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354章

作者:爱开小差

  这俩孩子,他可宝贝着呢。

  又是能给他帮着批奏折,还不用担心他们心怀不轨,更关键的是,还能陪他斗蛐蛐,一起赏月。

  以往夜里都是他正英帝一个人孤零零地批这些折子,既无趣还身心疲惫,有了这俩孩子,这三天晚上,都有人作伴了,闲着还能聊几句。

  要是这两个孩子因为这种事情而消失了,他正英帝说什么都要把东南那块儿扎堆的废物们全都给拖出去砍头了。

  这一个个的都在干什么呢?

  在闪烁了接近几分钟的时间,苏为英和苏灵然的身躯慢慢稳固下来,恢复原状。

  苏为英深吸一口气。

  “爷爷,应该是我父和那帮贼寇交上手了。”

  “如果我阿父交代在那里了,我大抵是要魂飞魄散了。”

  “不过,现在没事了的话。”

  “孙儿有信心。”

  “后日,讨贼的捷报,就能在这案牍上看得清清楚楚。”

  正英帝二话不说,端坐在桌上。

  手上的笔龙飞凤舞了起来。

  这是他亲自亲笔写的圣旨,而且也没有任何一次书写圣旨,能有今天那么认真。

  先别问什么战况不战况了,全军给朕好好地去保护咱这个女婿。

  现在正英帝感觉自己的背脊都是发凉的。

  这个姓王的。

  不是说我女婿喜欢对你呼来唤去吗?

  滚蛋。

  从今天开始,你是白鹿县的千总。

  陆成安是白鹿县的四品守备。

  现在他指挥你做事,名不名正?言不言顺?

  喜欢弹劾。

  还弹劾我女婿?

  这次倭寇进犯的事儿结束了,找个理由,把你这个千总的位置都下了!

  .....

  .....

  .....

  月初求月票。

  磕头了。

  砰砰砰——

第364章 八百里加急的圣旨!

  秦道秀抬眸。

  “你身体跟不上,技巧倒是挺多的。”

  陆成安心里有些唏嘘。

  身体跟不上这一点确确实实是真的,哪怕陆成安用了五个月的时间,试图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壮,但锻炼这种东西是日积月累的。

  五个月的时间,可能会让你变得比原先强壮,但不可能让你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

  平北君侯那也是南征北战无数年才淬炼出来的武力值。

  在没有体验卡加持的情况下,陆成安是利用技巧来补足这个战力上的差距再搭配上这幅通过五个月的时间所不断打磨出来的肉体。

  老实说,武力值这个方面,陆成安应该已经有七十出头了。

  斗将是不一定斗的过别人。

  不过,对付这些倭寇也绰绰有余了。

  而为了确保整个队伍的士气高涨,他身先士卒冲到最前头,中间难免也有危机的时候,但好在身旁有秦道秀的掩护。

  她是真的猛。

  打这些倭寇,根本就是降维打击。

  但是,道理是这个道理。

  可被秦道秀这样说,陆成安心里多少不是个滋味,这不是暗戳他身体不行?

  男人不能说不行!

  “其实,我还是比一般人要强上不少的。”陆成安很认真地说道。

  秦道秀并不知道陆成安在较劲什么。

  “我奉劝你早点把这些倭寇的脑袋砍下来,趁着其他人没来之前,就近去杭州府。”

  她提醒了一句。

  “这年头能领兵的,没些城府是掌不了兵的。”

  崔钧心愣了一下。

  秦道秀这句话落地的时候,崔钧心是老半天没能回过神来,他诧异道:“这年头还有人胆敢冒功?”

  “不是冒功。”陆成安颔首冷笑道:“是赎罪。”

  “徐起昌领着朝廷的令,来这边平倭,结果这么久的一段日子以来,也没有什么捷报。”

  “但是呢,没有捷报归没有捷报,他不犯错,其实也没什么事情,朝廷还是要他坐镇这边的。”

  “问题是这次这帮真倭来袭,袭扰十余个县城,官兵死伤无数,你说他这个主帅该当何罪?”陆成安拉长了尾音。

  “革职事小,重则,那是要抄家处死的,对于他而言,唯一一个救命稻草就是将功补过,把这股进犯的贼寇全部剿灭。”

  “对于这个功劳,你说他要不要抢?”陆成安的目光落在了崔钧心的身上,“要是胆再大点,杀良冒功也是有可能的事情。”

  “人心毕竟是最难揣测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崔钧心怎么也没能料到就连实打实的功劳上,都能出现那么多的弯弯道道。

  眼神交换了一下意见。

  崔钧心不敢有半点拖沓的心思了。

  “这伙倭寇共有418人,通过各府的消息流通,说是有上千人流窜,那估计是分兵了。”

  “留下118具,另外三百个割了脑袋赶紧走。”陆成安很快就嘱咐道:“把他们身上值钱的东西全拿走,就当是给弟兄们的战利品。”

  “那我们这些死伤的弟兄怎么办?”崔钧心于心不忍道:“留在这里吗?”

  “就地掩埋?”

  “还是说放在这里。”

  陆成安沉默了几秒钟,就地掩埋是对最有利的选择。

  和倭寇的尸体混着放在这里,对那些把身家性命看的比谁都重的官僚而言,这些将士们根本不是将士,是...军功。

  割下了脑袋,谁知道是贼还是兵。

  不过,陆成安比起这几颗脑袋,还有四百多把倭刀同样可以拿来为军功所作证的。

  “就地...”陆成安抬起手来,似乎是要下达命令。

  “陆大人...我不能把我的弟弟扔在这里。”在陆成安的身后,一个满脸血污的汉子走了过来,他看了许久,最终带着些许哽咽道,“大人,您可以把我手上的这些战利品全部都收走,但是...我能不能背着我弟弟回家。”

  陆成安转过头去。

  看到的是一个人踉跄着走来,在他另一边,正扛着一具没了声息的尸首。

  陆成安哑然失声。

  这个时候,他忽然意识到了模拟和现实之间的差异,模拟中的战场是看不到硝烟,只能看到数字和军功。

  而真正的现实,哪怕只是一场小规模的遭遇战,其实都是无比的残酷。

  相较于模拟之中,只有一些被标识为臣卡的角色才有资格表达自己的情感。

  现实中,任何一个人,都有他的思想和情感。

  他们不是一组空白的数据。

  可惜...时间并不充裕。

  能留给陆成安考虑的时间并不久。

  他深吸一口气。

  打定了主意。

  “既然是我带来的人。”

  “那就一起背着走。”

  “有互相认识的,是家里儿郎的,那就自家人背自家人。”

  “不认识的,也不要紧,倒下的将士,也都是自家兄弟。”

  “就让我来背。”

  ......

  官道上。

  自杭州府马不停蹄奔来的一匹快马,风旋电掣。

  马蹄踩过无数的泥泞,在马背上不断起伏的骑士,迎着呼啸吹来的寒风,任由这彻骨寒冰的冷风刮在脸上。

  为首的齐王脸上满是倦容。

  在她的身后更有一百骑紧随其后。

  镇海的平倭大营。

  两个站岗的士卒连阻拦的动作都不敢有,目视着就这样冲进大营里的骑手。

  齐王拉紧马的缰绳,而她整个人一倾,歪斜地想要落马下来,在平倭大营负责马厩的差役想要向前搀扶,却见齐王不做半点的理会,扬鞭甩开了伸过来的手。

  “徐起昌他人在哪?本王要见他。”齐王的脸色异常难看。

  此时此刻,平倭大营内,徐起昌早就带着平倭军的人四处救援各地受害的县城,以此来挽回损失,方便补过。

  在此坐堂的乃是一个兼领兵马都监的从二品苏州巡抚潘和,听到外面的动静,面带狐疑之色,身着红袍急匆匆地走了出去。

  然而一出去,潘和便看到齐王一步一步朝着这里走来,他面无血色,浑身颤抖,吸了一口凉气,立刻双膝跪在了地上。

  “臣苏州巡抚潘和见过齐王。”潘和高声喊道,心里却止不住担忧起来。

  这次闹出来的动静,足够倒下一批人,不知道多少人要因此受到连累,而他作为兼领兵马都监,平倭大军的文职监军,更是难咎其责。

  看到齐王的到来,他不免心里有所揣摩,就怕是上头问责的旨意下来了。

  “徐起昌人呢?”齐王开口问道。

  “徐将军出营剿寇去了,营中只余我等文臣坐镇。”潘和对答如流地解释道。

  “你是兵马都监,你不随军督查?”齐王深吸一口气问道。

  “下官...下官不通武艺,不精马术,徐大人又跟下官说这帮倭寇是分兵而战,故此,他也要分兵应对,时间紧迫,不方便带着下官,他就急匆匆地走了。”潘和一点一点详细地说道:“齐王殿下,是出了什么事吗?”

  “平倭大营里还余了多少人。”齐王又问。

  “应该还有六千余人守在镇海。”潘和思索了片刻答道。

  “本王要三千人。”齐王用不容拒绝的语气说道。

  潘和脸色骤变,他连忙说道:“藩王擅动兵马,如此大事……恐怕不方便吧?”

  齐王拔剑而出。

  明晃晃的宝剑落在了潘和的脖颈上,“你堂堂兵马都监,不随军督查平倭主将徐起昌,也配同本王说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