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562章

作者:爱开小差

  群雄逐鹿,别人招募的是诸葛亮、周瑜这样的顶级人才,唯独小八差点把奸臣卡池里的全部奸臣都给集齐。

  在大晟王朝里,你这个特性都没有因此改变,着实是让陆成安很欣慰。

  最逆天的是,这些人全都抱有着背刺的心态来当成王小弟的。

  虽然利益关系这种东西呢,是情理之中的,你没有才能的情况下,只有出身地位拿得出手,可以吸引到别人。

  但是招募到的人,全是这种‘忠心耿耿’的小弟,也是很罕见的。

  至少从这些信息上来看,都像是想要踩着小八的脑袋往上爬的想法,给他们更好的主公选择,他们无疑是会弃小八而投奔其他优秀的君主。

  必须给他们狠狠改造一下。

  来点小小的精神改造养成震撼!

  【汪超和万纪缘听闻成王拜你为师,并且想要引荐他们二人在你的名义下进学,这让他们大喜过望。】

  【你的名望之高,让他们难以拒绝拜你为师的诱惑。】

  【经过判定,你的才识、政治、魅力等等综合方面的能力远超于汪超和万纪缘,你所说的话很容易影响和动摇他们的立场。】

  【你的谈吐和思想,开始渗透两人的思维,当你教导的时间超过一定时间,他们的立场态度将出现巨大转变。】

  【而你为成王制定了短期的培养计划,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王的武力、才识。】

  另外一方面,刚刚接过凉州兵权的晋王,收到了自己祖父吴英的密信。

  一直标榜自己是忠臣孝女的晋王,一时之间也出现了恍惚。

  信中的祖父吴英,意思言简意赅,便是在问晋王,凉州的兵权能否彻底掌握在手中,还有的就是一些家常短话。

  这些都不重要,问题是祖父为什么要问自己能不能掌控凉州的兵权。

  这句话的倾向性,不得不让晋王怀疑自己祖父是不是有些不该有的想法。

  “难道我大晟王朝真的就没有一个靠得住的重臣?”晋王有所迟疑。

  “不,情况不一样。”

  很快晋王就将自己的判断给推翻了。

  自己的祖父,充其量就是想帮自己夺权,扶自己登上大位,而长孙明就是彻头彻尾的谋国。

  晋王和她的祖父吴英是有商量的过程,双方是要合力的,而且晋王手上有权,并非无权,长孙明那是连商量都没得商量。

  更何况祖父帮晋王取得皇位以后,国家还是以大晟王朝的名义延续。

  这是本质区别。

  只不过自己的祖父吴英,在选择效忠父皇和效忠自己之间,优先选择了晋王。

  忠肯定是忠于大晟王朝的,只是不忠诚于父皇,所以就出现了那么复杂的情况。

  而且,这次的情况很特殊。

  先前自己的祖父都没暴露出这种意图,因为很多次的时候,晋王还没起家之前就崩盘了,于是乎立场就没倾斜过。

  毕竟自己的祖父在她死了以后,就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吴家又不想篡位而立,那么只能继续效忠大晟王朝。

  可现在不一样了,她晋王不仅没有崩盘,还自己掌握了一方兵权,祖父也成了朝内的大将军,一内一外,拥有的势力和力量能膨胀多少倍?

  自己祖父凭什么帮外人,而不去帮自家人?

  “现在的情况就是我祖父在朝内的权力日益膨胀,我在这边也混得风生水起了起来。”

  “那么八成是很多人都给我祖父写信,表露出想支持本王上位的态度。”

  “这就让祖父的心思有所浮动,被这些人搅得心里生了同样的想法,意欲扶持本王成为下一代的天子。”

  “但我的父皇怎么说也没有驾崩。”晋王迟疑片刻道:“那么早就想着下一位继承人,这让父皇如何看我?委实是太着急了。”

  “而且我现在只不过是皇女,父皇才是真正的大晟天子,父未死而谋,那便是谋逆,不行,我得劝一劝祖父。”

  “不然其他姐妹,定然也把本王打入反贼的行列中。”

  【是/否和你的祖父,大将军吴英合并控制权?】

  晋王直接选择了是。

  不能让自己的祖父在京城胡搞一通了,再这样胡搞下去,直接就变成——‘陛下何故造反’的局势了。

  必须抢夺祖父在京城的权力,至少让她来控制这些人的行动。

  【你获得了京城九门之中七处城门的控制权。】

  【在京城之中,你的祖父吴英一共拥有四万六千人的京营兵力,其中两万人是正英帝的京营嫡系,在正英帝和吴英一起下达命令的时候,他们不一定会听从大将军的号令。】

  【还有两万六千人是吴英曾经在京城的旧部,其中大量的中低级军官都曾为吴英效力过,他们有一定概率会顺从吴英的号令。】

  【你获得了京城的鸟瞰图。】

  【你可以大致了解到整个天京府的动向和情况。】

  【你获得了三十七位中低级将领的效忠,他们都是吴英的部下。】

  【你获得了九十三位中低级京城官员的青睐,他们的立场接近支持晋王,普遍认为你的权势已经超过了其他的亲王,看好你继任正英帝以后的大晟王朝。】

  【你获得了川蜀地方政权和沐王府的支持,他们的立场倾向于大将军吴英,因此也倾向于你。】

  ?

  ???

  什么意思,这是什么意思?

  瞒着我偷偷单干,基本掌控整个京城?

  再给祖父暗中张罗下去,咱这个父皇恐怕真得要学周礼禅位天子之位给她这个皇三女。

  这是什么逆天效率?

  满打满算,咱这个祖父大将军的位置也没坐多久吧?

  搞半天,咱们家的造反天赋还挺强?

  .....

  .....

  .....

第533章 既是美酒,亦是美君郎。

  晋王对自己祖父的行动速度大吃一惊。

  即便是她,都没料到祖父在朝廷之中的渗透速度能有那么快。

  她和祖父一通信,将手上的积累合并在一起,这差不多是代表大晟王朝官方的五成力量。

  渗透三成,晋王想要在一处地方自立就已经易如反掌。

  渗透五成,只要军事政变做得足够出色,完全可以在无伤的情况下完成江山易主的壮举。

  渗透七成,晋王当上皇帝就只是时间问题,会源源不断有人主动投靠她,支持她,时机一到,就算父皇传位的人是汉王,也会有人把旨书篡改了。

  完全渗透,那么流血事件都不会发生,晋王的锦缎白袍就能染成金色的龙袍。

  但问题是,她晋王为什么要造反啊?

  晋王的核心诉求,最早可能是想要当个女帝,这样一来,谁也管不着她,谁也管不了她,她当个皇帝多潇洒,不光自己能过上开心的生活,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还能用皇帝的权力统统摆平。

  现在晋王的核心诉求,对皇位的渴望已经没有那么迫切了。

  她可以当女帝,但也可以不是女帝。

  只要她能迎娶陆成安当夫婿,就算是皇位让出来有何不可?

  她后面几轮模拟推演的野心之所以那么高,还不是有人想吃独食,疯狂抢人不说,还想断掉别人的念想。

  这就被迫让晋王走上夺嫡之路,毕竟当上了女帝才有话语权,才能有陆成安的独享权力。

  既然大家伙儿都逼到了这一步,那也怨不得晋王有上进心了。

  可现在的局势还没有到那一种地步,晋王也没有对权力渴望到想要颠覆父皇的统治。

  她真不至于当个反贼。

  有权、有实力就公然造反,那她晋王和长孙明又有什么差别,还不是被利欲熏心了!

  我晋王也是有拳拳报国之心怀,断然不可能成为此等狼子野心之辈。

  先试探一下父皇愿不愿意把陆成安放到她这边当将领。

  晋王自认自己还是很好说话的。

  【你给自己的祖父吴英修书一封,把你的立场阐明清楚,并斥责他的行为大逆不道。】

  【在信中,你还警告自己的祖父,如果不是血脉相连,看在血脉、以及您老人家的面子上,认为您还是忠心耿耿,为了大晟王朝的复兴而付出心血的忠臣。】

  【否则这些事情,她定然是会铁面无私地向父皇弹劾您的所作所为。】

  【你烧毁了吴英给你的书信,保持一切常态,继续笼络整个凉州军团对你的立场。】

  【你的祖父吴英无法参悟你的心意,不知道你到底想不想要这个大位,在局势不能明朗的情况下,他只能按照原有的既定计划,为你继续扩大影响力。】

  【正英帝将宫廷的护卫全权放给了陆成安来掌控。】

  【蒙古击破了在草原上生活的鲜卑族群,大量的鲜卑人不得不投靠凉州的慕容氏。】

  【慕容氏的首领慕容师对这些人赶尽杀绝。】

  【慕容家曾经是鲜卑王族,不过他们的祖上是因为草原混战中,不幸战败而不得不南投大晟。】

  【而这些在草原上被蒙古击破的鲜卑族,他们的祖上大多数都是当年发动政变、叛乱的鲜卑贵族。】

  【“尔等弑主之徒,岂能有生路可寻!”】

  【慕容师不接受鲜卑族归顺的行为,使得这些南逃的鲜卑族重新回到了草原上,耻辱地选择逢迎蒙古。】

  【晋王听闻此事勃然大怒,这些胡骑原先可以大大加强她的骑兵力量。】

  【因为在草原被灭亡的鲜卑王庭已经没有生路,既然要投靠大晟王朝,那么生计就只能依赖于凉州。】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胡骑为了活命、讨口饭吃,必然为大晟王朝拼命。】

  【可是慕容师暴虐的行为,断绝了这些鲜卑胡骑归顺大晟王朝的道路。】

  【慕容师对此没有过多的解释,他认为天理循环,报应不爽,如今既然有机会报仇,大丈夫岂可隐忍而为。】

  【晋王冷静下来,没有降罪在慕容师的头上,继续对凉州的其他将领进行安抚和拉拢。】

  【正英十年五月,齐王宣称魏王在江西的叛乱势不可挡,她仅仅只能做到延缓局面,迫切需要朝廷发兵驰援战场。】

  【正英帝立马拍案,派遣大将军吴英带着京营将士,亲自前往东南战区平定魏王之乱。】

  【吴英接到诏令,心里固然有些迟疑,但还是马不停蹄地就朝着前线的方向靠拢,在吴英离开京城以后,群臣对正英帝的立场上升了。】

  【正英帝以战事吃紧为理由,在天京府大肆扩军招兵,并且他从关中将陈济调遣过来,从宛城将王世真召回。】

  【以陆成安为新军统帅,陈济、王世真共事辅佐陆成安坐镇朝堂。】

  【正英十年六月,宣平、程和入仕。】

  【在宁王的授意下和扶持下,宣平、程和很快就在朝堂上崭露头角。】

  【时任右佥都御史的宣平劝诫正英帝废除丞相一位,常设内阁制度来治理天下大局。】

  【正英帝很快就同意了此事,但是他已经感受到朝堂之中,来自于晋王集团的威胁,故此重用了很多身世清白的官员为官。】

  【宁王思考再三,认为这是一个富贵险中求的大好机会,立刻找到了秦王,劝说对方率领日益式微的名门望族,成为朝堂之中节制晋王的重要基石。】

  【现在父皇非常需要这样的力量,所以他一定会对秦王的动作放任自流。】

  【“晋王势大,她若为皇,吾等王将不王,难免受其折辱。”】

  【“唇亡齿寒的道理,不可忘之!”】

  【宁王提出了交换条件。】

  【她可以尽可能地辅佐秦王,而在秦王得势以后,秦王也必须想尽办法,让她取得陆成安。】

  【这次秦王没有犹豫,果断地答应了宁王的请求。】

  【她已经见识到了自己这位亲妹妹的才能,而且她们的诉求在互相理解以后,已不再冲突。】

  【最重要的是,秦王逐渐意识到了世家大族只可利用不可偏信,而宁王与自己却是最牢不可破的联盟。】

  【无论怎么样,宁王对自己的威胁都是最低的人,而且她对人生的追求非常简单,自己也不可能成为阻碍对方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