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492章

作者:爱开小差

  【天明六年四月,经历许昌之战的不少将士因为战场带来的刺激而军纪下滑,陆成安只好严令肃清军纪,缓解士兵们在战场上的压力。】

  【天明六年四月下旬,退守冀州的袁绍(宁王)损耗严重,只能在冀州、幽州、并州、凉州招募新的士兵,这一次募兵的数目接近十万,但战力堪忧。】

  【由于甘宁成功截击了益州军的攻势,使得陆成安没有陷入双线同时开战的泥潭中,陆成安加封甘宁为建业太守,加封征西将军。】

  【天明六年五月,坐拥豫州、兖州、徐州、青州、扬州、交州、荆州的陆成安下达了新的政令。】

  【他一改先前对士族温和的态度,有志于澄清吏治,对于文武贪吏屡加重责。】

  【许多士族上奏,认为陆成安的追究过于苛刻。】

  【新晟书记载——群臣而谏曰:‘用刑峻急,诛杀过当,恐失民心。’】

  【陆成安没有听从劝谏,以曹操(齐王)、满宠等人形成新的酷吏体制,监管,督查士族的一举一动一政一策。】

  【“严刑峻法,以治奸邪之士,破宵小之胆。”】

  【满宠上位以后,陆成安建立下来的大晟吏治日益清明,即便有不少士族为之诟病,但武德充沛的陆成安在吸纳了忠于自己的豪强、寒门、庶民,已然不惧于士族的影响力。】

  .....

  .....

  .....

第476章 神迹出现,陨石再现!不幸战败的小八被狠狠拷打。

  【天明六年六月,袁绍(宁王)退守冀州,在主要支持自己的地盘上,她正在不断地紧急补充兵源。】

  【袁绍(宁王)和陆成安之间的许昌之战,可谓是两败俱伤,陆成安纵使取得了豫州许昌一带的地利,大量精锐的损耗,迫使陆成安只能暂时用防守的姿态应对局面。】

  如果说燕王的模拟推演,有时候是有很多运气使然的存在。

  宁王就是真刀真枪的拼刺刀了。

  陆成安整个鬼嵬军的编制都被打散了,两万鬼嵬军近乎在许昌之战全军覆没,就知道这次战事对双方实力造成的影响有多深远。

  问题是陆成安赢了这场战事,他还不具备一举覆灭宁王势力的能力,反观晋王,虽然一直和陆成安的地盘有所摩擦,但没有一次是真打。

  大多数都是佯攻荆州,没有动真格,显然是为了确保宁王能够和她同盟而表露出来的抗陆姿态。

  晋王的选择也很正确。

  不可能是一波梭哈,直接上了打了就完事了。

  她出动全力,即便是拿下了荆州,把陆成安的军事实力大量损耗。

  晋王也不具备能够吞并陆成安地盘的能力。

  陆成安占据的南方地盘太大,而且很扎实。

  晋王唯一的胜负手,是宁王和陆成安两败俱伤,这个时候,她的翻盘点就来了。

  趁着这时机,晋王能打下了荆州,宁王也没有资格来分汤喝,她已经没有这个力量去抢陆成安的地盘。

  晋王这边最顾虑的就是自己拼死拼活,结果胜利的果实还被别人给摘了。

  那才是痛中之痛。

  最弱小的一方,只能在强者的夹缝之间生存,既不能得罪最强的一方,也不能冒犯另外一方引起对方的不满。

  走的是一个平衡。

  你看,这不每次益州打陆成安的荆州,都不动真格,属于小打小闹的战役,陆成安也不会为此震怒,出动重兵对抗晋王的季汉。

  许昌之战结束。

  晋王立刻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她已经忍不住露出自己兴奋无比的表情。

  击败陆成安的成就,就在眼前。

  打败了他,说是皇女之中的第一人都不为过。

  毕竟...迄今为止,陆成安大多数时的表现都是无可挑剔的。

  只要是正常发育,正常仕途,不遭到恶意的场外攻击,在弱小的时候被灭掉,他到最后都会变成传奇级别的人物。

  大晟王朝实至名归的最强臣卡。

  面对如此良机,知道陆成安最重要的鬼嵬军已经打空了,晋王拍案做出决策,兴兵伐晟。

  这次没有虚晃一枪的说法,没有有点损失就后撤的道理,硬攻!!!

  【天明六年六月下旬,刘备(晋王)出兵10万,御驾亲征,讨伐荆州,以关羽为主将,张飞为副将,黄忠为偏将,军师诸葛亮、徐庶、庞统、法正。】

  【此战,刘备倾巢而出,将无当飞军、白毦兵顶为前锋主力。】

  【“光复汉室,就在今日!诸将听令,共取荆州!”】

  如此画面,看得成王宫内的小八原地站起,焦虑地在自己的宫殿里来回打转。

  脸上早已浸满了汗水。

  满头大汗的成王,不知道该怎么帮到自家的老大陆成安。

  她是陆成安这一方的属臣,所以能清晰地看到许昌之战对整个江东的消耗有多大。

  不算汉王那边很难支援回防到荆州的人马。

  如今江东真正可战之兵只有14万人,但是这14万人里面,有8万人是水师。

  余下来的6万步兵里,有2万步兵,是各地的基础守备,这可是拿来守护当地治安,平定暴乱的。

  这种是各地治安的基础,不可能2万人调动出来镇守荆州。

  剩下的4万人,则是孙策和周瑜麾下的总兵力,也就是陆成安在荆州的守备力量。

  水师在步战上的面板就是被按着摩擦的。

  8万水师被晋王的4万步兵吊起来打都是有可能的事情,何况水师的作用是拿来在水面上作战的。

  这些人自然能不参加地面作战就不参加地面作战。

  等荆州被打下来了,这些水师就是阻止晋王再进一步的重要防守能量。

  如此看来,眼下的荆州是防守力量最为薄弱的时候。

  而且晋王还是倾巢而出,把所有强力的臣卡都放在了荆州阵线。

  这跟许昌之战是一个级别的国运之战,是压上了全部的生死之战。

  如此虚弱的守备,陆成安是不可能守住的,而这是小八多年以来观察局势的经验。

  孙策和周瑜的强度再高。

  对手是单骑走千里的武圣关羽,千古名相诸葛亮。

  这俩还不算完,还有个没有英年早逝的法正,又有大嗓门张飞。

  以及某个一箭射死夏侯渊的神射手黄忠。

  同个质量的臣卡太多,晋王还人多势众,兵强马壮。

  崩了。

  彻底崩了。

  没多余的兵守,没更多更强力的臣卡抵抗,小八铁不信周瑜和孙策能双拳敌过四手。

  为今之计,只能再给晋王写本投诚信了。

  这是成王判断局势下来的最佳选择。

  而且,成王也有这个投降的资本。

  只要她伙同孟获南中起兵,直取自家的交州,献上一州之地投靠三姐晋王。

  妥妥的大功一件。

  吃香喝辣不必多说。

  而且操作的难度也很低,交州她当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太守,有基础人脉在这里。

  可想到这里,成王又犹豫了。

  “如今肥婆志在必得,无疑是笃定了她能拿下荆州,我背刺姐夫,固然可以加速肥婆夺取荆州的速度,甚至还能双喜临门,顺势得到交州。”

  “可无论怎么看,我这次投敌,都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小八思来想去,觉得自己跟着晋王,就是弃明投暗,在最重要的关头,犯了立场不稳定的错误。

  她再背叛陆成安,个人信用就彻底报废了,变卦的次数太多,以后其他姐姐都防着她这个小心眼了。

  混到那种地步的话,今后没人敢信她了,那才是最大的损失。

  其次,锦上添花给小八带来的收益不大,即便是献上了交州,她在晋王麾下也不一定会得到重用。

  一定要选个背叛的时机,怎么着都要找个收益最大化的时候。

  在这里背叛,实际收益是零啊!是零啊!!!

  最重要的一点,陆成安对她还挺不错的,弘承一朝对于小八还有救命之恩的恩情。

  于情于理,在她做出投效陆成安的选择以后,就不该背弃信义,贪生怕死。

  毕竟将心比心,当初陆成安也没弃她而去不是吗?

  “豁出去了!!!我跟晋王拼了!!!”

  “拼了!!!”

  “孟获啊孟获,原谅我,下次我小八保证不坑你这个大聪明了。”

  【天明六年七月,袁术(成王)孤身进入南中,恳求孟获出兵解救大晟的危难。】

  【孟获面露难色,在益州大军进攻荆州前,诸葛亮曾经过来安抚南中的蛮族,并许诺了很多好处,孟获不想做这样背信弃义的事情。】

  【袁术(成王)气得当场辱骂孟获是一个大聪明,许诺是许诺,这不诸葛亮还没有给你好处吗?】

  【那这摆明了就是空手套白狼,告诉你给你好处,先稳住你,等到时候她们打下了荆州,又能有其他说辞来搪塞。】

  【即便是真给了你好处,也是打下荆州后,她们益州军打开荆州官库所得的好处,而把那些东西分给你孟获,甚至不足千分之一。】

  【何况,你没有拿到诸葛亮许诺的好处,跟诸葛亮作对又如何?】

  【好处到手了,还作乱,这叫背信弃义。】

  【好处都没到手就作乱,这叫谈判没谈拢。】

  【在一番辱骂之下,袁术(成王)献上多年来,在荆州积攒的珠宝赠予孟获。】

  【这是袁术(成王)借助反贪肃清名义,抄家士族中偷偷中饱私囊藏起来的小物件,每次只贪一两件,如今积少成多,拿来收买孟获是绰绰有余。】

  【孟获看到了这些珠宝,一拍即合,立即自南中出兵两万,亲自带领五千藤甲兵攻打益州。】

  【袁术(成王)不放心,要求孟获与自己同去,而她则作为孟获的军师,在这次攻打益州中出任军师职务。】

  【天明六年七月下旬,南中作乱的消息传到了荆州,诸葛亮笑而不语。】

  【“马谡马良可抵南中之乱,我早知孟获是个不安分的夷人了。”】

  【而正面战场上,孙策和周瑜野战一触即溃。】

  【刘备(晋王)蓄养多年的精兵出马与荆州兵相比,实在是强大太多了。】

  荆州兵基础面板数值低的问题出现了,比起北方的士兵兵源,荆州士兵的初始数值就比较低,同样型号的兵种,荆州兵转化过来的鬼嵬军是弱于凉州兵转化过来的鬼嵬军的。

  毕竟这边的日子安逸过太久了,不像凉州那边常年打仗,将凶兵勇。

  【关羽和张飞围城而战。】

  【仅仅数日的攻打之下,荆州就损失了近万士卒。】

  【天明六年八月,文聘和马良击退了攻打益州的孟获军。】

  【袁术(成王)不断劝说孟获,强调益州的蜀军人数不多,一直攻打下去,对方就是强弩之末,根本顶不住我们的攻势,而只要打破了益州的防线,那么刘备(晋王)就会被迫回防,一旦成功逼迫她们回防,我们便可撤退,得到大晟皇帝陆成安的封赏。】

  【孟获听信了袁术(成王)的说辞,连日攻打益州,损失数千蛮兵,文聘不厌其烦,数次击溃南中孟获麾下的士兵。】

  【天明六年九月,关羽大破孙策的守军,宜都郡、武陵郡相继被刘备(晋王)取得。】

  【为了策应刘备的攻势,袁绍(宁王)起兵讨伐兖州、豫州,誓要夺回失地,为此袁绍派遣了无数新招入营的新军。】

  宁王的手法和陆成安的手法大差不差,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是陆成安和宁王对起来那么胶着的主要原因。

  而且宁王不是那种袖手旁观的类型,抓住机会,她一定会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