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433章

作者:爱开小差

  什么事情,姐夫他都是能用上的,无论是写师出有名的昭告文书,还是研究科技的项目,甚至于行军打仗,他都有所涉猎。

  最重要的是,除去陆成安超强的个人能力和到哪都有用的适配能力。

  让姐夫冲锋陷阵,大姐、三姐、四姐、五姐都会急眼。

  那到时候,不就是整个大晟王朝的亲王们都要为我小八助阵吗?

  什么叫顶级操作,高效使用!

  这就是!

  胖臀三,学着点。

  至于这招啊...这招叫——【狐假虎威】、【借力打力】。

  懂不懂得陆成安者,得天下的硬道理?

  小八咧嘴一笑。

  她是什么都不管的,反正怎么能让自己变强怎么来,甭管外力不外力,至少这样去操作,她很快乐,从来都不会抑郁。

  现实的生活都已经那么苦,那么悲惨了。

  还能不让我在模拟推演里享享乐了吗?

  而且我小八在模拟推演这样大开大合,不光是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排解自己被姐姐们压榨的痛楚。

  也是在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最优解。

  既能玩到老,爽到老,活到老,还能顺手把国治了,让百姓们也对她这个女帝满意。

  结果大家天天都不把她当回事。

  包括父皇,也瞧不起她小八的远大志向。

  所以每次小八都想弄出一些大动静,好让姐姐们为之侧目和赞叹。

  这次的动静,成王在心理上感觉还是不够大。

  最起码把整个东瀛岛弄下来,盘到自己手上,她觉得才能算是一桩大事、一桩能吸引到姐姐们目光的大事。

  现在吧,在小八的眼界里,还在小打小闹的范畴内。

  顶多是让姐姐们为之惊讶。

  还没到让她们赞叹甚至是震撼的地步。

  ......

  ......

  ......

第435章 第六天魔王·陆成安!他怎么在这里都能藏招啊?!

  晋王吩咐陆成安跟在小八旁边。

  是避免成王脑袋不灵光,突然有了什么点子,来让陆成安给她卡一卡的,限制限制她想象力的无限发挥。

  同时有了陆成安在,成王这边出现的任何情况,任何能影响到大晟王朝的事情,晋王都能第一手掌握资料和情况。

  也就是说晋王的初衷,是让陆成安管治成王,而不是让成王在各个方面无限制地使用陆成安。

  这臭小八,什么事情都能让陆成安出手,晋王感觉自己这次任命,与其说是限制小八,不如说是强化了小八在海外作乱的能力。

  本来她一个人跑海外去,打不过她就灰溜溜地跑回大晟王朝了。

  现在带着一个陆成安,再给她一点时间,整个东瀛岛恐怕都能给她打下来。

  晋王想了想,不能就这样让陆成安的天赋在小八的身上浪费了。

  还是要把陆成安带回大晟王朝比较好。

  她怎么就忘了真正种田流的鼻祖是陆成安呢?

  无论是汉王还是成王,她们很多手法都是从陆成安的手上学到的。

  但是这次模拟推演,陆成安是晋王的丈夫,所以晋王就没考虑过将他外放为地方官,执掌一块地方的内政。

  现在想想,真是太可惜了。

  小八学陆成安的手法,都能把地方弄得还算‘井井有条’,让陆成安来,无论是治理的效果,还是地区的上限,恐怕都能大幅度提高。

  要知道陆成安先前的模拟推演中,那可是把福建这块不怎么适合发育的地方,硬是打造成了一块商业区,后期提供的赋税那可一点都不比江南地段给出的赋税少。

  想到这里,晋王决定不能把陆成安的能力浪费在小八的手上。

  这一天天的。

  给她闹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她成王的个人表现惊人!

  缺了陆成安,晋王感觉小八至少能废一半。

  【同辉五年十一月,苏为英和晋王商榷以后,命令陆成安从东瀛岛复还中原,入朝拜官。】

  【而在东瀛岛上,十三路大名守护所集结的大军,约有三万之众,在当时的东瀛岛,这已经是把所有能在外动员的兵力全部都拿了出来。】

  陆成安和成王极有默契地同时轻蔑一笑。

  目光中多少有些不屑一顾了。

  因为大晟王朝随便去个地方,就能拉出三万人出来打仗。

  尤其是这东瀛人也根本不是一条心的人,派遣出来的军队都是什么歪瓜裂枣。

  这不是跑来给他们随便送经验的吗?

  【陆成安身为老将,披肩挂帅,亲率五千大成御仪队和十三路大名联军接战。】

  【他骑马驰骋,在亲卫队的掩护下冲杀敌阵,直取大名齐聚的诸侯营帐。】

  【起初因为人多势众而意气风发的联军,在遭遇到如此凶悍的冲击,看着怒发冲冠袭营而来的陆成安,靠着人数凝结的士气顿然崩盘。】

  【陆成安飞来一枪,直取联军头领山本信天。】

  【一骑讨!!!】

  【威扬东瀛岛!!!】

  【“敌将的首级,我已经拿下!尔等还不快快下马受降!”】

  【在陆成安的大喝声下,士气溃败的联军根本顾不得所谓人数在优的情况,立刻是四散溃逃,而这溃败的路上,因撤退而互相撞击从而导致受伤的人数不胜数。】

  【成王俘虏了大量的联军士兵,并且她将这些人全部都丢入了矿洞之中进行每日的挖银劳作,对于这些人,成王没有给任何工钱,仅仅只是满足他们的日常饮食。】

  【而此战未曾记载入晟书的正史事件上,仅仅只在史书上提及陆成安曾在东瀛岛上与当地贵族爆发过一场大型战役。】

  【可在东瀛《越佐史料》中却详细记载了这次东瀛武士与晟人之间首次爆发的本土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以东瀛武士全面溃败而告终。】

  【该战役落幕以后,东瀛人称其为来自于大晟的魔神......第六天大魔王——陆·成·安。】

  【恭喜你解锁新的立绘皮肤——第六天魔王·陆成安。】

  第六天魔王是一种佛教之中的说法。

  要知道,文明程度越低,宗教对政治的影响力越大。

  整个东瀛岛内,佛教是有着绝对的统治地位。

  宗教势力在当地极其庞大,很多人,包括贵族都是皈依佛教的。

  而第六天魔王,则是佛教之中魔王的意思,又称魔罗,是所有佛教子弟敌对的目标。

  陆成安又不是东瀛本国人,即便他打出惊人的战绩,也不可能会称呼什么【武圣】之流的正面形象。

  而陆成安不光是有着高出东瀛人一截的武力,还有一支令行禁止,如同杀人机器的军队。

  一口气覆灭了如此庞大的联军部队,这对东瀛岛,简直是一场灾难性的打击。

  不光是在士气上的打击,更有对自我实力上的深深怀疑。

  其实这点不用怀疑。

  体量和技战术水平上,东瀛就跟不上大晟王朝的进度。

  古代中国的战役,动辄就是几十万人,上百万人的大混战。

  而东瀛在古代的战役,能拉扯出万人战役,就是一次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

  在发展上,双方的起步更不在一个档次上。

  古代中国没有去把东瀛岛给打下来,只不过是因为有个大洋作为天险,跨洋作战实在是吃力不讨好,又考虑到打下东瀛也没有什么好处,干脆就放弃了。

  不是不能打,而是不想打。

  就算是打下来了,你隔着那么远也很难进行有效的掌控。

  你看朝鲜半岛、南越这些藩属国,都跟中原王朝的土地接壤了,还不是很难控制得住吗?

  固然陆成安不否认东瀛在他们的战国历史中,是涌现出了一批人才,但这些人才只能在他们自己国家里面比一比,放在中国历史里面,无论是眼界还是知识面,都不是一个档次的。

  可能在日本战国时期能高达满分评分的织田信长,跑中国来,充其量就80多的评分。

  硬是要说一个能在中国历史里能排进高分的,最多最多就是丰臣秀吉。

  他评分会高,是取决于他四十多天就能攻打且占领下来朝鲜,其灭掉朝鲜的速度之快,以至于大明皇帝都怀疑是不是朝鲜人和日本人勾结,想要引明军入境再一网打尽。

  最后大明朝经过严谨的探讨和收集情报,加上逃难过来的朝鲜国王恨不得掏心挖肺地说明情况,这才让万历皇帝确信这‘菜’到家的朝鲜是真的四十天就被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给干碎了,还是那种连首都都被对方占领的悲惨结局。

  至于这场由日本发起,大明反攻的‘朝鲜战争’,历经七年,以丰臣秀吉的离世而告终,大明取得了加时赛的胜利。

  有战绩作为例子的话,日本所谓的战国三杰之中,能力最突出的人应该就是丰臣秀吉。

  可是...大晟王朝的东瀛岛上,还在一个日本贵族割据混战的时期。

  整体水平还在一个养蛊的状态。

  这样打下去,养出几个厉害的角色,也是有一定概率的,日本的战国三杰就是在乱世中积累了大量经验打出来的。

  但问题是,即便是出现了战国三杰级别的角色,面对强大的国力差距面前。

  不还是一盘菜。

  陆成安这次作战,也可以说是奠定了大晟王朝在东瀛岛抢夺银矿资源的开端。

  至少半年内,成王在这里偷偷挖矿是不会受到干扰的。

  【同辉五年十二月,蒙古部落传来消息,他们似乎在大食国附近看到过这支以苏延朝为首却迷失方向的军队。】

  【同月,齐王决定要从南方回到应天府,再前往草原甚至是更远的地方去寻找她的世子。】

  【陆成安在晋王的命令下,从东瀛岛回到了大晟王朝。】

  【这份调遣书引起了成王的不满。】

  不满你个大头鬼,陆成安是我的人,还是你小八的人,借你用一阵子,还用上瘾了是吧?

  还敢给姐姐使脸色。

  欠打了?

  【晋王随后任命陆成安为江西省特度使。】

  【楚王申请让自己就藩于江西。】

  等待了那么久的时间,大晟王朝好不容易来到了一个平稳发展的时期,而且陆成安还不用长途奔波。

  楚王这时候还不出手,更待何时?!

  她在很多地方的研究,其实都陷入了困难之中,不光是科技方面的,还有子嗣方面的,进度都被卡得死死的。

  在火药的爆炸原理,震天雷的设计上,也都是之前的模拟推演里,陆成安开发过的东西。

  依照前人的步伐,凭借记忆和大量资金,楚王这才复刻了这些东西出来。

  如今震天雷的加入,让大晟王朝的火力大大提升,有了非常凶悍的攻城方式。

  但楚王总感觉火药的开发还能走得更远。

  她想看看陆成安的肚子里面还有没有墨水和能量。

  毕竟陆成安是用不同的方式,帮助过汉王、晋王登位。

  前者是用嫡长子制度,君临天下的文治方式取得天下。

  后者是以勋贵武夫,奉天靖难,誓讨晟贼的武道方式取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