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552章

作者:爱开小差

  【猛踹前方已经碎裂大半的桌子,凌空闪身换位,数个死士一同冲来,却根本不是你的敌手。】

  【在激烈交手过来,驿站的官兵终于赶来,他们对于这里的变故大惊失色,但还是很快地涌来收拾残局。】

  【你斩杀了十二位死士,其他人见到官兵已至,纷纷撤离了驿站。】

  【此事很快就在西安府掀起了轩然大波,而这一次徐将行不得不与你相见。】

  【你将祈雨一事告诉对方,他长舒了一口气,愿意为你放行,在寒暄了一段时间,你得到了一些信息以后,徐将行劝说你早日离开关中,他认为关中局势暧昧,已经不是他一个总督能够轻松掌控的局势了。】

  【你一开始认为徐将行是存在问题的,但现在看来,他兴许并不是你所要寻找的人。】

  【正英八年十月上旬,起义军逐渐浩荡了起来,大大小小十几支起义军,几乎汇聚了八万之众的乡勇反抗朝廷。】

  【正英帝判断局势失控,立刻调遣京营部队驰援关中,调动了近三万的精兵。】

  【为了确保能够平定关中的叛乱,他给予了晋王高度的自由权,可以随时在凉州进行对关中的策应。】

  【关中豪强们纷纷向正英帝启奏,他们认为起义军势大,等到朝廷支援的时候,那就为时已晚,希望朝廷能够让他们临时私募人马,来抵御起义军的大举攻城。】

  【秦王认为此事不妥,进宫劝说正英帝勿要同意豪强们的请求。】

  【正英帝思考再三,认可了秦王的判断,并没有同意给关中豪强私募人马的合法权。】

  【因为正英帝很清楚这些地方豪强在私底下或多或少都有私兵,给不给他们募兵的权力其实都无所谓,而为了捍卫自己的利益,他们一定会出手抵御起义军。】

  【而正英帝同意了此事,给了他们豪强合法的募兵权力,才会引发天下大乱的根本。】

  【陆成安在关中拿到了重要的信物。】

  【你一直以来都判断起义军和关中豪强有所勾结,所以在城里盯梢着形形色色出入城池的人。】

  【凭借着出色的感知能力,你抓到了一个行迹鬼祟的人,你将其打晕以后,拿到了一份关中韦氏的书信。】

  【在这其中,分明就是关中韦氏与起义军密谋勾结的事情,韦氏为起义军提供钱粮、部分县城的地图。】

  【起义军帮助韦氏排除异己,制造损失,将关中其他几个大姓所‘掌握’的地盘清扫一遍。】

  【但是,经过你的沉思,你判断出来这所谓的起义军,也只是韦氏手上的工具。】

  【韦氏从来都没有将这支起义军视为自己的盟友,他们一边提供钱粮一边提供地方县城的地图,让起义军大肆攻击,另外一方面,又不断请求大晟王朝驰援关中,是力主请求正英帝放出合法募兵权的重要成员。】

  【为了表现出对平叛的积极性,他们暗中给朝廷提供了很多起义军的情报。】

  两头卖,不愧是能干出洛水放个臭屁的世家大族!

  无论是正面还是反面,他们都因此受益,而且这些起义军也乐得吃韦氏给他们的援助,或许有可能这些起义军早就知道了韦氏在利用他们获利。

  但同样,起义军也是一方获利的人。

  韦氏在养一个名为起义军的怪物,他们自己又两头吃,试图把自己养成另外一个怪物。

  然而买单的人,却是大晟王朝。

  【正英八年十月下旬,你取代了送信人的工作,将这份书信送到了起义军的所在之地。】

  【你打算潜入其中,一探究竟,却发现对方也没有打算放你离开,将你扣留在此地。】

  【正英八年十一月,起义军忽然调转了攻打的路线,放弃了先前一直扫荡关中各个地区小型县城的攻势,尽起七万之众,汇兵西安府。】

  【对西安府进行了围攻。】

  【而短短时间内,看似外强中干的西安府,立刻涌现出了接近三万之众的精兵镇守。】

  【起义军长攻不下,陷入了僵局之中。】

  【此刻,起义军的首领邱浚在苦战之中陷入了空前的愤怒。】

  【早在数月之前,关中的韦氏就联系他秘密起事,答应他一起推翻朝廷。】

  【然而他起事了,韦氏却没有一个动静,只是一个劲的支援粮草、银两。】

  【若不是起义军极其缺乏粮食和银两作为支撑,邱浚早就与韦氏翻脸了。】

  【迫于补给的问题,邱浚只能暂时妥协韦氏的要求,听从韦氏的命令,帮助他们攻打一些地方。】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邱浚带领的起义军队伍越来越大,并且逐渐意识到了韦氏对他们只是利用的心态,在数个文生的加入以后,他们判断局势,认为起义军已然成势,哪怕没有韦氏提供的钱粮,只要打下西安府,那么他们也已经慢慢会具备自产自足的能力。】

  【与其给韦氏当一个永远看不到头的刀,不如当个能让自己决定去留的刃。】

  【邱浚忽然的翻脸,却是关中韦氏早有预料的事情,他们准备充分,很快就抵挡住了这支起义军的围城。】

  【只要时间拖延的足够久,那么朝廷的驰援一旦到了,邱浚这支起义军就不攻自破了。】

  【“看我杀他个尸骨漫天!”】

  【邱浚麾下,杀出一员悍将,他蛮横无比地带着起义军扑向了固守城池的西安府。】

  【久攻不下的西安府被撼动了。】

  【你观察此人。】

  【旋即得知,此人名叫耿绍,猛武过人,有万夫不当之勇,是邱浚最得力的干将。】

  陆成安看着对方高达91点的武力,再看了看自己的98点。

  这人在这个攻城战里,确实足够勇猛,表现出了属于91点武力该有的水准。

  然而和自己依然是有7点武力的差距。

  这样一算,在战局的影响力上,自己也是非常惊人的,只不过平北君侯的后程,陆成安就只带兵,不亲自上阵了。

  主帅和主将还是有区别的。

  【你轻松就解开了起义军对你的束缚捆绑,并且打晕了看守你的卫兵。】

  【你大摇大摆地走入了起义军储藏重要器具的仓库,拿到了一幅大晟王朝的制式甲胄。】

  【所幸,这只是一幅轻甲,还算容易穿戴。】

  【你决定判断好一个时机,再进行出手,无论是起义军还是韦氏,你都不想看到他们因此做大。】

  【起义军很快就发现了你出逃的情况,但他们对于你的离开不以为然,认为你只不过是一个代表韦氏送信的无名小卒。】

  【而这些日子,你就待在起义军的营帐里,穿着起义军缴获的装备晃荡,由于你非常自然地与这些人同吃同住,他们也并没有发现太多的异常之处,因为很多起义军也都是素不相识,只是因起事而汇聚在一起的普通人。】

  【很快,你把起义军的全部兵力,和大大小小的情况查了一个干净,并且知道了这支起义军的粮食,最多只能支持他们再作战一个星期的时间。】

  【除此之外,你还得知了邱浚麾下诸个干将、谋臣的全部信息。】

  【又苦战三日后,起义军内部的时期趋于崩溃的状态,邱浚麾下的谋臣发现粮食快要见底的情况,主张先劫掠附近县城的粮食,再坚持两周,看看能不能啃下西安府这块硬骨头。】

  【到了这个紧要的关头,你心里很清楚,是时候轮到你出手了。】

  【你感觉你全身都因此而慢慢沸腾了起来。】

  【而这……将会是一场杰作。】

第523章 过关斩将,莫不如是!

  【你冷静隐匿在起义军的这几天内,通过你敏锐的嗅觉,捕捉到了很多信息。】

  【这支起义军并没有凝结出真正的信仰,他们迟迟没有弄清楚为何而战,而大部分人加入起义军的原因只有两个,一个是不被打过来的起义军欺凌,被迫卷入起义军的队伍,一个就是在起义军里面,他们还能抢到东西吃,能够活下去。】

  【无论是战斗的意志,还是战斗的理由,他们都拿不出来一个说服自己的信条。】

  【在出现伤亡过后,他们非常容易溃败,军心脆弱。】

  【这样的起义军,也同样不堪一战,当遇到大晟王朝真正的精锐士卒,他们的溃败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被包围在西安府的豪强部队,更是有反推作战的能力,他们不打,只是想通过起义军的大势,趁机补强自家的实力,收编那些流离失所的流民。】

  【你不能坐视这些豪强慢慢壮大自己,也不能就这样看着起义军和豪强们互相养蛊。】

  【在深切了解到了这支起义军的内部结构。】

  【你静待良机。】

  【正英八年十一月下旬,邱浚、耿绍、路方休、陈贾再次攻打西安府,他们举出了朝廷犯下的七道罪状,认为陕西的旱情,乃是大晟王朝的不公正、朝堂的黑暗所引起,这一次的邱浚几乎是咬着牙关,将其他县城之中打下来的攻城器具都拿出来猛攻西安府。】

  【关中总督徐将行大骇,整个西安府的兵力,主要掌握在世家大族的手上,他仅仅握有五千府卫兵,这些人不光是防具差,战斗经验还极其稀少。】

  【可是即便如此,徐将行都不能随意调动这些士兵去前线作战。】

  【他心里清楚,有这些兵,他才算是个总督,才能有话语权和这些人叫板,若是在战斗中,这些府卫兵折损了,他必然就会被其他人肆意揉搓。】

  【邱浚托人书写了一封劝降信,送给了西安府名义上的最高长官徐将行。】

  【徐将行进退两难,这场战,他不想接,但是这不是他接不接战的问题,敌人已经打过来了,他大怒之下,将邱浚派来的信使斩杀,调遣了两千府卫兵前往城头与起义军对峙。】

  【其他人坐视徐将行的动作,依然没有表现出想要帮助西安府解围的态度,似乎是想等待起义军大规模消耗西安府官军的整体实力。】

  【西安府内,出身于韦氏大族的韦孚见状故作大怒,向关中巡抚告状道:“徐将军乃是关中总督,却在这里保存实力,怯战畏战,也不知道他是何居心?”】

  【“我看徐将军极有可能是暗通了起义军,不然的话,短短时间内,起义军凭什么形成这样的声势?”】

  【韦孚挑拨了关中总督徐将行,关中巡抚曾彦斌的关系。】

  【徐将行和曾彦斌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并发生了争吵,关中巡抚曾彦斌决定向朝廷弹劾徐将行在关中的种种行为,并将起义军做大的罪责归结于徐将行没有及时出兵平叛所致。】

  【邱浚通过线人的消息,与韦氏互相利用,得到了徐将行兵力部署的主要方向,并按照这边的防线展开攻势,而韦氏同样防备着防线的崩溃,等到徐将行的府卫兵被消耗的时候,立刻利用自己的人手顶替空缺,弥补兵权的真空期。】

  【徐将行步步谨慎,早就感觉到了关中之内的风云涌动,有很多不对劲的地方,这些世家豪强时时刻刻都在揽权,腐蚀了很多他们不该碰的地方。】

  【结果这个关中巡抚曾彦斌丝毫没有感觉到异常之处,却将这些人视为亲密的朋友,重要的同盟。】

  【“文人?这就是文人!!!”】

  【“误事……误事啊!”】

  【徐将行受迫于压力,不得不将手上全部的兵力压上,亲自前往前线与起义军交手。】

  【然而邱浚早早就有了徐将行全军的动向,他知道对方的踪迹,清楚对方所在的准确位置,更明白自己是被借刀杀人的那把刀,但邱浚也不得不做这一把刀。】

  【因为,对于现在的邱浚、现在的起义军,他们都非常需要一场大胜振奋士气。】

  【哪怕沦为别人手上的刀,他都要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一场让起义军振奋,让所有起义军都要为他凝聚士气的大胜。】

  【围绕着徐将行防守的阵线,邱浚发动了数轮攻势,徐将行的部众在短短交手的时间下就出现了大幅度的伤亡,对方似乎是极其了解自己行军打仗的习性,而且最恐怖的是,攻击自己的这片防线,邱浚近乎是拿出了全身的精力。】

  【七日内,徐将行的人手就折损了两千余人,这样的损失已经是徐将行不能接受,甚至于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

  【关中总督徐将行在关中的影响力大幅度下滑。】

  【关中官府的公信力大幅度下滑。】

  【大晟王朝在关中的影响力大幅度下滑。】

  【这时,久攻之下的邱浚看到了徐将行这边的防线马上告破,他干脆将计就计,直接将全部人手压上,看看能不能试图从这里攻克西安府,然而韦氏子弟早有准备,在徐将行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韦孚带着韦家的私军填充了防线的空缺。】

  【“徐将军,是我错怪了你!”】

  【“你才是大晟王朝真正的忠臣,那姓曾的只会在后面使唤你行事,他却躲在后面享乐,过了此劫,我定然向朝廷上奏此事。”】

  【徐将行心知肚明,可在这个时候,他却又不得不要这个人情。】

  【若是西安府失守了,他的满门都要被抄斩,这可不是只靠一个人就能抵罪的。】

  【唯一令他心神黯淡的是,从这以后,韦氏在关中的威势只会越来越大,而他徐将行则会被慢慢地被扫地出门,离开关中的权力中心。】

  【韦孚补上的防线,很快就将邱浚的起义军给打退了下去。】

  【他趁机补全了徐将行所谓的编制,将自己的人手安排进了府卫兵,这些本来是大晟王朝的人,本来是徐将行的人,在韦孚的暗中腾挪下,统统都变成了韦氏的私军。】

  【而且是挂着正规军名头的私军。】

  【韦孚在心里不由有些得意,起义军大多都是乌合之众,强一点的,也不过是山匪,弱一点的,更是农夫。】

  【这些人对于他们这些世家出身的权贵来说,都是活生生的利益。】

  【无论是捉了这些农夫,给自己当拼命卖力还要说声谢谢老爷的佃农,还是将这些农夫尽数杀了,当成起义军的人头向朝廷要赏,这对韦氏的整体实力,都是一次大补的时机。】

  【以往杀良冒功,还要考虑风险,而现在这些人就是实打实的起义军,那就不能说是杀良冒功了。】

  【在自己的安排下,他们韦氏很快就会打响起反攻的号角,一步一步蚕食邱浚这蠢货带起来的起义军,朝廷更是被他们蒙在鼓里,懵懵懂懂下赐予他们恩赏,而在关中,他们的势力,他们的影响力更是能凭空再上一层。】

  【韦孚使用了自己的词条——筹谋强势。】

  【韦氏的影响力在关中得到了提升,韦氏所掌控的兵力数量得到了提升,韦氏在关中的集体名望得到了提升。】

  【又吃了一场持久战,面临打下西安府只有临门一脚,却又棋差一招的邱浚不得不鸣金收兵。】

  【而就在此时,在起义军内,只见一人身骑骏马,手持长枪,在大多数人都选择撤退的时候,他却以一种极其诡异的方式,反方向一样冲了过来。】

  【起初邱浚还以为是起义军的将领碰到了什么事情,想要与自己商榷,却发现眼前冲过来的人,自己好像有过一面之缘,他不是代表韦氏过来的送信之人吗?】

  【就在那一秒钟的疏忽间,邱浚立刻反应过来了不寻常的地方。】

  【此人竟然想要在大军之中,将他冲杀于此!】

  【一时之间,邱浚竟然有些惊慌,但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不对,在他的身旁还有近八万的起义大军,这里都是他的人,这是在他的大本营之中,他为什么要如此仓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