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90章

作者:爱开小差

  【“那就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臣一时戏言,还望宁王殿下慎言。”】

  陆成安现在回味过来。

  这不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大礼议事件】吗?

  而宁王松了一口气。

  她现在感觉自己得到了信任。

  沉甸甸的信任。

  一直以来的努力,是没有被辜负的。

  其实,宁王一直在考虑自己的剧情模式该怎么开展,她思来想去都没有想好给陆成安拿一个什么身份。

  与其自己选,不如来让陆成安来选,就问了一番。

  没想到不仅问出来了底细,陆成安还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这跟宁王的看法几乎是不谋而合的。

  作为九五之尊,岂能被他人影响?

  宁王最怕出现的情况是,她问了,陆成安为了避嫌,缄口莫言,这就意味着她在模拟推演中不断刷陆成安的好感,是芚白费功夫。

  现在来看,他们之间的私交,已经到了很不错的关系了。

  而且,陆成安不愧是忠心耿耿的大忠臣,角度都看得那么清奇,是以皇权的角度思考问题,没有从文臣的视角给出错误的方案和回复。

  【安和十三年九月,新罗被日本攻破、高句丽撕破盟约顺势吞并了百济,自称两国合并,再次向大晟朝求援。】

  一个弹丸之地,还在打?

  打不完了?

  村长之战第二季正式开拍?

  这高句丽是在唐朝唐高宗时期被灭掉的国家,跟后来的高丽其实是没有任何关系,史学家为了区分两个政权的关系,将其称为高句丽。

  韩国人真正的祖先是新罗。

  而当时的高句丽在这块地方,可以说是霸主,把韩国人的祖先按在地上爆锤,韩国人打又打不过,只能抱起大腿和大唐结盟,两边夹攻高句丽。

  至此,大唐攻灭高句丽,高句丽退出历史舞台,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古代政权,它的主体民族扶余人,到现在都没有一个特定的民族。

  后来韩国人为了突出自己的传承渊源,恬不知耻地想要去把高句丽认成自己的祖宗,事实的真相是,大唐灭掉了高句丽之后,这个政权就彻底被踏平了,不可能会变成韩国人的祖先。

  当然,高句丽这个国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新罗已经向隋朝俯首称臣的时候,高句丽还在专门搞破坏,当时趁着大唐和突厥混战的时候,一直在旁边偷大唐的土地。

  这次,蒙古和大晟朝开战的时候,陆成安特意翻回去之前的档案情报。

  考察了一下当时高句丽的情况,发觉明明是新罗人在被日本人狂打,它非要说自己被打了,请求大晟朝支援,摆明了是不想插手蒙古和大晟朝之间的战争,推卸责任,谎称自己被日本打了,作为一个藩属国,竟然想要捡漏。

  现在日本真攻破了新罗,它顺势吞并了盟友百济,又开始给大晟朝招魂了,希望大晟朝来给他当枪使。

  村长之战,第二季?

  错了!

  这是村长之战的完结篇。

  现在大晟朝战力极高,刚经历过了和蒙古的大战,兵种都在战斗中得到了强化,是武德充沛,战意高涨的阶段。

  高句丽的那块地方,比草原要好多了,之前蒙古和大晟朝交手的时候,喜欢装死是吧?

  就当是刷个‘攻破高句丽’的成就。

  给你们四家一块儿打了,什么高句丽、百济、新罗还有日本。

  陆成安是对这几个政权毫无好感的。

  值得一提的是,唐高宗李治的江湖地位其实是被低估了的,在位期间,他先后灭西突厥、灭百济、灭高句丽。

  这时的大唐,东起朝鲜半岛,西扩咸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中部。

  大唐真正的巅峰,就在唐高宗李治时期,其国力之强盛,让周边所有的国家都低下头来以学生的姿态学习大唐的文化。

  这个存档目前的发育状态是最好的。

  可以打一打,试试看打完以后,能不能将大晟朝的国家声望推到万国来朝的地步。

  打完了,彻底确保没有周边国家的威胁。

  再谈种田也不迟。

  .....

  .....

  .....

第126章 晋王开始为陆成安招魂了

  【秦王府】

  【只见一人将自己手中的长枪刺出,在演武场内甩出一个漂亮的枪花,这行云流水的枪法将旁边与其一同比划的壮汉打退,使得是一个虎虎生威!】

  【你通过努力地钻研《六合中正枪》,武艺没有得到提升。】

  秦王叹息一口气,她在医术上的造诣已经来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为了把自己的人物卡打磨好,开始长时间地打磨武艺。

  然后,她发现了一个全新的问题。

  天赋问题,或者说上限问题,秦王严重怀疑,一个人物卡的底子是有一个隐藏的数值卡着的,武艺打磨到了隐藏数值的恒定值,就很难再突破上限了。

  她现在的天赋树上医术+10。

  在这个存档中,她依附在汉王的身上,替汉王做了很多事情。

  而汉王报之以李,给了她一定的自由和地位,顺势,秦王就开始收集整个大晟朝的名医,系统性地学习医术。

  学习医术,一方面是为了解决掉自己身体积病的问题,一方面是想要看看得到的模拟记忆,到底能不能在现实中提高个人的医术。

  十几年如一日的勤勉学习,活生生将医术推到了满层,自从到了医术+10的能力后,秦王就很难提升上去了。

  这时,她转变了想法,想要打磨武艺。

  推到了50点武力后,秦王发现自己的武力就再也提升不上去了,这才有了人物卡的数值是有上限卡着的看法。

  而她秦王在武力上的最高上限,可能就是50点了,没办法突破到更高的数值。

  这个存档,对于秦王最大的好处,就是长孙明死后,模拟推演的自由度直接给她开放了出来,钻研的空间又进一步的扩大。

  这让秦王忽然感觉到一种很可怕的危机感。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所有在模拟推演的人,都能通过她这个步骤,不断让自己变强、得到提升,一旦这些能力成功具现化来到现实,那么情况将变得极其恐怖。

  一个完整地打通过一次存档的女帝。

  其实就是真正意义上统治了一个帝国,一个时代的人。

  汉王之前是一个短命皇帝,真正掌管朝政的时间不过三年,而且也没有压住当时的群臣,没有尝试解决过核心问题。

  但这次的情况,本质上跟之前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父皇提前给汉王铺路,又有陆成安辅政期间的指导,后面陆成安离开朝廷,汉王顺势开始自我治理大晟朝的国家制度,再有诸多【策卡】融会贯通的使用,这样下来,其实汉王已经是系统化地学习了一遍怎么当皇帝的教程。

  “这样看来,其实我是最弱的。”秦王在心里盘算道:“晋王有奉天靖难的造反经验,对于拉拢勋贵集团是信手拈来的,而且还有很强的作战经验,论行军打仗,我们这几个,现在肯定是比不过她的。”

  “我和宁王虽然一同经历了乱世,但我只是经历了乱世,没有平定乱世、治理国家的记忆。”

  “而我那个妹妹是继承了这段记忆,陆成安平定乱世去隐居后,她是自己任贤使能,好好整治了国家朝政,掌握了大致的方向,守住了江山。”

  “宁王,我的这位深藏不露的好妹妹,也是有当好皇帝的经验,差的只是一个出身。”

  “这次,汉王是最大的受益人,而我只不过是在汉王受益的情况下,窃取了一些果实,得到了一些微不足道的能力提升。”

  想到这里,秦王额头微微渗出冷汗。

  这样下去,回到现实,她这些对手,未免也太强大了。

  一个精通各种局势进行造反、还会带兵打仗的晋王;一个继承大统顺理成章的守成之主汉王;一个深藏不露跟个老狐狸一样谋定而动,明明协同平定了乱世,还开创了自己的时代,却一直在主动示弱的宁王。

  平时侧重关注在了陆成安的身上,却忽略了她们在模拟推演中的表现,晋王再躺,再喜欢胡闹,再怎么放权,她的江山也是打出来的,陆成安征伐各地的时候,负责镇守大后方,镇守大本营的人是晋王。

  晋王没守住,陆成安同样不好操作。

  汉王清洗了朝中的党派,做到中央集权,将原本安乐州的基本盘不断扩大,虽说是抄了答案,但也是把龙场悟道的那批南方士林的人实质性地转化成了簇拥自己上位的羽翼。

  “这个存档的我,自由度是最高的,我必须要把我的收益扩大化。”秦王冷静下来,“一定要扩大自己在朝堂中的影响力。”

  “无能昏庸的汉王,才是一个好的汉王。”

  “一开始,就不该养虎为患的。”

  “已经养了一个具备自主造反能力的晋王,又带了一个虎视眈眈的宁王,这两个已经够我头疼了。”

  “就算现在汉王成了气候,我也得想办法试图做些手脚,哪怕我最后输了,这些经验都是弥足珍贵的。”

  【安和十三年十月,朝中对于陆成安提议征战高句丽一事,议论纷纷,保守派们以大晟朝国力不足以支撑此战为由,希望你三思而行。】

  秦王不怎么了解这些军务之事,所以在这方面其实是没有添乱的,损己不利人的事情,还是太蠢了,所以秉持着观望的姿态。

  【陆成安考虑到了众多意见,依然认为此战必须要打,趁着高句丽还没有消化百济,日本还没有解决新罗内部的不断起义,最好在他们内部尚且处于混乱的时候,一举攻下。】

  大晟朝没银子了?这不可能。

  汉王查了一下,《一条鞭法》带来的经济资本,还有现在的海贸,大晟朝的商业文化都已经开发到了极致,资金上不可能出现断层的。

  支撑这场战争的资本肯定是有的,而且百姓的厌战情绪并不高,因为之前打了胜仗的缘故,都处于一个士气高涨的状态。

  师出无名且打仗一直在输,民众的厌战情绪才会起来。

  打了一个哈切。

  汉王决定这一场仗,咬咬牙,还是要打的。

  优柔寡断是最不可取的。

  想打又不想打,就是白费了银子,既没有打成功,又劳财伤民。

  要么不打一心去种田,要么打到底直接扫平外界的一切外敌因素,给自己确定一个优良的发展空间。

  这点决断力,她还是有的。

  就在汉王着手下一步操作的时候,耳边响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陆!成!安!”

  “起床了,打猎了打猎了。”

  “来呀来呀,我带你认识一下我晋王麾下的五骏骑、四庭柱。”

  陆成安瞬间被这几个祸害的称号给惊醒了。

  五骏骑四庭柱?

  暗黑四天王又来折磨兄弟了?

  你这是阴魂不散啊!

  .....

  .....

  .....

第127章 临阵脱逃是对存档的不尊重但你晋王真的过分了

  晋王睡得饱饱。

  昨天很早,她就休息了,养精蓄锐就是等到这个时候。

  醒来一看的时候,之前侵扰大晟朝的蒙古都被干碎了,汉王都开始盘算着把北边那个小岛给干下来。

  好家伙,这是什么好战分子。

  不过想了想,如果是她的话,这个局面,别说北面那个小岛了,连南越那个地方,她都要吃下来。

  哪有人能满足自己的国家就占那么小块地方呢?开疆拓土,肯定是打到不能支撑自己打下去的地步为止了。

  看到消息栏里面,那些保守派的反对,晋王都笑出了声,这些人,你管他干嘛,内部不厌战,有这个经济条件,能打就打了,你可是有兵权在手的。

  不过,让晋王诧异的是,她喊了一嗓子,陆成安都没有起来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