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490章

作者:爱开小差

  【“吾乃江东小霸王孙伯符,今日一战,定要与你斗个酣畅淋漓!”】

  而晋王这边的谋士很少,能拿来作战的都是武将系臣卡。

  不过运气好的是,大部分时候的晋王,只需要蛮干就能打下来,所以晋王对谋臣的神话词条,都不怎么在意。

  甚至有一些轻蔑。

  更看重的是武将的面板数值。

  偏爱于一些数值怪。

  就比如说关羽。

  看到其高达100点的武力值,还能有人不心动吗?

  江东小霸王孙伯符,撑死大概也就90点武力上下,晋王可不认为关羽在正面战场上会打不过孙策。

  这次,晋王一定要打出陆成安的受迫性失误,她就不信了陆成安双线作战,还能轻轻松松把她和宁王的强强联手给轻松打破。

  其实晋王忽略了一点。

  陆成安从来都没有双线作战过。

  他一直都在三线作战。

  因为后方还有一个大明星,每时每刻都在吸引着陆成安的注意力。

  此人,陆成安不得不格外地留心,以免她在进行‘自杀式’的模拟推演中,一个不留神,就把自己的血溅在陆成安的身上从而引起没必要的连锁反应。

  几乎每个回合,陆成安都在猜测宁王、晋王、成王三个人的下一步动向。

  有时候,陆成安可以读穿宁王的意图。

  看一眼就能知道晋王的心眼。

  但成王的思维,陆成安是很少能想清楚她的真实意图。

  宁王可以说是和陆成安共用一个服务器。

  可小八与陆成安用的....那都不是一个服务器不服务器的问题了,都不在同一个服务区,成王永远是能超脱陆成安的预判。

  这就有点克到陆成安的思路了。

  ......

  ......

  ......

  第二更。

第475章 许昌之战!直捣黄龙城门破!

  万幸的是,成王的事情闹得大不大,取决于她的权力大小。

  权力越大,影响力越大,就越容易出事,反之,成王的权力越小,她能影响的空间就越小。

  流放到交趾当太守,这么一个人口稀少又多数是夷人的地方,陆成安不认为小八还能那么活跃。

  【天明五年八月,关羽和孙策在荆州南阳发生了激烈的交战。】

  由于是神话三国的缘故,双方的将领更容易在战场上发生单打独斗的情况,因为普通的士兵根本无法与这些拥有神话之力的将领作战。

  只有神话才能打败神话。

  所以在交战中,遇到敌方的将领,士兵们都要让出一条路,避免没必要的损伤,将对将,士对士,兵对兵。

  孙策无疑是陆成安坐镇荆州的重要成员。

  不过,孙笨的野心肯定是有的,但现在的孙笨已经没资格叛乱了,这才是陆成安敢在这么关键的位置,启用孙笨的原因。

  毕竟孙坚带着她已经在陆成安这边叛乱过一次,打着的是匡扶汉室的旗号。

  这个还能洗。

  可现在陆成安在江东立国,要是孙策再次叛乱,就是二次背主,陆成安在江东的民心又有那么高。

  孙策要是想成为第二个吕布,尝尝吕布的待遇,那大可试试。

  个人信用过度超支以后,别说士族皇室不信你了,老百姓都不会信你。

  【诸葛亮在南中使用了神话之力,开坛祭天。】

  【“天机变化,吾一眼窥之。”】

  【荆州地带的气候天象将向刘备(晋王)靠拢,关羽在作战时,更容易得到天时相助。】

  【“伯符,莫虑。”】

  【坐镇荆州,增援南阳孙策部众的周瑜以琴音牵动神话威能。】

  【“此风,当兴我江东。”】

  【周瑜改变了荆州的气候风向,自荆州刮起的大风,将朝着益州的方向前进。】

  开始了。

  开始神仙斗法了。

  无论是周瑜还是诸葛亮,都是一等一的狠人。

  在陆成安眼里,司马懿、诸葛亮、周瑜,那都是同一个档次的核心人物。

  而且不同于司马懿刻在耻辱柱上的背主之举。

  诸葛亮和周瑜都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

  周瑜一生都在为二分天下的雄图霸略而奋斗。

  赤壁之战,是周瑜打的,南郡之战中大破曹仁、徐晃联军,是周瑜打的,成功夺取军事重镇江陵的攻城之胜,还是周瑜打的。

  在周瑜死后,主动进攻的战争上,孙权没有赢过一场,仅仅是吕蒙白衣渡江的偷袭战争取胜一次,其余都是防守战的胜利。

  陆成安这次模拟推演,采取的战略就是周瑜的两分天下论。

  把江东重要的门户荆州牢牢把握在手上。

  如果不是益州已经被晋王彻底掌控,形成了一个很好的防守据点,陆成安最好的下一步,理应是夺取益州。

  可晋王掌握了益州,陆成安就不可能去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她就几块地啊?

  益州加汉中,陆成安主动过去打,晋王就可以凭借天险防守,这种防守战里的进攻方,那是要不断地填人命进去。

  陆成安要彻底执行二分天下的策论,其中一个条件,就是益州的统治者不够稳定。

  趁乱袭取,现在益州稳定了,还有天然的地利防守,陆成安再打,就是生搬硬套。

  只能暂缓攻打益州的事情,在荆州一线进行布防,主要与宁王对抗。

  毕竟晋王就这几块土地,再怎么发育,还不就是一州之地。

  你一块地方,凭什么和别人几块地方的打?

  双方每回合生产出来的资源、经济都不是一个体量的。

  与其耗费时间,硬顶一个把天赋点全部点在军事力量的益州军身上,不如先把最大的对手宁王给拿下。

  【天明五年九月,孙策和周瑜在荆州据城而守,接连击退了数次关羽的进攻,南中孟获的反复作乱,使得益州军每次主动出击,不出两个月就要面临粮食断绝、安抚后乱的问题。】

  【而北方的袁绍(宁王)呈现出防守姿态,迟迟没有反攻的迹象。】

  【三方陷入了僵持之中。】

  陆成安不管打谁,被打的一方就会形成防守姿态,等待第三方的进攻,进行围魏救赵的策略。

  打晋王,晋王防守,陆成安就要当心宁王的反扑,打宁王,晋王就要进攻荆州,宁王进行严防死守。

  这种强度的防守,陆成安想打下一块地方,只能硬着头皮梭哈。

  一旦战败,付出的代价是陆成安不能承受的。

  曹魏、季汉、东吴,这三家能打满足足六十年的时间,互相拉扯。

  不是刘备意气用事,主动提速,把整个季汉的国运梭哈在了夷陵之战上讨伐东吴,只怕是还能拖更久的时间。

  因为这三家不是比蠢,是行业里的内卷,是比谁的君主更优秀,更全面,更强大。

  拎着孙权去南宋,搞不好小孙真能混个中兴之主当当。

  曹魏都稳固了整个北方,占领了当时的经济重区,打着打着都不敢主动进攻了,可见季汉和东吴这两个对手有多难缠。

  不是联盟破裂,这局势鬼知道能拖到什么时期去。

  陆成安就陷入了这种怪圈之中。

  稳扎稳打,在国力没有明显碾压对方的情况下,是极不好打的。

  硬顶一波,如果换得了一次惨败,那么就会被两家夹击,功亏一篑。

  留给陆成安大规模主动进攻的机会只有一次。

  一旦打输了,陆成安也只能使用防守战术,等待最佳机会了。

  然而仔细算了算,目前为止,陆成安发起大规模主动进攻的战事,还没有碰到什么太大的阻力。

  第一次使用直捣黄龙,就把兖州给拿下了。

  只不过宁王止损的手法做得也很好,用兖州这块地,拖住了另一边的战线,延缓了陆成安数年的攻势,还保存了兖州的军事力量,退守后方。

  其实,有一个最赖的赢法,那就是拖时间。

  寿命流。

  谁能活到最后,谁就完成统一。

  你很强,但你后面继位的接班人强不强,就是另外一码事了。

  宁王是从老袁家过继了一位孩子当她的接班人,晋王同样如此。

  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例子太多了。

  拖时间下去,陆成安这边的优势显然是更大的一方。

  可陆成安就不是那种喜欢千年老乌龟型战术的人。

  孙策顶住了侧面战场,陆成安就继续对着宁王的地盘发动冲击。

  【天明五年十月,孙坚病逝,在她死后,她将手指轻轻晃动,指向了远方的荆州。】

  【孙坚使用了神话词条——继业而立。】

  【孙策获得了孙坚的神话之力——武烈英魂。】

  武烈英魂的词条效果是在限定的战斗时间内死亡,可以获得一次重生的机会。

  没有主动加持武力的作用,但是增强了可持续的作战能力,如果这个主将足够疯狂,可以带动整个军队的凶狠劲。

  孙策就是这样一个疯狗,从孙坚手上继承了这个神话词条,对孙策的正面能力提升还是很大的。

  【天明五年十一月,甘宁极其不满意陆成安任命孙策驻守荆州的事情。】

  【哪怕孙策和周瑜的增援,确实守住了整个荆州,保持了地区的稳定。】

  【但是甘宁认为这是你对她的不尊重。】

  【区区一个关羽,岂能抵挡她甘兴霸疾风骤雨般的狂野神力。】

  【再者,她甘兴霸是一路追随你的开国功臣,孙策则是一个有过背叛经历,重新归附的叛臣,结果让这样的叛臣,身居在自己的头上,使得甘宁心里不忿,觉得是你是在区别对待。】

  【甘宁是一个放荡不羁,很有个人想法的人。】

  【你的忽略,让甘宁的个性涌上心头。】

  【她要做出一番功绩,证明荆州离不开她甘宁甘兴霸,证明你陆成安的霸业,是缺她不可的。】

  【天明五年十二月,陆成安再次发动了对豫州的攻势。】

  【诸葛亮派遣张松出使袁绍(宁王)探讨联盟抗陆的事务。】

  【在豫州遭受猛烈袭击的时候,刘备(晋王)为了表明自己联盟的诚意,再度命令关羽攻打荆州,来缓解袁绍(宁王)在前线的战事压力。】

  【“劫营夜战,百乱而击之,纵然你是关羽,又如何能挡得了我甘兴霸的锐气!”】

  【甘宁自襄阳擅自出兵,计划截击关羽的侧翼部队,以黄忠为首的右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