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421章

作者:爱开小差

  这个时候的长孙明,想着的肯定不是颠覆大晟王朝,而是考虑怎么自保。

  他想篡国,是有前置条件的。

  得大晟王朝乱起来,父皇驾崩了,并且还给了长孙明一个托孤大臣的地位,才能建立出这个条件。

  秦王没有下限一些,她利用长孙明,吞噬长孙一系的影响力,再彻底与权贵门阀、世家子弟合流,这比勋贵一系的影响力还要强。

  不要以为门阀世家就没有武夫,将门子弟的将门,也是世家。

  勋贵是那些祖上为大晟王朝建功立业的特定人群,但世家门阀的范围比勋贵要宽广的多。

  汉王党的陈济、张海京、张瑞、张珣也都是世家子弟,只不过是家教更好,道德水准相对高的一类人。

  秦王抛弃底线,丢掉成见,联合长孙明,她的威胁甚至要高于晋王。

  因为世家门阀出身的人才,为了维系家族的传承,都是严格教育为主。

  在质量上就比勋贵要高。

  反观皇室为了控制这些功勋,不要心生篡逆之心,给予他们的教育都是享乐为主。

  但是从开始到结束,秦王都是和长孙明一路刚到底的。

  于是就出现了在模拟推演中,秦王的发挥不够亮眼的情况。

  这是先自废一臂,再跑来和其他人争夺皇位。

  换成任何一个人来,也未必能比秦王做得更好。

  【“较真、可爱、护着妹妹、有点固执己见,但又很有自己个人看法的人。”】

  【“心里其实很温柔,却一直被人误解成自私自利的人。”】

  【经过虚妄之眼的判定,她说的是真话。】

  每次模拟推演,秦王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去给父皇看病,而且其他姐姐妹妹生病了,他都会照料一二。

  有一次模拟推演的存档,陆成安因为护驾死了,晋王到处南征北战,而苏为英和父皇,都是由秦王来照顾的。

  先前宁王试探性地想要让秦王利用医术,探查疫情区域百姓的病情,秦王也没有拒绝,反而本着以百姓为本的想法去瘟疫的密集区寻找施救之法。

  而且每次其他姐妹成为女帝的时候,秦王也都愿意做这个锦上添花的人,除此以外就没有多余的动作。

  多少轮的模拟推演,秦王都是在默默贡献自己身为皇室的力量,然而皇室之中的其他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唯二的两次成为女帝,一次是早期的天下大乱,五胡乱晟,那时候大家的水平都很低,被碾了。

  一次是【终晟之时】的恶性效果,全国都造反,对手还一个比一个强,民心却低的要死。

  换其他亲王摊上这个位置,也都救不了世。

  有时候,宁王也想看看秦王和大家彻底翻脸以后,什么都不顾,就和世家权贵联手打压其他亲王的模样。

  观摩观摩彻底黑化的秦王是什么样的。

  毕竟模拟推演里的死又不是真的死。

  为什么不看看热闹呢?

  但宁王又是真怕她这个讲究底线的姐姐在黑化以后,成为了不近人情,为了权力堕落黑暗之中,最终变成了像长孙舅父那样的恶龙。

  身处秦王这个位置,才是真正的尴尬,真正的进退两难。

  她不是能力不行,而是一旦走上那条道路,秦王的眼前一片黑暗,将再无退路可言。

  这是一条真正可以称得上是孤家寡人的道路。

  也是所有皇室中最没有回头路的选择。

  世家权贵是诸多支持势力中,最没有人性的存在,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保住自己夺嫡的合法性,助力秦王成功以后,其他皇室是不可能有活下来的可能性。

  秦王登位,就是其他人全灭的路线。

  或许宁王可以凭借着同胞妹妹的身份,运气好一些能够活下来。

  其他人那就未必了。

  之前解锁有关于【大明】这个王朝的背景故事时。

  【北京保卫战】中,保护了整个大明江山的于谦,就是因为皇权交替的合法性问题,被叫门天子朱祁镇给杀了。

  秦王以排行第二的皇女登位,在世家的角度,不说别的,汉王就是必死的。

  一直以来,秦王都承受着世家一方的压力,拿着自己全部的力量压制长孙明,和对方强势一换一,不允许长孙一家有任何影响到大晟王朝江山社稷的机会。

  这才出现了晋王和汉王两家相争的格局。

  因为秦王联合世家权贵,往后走就是弑姐杀妹的道路。

  她走不出这么狠的路,又不想让世家权贵好过,只能放弃皇位,用尽全力去压制住这些人。

  而正是宁王和秦王所处的位置相仿,所以宁王是最能了解到秦王所做出来的牺牲到底有多大的。

  如果成为女帝,就算成功的话。

  只能说这是对成功最肤浅的理解。

  因为这样算的话,那当了两次皇帝的朱祁镇,他也是成功的。

  这次宁王大老远跑过来,怕的就是被强制托管,疑似进入黑化状态的秦王,丧失了人性和理想,和大晟王朝拼个你死我活,从而转变成一场没意义的内战。

  只不过下一秒秦王的问题,让宁王忍不住小脸微微发红。

  【“你是真心喜欢陆成安,想要嫁他为妻的吗?”】

  喜欢是要自己说出来的。

  被秦王的天赋词条这样去问,宁王多少就有些气恼了。

  【“不喜欢,讨厌死了,成天就和肥婆黏着,这次既然他选择和肥婆在一起,我就不凑热闹,不嫁给他了。”】

  宁王嘟着嘴巴气鼓鼓地说道。

  【此乃谎言。】

  不老实,真不老实。

  秦王小嘴微微一顿。

  看来咱这个妹妹,是铁了心想要和陆成安成一对了。

  之前秦王心里还是有些不怎么情愿去支持宁王嫁给陆成安的。

  因为汉王和晋王的珠玉在前,宁王再入场,太容易吃亏,受到伤害。

  现在看来,咱这个妹妹已经入情太深。

  【“江山和成安,你会选择哪一个?”】

  【“那个死鬼就想着晋王,不念着咱,你说我选哪个?那肯定是江山了!当女帝有什么不好的,天天都能吃喝玩乐。”】

  【此亦是谎言。】

  宁王知道秦王暂时解锁了一个天赋词条,上面也写了一些大致的效果,但是宁王不知道在这个问答环节之中,【虚妄之眼】还有测谎的功能。

  这直接是让秦王把宁王的底裤看了一个干干净净。

  不过,当务之急,是在有限的自控时间内,解决眼下的多数问题。

  托管时期的自己,发育的很出色。

  辽东整个地区,都被秦王彻底掌控,地区控制率覆盖了89%的区域。

  这些区域里,大晟王朝没办法插手任何一个人,就连斥候都没法进来,一旦有外乡人进来,秦王第一时间就能掌握消息。

  与此同时,在大晟王朝内部,还有192位在职的官员和自己有密切的联系。

  他们背后都有强劲的家族势力作为底蕴,而这个也是秦王在辽东割据谋反的重大助力,她造反成功中的主要胜算来源之一。

  秦王曾经也考虑过要不要借助世家权贵的支持,再通过谋反的方式获得天下,成为女帝。

  后来放弃了,因为她借助这些人的力量,她是要还债的,会被这些人所制衡。

  到时候,这帮人为了以绝后患,提议把其他皇室给处理掉,秦王没有能控制得住这些人的能量,就很容易酿成惨剧。

  秦王要是想成为女帝,还不用杀掉其他的皇室姐妹,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她建立的功绩足够高,所有的战争都是她一个人打赢的,这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话语权,让支持她的世家权贵有所忌惮。

  同时秦王还要确保在战争中不把自己在皇室中的姐妹给误伤了。

  能尽量活捉就活捉,她秦王才能有一条皇室都能活下来的夺嫡之路。

  这种要求真的很高。

  很苛刻。

  而且像这种内战,最苦的就是下面的老百姓,皇室争的是权力,卖命的却是底下的人,最惨的是,像这种战役,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她秦王如果选择开战,打击的不光是晋王一系的皇室,间接还要残害大量百姓。

  这事儿,成了,还好说。

  如果夺嫡没成,就是遗臭万年的事儿。

  秦王有自己的底线,当然做不出那么没品的事情。

  而你既然已经打算谋反了,却还要在战争中力保其他皇室的安全,你这样去做事,根本是把皇权斗争当成了儿戏,在这里过家家。

  更惨的是,其他被迫卷入战争的人,却把你的过家家当成了自己的生死之战。

  这难道不是一场天大的笑话吗?

  经过种种思考。

  秦王实在是做不出这种将别人的生死当做玩笑的恶劣行为。

  她打算和晋王来个里应外合,把这些依附在大晟王朝表面的米虫先清清干净。

  谁当女帝不是当?

  最重要的,难道不是让国家更富强,让百姓更幸福吗?

  为了一己私欲争夺皇位,枉顾百姓民生,还要把自己的姐妹们杀个一干二净。

  她秦王还没有泯灭人性到这种程度。

  至于她什么时候当女帝?

  那就等到什么时候有最正统,最恰当,最好的机会,她自己会想办法争取。

  但绝不是现在,绝不是在别人已经继承皇位以后,还要让天下为之震动、混乱!

  而这,才是陆成安精神的最正解!

  社稷为重!民为贵!君为轻!

  秦王要看的是这个国家变得更好,这个大晟王朝能变得更好。

  这才是她一直以来所奋斗的一切支柱!

  成为女帝,的确是赢家的一项条件。

  但【女帝成长计划】所要培养的女帝,秦王从来不认为它是来培养那种只为了一己私欲而祸乱天下的女帝。

  她秦王的王者之路。

  在有时候的立场上,是和陆成安完全一致的。

  而王道称帝,这也是秦王追求到至今都没改变的初衷。

  她比任何一位亲王都渴望成为大晟王朝历代以来最出色的皇帝,渴望成为那种文可提笔画江山,武可上马定社稷的神君。

  成为一尊凭着自己本事登顶,得位最正,最名副其实的女帝!

  无论这条路走得有多累,有多困难,有多少人的不理解、唾弃甚至是谩骂。

  她秦王还是想用自己的能力开辟出一条属于她的道路!

  一条不同于其他皇室的女帝之路!

  .....

  .....

  .....

  希望大家多点理解,多点体谅。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不同的人设,人物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