找不到男朋友了。”那人开玩笑般说道。

浅见闻言,心中一惊。

的......的确!说的很有道理!男人这种生物就算嘴上说什么“注重内涵”,也是绝对不能相信的!更何况还是正值青春期的高中生......

侦探小姐一想起可能潜在的几位“竞争对手”――譬如大小姐或是邻家大姐姐之类的――就忍不住愁容满面,特别是最近居然还新增了大人气偶像,这让浅见不由产生些许自卑感。

“呵呵,看你这副紧张的表情,是有心上人了吗?”

“......!才,才不是......!”

“真好看穿呐,浅见小姐。”

对方笑得更开心了。

“哎呀,我只是随口一说罢了,希望你别步上我的后尘。”

借助灯光,她发现女警官的眼皮底下有着淡淡的黑影。浅见想起她刚才说的话,忍不住有些迟疑地询问道。

“难不成刚才……?”

对方摆了摆手。

“那个只是开玩笑啦。但是,如果不想像我这样被男朋友甩掉的话,还是要当心。恋人就像兔子,寂寞的话就会在你眼皮底下跑开呢。”

“你和你的男友......”

尽管女警官是用带着笑意的口吻说出来的,可是浅见小姐还是敏锐地注意到了潜藏在笑容底下的些许悲伤。

“我们俩曾经感情很好哦,毕竟是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可是最后还是分开了,没办法呀,这都是我的错,不能像恋爱时承诺的那样,一直陪伴在他身边。”

浅见有些恍然。

用相貌来判断两人是否会在一起确实不准确,因为强烈的羁绊和情感能理所当然地超越外在;可是,就算是再深厚的感情,依然是需要通过相互陪伴、相互扶持来维系的。

“走吧。”

女警官很亲切地搂住自己的肩膀。两人并肩走向铺天盖地的风声夜色中。

“去车上睡一会儿。到的时候我会叫你。”

“......谢谢。”

她觉得自己了解到了什么,却又好像什么都没明白。

*

与此同时,小说家和雾岛小姐来到了福冈先生的门口。

他敲了敲门。

“福冈先生,你在里面吗?”

两人等待了许久,却始终没有人回忆。

小说家尝试着扭了扭门把手,发现门从里面锁死了。

“这可不太像他的作风啊。”

雾岛小姐在他身后说道。

“福冈先生是剧场事务的负责人,为了给大家提供方便,他向来是不锁门的。”

第61章 愧疚至死,倒计时

小说家从旁边的消防栓里拿出一瓶灭火器,把它当作钝器那般“咚咚咚”地朝着门把手用力往下敲,就像在街机厅里用塑料锤子打地鼠。

“你不害怕锁芯被堵在里面吗?”

“那就只能撞开了。”

小说家一边专心致志地进行破坏工作,一边随口回答。好在并没有发生那种倒霉事,看起来像是金属的门把手,其实内里的结构相当脆弱,被整个砸烂后摔落在地上。

“吱呀......”

房门在冲击的作用下歪斜着向内打开一道缝隙,只要用手轻轻一推,他们就能看见里面的景象。

“你觉得门被从里面反锁的原因是什么?”

“福冈先生可能在里面睡觉,所以不愿意别人打扰他吧。”

“能把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异常往好的方向思考,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我说笑的。其实我觉得等我们开门进去后,看到的会是一具尸体。”

“我也这样想。”

小说家将手贴在门板上,沉默着没有推开。过了几秒钟后,他才开口说道。

“要不我们打个赌吧。你觉得里面的尸体会是谁的?”

“哦?”

雾岛小姐罕见地露出微笑。看来她是那种很喜欢“生活中的小惊喜”类型的姑娘。做她男朋友会很耗脑细胞吧。

“有赌注吗?”

“你想要什么?”

“不如写一本以我为女主角的小说?”

听起来是个蓄谋已久的提议。小说家耸了耸肩。

“那你可得排队了。”

“没关系,只要你心中有我就好。”

雾岛时江说。

“那么,我赌里面死的人就是福冈先生。”

“我赌不是。”小说家回答,“你想想,福冈先生怎么看都是邪教徒中的一员吧?现在仪式都还没有开始,他怎么会死呢?”

“你如何肯定他是通和教会的成员?说不定他只是受害者呢?”

“我觉得福冈先生的脸看起来长得就很像。”

“......”

雾岛时江瞥了他一眼,不再说话。她小心翼翼地按住裙角,然后再抬起大腿,狠狠一脚踹在门扉上。

“咚!”

就像被安上了一枚弹簧似的,房门应声向内侧弹开,谨慎地等待一会儿后,有对两人来说都很熟悉的气味从里面飘散出来,似有似无地在鼻尖萦绕。

小说家下意识蹙起眉。习惯归习惯,无论经历多少次,他都还是会讨厌这种象征死亡与不详的气味:起初仿佛铁器般锋利,随后像秋叶般凉薄,次之吸引蚊虫,最终会变质成腐臭的烂泥。

他转过头,不出意料地在同伴的脸上看见了浮现的红晕。

……

小说家摇了摇头,抬脚往里面走去。出于经验,他始终紧盯着地板,于流淌在地上一片半凝固的血浆边缘停下脚步。

福冈先生就坐在距离他不足两米的对面椅子上,中年男人脑袋无力地歪在一旁,肩膀向一侧倾斜,就像一侧被放了过重筹码的天平,随时都有可能滑落下去。死者的两只手垂落在身畔,裸露出来的肌肤呈现出一种介于苍白与青灰之间的颜色,毛绒大衣上的血迹呈现出暗沉的质感。

鲜血是从他的喉咙与双手手腕上流淌下来的,一道蜿蜒的痕迹如同一条小蛇,在木椅扶手和地板上爬动。

小说家不动声色,环顾四周。

是一个环境逼仄的房间。客观地说,从面积上不算小,但因为大部分地面都被大量的杂物所堆积占据,才显得尤其狭窄。

地上跌落着几本书籍,躺在血泊里。办公桌上散乱着大量文件与白纸,电话机的话筒就像正坐在椅子上的尸体手脚那样垂落下来,停留在距离地面两三寸的地方,如同悬挂下来的上吊绳。

雾岛时江从他身后经过,她的视线落在死去的福冈先生身上的时候,态度平静地如同是在婴儿摇篮里看到一具玩偶。可能是因为死法不太猎奇的缘故吧,他能听见女孩的唇齿间吐出一声表示遗憾的叹息。

赶在小说家之前,雾岛时江率先拿起了放置在桌面上的一张纸。从潦草的字迹上来看,很可能是一张遗书。

小说家没有像浅见小姐那样经过专业训练的敏锐眼力,但他还是能依靠经验判断出,福冈先生应该是自杀的。

他耐心等待着,听见雾岛小姐诉说结论。

“看来我们两人都猜错了。”

“是吗,上面写了什么?”

“虽然和我猜的一样,死在房间里的是福冈先生,但他的身份却又如你所料,是通和教会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