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313章

作者:爱开小差

  说着,燕王又叹了一口气道:“不过,为今之计,也的确是要依你所言,要去力争一些资源来自保。”

  “我看这个局面,宁王和汉王之间必有一争,若是没点底气,怕是要成为挤在中间的牺牲品。”

  苏灵然听到阿娘松口,他顿时吐了一口气,总算是没有白费口舌。

  然而另外一边,晋王和宁王差点是打起来了。

  晋王每个回合都不忘记给自己的父皇送去礼品,盯着了父皇喜欢的东西送。

  在父皇的立场态度高了以后,晋王就想着借机控制在京城之中一小部分的军队。

  手上没有实质的兵权,晋王是不太舒服的,而偏偏宁王最近也在各种想办法讨好父皇。

  宁王想要安排一个自己人来当皇城禁卫的统领,控制皇城的东华门区域。

  两个人其实都在争夺兵权。

  所以冲突是显而易见的。

  一个人争没问题,两个人争,一眼就看出来问题了,正英帝那是谁都没惯着,两个人都被责罚禁足半年。

  这禁足半年的惩罚,晋王和宁王两个人是一起瘫痪了,相当于是六个回合内,白天是不允许进行任何一项操作,只能在晚上翻墙出去操作回合,而且夜间操作的内容是有限的。

  发育最凶猛的两个人被断了回合。

  汉王就抓着了这个真空期,不断在父皇面前举荐东宫的臣子,通过抬高他们的职务,来间接提高自身的权力。

  然而,全场最快乐的人不是汉王。

  是秦王。

  不知道是不是天命事件的父皇太猛了,还是什么其他情况所影响下来的结果。

  她的舅舅长孙明不再是将秦王视为傀儡,而是当成了可以合作的对象来议事。

  秦王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人身自由不再受限,虽然旁边还是有着长孙明的眼线,但是秦王的可操作空间扩大了许多倍。

  她的模拟功能恢复了正常,不再是那种被人为束缚和压制的状态。

  乃至于现在的秦王都能尝试拉拢长孙明体系下的人才。

  莫非是父皇的压制,导致她这位舅舅的控制力、权势下降了?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现在的秦王都很高兴。

  她是第一次在非乱世的局面下拥有着一个自由身。

  这就意味着她有更多的模拟可能性。

  先前的乱世,给她秦王的合理机会太少了,甚至可以说没有给到她太多的余地。

  经常要面对那种九死一生的选择。

  这次,父皇是给了她一个最正常不过的同台竞技机会。

  秦王眼泪都要落下来了。

  时机难得!!!

  我的好父皇!!!

  然而下一秒,画风瞬间转变风向。

  【正英八年十月,正英帝沉浸在道家之学,将大晟王朝境内德高望重的道士请来京城,身着道袍的正英帝,时常半夜三更就在御前打坐。】

  看到这个月的信息。

  每个人心里都是一个咯噔。

  怎么内部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父皇就开始不学好了。

  【同月,燕王看到了正英帝喜好道家之学的兴趣,同样产生了浓郁的兴趣,开始陪伴正英帝一起修行,逐渐修身养性。】

  【正英帝对燕王的立场上升了。】

  【正英八年十一月,正英帝上朝,御史大夫上疏谏言,认为正英帝求仙问道的一系列行为,影响到了国家,希望陛下能以国为重。】

  【正英帝一手倚在龙椅,随性地说了一句,“这大晟王朝的天下,不是还有丞相在吗?”】

  【朝堂之上,一时陷入了沉寂。】

  【诸臣面面相觑,不知道陛下是何用意,但很快就有人出列说道:“宰相虽然重要,可宰相毕竟不是手握重器的陛下您呐!”】

  【“陛下,不能因而怠政啊!”】

  【正英帝忽然发声的一句话,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在朝堂之上日益尖锐的矛盾。】

  【求仙问道并非本意,夺权才是暗在深处的真意。】

  【自正英帝被三姓六族拥立以来,这九家牢牢掌握了大晟王朝上上下下的权力机构,甚至于不少普通人的上升渠道都被他们所人为干预。】

  【其中长孙家为最,除去长孙明担任宰相以外,更有数名族中子弟在朝中为官。】

  【正英帝的一句话,让清醒着的人和那些不清醒的人都明白了朝堂中的权力之争上升到了新的阶段。】

  【长孙明对此诚惶诚恐,并再三表示自己年事已高,愿意告老还乡,暗中却推举自己的得意门生。】

  【触发词条——察言观色。】

  【长孙明判断到正英帝只是借势夺权,进而以退为进,虽然只是暂时脱离朝廷,但整个朝廷之中,遍及天下的党羽,仍然可以让长孙明轻而易举地影响到整个朝堂的动向。】

  虽然说陆成安一直在做自己的事情,但是他也没忘记关注核心区域的情况。

  好家伙,长孙明的技能包还真齐全,真就进攻万花筒,拥有一整套奸臣体系的技能包?

  无论是脸皮、还是向领导表忠心以及单位的渗透能力,长孙明该有的能力,近乎全有了。

  【正英帝却没有接受长孙明一时的退让,他心里清楚,长孙明不是一个那么简单的人,一个那么容易被对付的人。】

  【也许他是忠诚的,但是他手上捏着的权力不会骗人,长孙明身为丞相所拥有着的权力是能影响到皇室的安危,影响到皇权的力量。】

  【若是想要拔除长孙明的影响力,只能将其一网打尽,把附庸在长孙明身上的势力彻底打死。】

  【暂时让长孙明离开官场,这并不会导致长孙明的影响力下滑。】

  【与其让长孙明隐在幕后,不如让他摆在台面,三姓六族也不全是一条心,总有人想当下一个长孙丞相。】

  【而这是正英帝和长孙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交手。】

  【正英帝探知了朝堂之上忠于皇室的大臣数量。】

  【长孙明意识到了正英帝想要争夺权力的意图。】

  【正英八年十二月,一种名为白酒的酒水在江南逐渐流行起来。】

  【同月,陆成安率领七百人的官军暗中前往私市,在私市交易的时候,陆成安率军镇压当地的私市交易。】

  【整个过程中,走私商人非法出售的赃物被充公,总计价值六十七万两。】

  【并且获得了海寇的交易金额——约四十九万两白银。】

  【这次突然袭击,快如闪电,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察觉到会有人率军攻击私市上的交易。】

  【陆成安的行为引起了不少南方士人的震怒,走私商人的货物大多出自于这些人之手,甚至有些商队就是南方士族自己的队伍。】

  【但是在这些人却拿陆成安没有半点的办法,因为走私本就触犯了大晟王朝的律法,哪里还有人敢和陆成安作对。】

  【齐王加大了人手对你进行保护。】

  【正英九年一月,你遭遇到了刺客的暗杀,秦道秀就在你的身旁,她很是轻松地解决掉了暗杀你的刺客。】

  【你将这笔赃物和银子全部交给了齐王,让齐王再上交给朝廷。】

  【齐王上交了一半的战利品,私自留下了另外一部分,并且将这件事告诉了你。】

  【你是唯一的知情人。】

  【正英九年二月,正英帝同文武百官一同进行祭祀大礼,请求今年天下太平,风调雨顺。】

  【长孙明在祭祀以后,向正英帝说了说近些日子的情况,额外提及了在晋阳一带有祥瑞诞生,方圆百里可见红光。】

  【正英帝故作高兴,认为大晟王朝的兴盛即将到来,但暗中正英帝却提拔了三姓六族之中的吕姓家族。】

  热闹,太热闹了。

  陆成安在这边打的起劲,正英帝在京城也打的起劲。

  不过,正英帝这边的难度显然要更高。

  他身为皇帝想要夺回最高权力,是要讲究一个体面的。

  而这就是受制于儒家意识形态所导致的情况。

  这玩意作为一种非常强大的对皇权进行制约的力量,到了这种阶段,你当皇帝就必须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事。

  不能像魏晋南北朝那样,我看你不爽就能杀你全家,然后皇帝还能肆无忌惮地乱杀人。

  说的简单点,在这种局面下的皇帝,必须占据道德高地才能输出,而这儒家意识形态就相当于道德高地。

  如果不占理,没有道德高地的情况下乱宰人,就失了民心,是会出乱子的,史书上更是会遗臭万年。

  明朝的皇帝,那是被这种儒家的意识形态给欺负惨了。

  而他们对付大臣的办法有很多种。

  一种是朱棣的,我狠,不听话宰你们。

  一种是正德皇帝朱厚照的,我不搭理你,我跟你们闹。

  一种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我躲起来,我罢工,我不干了。

  还有一种就是彻底认输了,你们说的都对,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明孝宗。

  只有最后这一种,儒家给个好评,剩下全部差评,明代的皇帝在历史上留下的声誉总体不好,这就是对皇权的一种制约力量。

  真正明白怎么跟群臣玩心眼的,其实就嘉靖一个。

  嘉靖皇帝是真正站在权术顶峰的皇帝,为什么他天天跟这些儒家知识分子去辩论礼仪?这其实就是在争夺权力的最高峰。

  拿文臣的方式,对付文臣。

  正英帝走的是最正的路子,也是最难的一条路子。

  当然,这也是解决掉问题以后,影响最小的一条路子,用其他方式都是会引起国家的动荡,搞不好还会掀起一场战争。

  既然有更妥善的办法,正英帝自然犯不着冒着风险去动用军队来解决长孙明。

  拿刀砍人,那是最笨的办法。

  而我们的成王。

  正在点着每月的各项行程。

  武力、才识、各项能力,成王都在勤奋训练的过程之中。

  她要憋上足足二十年的功力。

  这一趟!

  卧龙隐居皇宫中,一朝刺破天山路!

  .....

  .....

  .....

  今天一整天都在解决那个被审核的190章。

  礼拜五晚上跟我说有严重违规。

  那时候我在睡觉,没注意。

  第二天醒来,找了半天责编和审核。

  结果一想今天是星期六。

  他们不上班。

  都是灰色头像。

第328章 目标——学说胜利!

  比起京城内的亲王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齐王在南方就很清闲了,她所做的事情并不多,就是在琢磨陆成安行事的思维。

  以及想尽办法获得陆成安这个人物卡的全面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