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428章

作者:爱开小差

  【你需要付出的条件是——向晋王进行保密,不泄露任何有关于成王的信息。】

  【陆成安拒绝了这个提案。】

  【但同意了与你形成战略同盟关系。】

  【不过,你要将自己一切行动都要告知其余亲王,以确保国家的稳定发展。】

  成王面对油盐不进的陆成安。

  她摆烂了。

  通报就通报吧。

  明牌怎么了?

  既然明牌打,大不了我成王不用一分钱在吃喝玩乐上面,把这些钱全部都砸在建设上,我看你们到时候还怎么说我!教训我!

  【条件达成。】

  【目前成王每个月的收入约为199万两白银,其中海外贸易占有95万两白银的收益,成王组建的成胜帮在东南地区的各种活动占据80万两白银的收益,成王在东南地区开设的商铺占据24万白银的收益。】

  这还是基础收益,没有把抄家、走私之流的项目放在里面。

  如果这些内容还算进去,成王能赚的银子就更多了。

  汉王看到小八这个经济量,也是大吃一惊。

  晋王随手派遣小八前往经济重区的指挥含金量还在上升!

  在穷地方的小八,是撕开父皇的大动脉,猛嘬一顿。

  在富裕地方的小八,不光能做到不向国家吸血,还能从一堆铁公鸡的手里砍下经济来。

  难怪那么的当地人想要赶走成王。

  因为成王把吸血的对象,从父皇转化到这些人的头上。

  你碰到一个这么能吸,还能这么死皮赖脸吸血的,你生气不生气,你想不想给她赶跑?

  最气的是,你不给她吸血,她就反手给你一巴掌,找个理由说你非法竞争,再给你按上几个侵占民田之流的罪责,把你抄家带走,连根都不给你留。

  虽然这些罪名是被坐实的,但成王这样的手段,已经是不讲规矩了。

  我们搞商业,你就搞政治手段。

  我们搞政治手段,你就抬出背景身份。

  你碰到这么一个耍无赖的,还是个亲王。

  纯纯的灾难!

  她不要脸!你总得要脸吧?

  面对这种一点都不懂儒家仁义礼智信的孬货。

  不是大家伙儿被成王给折磨惨了,也不会想着下那么大的血本和成王拼杀一场。

  最惨的是,下了血本,成王还没给他们换掉。

  而且他们一开始以为晋王顶多是把这些考官给革职了,结果碰到个不讲道理的陆成安,涉嫌舞弊的考官和作弊的考生,不管什么背景,全都砍了。

  一来一回,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什么事儿都没办成!

  可让陆成安都感到震撼的事情出现了。

  在东南这块地方,由于海运的激烈斗争,再加上成王大量地砸钱在海船上。

  大晟王朝的航海科技已经到了明代后期的程度。

  船型已达目前时代最佳形态。

  并且基本掌握了船舶动力技术。

  眼下大晟王朝的航海科技在古代是非常发达的水准了。

  你小八一门心思为了赚钱。

  真是什么东西都能给你整出来啊?!

  这下真是牛大了。

  而成王手上就拥有一艘长达80米,宽15余米的巨型船艘,排水量约为一千余吨。

  在现代造船工业中,船舶的长宽比一般都被锁定在5至7,之所以选择这个范围,是因为太宽的船无法保证结构强度。

  木帆船专家们认为木帆船的极限长度为80-100米,后面现代水平技术提高了,才制造出了超过100米的木制船。

  更重要的是船的尺寸过大,在海上所受波浪和静水压力的作用力也就大增。

  大于80米的木船,船体所受纵向弯曲力矩很大,木质船体的强度根本无法保证。

  史料记载中郑和的船可能长度130多米,宽60多米,这显然是史书夸大的,即便是有现代技术,木制船也很难达到这个级别。

  并且这种长宽比的木船会显得很宽胖,不利于航行。

  换而言之,成王这艘船,已经是古代工业的巅峰,在没有现代技术的情况下,这可能已经是她力所能及造出来最大的船了。

  就这一点,还能不逆天吗?

  你小八是懂要赚钱先强化赚钱工具这个道理的。

  成王能挣到大钱,陆成安是一点都不眼红,她可能是真一点一滴拼出来的。

  这造船工艺,没有上千万两白银的投入,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即便是有上千万两白银的投入,也不一定能有这样的成果。

  纯看工匠技术。

  但转念一想,这次或许还真专业对口了,成王貌似就是靠工匠做假钞起家的。

  做假钞的都被成王赶来研究航海科技了。

  陆成安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小八再这样搞下去,可能要带着人坐船去跨国抢土地了。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她做不到的。

  这种小事,或许一点都难不倒她!

  .....

  .....

  .....

第432章 陆成安下西洋,计划没收小八财产的晋王。

  大晟王朝在科技的发展上比较奇怪,有的科技自带的科技程度较高,有的科技似乎毫无建树。

  毕竟大晟也不是跟随着原有的历史进程不断交织出来的时代,而是中途有了拐点后演变出来的封建王朝。

  航海这项科技。

  大晟王朝应该是存在着一些基础的,但因为海禁的政策,导致航海科技的发展慢慢开始滞停。

  自明威年开海,再到同辉年大量海船的出航,十年的期间,它这个自我的进化空间是有的。

  大晟王朝是怎么发展的,陆成安并不知道。

  但是中国船舶制造业是经历了三个高峰期,即秦汉时期、唐宋时期以及元明时期。

  其中,宋元明是最重要的一个时间段,蒙古人击碎了宋朝以后,承袭宋朝的航海技术,而蒙元帝国为了满足跨海征服的军事需求,使得元朝造船业发展获得极大动力。

  特别是在忽必烈的统治时期,他试图征服琉球、日本、高丽、战争、爪哇等国的过程中都采用水军;数千艘战船,数以十万计的兵力,这种大规模的跨海行动,对战船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造船业无疑是最大的推动力。

  加之当时的蒙古,粮食主要供应区是江苏、浙江等地,元朝统治者就对漕运极为重视,变相地促进造船业蓬勃发展。

  大晟王朝南北的发展,相对均衡,因为前晟是被蛮夷胡人所灭,这让不少前晟人流亡到了南方,从而给予了南方一段充分发展的时期。

  等到后面后晟的开国皇帝在北方打下一片江山,再次统一天下的时候,这之间前前后后断层了上百年的时间。

  这也让南方有不少地方已经被开发成了很好的产粮区。

  大晟王朝漕运业的建设上还是比较发达的,这是为了保证南北之间的粮食流通。

  只要有漕运,造船业就一定有在缓慢发展的过程中。

  成王造出这种海船,当然没有夸张到什么跃进了千年的航海技术,顶多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速了近百年的船业技术。

  也就是说,大晟王朝在这种缓慢发展,一步一步正常推进科技的速度下,想要达到现在成王的成果,最起码要百年的时间。

  技术能得到这种级别的提高,跟成王爱砸钱的习惯是脱不了关系的。

  各行各业,只要你愿意投资大量的资金进去,但凡不是技术性问题太高的项目,比如说芯片之流的,一些基础的项目都是能快速发展起来的,就看国家扶持的力度够不够高。

  不过呢...

  虽然成王这个船只建设业,还在古代范畴之内的技术水平,但是,你平行对比其他国家,而今大晟王朝造船业的平均科技就已经显得其他国家的船只很寒酸了,几乎到了没什么对比性的恐怖差距。

  最搞怪的是,但凡成王的目标是攀科技树,是那种自发行动起来的操作,大家都不会那么气。

  成王发展航海业,主要的目的是——拓展业务。

  海外贸易嘛,船当然是越大越好,船越大,能放的货物就越多,而海船科技越高,航海的路线就越远。

  能去的地方远了,贸易的东西就更丰富,赚的钱也就更多了。

  中型船,拉一趟货,一个来回就挣三十多万两白银,朝廷还要吃海商税,吃回扣,再去掉各种航行费用的损耗,在成王眼里,现在的贸易收益已经很‘一般’了。

  我‘咚咚咚’敲个大型海船,一趟能装几个中型船只的量,一次贸易挣他个一百万两白银,那收益不是直接起飞了?

  海外贸易,一趟出去再回来,起码要两三个月。

  从自身利益出发,成王对造船业是有很大的动力去推进这项科技的。

  这提升可不是一星半点。

  而且跑的地方越远,能带回来的奇珍异宝就越多。

  无利可图的事情,小八是不会做的。

  她自己都是个穷光蛋的话,还指望她怎么体恤百姓?

  前几次模拟推演,成王都快穷哭了。

  懂不懂前期基本只靠父皇给零花钱用的苦楚。

  没银子,真是举步维艰,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哪怕是为了国家招兵买将,你没钱,谁看你一眼?

  弘承一朝的经历,让小八的眼界犹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那次,是真让成王知道了银子的用处。

  想要国家强,最重要的,他妈的还是钱!

  有钱,咱们就能有兵了,招他娘的一百多万人当边军。

  甭管战斗力怎么样,最起码唬人能做到。

  到时候,谁敢欺负咱们?

  而且有钱,不光能大量地招兵买马。

  咱们还能弄出一大批的精良装备了,给将士们套上,这不光加强士兵的战斗力,甚至能提高士兵们的存活率,外观上看着就威风,更是看谁不爽就揍谁。

  这是有钱以后,在军事上的提升。

  此外,有了钱,还能做很多利于民生的工程,到处建建,老百姓们就能感恩戴德,民心飙升。

  什么福利机构啊,什么给老百姓随便看病,其中看病费用全部都由国家出钱的医馆。

  各地各府各县都造几个。

  最重要的是,有钱不光能让国家越来越强盛,还能让小八自己过上最舒适的女帝生活。

  什么好玩的,什么有趣的,都能送到自己手上。

  治国、玩乐、体恤民情,三不误!

  正是如此,成王这次模拟推演,就奠定了‘我要挣钱’的基调。

  哪怕看着前期万般困难,三个姐姐占据京师市场的商业圈,她都要想办法挣钱。

  这个过程,到底有多痛苦,成王都不想说,那会儿想盗版晋王书坊的操作,各种出书,结果根本没人看不说,还倒亏了不少钱进去。

  随着吸父皇的血开始,她才慢慢摸索到了门路,而研究假钞,建设大宁府,是小八腾飞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