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35章

作者:爱开小差

  正英帝让他当言官,有起到保护的作用,可以看出来正英帝确实重视人才,但问题是,言官的权力仅限于政治意义上的谏言,实际上也没多大权力,地方内政无法干预,朝廷政策,没法参与,只能提出谏言。

  陆成安再三思考。

  决定辞官。

  当言官没意义,一点实质性的意义都没有,每天上朝就是上去弹劾几句话,一天行动力就白费在这里了。

  这个功夫。

  他可以做‘细盐’、‘改善农具’,哪一件事情不比当言官有意义的多?

  【正英八年三月,在听到县府内的异议和弹劾,你愤而辞官,留下乌纱帽在‘明镜高悬’下的案牍上。】

  【一身正气触发!】

  【临行时,你冷声道:“来时两袖清风,去时清风两袖。”】

  【后书称‘两袖清风’。】

  【你离开了天京府大兴县。】

  【准备避世于乡野之中、清风自赏。】

  这时,所有正在想尽办法,抓住前期真空期发育的诸王们耳畔响起一个声音。

  【恭喜你解锁皮肤盛世隐士——陆成安】。

  

  怎么隐士了?

  秦王眉头一皱,开始翻寻消息,想了想决定使用自己本就不多的行动点查查情况。

  她的身体并不好,每个回合能动用的行动点捉襟见肘。

  用一点少一点,所以每次行动都要用到点子上,不能荒废,每一步都要精打细算才行。

  最终她看到了陆成安的消息。

  因为为民作主,被世家豪族针对,父皇给他换了一个监察御史的官职,结果愤而辞官了...

  面对这张【盛世隐士】的金色皮肤,秦王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即便她说过,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可真正动过想法,且付出实质行动的情况下,却依然没有收获到陆成安,让她心有不甘。

  “查一查陆成安的去向。”

  秦王发动手上为数不多的力量开始找人。

  【正英八年三月。】

  【是夜,月下,汉王自天京府大兴县,四处寻人问话,根据当地百姓的消息,开始寻找陆成安,不知所踪,败兴而归。】

  【此事记入汉王个人传记——汉王月下追英杰。】

  

  而此时的陆成安并不知道汉王月下追他的事情。

  他是准备找个乡野之地闭关隐居了。

  【正英八年四月。】

  【你来到一处世外之地,将其命名为桃花源,自命桃花居士,在此归隐自勉,后有流民误入此地,你决意在此间乐土教书育人。】

  .....

  .....

  .....

  为憨厚老者瓦西子加更。

  鸣谢读者支持。

  本来哥们儿挺狂的,不想发什么上架感言。

  不就是老一套,一哭二闹三上吊。

  基本上人均家里破产,什么家境贫寒困难,跪求什么衣食父母高抬贵手来点银子。

  太老套了。

  小小差上将直接索要军饷,不给,我就偷偷摸摸亲一口晋王,抱抱秦王,然后带着汉王殿下跑了。

  好了,开玩笑的,纯粹是为了水一百字的上架感言。

  应付一下责编。

  显得自己很尊重。

  哦!不!

  是本来就很尊重责编。

  然后放一张秦王完全体的图。

  

  纪念一下永远活在图池里的秦王——

  还有就是上架了,都讲点义气,也不抢你手里的猫饼干了,这免费的推荐票总得送两个,乐呵乐呵,上架就跟过年一样,鞭炮也得放个响。

  到时候,第二天——

  啪,推荐票周榜第一。

  看起来是不是也威风一些。

  至于月票榜啊、畅销榜啊、点击榜啊。

  咱也不强求了,没这能耐。

  说实话,完全体的秦王是真的好看。

  亲亲——

  .....

  .....

  .....

第55章 晋王只想再来一次!(第1更)

  【前来桃花源中的流民数百户,他们见你隐居于此,连忙询问此地名讳。】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你轻摇手中折扇道:“我名陆成安,桃花源内一个清闲客罢了。”】

  【流民大惊。】

  【“敢问可是两袖清风的大兴县县令陆大人?”有人问。】

  【陆成安哈哈笑道:“陆大人担不上,只是一介白身尔。”】

  【只见流民们纷纷跪拜下来,你两袖清风,愤而辞官的事情已经声名远播,你的所作所为受到平民们的尊重。】

  【他们觉得在这里打搅了你归隐乡野的雅兴,准备离去。】

  【你幽幽长叹,在心中暗道,如今世家当道,哪怕正英帝想要改善民生,地方乡绅也习惯了食民众血肉而生的日子,豪族已成天下顽疾。】

  【想到此处,你出口挽留了他们。】

  【桃花源内数百户人家就此落户。】

  陆成安收留了这些流民后,继续在桃花源中修身养性,研习文学,利用行动点攀爬科技树,只不过没有对应的才能,这个科技树速度很慢。

  研制细盐还好,至少原本的陆成安脑袋里有个大概的原理,可是‘改善农具’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他就没有对‘农具’有基本的概念。

  但所幸定居下来的流民要在桃花源中耕作,来保持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是对农具有个最基础的了解。

  所以通过请教一栏,可以了解到农具方面的知识,无非是将一些行动点投资在与流民的交际上。

  偶尔传授些知识给这些流民的孩子。

  毕竟在教书的过程中,也是能提高自己的才识。

  【触发特殊机遇!】

  【正英八年五月。】

  【一捕鱼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其人所见桃林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一雅士,笑而论道,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数个弱冠稚子围而坐之,恭听圣学。】

  【捕鱼人渐而远去,桃花源为世人知。】

  【有世家人寻之。】

  【李家有子名观世,世家豪门,出身显贵,久闻先生大名,欲拜师,未果,后遂无问津者。】

  陆成安眼前一亮,特殊机遇比普通情况的每回合行动点所得到的收获是截然不同的。

  上一次特殊机遇,是龙场悟道,直接演变成了天胡开局。

  【正英八年九月,你避世归隐,仕途宛若过往云烟,在桃花源中广开圣学,在这样无人打扰的环境里,这些流民的稚童们渴望出人头地,苦心求学,尊拜你为恩师。】

  【由于你所学之广,弟子各有所学,有三位弟子在你的侖讲学中脱颖而出。】

  然而陆成安发现自己固然是触发了特殊机遇,可是迟迟没有结算奖励的画面,也没有提示什么,只是说自己在桃花源中教人读书的消息。

  不过,陆成安也不是性子焦躁的人,他这个档原本计划就是当隐士,发展在正常范畴以内的科技树,到时候找到晋王和汉王,把自己研发出来的成果交给对方。

  这才是这个档最重要的内容。

  ......

  秦王苏知清目光如炬。

  除掉长孙家的计划已经初步做好了筹备,利用情报的机制,先铲除了长孙家比较重要的政治盟友曹贤后,就是慢慢把长孙家的这些党羽除掉,其次,就是维持好父皇的身体健康。

  不能病。

  不能驾崩。

  时间就是生命,父皇活的时间越长,身体越健康,长孙明的野心就不会出现膨化,叛乱的时间也会往后延长。

  这里多出来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发育时间。

  秦王看了一眼新一个月的各地消息。

  【正英八年十月,京城内传闻一则消息,在距离京城不远的地方,有一处难以寻觅的桃花源,曾经被三王共荐的陆成安在此隐居,将一身所学授业于乡野之民,世家有大儒,王氏之人,名良,他笑称陆成安所学,不过杂学歪道,不足为外人道也,只是沽名钓誉之辈罢了。】

  【晋王怒而鞭挞之,被王氏所恨。】

  秦王没有太过于停留在这些消息上,她已经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拉拢了一批不受宠的世家之人。

  原本她是想拉拢那一批被长孙家所打压的世家,但后来意识到如果自己去拉拢这批人,不但不容易拉拢到这批人,一旦走漏消息,反而会引起长孙家的注意。

  毕竟拉拢的是对长孙家不利好的世家。

  人家怎么知道你这个有一半长孙家血脉的人是不是心怀鬼胎?

  而长孙家也会很奇怪她的做法。

  反倒是拉拢那一批不受宠的世家,自己甚至能套着长孙家的名义,来为自己张罗、扶持亲信。

  这批世家,也会误以为是长孙家的人看重了他们的才能,她作为秦王顺带借势,拉拢起来要方便许多,在这个过程中,再慢慢想办法提高这批人对自己的忠心。

  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效忠的是秦王而非长孙家即可。

  秦王在积攒力量的过程中。

  汉王和晋王当然也没有浪费自己的时间。

  尤其是晋王。

  作为第四次模拟中冠绝全场的最终赢家,晋王细细思索,也清楚自己胜负手的关键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