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331章

作者:爱开小差

  这必须得查询一下来源了。

  你都是南镇抚司的人了,作为督查北镇抚司的锦麟卫,你还不会找北镇抚司的锦麟卫搞点通融银?

  就目前这次模拟推演中的风气,按理说这贿赂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要到个上万两银子?

  你搁这学陆成安呢?送上来的银子一概不要,只有自己打出来的,挣到的银子,才算银子?

  本王看了一下,你小八也没继承一身正气啊。

  凭空来的一身正气?

  再者,你小八真要学陆成安的话,那我寻思着,那你也得有这个本事啊,你现在又没这个挣钱的本事,收个贿金搞搞建设,其实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只要把银子用到位了,宁王还是能理解的。

  就非得上来就学最难的一条道路?

  画面上,成王的交易记录显现在了宁王的眼前。

  【成王银两总额:12397两(支出10000两)】。

  【成王银两现额:2347两(-10050两)】。

  【收入来源:(正英八年皇家岁银五千两、正英九年皇家岁银五千两、正英十年皇家岁银五千两......)】

  【收入支出:(正英十四年赈灾支出两万两白银,正英十五年经商亏损一万余两,正英十九年安置百姓耕种花费一万两白银,正英二十年募兵花费三万两......)】

  宁王叹了一口气。

  这小八的收入,基本全靠压岁钱,而这都是父皇给的零用钱,她还都把银子花在搞建设上了,唯一一笔投资是正英十五年经商亏本了,然后就没去搞这种花里胡哨的东西。

  没有正当的收入来源,小八是不太可能拿得出太多的银子。

  宁王想了想,她就不该跟最小的妹妹计较那么多。

  大晟王朝的兴盛亡衰,本来就和最小的妹妹没有太多的关系,全部取决于最上面的四个姐姐以及父皇的想法。

  最小的年纪,就开始通过模拟推演,接触到大晟王朝现今面对的各种险境环生的情况。

  有时候吧,知道的越多,就越痛苦,身上的压力就越大。

  她宁王没这个模拟的时候,肯定也不知道自己的舅父心里竟然包藏着颠覆大晟王朝的野心,想要用偷梁换柱的办法篡位。

  如果什么都不知道的话,她宁王每天吃吃喝喝,也不用每天歪着脑筋去想着事情,苦恼怎么解决手上这一桩桩麻烦事。

  作为实干派的宁王,想到此处,她不再忆苦思甜,如今那么多次模拟推演下来,正确的道路已经在隐隐约约之中出现。

  如今的格局之下,无论是京城的丞相长孙明还是凉州的军阀管彰、无论是魏王的造反还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都有一套解决的方案。

  模拟推演之所以还是这么混乱的主要原因,说到底还是利益分配的不够均匀。

  这最终导致多出来了一个内斗环节。

  真要大家合起伙来一起好好做事,说真的,只要给宁王五年,五年的时间,她就能让整个大晟王朝变个样!

  这是属于宁王的自信。

  可问题就出在于,大家都不愿意吃这个亏。

  汉王把陆成安让出来给她宁王,别的不说,她宁王给汉王打一辈子的工都心甘情愿,在宁王心里,皇位并不是特别重要。

  谁当这个皇帝,宁王都无所谓。

  但得到皇位,取得江山,是百分百能获得陆成安这个良臣的路径。

  所以宁王得争,毕竟她不能保证其他人的想法,却能利用皇位满足自己的需求。

  而这会引起内斗的环节,原因还是皇室之中没有出现一个能稳定力压群雄的存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憾,包括宁王自己也承认自己身上是有不足之处的。

  至于儿子辈的胜负肯定是不能作数了。

  因为儿子的能力再强,那也是儿子辈的能力,不是她们这一辈的能力。

  这一定她们这个辈分之间分个胜负,分个高低,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像母凭子贵这种手法,完完全全就是盘外招。

  除了晋王以外,大家都不认的。

  如今想来,从来不内讧,一直安分守己的燕王,才是难得可贵的存在,那到时候,谁都不得念着燕王一个好?

  想到这里,宁王就犯难了。

  这怎么规划出大家都想要的利益分配呢?

  光是陆成安这一个人就不够分。

  往大里说,汉王、秦王、晋王,这三王对皇位没有执念,她是不信的。

  要么就是汉王一口气把她们其他几个亲王吃到死,一个人独享坐镇天下的局,要么她们几个亲王搞小动作,从父皇手上偷点权力过来,再反节制汉王。

  事实上,其他亲王拥有权力,反节制汉王进一步统领天下的行为,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大晟王朝的稳定。

  专权,才能有发挥的空间,汉王能说一不二,才能做事。

  无数个人,就有无数个的意见,提出来政见,那也不能执行下去,相当于每年执政,都要为一个问题吵上好几年,从而导致根本没办法颁布法令下去。

  要么大家都有,要么大家都没有,这已经是普遍的观点。

  于是,父皇就成了一个维稳的重要人物。

  父皇不死,汉王哪怕进位为太子,那也是个监国的太子,还是一字亲王,不是真正的皇帝,她们这些个亲王,就还是同等地位的。

  大家就还能在自己的份内之中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父皇一驾崩,又规划不出各个亲王想要的利益时,内部的翻脸就会成为现实和模拟之中都无法调解的问题。

  宁王想到这里也发愁起来了。

  要不,她也用盘外招,先把陆成安的人给拐到手,生米煮成熟饭再说?

  而宁王才刚刚想到这里,画面上就出现了一个让宁王无法接受的事情。

  【正英二十六年十月,陆成安历经多年,精心照顾和教导陆谦己在各方各面的学业,本来想跟齐王请示,意欲带着孩子离开青州。】

  【但是齐王又不愿意让陆谦己跟随陆成安离开齐王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陆成安只能住在了齐王的府邸上教子成‘龙’,而就藩于青州的齐王始终将陆谦己视如己出。】

  【最终,正英二十六年十二月,在陆谦己的搭桥牵线下,陆成安续弦齐王,再次成家。】

  什么挟子图父?

  宁王顿时火冒三丈。

  她还在这里跟自己的姐妹盘算着怎么瓜分各自的利益,想了大半天,给隔壁的老阿姨偷家了,她从始至终都没想过齐王能和陆成安可以烧出火花来。

  你这么大岁数了,还贪慕男色,是不是有点不讲规则,甚至是不讲原则了。

  组织上是要重点批评你这种思想有问题的女性。

  宁王是越想越气。

  她们这几个亲王都不够分,你上一代的人凭什么还能隔了一个辈分都来抢人!

  要不要脸?

  【正英二十七年三月,齐王和陆成安相敬如宾,没有太过于亲密的举动,不同于寻常新婚的夫妇,他们之间的行为举止很是低调,就像是让陆谦己名正言顺地拥有了一个名义上的母亲一样。】

  【正英二十七年四月,齐王身体抱恙,陆成安居家不出,在齐王府邸上安心照顾齐王的起居,不久之后,齐王身体复康,此时的陆谦己已经英武不凡,手上的功夫越发出类拔萃,枪术、射术、骑术都已经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骑在品相俱佳的快马上,陆谦己都能做到百步穿杨的地步。】

  【正英二十七年五月,蒙古帝国的可汗巴林·阿露娜病逝于蒙古帝国,尊称为圣武元族皇帝,在她弥留之际,她任命拖雷等人为辅政大臣,并告知自己的亲生儿子,大晟王朝是蒙古帝国的不征之国,而你的父亲,就在那个国家。】

  【正英二十七年六月,巴林·去奴继位,成为蒙古帝国的第二位可汗。】

  【正英二十七年七月,年岁尚浅的巴林·去奴继位以后,依托于拖雷等大臣,先安定蒙古帝国内部的民生问题,而后命令自己的骑兵将之前丢弃的草原重新拿回来,让人口溢出的部分蒙古人去草原上放牧。】

  【正英二十七年八月,陆谦己表露出自己想要从军的意愿,在陆成安和齐王的认可之下,陆谦己前往了幽州开始了自己的军伍生涯。】

  【正英二十七年九月,巴林·去奴向大晟王朝的正英皇帝表露出自己的敬意,希望蒙古帝国能和大晟王朝重新建交,开启互市的关系。】

  【正英帝同意了此事。】

  【正英二十七年十月,巴林·去奴告知了正英帝,他想要寻找到自己的父亲,曾经他的父亲是出使蒙古帝国的使臣。】

  【他的母亲,蒙古帝国的缔造人,巴林·阿露娜一眼相中了这个来自于大晟王朝的男人,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的父亲逃离了蒙古帝国,离开了他的母亲。】

  【他想要看看自己未曾逢面的父亲。】

  【而巴林·去奴也很大方地承认,作为一个蒙古人,他身上有一半的血液是来自于大晟王朝。】

  不同于中原王朝极度讲究自己的血统,血脉。

  蒙古人最早期的时候,根本没有形成父系血统观念,他们更加看重的是兄弟和母亲!

  至于大汗的正统性,也不是看家族血统,而是看长生天的选择,只有长生天选择的人才会战无不胜,才是正统的领袖和大汗!

  首领的血脉固然重要,但能力更在血统之上。

  在中原文化上,血脉上的不纯正,会让很多人觉得这是一种耻辱,认为这是一种黑化,就连唐太宗有八分之一的鲜卑血统,就这一点,还天天一堆人在各大论坛吵个不休。

  但,只有中原文化讲究这个。

  因为在中原,血统跟继承家产有关系。

  外人怎么能继承祖祖辈辈努力下的家产呢?

  而这种没有接受过中原文化洗礼的游牧民族,其实是根本不把自己的血统当回事的,哪怕自己国家的君主,有其他民族的血脉,其实底下的人都毫不在乎,只要那个人有足够的手腕,足够的能力,就能让其他人信服。

  也就后来汉化严重的忽必烈又把汉人的那一套血统论照搬了不少,后面蒙古人也就开始讲究什么嫡长子不嫡长子的东西,但那都是被汉化了以后的结果。

  看着画面上的内容,陆成安面对这种千里寻父的情况,他也很无奈啊。

  我就出一趟国,当个出使的使臣,就被来自于蒙古的魅魔敲骨吸髓。

  要不是他陆成安跑得快,按照这个效率,五、六个儿子是少不了的。

  本身就没有太深层次的感情,陆成安又不想被榨干,肯定是有机会跑路,那就跑路,难不成还指望他在蒙古成家立业啊?

  可这下,宁王就更急眼了。

  敢情这蒙古人还趁火打劫啊?

  居然在陆成安出使的期间,还玩霸王硬上弓这套?

  齐王还说得上是阿姨一辈,勉强算是有些血缘关系,能当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你蒙古人过来抢我大晟王朝的男人,属实是没一丁点道理的。

  老娘之前忙于得到父皇的信赖,就懒得来收拾你们这帮蒙古人。

  如今还贪得无厌,找到点机会就勾搭咱家的男人了?

  甚至现在人死了,还让自己的儿子亲自上门寻父?

  把自己这个当母亲的,私底下欺男霸女的事情直接曝光出来。

  你这蒙古女帝那是比齐王还不要脸呐!

  可恶!

  这辈子她是不可能让陆成安出使到蒙古去了。

  哪怕是死谏都要劝住自己那个没头脑的父皇!

  .....

  .....

  .....

第345章 好妹妹,你要什么,本王给你什么!

  汉王感觉到前所未有之心累。

  她的男人被晋王抢,被宁王抢。

  燕王是个正常人,她那是父皇硬给他赛的。

  所以汉王心里对燕王是很放心的,也不会怪罪到她的头上,顶多恼一恼自家那个昏庸的父皇。

  现在好了。

  第一个没防住,第二个也没防住。

  这不,接二连三的狐狸精来了。

  蒙古的那个野女人来了,齐王这个姑姑,她也不害臊地来了。

  好家伙,内忧外患不说,这满门上下全都是贼啊!

  “为溯啊为溯...你可就长点心吧。”汉王看着躺在东宫床上酣然入睡的苏为溯,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些什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