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387章

作者:爱开小差

  而这时,画面上的战局迎来了新的高潮态势!

  【司马懿、钟会、法正、诸葛诞加入了汉国。】

  【马超、高顺、吕蒙、张居正、郑成功加入了燕国。】

  大量高配臣卡的出现,饶是齐王都打起了精神,全神贯注地盯着画面上的一切变动。

  【陆成安平定了南边的山越土人,完全获得淮南地利。】

  【钟会出仕汉国,以过人一等的才气闻名遐迩,备受齐泰推崇。】

  【法正却不喜于钟会,认为此人过于自满,经常卖弄才能,贪慕权术。】

  【出身名门的钟会,与邓艾、魏延交恶,同司马懿、诸葛诞等人的关系较好。】

  【大晟二十九年,诸葛亮从先前宁国的国都出兵淮南,试图从楚地瓦解汉国的军防。】

  【他暗中联络楚国原先的贵族,挑起汉国与原楚国贵族之间的矛盾,并许下好处,愿意帮助楚国人复国,让曾经的楚国人有自己的楚国。】

  【然而楚地军区的主要负责人乃是陆成安与周瑜,当地有所不满的楚国贵族难以起事。】

  【燕国出兵,陆成安拒战固守,使得燕国在地形围困下,无法前进。】

  【“依江险而守,敌不敢攻。”】

  【周瑜触发词条效果,当他在南方防守时,天时将更偏向于汉国一方。】

  燕王是不可能大规模地让汉国这边出现天灾人祸。

  如果汉国长时间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说明词条使用频繁,那就会导致燕王的词条副作用出现而英年早逝。

  一年只让汉国一片土地粮食歉收,就不会有太多寿命上的减少。

  像苏灵然那种全方面打击高句丽,什么蝗灾、旱灾挨个来,就差没砸陨石,这完全是不懂得规范使用运势,一口气把自己的寿命全用上去了。

  但其实每个月固定让一片地方的粮食歉收,也已经很强势了。

  这会让汉国不得不从其他地方运输粮食,让这片粮食歉收的百姓吃饱饭,会多出一大笔非战事上的粮食损耗。

  陆成安感觉托管中的自己,有些采取司马懿策略的意思,因为汉国占地面积大,资源人口强盛,想和诸葛亮对着干耗。

  毕竟大晟二十九年了,按照岁数,也该能拖死燕王了。

  燕王又没有燕二世,所以燕国的下一位继承人是没办法继承燕王的天赋词条,这里的燕二世是宗室里面随便抓的一个男孩儿。

  对抗性上是没法和燕王相提并论。

  而汉王这边是有汉二世苏为溯坐镇的。

  从想赢的态度来说,拖死对方优秀的君主,是非常好的策略。

  但赢法上可能不够光彩。

  而以陆成安的看法,诸葛亮也不可能拖到燕王死了以后,再去和汉国开战。

  因为燕王可以相信诸葛亮,但燕王这边挑选出来的继承人就未必能深信诸葛亮了。

  主少国疑,诸葛亮也不能赌下一任君主的可靠性。

  毕竟诸葛亮的想法很简单,统一天下以后,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然后他再归耕于自己的老家。

  这是诸葛亮的浪漫梦想——治国,救世,隐居。

  而在陆成安的视角看来,能有更占据优势的打法,陆成安自然更推崇有利于自己的打法。

  不是陆成安不能和诸葛亮打漂漂亮亮的对攻。

  是打对攻,一着不慎,容易满盘皆输。

  进攻永远是战争中最难的艺术。

  可惜,托管中的汉王不那么想,她性格是很稳重,但她这次手握众将,手上可用之人那么多,还有陆成安的稳定输出,更有自己的二世在后方镇守大本营。

  统一天下的好局就在眼前。

  你是觉得我手上的陆成安、岳飞、司马懿不能打了,还是认为我儿子苏为溯扛不起大旗?

  【大晟三十年,汉王决定御驾亲征,率三十万大军北伐讨燕国,同时命令陆成安自南路再起二十万大军,两军共同发起进攻,双线作战并约定两军最终在燕国的首都蓟城会师。】

  【汉王这一路三十万大军的主将为岳飞、副将戚继光、偏将陈济,军师为法正、司马懿、钟会、程和、李徽等人。】

  坏了,顺风局膨胀似乎是每个人都有的通病?

  而看着意气风发的汉王。

  陆成安希望接下来的剧本千万别是‘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两把火’,直接走向白帝托孤的路线。

  随着北伐军的行动。

  陆成安这边的南路军也缓缓展开了进攻的路线。

  而陆成安在这边遭遇的对手是——张辽、关羽。

  一个逍遥津战神,一个威震华夏的武圣。

  陆成安表示他现在真的很有压力。

  【关羽对你高度重视,认为你是一个值得小心和尊重的对手。】

  坏了。

  他陆成安还被二爷给强者认证了。

  陆成安真不知道是自己该值得荣幸呢,还是该叹息。

  他肩膀上的压力因为这一行字更大了。

  一个重视对手的二爷和狂妄自满的二爷,发挥出来的水准是两个人。

  狂妄的二爷至少还有弱点,会败走麦城。

  重视对手的二爷,那可是把五子良将中曾经排行第一的于禁给打爆了的!

  关二爷给他小陆上了一个强者标记,可真是陆成安始料未及的。

  .....

  .....

  .....

  看到这个敏感词库...连明太祖的名字都开始忌讳了...我不知道为什么。

  难道现在是封建社会,需要避讳皇帝的名字吗?

  有点晕眩。

第390章 那一年,我和他看雪,他从未看我,而我从未看雪。

  受到关羽的重视,陆成安很荣幸。

  但问题是关羽在对面,不是队友。

  而从燕国这一条路的防线来看,主将关羽,副将张辽,军师徐庶、马谡等人,各类级官员,上上下下什么都有,紫蓝金的臣卡混杂。

  由此可见,燕国在防守陆成安这一路上的攻势,是用足了心思。

  这种级别的对位上,陆成安不可能没有压力。

  大晟王朝里,陆成安可以做到横扫无敌,是因为大晟王朝可以拎出来的人才没有密集到这种地步。

  陆成安可以成为独一档。

  【群雄逐鹿】模式,陆成安就很难成为独一档的存在。

  虽然陆成安具备天眼级别的长远目标,但这已经不足以让胜利的天秤朝着陆成安的方向倾斜。

  强度越接近的对抗,越难在短时间内打出胜负,除非是国力上的优势太大。

  看看三国就知道了。

  从184年黄巾起义开始,到280年晋灭东吴,完成统一,这个过程中足足用了百年之久。

  曹魏具备的优势已经够大了,但还是没办法完成对季汉、东吴的双杀。

  一定程度上,也是另外两个国家的人才辈出所致的。

  不过,诸葛亮面对的是汉王的正面战场,而不是侧翼来对抗陆成安的侧翼战场。

  虽然打关羽和张辽也很难打,但至少关羽作为主将是有性格缺点的,而诸葛亮已经是接近六边形战士,要是武力值再跟顶尖战将持平,那就有些无解了。

  这是三国志14,这是三国志14,这是三国志14。

  陆成安不断地催眠自己。

  “而且是托管模式的模拟推演,输给诸葛亮也未必丢人。”陆成安心里安抚一番,也是释然了。

  画面上,陆成安这一路军的前进路线其实跟孙权出兵攻打曹魏的路线是一样的。

  但陆成安和孙权的情况又不一样。

  从客观因素来讲,孙权领兵打仗,开彊扩土不太在行,军事能力很一般,是孙权打不下合肥的一个因素。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东吴的军队是支防守型军队,主动攻坚上作战乏力。

  因为东吴是世袭领兵制,军队其实是士家豪族的私家武装。

  在外敌入侵东吴时,东吴的士家豪族利益受损,其私家武装才会拼死抵抗。

  外战这些主要的战斗力不愿意出力,是孙权打不下合肥的主观原因。

  孙权一辈子都在想着怎么瓦解东吴士族。

  所以对外战争,孙权的态度很散漫,只要军事目的达成就算成功,能拿下合肥最好,攻不下合肥也无所谓,撤回就是。

  陆成安这边的楚地是被他亲自给打下来的,而且很早就被汉国给吃掉了。

  其次陆成安用的兵多数是早年作战的汉国部曲,都是打仗愿意出力的人。

  诸葛亮先前就想调动楚国原先的贵族来给陆成安制造麻烦,但是十几年的功夫,楚地的贵族早就被汉国治死了。

  【大晟三十一年四月,陆成安率领汉国精锐在合肥一带与关羽军发生交战。】

  【合肥之战开启!】

  【汉国方主将陆成安兵力:八千鬼嵬军、七万汉国步卒、八万汉国水师、一万丹阳兵、五千汉国长戟兵、一万汉国弓箭手其余部队不等。】

  【燕国方主将关羽兵力:十四万燕国步卒、三千陷阵营、两万宁国水师。】

  【陆成安的武力值为91点。】

  【关羽的武力值为100点。】

  【展开地图为——合肥。】

  由于是托管的状态,就连陆成安也没法自由操作,只能观看画面上的进程。

  【本次陆成安所使用的立绘皮肤为——荡寇清海。】

  【水师战斗力得到增强。】

  平北君侯的立绘皮肤需要95点武力值才能解锁,荡寇清海的要求少低一些,仅仅只要90点武力就能解锁,但是这个皮肤专精于水师和短兵相接。

  水师加强,近战步战加强,在这个地形上是优势。

  在富有节奏的敲击声响起,鼓声浩荡,两军之间的战役就此打响。

  围观陆成安这一路军的小八脸色都变得严肃起来。

  汉王发动攻势的岂止是两路军,其实一共有九路军,只是汉王这一路和陆成安这一路是人数最多的,所以作为出兵最多的两条战线,都承担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假如说汉王这边失利了,陆成安这边得胜而归,那对汉国而言,就是一场能接受利益互换的战役,怕就怕两路军全都失利。

  所以说陆成安和关羽的合肥之战,同样决定了两国的国运,说是生死之战也不为过。

  双方的兵力综合起来,也是接近五十万人。

  画面上,陆成安这边攻城的汉国士卒如翻滚中的海潮,一波接着一波前进,偶尔还有几个骑兵穿插在阵线上督战,两个攻击方阵那是平行推进,军纪缜密。

  身着红黑色铁甲的士兵簇拥着各色器械车辆缓缓向前移动,这种画面播放在眼前,还是极有冲击力的。

  十万级别的战役,成王见过。

  总计兵力接近五十万级别的战役,双方主将都是如此知名的存在,成王没见过。

  汉国的士兵一往无前的推进,画面转向燕国主将关羽,他面如重枣,脸色上满是坚毅之色,丹凤眼轻瞥一眼,似乎在衡量双方之间的距离。

  “八百步到了,投石车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