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294章

作者:爱开小差

  “嫁人要嫁七十七万两白银啊?”吕琯倒吸一口凉气,“您...是真大方,真真真大方。”

  “也不知道是何方神圣倒了十八辈子的血霉,能被晋王殿下您给看中了。”吕琯摇头晃脑道。

  晋王的拳头立刻是硬了起来,“本王听说最近东南方向的倭寇挺猖獗的,父皇正在招兵买马想对付这些人,我到时候就向父皇举荐你过去当守将了。”

  “别啊。”吕琯顿时是急眼了,“我又不会水战,去南方还不让骑马,殿下,你这不是成心想要我死吗?”

  “我小心眼。”晋王很是气愤地说道:“什么叫倒了十八辈子的血霉,被我看中。”

  “对对对,被晋王殿下您看中,那是他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吕琯连忙改口道。

  “嗯...殿下,您看中的那个人...不会是上次一起去围猎的那位吧?”吕琯思索了一番道。

  晋王冷笑一声,“那你还不算笨。”

  吕琯这时忽然笑出声了。

  “那个家伙真是太好运了。”

  晋王一鞭子抽了过来。

  “殿下,你怎么平白打人。”吕琯有些悲愤道。

  “你笑得太难听了。”晋王黑着脸说道:“本王这般贤惠,陆成安娶我过门,只赚不赔。”

  说着,晋王下马,她压低了声音。

  “听着,接下来,你带着你的那帮兄弟,给我到京城四处宣扬本王看中了一个叫陆成安的男人,非他不嫁,我要你给我搅得满城都是风雨。”

  晋王吩咐道。

  吕琯迟疑片刻,小心翼翼地问道:“晋王殿下,您这样做的话...这名声可就臭了,到时候你就只能嫁给陆成安了。”

  “要你做事怎么那么多废话呢。”晋王没好气地说道:“这话儿,我就跟你说明白了。”

  “本王就是要嫁给陆成安,其他人都不在本王的选择之内,别人的看法,关我何事。”

  “再给本王买十几个绣球来。”

  “到时候你把门给我看住了,别放其他人进来,本王要砸十几个绣球到陆成安的身上。”

  一个时辰后。

  乾清宫外。

  一个太监在行道上匆匆忙忙地跑着,他来到宫殿前,打理了一番仪容,尽量平缓一下跑步后的疲倦,然后拉长声音道:“陛...陛下...大事不好了——”

  奔入宫殿。

  正在批阅奏疏的正英帝目光放在他的身上,这让正英帝很是不悦地呵斥道:“慌慌张张的,出什么大事了。”

  “陛下,晋王在京师...找了十几家当铺,变卖了晋王府邸上所有可以的物件,连陛下您的赏赐之物都当给了当铺。”

  “她...她拿着当来的银子,去找一个名字叫陆成安的读书人求亲了。”

  “奴婢还听人说,晋王这是要强嫁陆成安,今生非他不嫁了。”

  正英帝猛地站了起来。

  整个面容上充斥着呆滞、不可思议,甚至于满脑子都是发懵的状态,一片空白。

  站着站着,因为注意力上的涣散...在不留意间便摔在了龙椅上。

  “啊——?!”

  正英帝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但这个消息,他还是没有缓过劲来。

  当他缓和下来以后。

  正英帝当场咆哮道。

  “备马,给朕备马——”

  “朕要出宫,朕要亲自看一看这个逆女是要怎么强抢民男的,她是怎么敢把晋王府上的东西都变卖了?还把朕赐给她的物件都当了?!”

  “疯了,真是疯了!她竟然能胆大妄为到这种地步?是朕太偏爱她了!让她有了这熊心豹子胆!”

  而在宫殿之外。

  苏灵然的灵体看着正在咆哮着的皇爷爷,听着太监报的信,他整个人也是发昏的。

  他看到太监跑得那么快,本就耐不住性子的苏灵然就情不自禁的偷偷跑出来,想看看情况。

  反正其他人也看不到他。

  可哪里能想到,一听,就听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重大消息。

  这皇三姨的战斗力,怎么能这么强啊?

  刚找皇爷爷拿了银子,这会儿就已经开始变卖家产,当场准备嫁妆去迎娶老爹了。

  这效率,这行动力,她还是人吗?

  但凡她娘亲有这个效率,他苏灵然这会儿还能只是一个背后灵?

  就眼下这个局势发展下去。

  他的那位大哥,只怕是明年就能落地降生了。

  苏灵然眼前一黑。

  娘啊,你必须得支棱一下了。

  再这样下去,我都不知道得排到多少名以后了,不...先别说兄弟之间的排名,他甚至可能连降生的机会都没了。

  这三姨也太猛了吧?

  她根本就不讲道理啊!

  “阿母啊,你再迟钝点,咱可就真的要没了。”

  .....

  .....

  .....

  加更。

第312章 本王终生愿为你而不嫁

  一个月的时间能做什么?

  宁王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从父皇手里拿到了通往北镇抚司的资格以后,在北镇抚司之中,宁王搭了一个自己办事的堂子,她上上下下能动用的人,有四个小旗的锦麟卫。

  在内廷,宁王关照宦官,与这些人打下交情,而这些太监们报之以李,给宁王提供了一些消息。

  而宁王更是在北镇抚司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位紫色品质的近臣——崔钧心。

  在模拟推演之中,这只是第一个回合。

  宁王的第一步已经打下了基础,而现在就是平缓前推,不断向父皇提携自己手下的可用之人。

  大晟王朝有很多的事情要解决。

  东南方向的倭寇扰边、禁海政策下的走私现象明显、各地的贪腐、凉州的管氏、朝廷上的长孙舅父。

  但是,就一个月的时间,宁王这会儿积累的力量,无法对很多人发起挑战。

  像长孙舅父,他一句话的功夫,就能让宁王所做的努力付之东流。

  想要动长孙舅父,只能借父皇的势,才能打压他,而且也只能打压他,在非战争期间,想要永绝后患,难度还是太高了。

  除非有确凿的造反证据,不然无缘无故向长孙舅父动手,只会成为一步臭棋。

  所以,这一个月的宁王,主要做的事情就是慢慢发育,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同时想办法获得陆成安的效忠。

  说白了,就是积攒充分的力量,韬光养晦。

  储备人才、扶植亲信、最好弄几个合理的收入渠道,有资金,才能有做事的空间。

  东南扰边的倭寇打不打?

  当然要打。

  这是明晃晃的军功摆在眼前。

  但是,若这份军功不是自己的话,着实是惋惜。

  宁王的设想是她招募到京城之中寒门出身的骁将陈济,派遣陈济前往东南方向对抗海寇。

  有她献出来专治倭寇的兵器制图,这次军功可谓是唾手可得的。

  然而,陈济先一步投效了东宫的汉王。

  目前,宁王手上知道的几个将领,全都不在这块地方,总不能派遣一个能力不行的人前去对付倭寇。

  而且,宁王还要严防长孙舅父干涉此事。

  最差的情况是——长孙明推举一位世家代表的将领前去讨伐这些海寇。

  这位将领还打赢了,拿着军功,在东南方向驻兵,又是长孙舅父的人。

  那不就变相又增强了长孙家在朝廷内的影响力。

  其实最优解的方案是让陆成安来解决这件事情,但是宁王心里是不想让陆成安涉足危险之地的。

  因为现在宁王手上根本没有能够保护陆成安的力量。

  让陆成安这种死脑筋的人过去,他百分百是连扯带拉,把东南方向所有的问题给撕出来。

  那不就和模拟推演中的那一次一样,陆成安得死里逃生才能回来?

  宁王最讨厌做的事情,就是有风险的事情。

  哪怕是赌,她也只赌有七成胜率的事情。

  陆成安活着,比什么都强。

  把陆成安留在京城做官,慢慢来,等她宁王在京城之中势力做起来了,她就是陆成安最大的靠山,那时候陆成安的晋升之路,在她宁王的安排之下,不就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情吗?

  但是,宁王怎么也想不到她不赌,有人乐意赌,而且是赌上全部。

  这让宁王也憋不下去了。

  晋王完完全全就是破坏规矩。

  汉王同样是被晋王突然发起的攻势给敲得晕头转向,大家第一个月,都在稳步扎根。

  宁王在带自己的小团队,汉王也在带自己的小团队,她的东宫班底,已经是构架好了。

  寒门出身的陈济投身于汉王麾下,这让汉王在文武方面的人才积累起来了。

  而且汉王发现在模拟推演之中,前两年你作为君主是很难有所作为的。

  因为光凭你一个人来操作,一个月能操作的事情很少,很多事情要委托给属臣去做,如果属臣的数量不够多的话,每个月能做的事情自然而然就少了。

  手下的人才越多,能做的事情就越多。

  故此,模拟推演的前两年,身为君主卡的所有人都在招揽人才。

  上一轮模拟推演的宁王就是教学式的韬光养晦。

  前两年宁王一声不吭,第三年立马带着十几个人才投奔陆成安。

  你想要做大自己的势力,前期的模拟推演都是要一点一滴积累的。

  不可能上来就猛杀。

  真正上来就猛杀的,只有晋王那一次的模拟,可问题是那一次的陆成安杀疯了,一个人顶十个。

  偏偏晋王的基础比所有人都好,大家都缺兵少将的时候,晋王起手就有勋贵体制的将领投奔。

  这帮傻瓜搞内政不行,打仗还是有作用的。

  陆成安是一边带着人打仗,一边做内政,一个人打出了十个属臣的效果。

  有人一直在发挥,一直在为晋王冲锋陷阵。

  那场可以说是最速平定天下的一次模拟推演。

  “是我低估了她。”汉王咬牙切齿,在东宫之中来回踱步,现在父皇都去了现场,她也得赶紧去现场看看情况,不能让晋王这莽子得逞。

  在汉王的视角里,陆成安是非常难以收为属臣的。

  宁王用了那么多次的努力,终于是这次打开了陆成安的心扉,可见陆成安想要彻底归心的难度。

  所以汉王一直主打感情牌,想慢慢提高她和陆成安之间的交情,等到感情到了合适的时候,一举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