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302章

作者:爱开小差

  陆成安可算是真正地来到了杭州府,他让崔钧心找了一个落脚的地方。

  先没有急着登门拜访。

  张瑞回到家里,还得接风洗尘一番,而且他还要把这些天在京城所发生的事情一一告知他的亲爹。

  这信息总归是要消化一下的,若是陆成安和张瑞一起过去,大家都不知道底细,实际上也谈不出什么东西来,那都是客套。

  等到陆成安时间掐得差不多了。

  他拿着汉王的引荐信,来到张府拜会,再过七天,他就必须去温州走马上任了。

  中间的空档可以说是返乡,大晟的律法是有通融的一面,准许你回到家乡可以休息几天的真空期。

  但要求是在规定的时间内,你必须要到相应的地方任职。

  正英帝给陆成安的任职期限是二月初,算下来还有半个多月的空闲时间。

  陆成安毕竟是新上任,在附近任职的官员,拜访一下当地最高级别的长官,也很正常。

  张府很快便放行了。

  而张海京却是很给面子从内庭里走出来,亲自接见了陆成安。

  面子都是互相给的。

  陆成安主动开口道:“张伯父,子威近些日子还好吗?我和他京城同归,数日未见,有些想念。”

  “此番贸然造访,囊中羞涩,忘了备礼,但久闻伯父喜好书画,便临摹了一幅书画相赠,真是莽撞了。”

  张海京一听陆成安这话,也是接着台阶笑道:“贤侄,无妨,礼轻情意重,有这份心意便是好的。”

  陆成安这话是有讲究的,一是说明了自己和张瑞是同乡同窗的关系,二是主动拉近了关系。

  张海京是知道陆成安是汉王的人,也知道自家儿子也在京城之中为汉王做事。

  但是,张海京需要知道汉王对他们是什么样的态度,陆成安变相地也代表了汉王的形象。

  至于陆成安送什么礼,张海京都不怎么在意。

  收礼,并不是大多数官员的喜好。

  很多人其实更喜欢资源上的互换,而不是给一些浮于表面的价值品,除非投其所好。

  一身绯袍的张海京,下意识地伸手捋了捋长须。

  陆成安再双手将汉王的引荐信呈上。

  张海京毫不犹豫地看起了信中的内容,在他心里,汉王的份量是比陆成安的份量重无数倍的。

  他帮不帮陆成安,本质上还是取决于汉王。

  陆成安当然清楚这是现实地位巨大差距所带来的,不过这也没办法,他的起点就这样。

  想要让别人高看一眼,必须得拿出自身的价值来。

  张海京看完书信以后,陷入了沉默的思考之中,最终他开口道:“贤侄,你若是在这边碰到了什么难事,只要是老夫能办得到的,尽管开口。”

  陆成安要的就是这句话。

  身为武职,很多地方陆成安都是要受到文职节制的,有张海京的这句话,他到时候搞事情就有人帮忙接锅了。

  这年头,默默无闻的努力,在短期内是永远出不了头的,只能熬着。

  只有敢于闹大动静,才能有成倍的收益出人头地。

  接连客套了几句,聊了聊家里长短,等到陆成安感觉时间差不多了。

  他便从坐着的位置起身。

  “多谢知府大人。”陆成安抱拳道:“那下官就告退了。”

  陆成安隐性的政治资源其实是非常广的,但问题就是陆成安缺少一个变现的平台。

  暂时打通了张海京这道关系,临时成为陆成安在当地的政治资源,他也不拖拖沓沓的,立刻是和崔钧心马不停蹄地赶往温州。

  一直休养生息的苏灵然这下是活泼了起来。

  他一直都在模拟推演之中收集有用的情报。

  其实,他也是能参与模拟推演的。

  只要在模拟推演中,燕王和陆成安成婚,他降生了以后,苏灵然是能实际操控自己的角色做出下一步的决定。

  但是,苏灵然也没法得到模拟推演的记忆,他只能通过上面的资料消息来获得情报。

  而陆成安要去温州的白鹿县,光这块地方,就有两个人的职务是比陆成安要高的。

  一者为正五品的守备王侍节,一者为正七品的白鹿县县令武祥。

  不过,武职品级有明显的位高权低效应,七品的白鹿县县令是能节制五品的守备武官。

  而陆成安作为守备之下的千总,同样是没有话语权的。

  正常情况下,每个府都会有一位知府、一位同知和一位守备,一个五品的守备不该出现在这边,但这块地方是海寇盛行的重灾区,故此调任了一位守备过来驻兵把守。

  陆成安一到白鹿城,立刻是带着张海京的信物向两位大人报道,这两位原先的态度都是比较闲散的,知会了一声便不想动了,一听是张海京的人,连忙是来招呼了一声。

  遗憾的是,说是有八千人驻扎的白鹿城,实际上真正能说是职业军人的士兵只有两千多人,还有六千人跟民夫没什么差距。

  以陆成安这个千总的职务,按理说要分配大约一千人的兵力,结果实际到手的兵力仅仅只有七百多人,而且还是那种战斗力严重不达标的民夫。

  这也就不奇怪在抵御海寇方面,这些地方的防守一触即溃,至少人家是正儿八经杀过人的悍匪,大晟王朝这边的全部都是抓壮丁硬拉来的人。

  完全就是样子货,拿人数充量,赌人家不敢打到这里来。

  这还是有了张海京的信物,让当地的守备知道了陆成安身后有人,这才装模作样地分配到了七百人,若是没点关系,可能陆成安就是一个口头千总的位置。

  而且陆成安还观察了一下。

  上面派发下来,要下面的官员打造狼筅来抵抗倭寇,但实际上根本就没有这种武器。

  至少在白鹿城进行守备的这些士兵,是没有装备这样的武器。

  这让陆成安的血压直接是上来了。

  他旁敲侧击问了一下,守备王侍节在这事儿上也没有隐瞒什么的。

  朝廷的确是按照模样打造了狼筅这样的武器,但是白鹿城的守军们是没有装备这样的武器。

  狼筅这样的武器是给了那些主动出击,要去平寇的大晟将士。

  他们这边的守军只需要守住各自的位置,真有海寇过来了,只需要拖延时间,等待援军过来支援即可。

  陆成安这下是搞清楚了自己的定位。

  他们这支是防守的驻军,根本不算是平寇的主力军,目标和作用就是被动防守来的,是拖时间的杂牌军。

  你杂牌军要什么好装备,肯定是没资格要这个装备的。

  而且他们所在的位置很暧昧,处于一个可能会被攻击,也可能不会被攻击的位置。

  在这里放了一支守备军,最起码的威慑作用是有了,海寇还真不一定会过来碰一碰。

  但陆成安可不是一个安生的主儿,你让他呆在这里,他是真的坐不住的,而且他这次过来就是想要捞军功的。

  又不是跑过来混日子的。

  陆成安深入思索了一番,就算是想要捞军功,也得有足够的战斗力捞军功,就这七百个民夫,陆成安拿什么跟人家拼。

  这段时间,整军练兵。

  但整军练兵也是一个技术活儿,大家都是被抓壮丁过来的,当兵的情绪不高,而且朝廷给这些人的军饷同样不高。

  再者练兵的过程,就是锻炼体魄的过程,又不是人人都有这个意志力,陆成安最后还是自己掏银子出来,提高士兵的薪资待遇。

  果不其然,陆成安这样一做。

  这七百个民夫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

  可问题是陆成安也没有这么多的银子能给他来挥霍,到最后,一切发展转经济。

  不过,来钱快的方式有很多种,最简单的就是伙同这些海寇做走私,但是这玩意,陆成安是没法做的。

  一方面这是触犯大晟王朝的法律,一旦被抓到了,证据确凿,陆成安的仕途也是走向完蛋。

  另外一方面,走私来银子的速度实在是太快太快了,陆成安搭桥牵线,所用的人力还是这底下的七百人。

  万一这里面有人顶不住诱惑,自己跑去做私单了呢?

  一切组织的崩溃,都源自于掌控力失衡,上层无法约束下属的行为。

  凝聚士兵的最佳方式,是让自己和士兵成为一个无法分割的利益共同体,陆成安的利益,就是士兵的利益。

  这样一来,士兵的积极性,忠诚度,都是能得到提高的。

  但过量的利益,容易诱发贪欲的不断滋生,那就要遭到反噬了,所以走私这条路,于情于理都是陆成安不能走的一步。

  手上这两百两的银子,额外给士兵补充福利待遇,其实也就一两个月就能用光的事情。

  陆成安发现自己手上很多的赚钱手法,都是跟皇室息息相关的,没有皇室作为关系线,全都是要命的生意。

  有限制的挣钱手段实在是太多了。

  而且就算不是要命的生意,很多生意也是需要超高的经济基础才能进行消费的,想在这种小县城里赚钱,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陆成安整个人都头疼了起来。

  挣钱...挣钱...还是挣钱。

  大明朝就是被自己穷死的。

  他该怎么去弄钱呢?

  明明是官府的正规军,陆成安怎么感觉自己就像是社团的老大,要为整个社团的发展而考虑问题。

  ......

  ......

  ......

第319章 你觉得这个国家不好,那你就去努力建设这个国家啊!

  模拟推演和现实局势,最大的差异点摆在了陆成安的面前。

  在模拟推演中,凭借着数值的优势,自动会把每个事件细化为最优解决方案。

  当你数值高的时候,和数值低的时候,你做出相同的决定,却能起到不同的效果。

  数值高,好事件的触发几率高,数值低,恶事件的触发几率高。

  面对种种摆上台面的问题。

  陆成安最终还是先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来到这里,如果单纯只是建功立业,解决掉这边的海寇问题,给自己回到京城制造契机,那只能说是完成基本上的任务。

  但显然陆成安所需要的东西并不只是这些。

  实际上,陆成安还要去做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南边建立属于自己的人际圈和关系网。

  想清楚这些,陆成安回归本质,先没有着急怎么去立功,而是耐住寂寞,实实在在地去完成他的本职工作。

  以人为本。

  优先管理好这手下的七百人才是核心事务。

  这七百个人,才是陆成安最重要的变现资源。

  通过这七百个人创造的价值,最终反哺到陆成安的身上,从而加大陆成安的影响力,这是陆成安短期内的工作指标。

  正英八年三月。

  陆成安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都忙碌在和底下的士兵们打好关系,顺带陆成安也不忘记从周遭打探消息。

  就连白鹿县的守备都没能想到这位从京师临时调任过来,模样年轻,看着像书生的家伙,竟然能将手下这七百人打理得井井有条。

  从关系上来说,陆成安过来的时候,就背靠张海京这座大山,白鹿县现今的守备大人王侍节看在张海京的面子上,无疑是要给出高度的重视。

  但背地里,王侍节自然是看不上陆成安的。

  关系户,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缺乏能力。

  王侍节认为陆成安很大概率就是京城之中不知道是哪一脉的勋贵后人,放到这里来混功绩了。

  这类人往往对现实没有认知,反而很爱幻想,并且做事浮躁,不计后果。

  王侍节就怕陆成安有什么不切实际的想法,提出主张,要去帮朝廷平贼,招呼着大家去打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