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590章

作者:爱开小差

  乖乖,你可真看得起我啊!

  这能拼刺刀拼赢,那我最低也得是个神仙!

第559章 女帝模拟器被你小八用着,简直是在暴殄天物!

  巅峰蒙古的军事力量,实话实说,换谁过来都得掂量掂量。

  至少在冷兵器的时代,带元是完成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那就是西征一路平推到欧洲。

  同时,这也开创了历史上第一次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的交融接触。

  当时科技高度发达的东方文明,经过蒙古的西征,流通了大量的技术来到了西方进行了科技扶贫。

  先不说西征这件事情,光是统一中原,就能看出来巅峰蒙古的压迫感有多强。

  主要是蒙古的战争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地方,他的打法简单到令人瞠目结舌,但寻常国家就是守不住。

  有句话说得好——【越是简单的东西越厉害】。

  蒙古军队最擅长的无非就是最原始的突袭的方法,攻打敌人薄弱的地方。

  若是在突袭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的话,便会直接撤走,然后再找寻合适的时机或者是方位进行突破。

  这是蒙古部队最常见的特点,具备超强的机动性。

  而现在【弓马天下】提升的是什么?

  恰恰好,正是蒙古人的机动性。

  陆成安现在跟蒙古人进行战事上的较量,他不是打不打得过的问题,而是追不追得上对手。

  有时候吧,你感觉自己很强,有一战之力,可对方就是避开这个时机,不和你对抗,选择避战。

  等到你这口气泄了下去,他偏偏就要来了。

  特别是陆成安手上掌控的兵种现在只能打阵地战,大晟王朝也没有让他主动出战寻找敌机,而是要求他守住山西这块地方。

  那局面上,陆成安就是一个天然的劣势。

  这会儿,陆成安就是去请神,都不好请。

  请神霍去病?

  这位主打的是出其不意,兵行诡道,而且打法飘逸,得有超高的自主权。

  最重要的是,人手上有骑兵。

  陆成安手上的骑兵还是晋王给他的,不一定会完全听从陆成安的命令,替他卖命。

  【正英二十年四月,蒙古派遣了三万轻骑兵攻打防守最为薄弱的关中一带,短时间内,拖雷快速地切断了凉州和关中、山西与关中的联系。】

  阿露娜的思路一如既往地清晰。

  她清楚大晟王朝的权力结构是怎么构架起来的,皇帝为了稳定,地方官只能管理一个地方。

  陆成安守的地方是山西,他就没办法伸手伸到其他地方去。

  管了,就是逾越职权。

  你建功立业了,要被皇帝拿来将功补过,你犯错了,那看皇帝要不要留你,留你?那么你还有命,想借机发难,那就是诛你三族。

  在这种压力下,大部分时候,官员的运转速度很慢,经常要等待上级的命令再进行行动,生怕出错。

  做官嘛,不要犯错,这是大晟的特点。

  阿露娜就抓住这个切入点,给大晟人知道知道什么是蒙古人的机动性,他们不需要高级将领的固式指挥!

  【正英二十年五月,蒙古三万轻骑兵攻打关中立刻遭遇到了苦战,驻守关中的将领李骏舟据城而战,不敢出城妄动,他立刻释放狼烟,派出斥候寻找两路盟军的支援。】

  【在燕王的多年经营下,关中百姓生活富足,民心略高,唯独美中不足的地方是地区贫富差距较大,即便大部分人都吃得饱饭,但大量的资源依旧掌握在统治阶级的手上。】

  【蒙古来袭的动静,他们不放在眼里。】

  【很多人对蒙古的观念依旧停留在贫穷、好战上,但比起作战的勇猛,关中人自认自己不逊色于对手。】

  【不少人还觉得这是立功的好机会,先前平定叛乱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分得了不少的功勋。】

  【李骏舟是燕王启用、重用的寒门子弟,在多次观察敌情以后,立刻判断野外作战,不利于晟人,是极其劣势的对抗,必须固守城门,才能抵挡。】

  【果不其然,在李骏舟收缩了防线以后,蒙古的轻骑兵就只能去攻打小型县城,丝毫不敢进犯西安府等等重城。】

  【蒙古人选择使用劫掠人口的方式,掠夺了一部分劳动力回到了草原。】

  【李骏舟守住了西安府,但他的防守方式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不少人认为李骏舟过于龟缩,堕了自家威风。】

  【蒙古有骑兵,难道关中就没有拿得出手的骑兵吗?】

  【明明是守住了关中的功臣,最终却受到了大量的弹劾,最终在压力之下,李骏舟只得向陛下上奏请辞。】

  作为燕王培养出来的臣卡,李骏舟最大的靠山便是燕王,可现在燕王不在关中,而是在京城,李骏舟坐着的位置就很吸引人。

  无关于李骏舟的打法正确不正确,也无关于李骏舟到底守没有守住关中,不管怎么样,他都是会吃到弹劾的。

  谁让他坐着的位置在关中很重要,这不是一家看中的位置,是很多人都看中的位置。

  而且他也不是自己人,至少不是自己这一个利益集团的人。

  我不踢他走,踢谁走?

  这样的人,是不能留在这里,拿来给自己添堵的。

  更何况他们从来就不认为换一个人,对战局的影响能有多大,这不就是普普通通的防守战么?

  很多人最大的问题是,在严重的后果爆发之前,他都是很盲目自信的,从来不认为能有多大事,直到闯了祸为止。

  【正英二十年六月,正英帝准允了李骏舟请辞退让关中总督的位置,立刻是调任成王为新任的关中总督,管辖关中一地的布防。】

  【随后告知成王,你虽然是暂时勉任关中总督,但你要时时刻刻听从大将军陆成安的命令,不可擅自妄为。】

  【正英二十年七月,成王听令过后,从山西戍卫大营出发前往关中,抵达关中的那天,立刻通过燕王的旧部,获知了弹劾李骏舟下任的‘贤臣’。】

  【她先是向凉州的晋王借兵两万,又是整合了燕王的旧部。】

  【你‘哄骗’他们,并告知他们,你与燕王关系如铁一般结实,并打算要为他们狠狠出口恶气。】

  【正英二十年八月,你调集了关中中军大营的军队,以下任的李骏舟为练兵都尉,打磨这些关中新兵的心性。】

  【你惊讶的发现这些中军固然听从你的命令,但同时他们也受制于自己家族的命令,一旦你的命令和他们的利益相冲突,他们即便不会叛乱谋反,也会因此哗变而拒绝命令。】

  【只有燕王当时自行招募的一支以关中农家、寒门为主的军队,是完全受命于朝廷驱使的。】

  【你深知这样的利益集团组建的军队,对大晟王朝是有极其隐蔽的害处。】

  【正英二十年九月,你向晋王借取的军队很快就抵达了关中,领头的将军是晋王的族弟吴明。】

  【在一番商议下,关中地带的中军大营以打散的方式重新分配人员,不按照旧有编制继续编军。】

  【正英二十年十月,成王按照关中的情况出台了一项新的政策,名为《成王定品制》。】

  【她计划将关中以内的全部人数高于百人的家族进行品级的评定。】

  【品级越高的家族,在关中享有更高的待遇,提高其出行仪仗、住宅规模等待遇。】

  【而在熟读经学以后,出自这些高品级士族的族人们通过了科举的考试,将会获得更高的官阶奖励。】

  【并且这些被定品的家族,都将会被记载入大晟王朝最近编撰的史书——《望族录》中。】

  【但是,想要获得高级定品的家族,一定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每个月都要提供银两和粮食保持自己家族品级的活跃性。】

  【被定为一品望族的家族,每个月要提供五万两白银,十万石粮食,才能获得《成王定品制》的官方认证,被大晟王朝视为豪强大族。】

  成王深吸一口气。

  这个政策,是她琢磨了很久想出来的。

  《九品中正制》就是一个纯粹皇室给大族送钱的政策,她是不可能按照这套政策走流程的。

  对于成王而言,她不赚,那就是亏的。

  结合了大晟王朝的情况,她打算在模拟推演里进行一次社会性实践。

  看看能不能从这些大族的手里偷窃到一些米来。

  而成王其实也有过深思熟虑的地方,在大晟王朝呢,出行仪仗、住宅规模是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的。

  要是家族里没有那种级别特别高的官员,在三品以上的高官,出行仪仗、住宅规模都必须得照着制度来。

  你再有钱也没用,还是不能明着来奢靡无度的。

  但有银子了,不可能不消费,很多人知道这规矩,也不敢触犯这规矩,可他们能偷偷来啊。

  不可能查的那么细,查的那么严实。

  成王这么做,就是让很多暗着的事情,可以让你放在台面上做,反正你也已经那么做,这次我干脆出台个政策,同意你们这样做。

  这个所谓政策福利,算是成王白赚的。

  她主要掐着的一个点,是这些出身大族的人,很讲名,很逐名利的特点。

  只要给银子,我大晟王朝官方就认你是一个大家族!

  这所谓的《望族录》,更是成王扯皮出来的造物,随口写几笔,我认认你,夸奖夸奖你,就能每个月从你这里偷那么多的米出来,我为什么不干?

  【正英二十年十一月,《成王定品制》效果微乎其微,关中诸族似乎都认为你是在胡闹,这个政策对他们非但没有明面上的好处,还要平白付出大量的资源。】

  【然而,一个商贾却恰逢其时看到了这封出台的政策。】

  【他从商多年,子嗣亦没有能考取功名的人,手上虽有名字,声名固然远播,可遇到读书人,别人照样不卖他面子。】

  【每个月要提供五万两白银,十万石粮食,对他这样的商人而言并不算什么。】

  【在他看来,这是能博得虚名的机会,他很需要这样的名声。】

  【关中郭氏携三十万两白银,八十万石粮食想要为他的家族定品。】

  【你欣然应允,认为这是个机会。】

  【你特意为其做了一个牌匾,并亲笔书写——《关中郭氏,国士无双》。】

  【在其祖地,你派遣工匠建造了一个石碑,上面将郭氏的来龙去脉,家族起家的历史一一诠释,最后一段定格在了——关中郭氏,一品望族。】

  【此后,关中郭氏的族人,在关中境内遇到官员可以免去跪拜之礼,享士大夫读书人的礼待。】

  【并在《望族录》中,你把关中郭氏的记载写在了这本新‘史书’上。】

  【正英二十年十二月,关中十六家大小不一的地方名门望族联名弹劾成王在关中的胡作非为,正英帝却一概拒绝受理。】

  【很多商贾看到了郭氏的待遇,他们争先恐后地向成王申请为自己的家族定品。】

  【他们作为商人的贱籍,太渴望获得如读书人一样的地位和礼遇,而现在只要花银子,就能享受士大夫的待遇,怎么能让他们不心动?】

  【正英二十一年一月,成王宣布每个月只能为一个家族定品,每一次定品,她都要作为审官,亲自前往观察,此举是为了保证关中望族的质量。】

  【越来越多的商人想要寻求读书人的礼遇,为家族进行定品,使得前往关中捐银换取地位的商贾络绎不绝。】

  【这也让真正士族出身的士大夫对《成王定品制》充满不屑,他们公开反对这样的政策,并且拒绝承认这些名录上的所谓望族。】

  成王看着后台跳动的银子和粮食。

  露出了笑容。

  她可不管什么士大夫不士大夫的。

  你们士大夫不认没关系,我小八反正是认的呀。

  【正英二十一年二月,你暗中挑起了关中杜氏和关中郭氏的矛盾。】

  【而在关中享有空前地位,无论是政坛还是文坛都处于名门的杜氏在冲突之中公然诋毁关中郭氏是卑贱的奴籍,不配享有士大夫的礼待。】

  【若是人人都能通过银子换取这样的地位,这样的世道难道不礼乐崩坏么?】

  【郭氏面对这样的大族不敢还嘴,只能默默承受侮辱。】

  【正英二十一年三月,你派遣军队将杜氏团团围住,以不尊重当地一品望族郭氏的理由,你将杜氏之中参与诋毁和公开侮辱的几人通通捉捕入狱。】

  【你公开表示,你关中杜氏即便曾经是很有名望的家族,但现在时代已经变了,你在关中只是一个无品级的小小家族,而郭氏乃是关中一品望族,无品小族安敢与关中望族顶嘴?】

  【你让亲兵把这些侮辱郭氏的杜家族人押往郭氏的祖祠,强行逼迫他们跪下认错,这表明了你为郭氏当靠山的坚决态度。】

  不交银子是吧?

  不交银子你就是这个下场!

  成王意气风发,按照这个趋势,再过一段日子,她的固定收入就将要迎来最爆炸的时刻!

  一分钱的成本都没有,这些商人,这些大家族就都要来给她打工!

  这可比自己做生意,来钱快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