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什么年代还在当传统妖怪? 第200章

作者:青山古时月

二者的缘分也就这样结下了。

莫看这大鲸身躯庞大,可在这北海上游起来,却是势若雷霆。

前方若是有什么冰山当道,这大鲸便一头撞去,直把冰山撞毁,只落得冰屑尽数盖在林虚身上。

却是一往无前。

林虚坐在大鲸背上,航行一日,那北俱芦洲已近在眼底了。

自从昔日荡魔祖师扫荡北地,剪伐妖气之后,北俱芦洲顶上所盖着的妖气如今已消散的七七八八了。

只是偶尔还能在几个方位,看见几处浓郁的黑气汇聚着。

但比起以前那日月光都透不进来的日子,已是好得太多了。

林虚还未到岸,已听到人们的喧闹。

远远一观,原来是海岸上有渔民齐出,乘着渔船来到海上捕鱼。

林虚莫名有些欣慰。

记得以前,自己第一次来时,海面上只有几只野鬼游荡,可如今北俱芦洲的苍生已经可以来到海上捕鱼了。

林虚还在感叹,那些渔船却是已经开了过来,且离大鲸越来越近!

“鱼!好大的鱼!”

渔船上有人瞧见了大鲸,发出了连声的惊叹。

那渔民当中领头的,当即呼道:“快!围上去,若是把这鱼捉了,可管好久的餐食!”

于是,渔船飞快划来,散开来围住大鲸前路。

“起钩!”

渔船上,那弩炮已经搭好,一声令下之后,数百根长矛般的挠钩射了出去。

大鲸被这阵仗一吓,当即发出尖叫。

渔民们兴致勃勃,心中正喜。

突然,只见那大鱼的身上飞出了一个人影,这人影在空中一转,将手一挽,那数百根挠钩便被他抓在了一起。

渔民们大惊,只见那人将手一抛,那数百根挠钩齐射了出去,正好射回到了渔船之上。

渔船受此力,纷纷摇晃不止。

船上的渔民们又惊又怕,急忙抓住船身,谨防自己跌下海去。

那为首的船上,听得一声响,钱江愣在原地,看着眼前的人。

眼前这人,便是那从大鱼身上一跃而下,又将渔船射出的挠钩全部奉还了的人物。

林虚来到船身上,看着船上渔民害怕的神情,转了个身,对着那大鲸道:

“鲸兄!我到了,麻烦你了,快回去吧!”

那大鲸还在余悸之中,先前这些渔民的举动将他吓得不轻,在听到林虚的话后,它喷出水流,钻入水底便离去了。

林虚摇了摇头,心中有些愧疚。

千般万般,林虚没想要大鲸受到惊吓的。

林虚回过身去,看向已经举起钢叉,一步一步小心翼翼朝着自己靠近的渔民们。

他拱手道:“诸位,放下兵刃,贫道不是来寻麻烦的。”

钱江犹豫了一下,扯着喉咙道:“你是谁?是人还是妖?”

林虚道:“贫道当然不是妖,诸位也不必如此小心,方才那条大鲸乃是贫道的朋友,诸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想要伤害贫道的朋友,贫道才出手了,对诸位没有恶意。”

钱江道:"你和一条鱼做朋友?"

林虚道:“不行吗?”

行,当然行。

钱江心说:我若是也能像你这样伸手便将数百根挠钩抓住,还能发力射回来,莫让我说和鱼做朋友,我便是和虫子做朋友,旁人哪敢说个不字。

此时又有渔民疑惑道:“可是,你为何在一条鱼的身上?”

林虚道:“是我那朋友送我一程而已。”

“送你?你从哪里来?”

林虚淡淡道:“西牛贺州。”

听得此言,众渔民俱是一惊。

钱江急忙道:“当真?你是从海外来的,是从西牛贺州来的?”

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心回来了

渔民们的眼中充满了热切。

再一遍重复道:“你当真是从海外来的?”

林虚点了点头。

随后渔船上爆发出欢呼声。

“我便晓得!我便晓得!白夫子的书上没有骗人,海外还有其他部洲!”

“我们没日夜的造船,不顾危险地出海,原来我们错了,船没用啊!你们看看人家是如何从海外来的?他是坐鱼来的!”

“原来如此!现在驯鱼还来得及!”

“......”

林虚听着逐渐跑偏的话题,皱起了眉头......

此时那渔民们的领头,钱江走过来道:“看你的衣着,你是道士?”

“是,贫道正乃玄门中人。”

钱江道:“原来是道长,道长远道渡海而来,我等甚是惊奇,详细的话请道长与我们回去以后再说吧。”

林虚点了点头,于是扬帆起航,数百条渔船组成的大型船队回归了海岸。

一下了船,钱江急忙引着林虚来到渔民们的住处。

那是一片大型的渔村,略微估算,却是有着好几千人聚集。

严格来说,这规模已不能说是一个村。

可渔民所居住的地方,也就三三两两搭建起来的帐篷,帐篷外横挂着渔网,晒着一些风干的鱼肉。

整个村子不见那官兵士卒,更别提那达官贵人模样的人。

俨然是个无主之地,又是群无国之民。

钱江似从林虚眼中看出了疑惑,解释道:“海边冰冷,打鱼又苦,我等的过活是又苦又穷,各国便是征伐,也不打这海边的主意。”

林虚道:“北海严寒,却不是个常住之地,可你们为何不往内陆去呢?”

钱江笑了笑,没有先回答这问题,而是领着林虚入了一个较大的帐篷后,从一个箱子里拿出了一本书,递到了林虚面前。

林虚接过那书一看,只见书名三个大字:四海志。

又翻开书页一看,寻得了那笔者姓名——

白轻衣。

钱江道:“好像是两百年前吧,有一位教书先生路过了此地,那时此地住着的还是我们的先民,那位先生教我们先民读书认字,又留下了此书。

从此书中,先民们得知了,原来在那片冰冷的海外还有其他的大陆!

我等先民从那时起,便想着有朝一日能去到那书上所写的地方,东胜神州、西牛贺州......”

林虚听得他讲起,忍不住道:“所以,你们便世代留在了海边,以捕鱼为生,并开始造船,想着有一天能渡海而去。”

钱江突然低沉道:“自然,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留下来的,很多人丧命在海水,很多人离开了这里前往了内陆。”

林虚举起手中的书,道:“此书只在此地流通吗?”

钱江摇头道:“我等也是往内陆拉鱼做生意了,此书在整个北俱芦洲也是流通的。”

“但其他诸国却无和你们一样的想法,想着造船出航。”林虚补充道。

钱江道:“或许,是他们看明白了,此举乃是无用功,而我等还执迷不悟吧。”

他说着,然后突然兴奋道:“道长,你是从海外来的,见识得多,若是造船渡海,到底要多久才能抵达其他部洲啊?”

林虚想了想,道:“若是以你们的船而言,便是三年五载也走不到个尽头。”

钱江大惊,随后低下了头道:“道长是说的真的?”

林虚道:“北海之大,便是神仙也难渡,何况人力。”

林虚此言却是不虚,北海若只是宽广,那神仙腾云驾雾也就不在话下,可偏偏北海极寒,那云浮不动,雾气都化冷气凝了,故说是神仙难渡。

自然,林虚也可以哄骗一番,博得他们高兴,但话到了嘴边,林虚还是实话实说了。

果然,那钱江沉默了。

过了半天,他突然笑了起来,道:“你看,我都发呆了,抱歉抱歉!还未招待道长呢!”

说罢,他出了帐篷去,张罗来了一桌酒菜,几坛子的酒。

那酒菜上了桌,钱江皱了眉头拉住那上菜的人,悄声道:“怎么回事,你怎么上鱼?”

那人疑惑道:“我们不都吃鱼吗?”

钱江道:“啧!道长和鱼乃是朋友,你上鱼多不合适!”

林虚耳尖听得了这对话,起身来道:“没没没,我能吃鱼......”

酒桌上,话题更开了一步,钱江不时问及那其他三大部洲的事,林虚极为耐心地一一回答。

席间,渔村中更有不少的人争先跑进林虚的帐篷里来,想要对林虚敬酒。

林虚也不推辞,纷纷还了礼。

这一桌菜,配上了酒,竟是喝到了大半夜。

最后一滴酒也干了,钱江通红着脖子笑道:“道长好酒量,居然一点不见脸红。”

林虚笑道:“我是脸皮厚,所以看不见红哩!”

钱江笑了,突然道:“道长,你是神仙吗?”

林虚一愣。

钱江道:“我从书里读过,这世上是有神仙的,很久以前先民们称之为天神,道长你是吗?”

林虚道:“如果我说是,你怎么样?”

钱江打了个酒嗝道:“那我就信了道长你说的话,我们或许真的造不出船去渡海了。”

林虚笑道:“即便我是那什么神仙,这话也不一定能信啊。”

钱江却认真道:“咦!神仙说的话岂能有假的!”

随后,激动地站起身来,险些摔倒。

林虚道:“你喝醉了。”

钱江挥手道:“我的确醉了,醉了就该去睡觉,道长,我去睡了。”

“好,我送你。”

林虚将钱江送出了帐篷外,早有等候在外的渔民将钱江扶住,带回他自己的住处去了。

钱江或许真的醉了,但这一夜,他帐篷的烛火却通明了一夜。

有多人从钱江的帐篷中进进出出。

林虚自是晓得这一切,但林虚并未起好奇心前去窥探,而是静坐了一夜。

第二日,林虚走出帐篷,吸了口海边的腥气,走在这偌大的渔村之中。

林虚可以感觉得到,渔民看向自己的眼神已经和昨日截然不同了。

一个小孩跑了过来。

“你真的是神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