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515章

作者:爱开小差

  张海京冷笑一声,“是老夫从小没让你吃过苦,不是你不怕吃苦,等你吃了苦头,再跟我说不怕吃苦的事。”

  “清正啊...你再从府邸里拨个二十位壮士护卫你们一同过去吧。”

  张海京喊着陆成安的字号,表示出了亲近之意。

  而陆成安麾下的确是有一千多的兵力,不过这些人虽然听命于陆成安,但实际调遣的权力还是在张海京的手上,毕竟他们都是名义上在杭州府的兵员。

  陆成安是无权调遣这些兵力跨越数个地方前往目的地,最多只能享用二十多人的护卫配置。

  听到了汉王的调遣令,陆成安也不再停留在杭州,当即回到杭州的陆府收拾行李准备出发。

  阔别一年,陆成安对汉王其实甚是想念,可惜汉王是太子,她并不能随便出入京城。

  这趟,也是巧了,如果不是陆成安提前通知可能有旱情的情况出现,汉王恐怕也没有什么理由征召陆成安。

  现在的汉王,就是拿着陆成安在这方面的功底和认知,临时征召过来的。

  玩味的是,汉王前去赈灾,不光是肩负着为朝廷赈灾的任务,父皇还下达了一道密令,让她尽快和宁王取得联系,一同纠察各地灾情之中百官的真实情况和反馈,若有擅离职守,私吞赈灾之物者,格杀勿论。

  在苏灵然说了一些事情以后,正英帝痛定思痛,不再打算放任这些官员的胡作非为。

  而正英帝也很清楚,赈灾这种事情,对很多地方官来说,都是一次油水,于是正英帝这次就故意加大了赈灾的数额。

  他想要引蛇出洞,看看有没有人会因此上钩。

  也不知道宁王到底是根据局势,已经想到了后续的发展...从而提前预判了正英帝的思维,还是她隐隐约约感受到了背后灵在父皇身旁起到的作用。

  总而言之,宁王向长孙明胡诌所说的口谕,确确实实是猜中了正英帝的心意。

  ......

  八月初,河南酷暑,大旱,赤地千里。

  时任河南巡抚的李岳周在任上病逝,监察御史王方晓却在这时失踪。

  而陆成安与燕王一同随行,已经是来到了暂居河南开封的衙门之中觐见奉旨赈灾的汉王。

  .....

  .....

  .....

第495章 可没想着让陆成安能那么轻松地走出她的屋子。

  河南开封府。

  汉王着一袭稍显内敛的赤黑色蟒袍,在她的锦缎上镶嵌着精美的宝玉,即便这只是一身亲王的普通常服,但还是能显露出皇室的雍容华贵。

  其实,汉王也不喜欢穿那么奢华的衣物,可是大晟王朝对皇帝、亲王、郡王、大臣、吏员、文生都有服饰上的要求。

  这种赈灾是比较正式的工作,汉王衣着就一定要按照规章制度严格执行。

  由于是汉王主动征召过来的‘特殊’官员,沿路上都有各府各级的官员特意招待陆成安。

  不乏有人想要主动亲近陆成安,可是陆成安对这些谄媚的人,大多敬而远之,哪怕是迎宾的晚宴,陆成安也劝说这些官员退去,用驿站最正常三餐就好。

  在模拟推演中,陆成安对大晟王朝腐败的现象已有所知,可他并没有亲眼所见,只是文字上的概述。

  真正见识到了以后,陆成安五味杂陈。

  因为驿站是公费的,其中的开销乃是朝廷所出,沿途官员在下榻时,不会与地方官员客气。

  用公款的银子吃吃喝喝,莫说招待的官员不介意了,被招待的官员同样乐在其中。

  甚至是把这种视为皇室赐予官员的一种福利,所以在招待宴上,官员们都是颇为豪气的,穷人们几年都吃不到的一次肉,在这里却是家常便饭。

  平常时候那么做,陆成安也就是颇有微词,毕竟这种事情是皇室默许的,至多就是风气问题,还不至于上纲上线到什么地步。

  但问题是眼下正逢旱情猖獗,饥民众多,朝廷刚从上面拨了银子下来赈灾。

  可是灾区的官僚却丝毫不受影响,该怎么吃还是怎么吃,两者对比下来,难免有些惆怅。

  不过陆成安也只是一个借过的关系,无权干涉地方的内政,与其指手画脚,教他们怎么做事,陆成安得先把自己的本份给做好,不行奢靡之事,不铺张浪费。

  但陆成安从近期之内的很多事情上都已经看出了一些端倪,那就是大晟王朝是按捺不住整顿官场的想法。

  短短时间内,宁王、汉王、齐王多位亲王的动向,或多或少都代表了正英帝的行动方向。

  而最近几日,陆成安在过来的沿途中,打听各地旱情的状况时,还在无意之中听说了河南监察御史无故失踪的消息。

  这可不是一桩普通的案子。

  监察御史在大晟王朝的官职体系中,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务,其典型的特点就是‘以小制大’、‘以下制上’。

  虽然监察御史只是个正七品的芝麻小官,但他的工作是直接受命于皇帝,外出代天子巡查,回京后地方的大小事务、利弊得失都可以上奏皇帝。

  是天子在地方上的眼睛,最典型的官小权大、人微言重。

  换现代的说法,就是纪检巡视组。

  这个年头,一个官员无故失踪,基本上就是确定死亡了。

  而地方上的监察御史死了。

  相当于正英帝刚刚在河南放了一个真眼,侦查视野,结果却莫名其妙被人给打掉了。

  正英帝是不可能不去查清楚这件事情的原委,这个位置的人,对皇帝而言太重要了。

  这甚至意味着这个地区已经陷入了不受皇室控制的地步,汉王不去灾情最严重的陕西,而先来到河南开封,再联想到这件事情上,陆成安感觉汉王并不是那么简简单单跑来河南赈灾的。

  “燕王殿下,到了。”驿丞请示了一下马车内歇息的燕王。

  陆成安翻身下马,将手上的缰绳递给了驿丞。

  当下汉王的身影已然出现在远处,在汉王身旁,十几位官员群星挽月,正襟危坐地挺直站着。

  汉王要迎接别人,她的身份是当朝的太子,全场最高的身份地位,凡是没有紧要公务在身,必要公务行事的官员,都要随行在汉王的身旁。

  否则,就是不尊礼数。

  “玖妹,舟车劳倦,等下本宫为你挑间雅房,好好歇息。”汉王径直迎上,拉住了燕王洁白无瑕的玉手。

  燕王回头望去,只见陆成安面露微笑地点了点头。

  “陆将军也随我来吧。”汉王瞥了一眼,双手拂袖,身旁的诸多官员立刻俯首在地。

  等汉王的身影往后走去时,这才缓缓拍了拍两袖的尘土,跟着汉王的步履前行。

  陆成安看了一眼汉王,一年前他离开京城的时候,汉王身上还有着一种浓浓的书墨气,看起来不似人君,更似饱读诗书的学生。

  而今,一言一行,一蹙一笑,隐有天子气象,久居东宫,身居高位,果真是给汉王带来了不同凡响的变化。

  陆成安瞅着这些跟在汉王后边的地方官,其中不乏有任期十余年的老臣,他们走着板正的四方步,身上带着淡淡的威仪,但此刻却如同戏剧里的跟班一样,老老实实地跟在汉王的身后。

  很快,一众人等就到了一处专门招待贵宾的朝廷驿站。

  汉王挑选了一桌最好的位置,让燕王、陆成安以及自己的亲信入座。

  这驿站固然没有那么金碧辉煌,可入座依然是要讲究尊卑。

  汉王这一桌,应是座上座,而汉王示意陆成安坐在她右侧,燕王坐在她左侧。

  由于还有议事的意思,所以各自都按照官位次序落座,陆成安本想为张瑞说几句话,让张瑞也有入座的资格。

  可汉王似乎是知道陆成安的意思,轻轻摇头。

  张瑞一无官身,二是他和赈灾之事没有太多的联系。

  陆成安还能念在先前的功劳,汉王赐予主座,但张瑞实在是没这个资格,哪怕他是张海京的儿子。

  毕竟在这里站着的官员,又有哪个比张海京的身份要来得低?

  大多都是河南的正堂官。

  都在河南的各府是一把手的位置。

  “本宫初来乍到,事无巨细,也无神通了解各位底细,还请诸位大人通个名吧。”汉王端坐如常。

  “臣河南开封知府鹿崇。”

  按照资历、辈份、职位,开封知府鹿崇当仁不让地起身长揖,“臣见过太子殿下。”

  “嗯。”汉王点了点头。

  陆成安心里却清楚,汉王并不是不认识这些河南的地方官员,以汉王的性格,来河南督察之前,这些人的底细,家世,出身都会被她给查得一干二净。

  说是让这些人通报姓名,极大概率是想让没什么渠道认识到这些官员的陆成安,更深层次地了解到这些官员的信息。

  陆成安只是扫了一眼脑海里的臣卡图鉴。

  鹿崇这老头确实是有些咖位的,很多次模拟推演中,他都是以河南开封知府的身份出场。

  不过,他的能力一般...且大多数模拟推演中,都扮演着不光彩的投降派角色,几乎是谁赢跟着谁走。

  在【四世三贤】的模拟推演中,鹿崇牵扯入贪腐案中,被陆成安一并株连。

  但这个模拟推演,不怎么具备参考性,那次的陆成安是抓得很严,只要有一丝不对劲的地方,陆成安就会出手。

  比较确定的就是鹿崇的底细并不干净,严查之下,他一定是有些问题在身上的。

  几人通了通名。

  陆成安起身抱拳道:“杭州府守备陆成安。”

  明威将军是个头衔,类似于功勋制的封赏,陆成安在这种场合之中,不能报这种虚职。

  唯有杭州府守备是陆成安的主要职务,虽然说他还兼领一个特别设立的平倭大军督察司的位置,但是这个位置不是常设职务,故此也很难作数。

  桌上这几位也都是人精,而汉王显然是有优待和照顾陆成安的一面,他们这些地方亲民官也是立刻起身寒暄起来。

  一群知府去巴结、客套一个五品的武臣,还是相当罕见的场面。

  “这位是东宫的辅臣王阶。”汉王微微一笑,向其他人介绍了一旁站着的王阶。

  年纪轻轻又面白无须,陆成安好歹立过功劳,但这个王阶,其他人还真没听说过,只当是汉王的亲信心腹,出来镀金的好运小子。

  为了顾全汉王的面子,众人即便是不认识王阶,也都是热情地介绍了一番。

  开封知府鹿崇拍了拍手,一旁的下人是立刻前来上菜,一群舞女随之而来,在旁谈琴唱曲。

  很快,桌上就端满了满桌的美食佳肴。

  汉王尝了一口,微皱眉头问道:“还有更好的吗?”

  开封知府鹿崇还以为汉王不喜这种菜系,立刻招呼道:“驿丞呢?驿丞人呢?”

  只是一瞬的功夫,招待宾客的驿丞就从一旁走了出来,他知道在座的大人都是显赫之贵的朝廷命官,语气之中略显慌张,“鹿大人,这菜有什么不满意的吗?”

  “汉王殿下吃了,说她不喜欢这样的菜,你还有没有一些符合殿下口味的菜可以端得出来?”开封知府鹿崇淡漠道。

  驿丞有些为难,鹿崇事先是说到了汉王要来这边的事儿,所以准备的菜品已经是这里最高规模,也是最好的菜了。

  但这个时候,鹿崇这样说,驿丞也没有什么台阶可以走,只能无奈道:“卑下立刻去厨房看看,准备一些地方菜,应该还能有上好的菜肴能端上来。”

  汉王把筷子放在桌上,发出清脆的声音,“那倒不必了。”

  鹿崇沉下脸来,“殿下不必如此恼怒,我马上命人做些京菜来。”

  他以为是礼数不周,这些菜没有做到皇宴的规格,以至于汉王有些不悦。

  汉王却立刻打断了鹿崇的话,“本宫只问你一事,今日河南、河北还有陕西等地都在受灾,百姓们衣食无着。”

  “你这饭确实是香,甚至还能为本宫找到更好的,但本宫是为赈灾而来,如此铺张的行径,被父皇所知,你觉得这是一桩好事吗?”

  “就以寻常的招待来,无须如此浪费,后面还未上的菜,也别做了。”

  “不过,鹿大人,你也是好大的官威啊?”汉王低声道。

  鹿崇听到了汉王的质问声,心中有些发憷,立刻赔罪道:“是老臣考虑不周,还请殿下责罚。”

  汉王继续冷笑一声,“本宫来河南,一是赈灾,第二便是督察诸位,有些事情我也不想跟你们藏着话,打着谜,但本宫得提前要跟你们说好,省得横生是非。”

  “无论你们先前有多猖獗,在本宫赈灾的时候,你们最好都给我收着点。”

  汉王召集这些地方长官,第一件事就是立威,不立威,她说话,这些官场的老油子定然会阳奉阴违。

  而说着,汉王就把筷子指在了桌上的凉菜,“本宫话已经讲明了,现在各位就先吃吧。”

  王阶轻笑着,率先伸出筷子,坦然咀嚼了起来。

  【燕王对王阶使用了——《武胜贤君·苏灵然》。】

  【由于王阶和你并没有亲属关系,所以他在使用该记忆卡后,只能保留部分与自己相关的信息。】

  看着意气风发的汉王,看着不怒自威的汉王,看着一言斥群臣的汉王。

  看着把陆成安强行落座在另一侧的汉王,看着把自己亲家都招募走的汉王,燕王内心的愤恨难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