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291章

作者:爱开小差

  【是老百姓们活不下去了,是官府逼得他们活不下去了,这才有源源不断的起义军,明知一死也要奋起反击。】

  【在这个时期下,陆成安慢慢改变了原有的立场,来到南方的家乡开始传播自己的思想、推广自己的知识。】

  【而这一阶段,陆成安结识了改变他一生的女人——苏芷凝,在对方的投奔之下,陆成安得以积累了充分的力量。】

  【最终,为了恢复民生,让国家再次得到安定的生活,让中原王朝重现荣光,陆成安麾下的门客率先起义,这使得陆成安在匆忙之中,坚定了起义的道路。】

  【他的振臂一呼,万人响应。】

  【一时之内,南方诸地沦陷,同年天明阁十三功臣的李道光、花虞、罗胜英全部在陆成安的麾下绽放光芒。】

  【在盘踞南方,先消灭以柴续为首的闽地割据起义军、后灭川蜀孟华、江西魏王等等地方政权,又以鬼嵬军北伐,大破蒙古精骑,收复淮北、河南、关中、晋阳等地,从晋阳打通了被蒙古所占领的重要区域,从而光复洛阳、长安两都、直取天京府,又接纳了青州前朝亲王的投降,将北方彻底平定。】

  【由南至北,以下克上。】

  【乃前晟、后晟都未有之局面。】

  【凭借着卓越的军功,出色的局势判断,已经形成势力的政治体系,陆成安平定天下,君临中原。】

  【后在多人的劝说下登基为帝,称继晟而立,为延续正统名义,后宫之中迎娶了前朝公主,以示承意。】

  【陆成安改国号为景,年号天明,进位封帝。】

  【在这个过程中,陆成安吸取前朝士族豪强挟地跋扈的教训,加强集权,抑制兼并,实施简易的土改,整顿吏治,重用寒士,振兴教育,并多次遣使访民间疾苦,轻徭薄赋,废除苛法,改善社会状况,终结了门阀专政的时代。】

  【同时册封了一路追随自己的苏芷凝为大景皇后,两人情义笃深,感情深厚。】

  【陆成安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保护与发扬有重大贡献,在位期间就因为吏治清明和优异的内政能力,开创了“天明之治”,为后世子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景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的起步。】

  【景人李御誉之为“定乱代兴之君”、“安国定邦之君”、“仁善爱民之君”。】

  【在位初期,陆成安积极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对外态度强硬,攻灭高句丽、西南进交趾、开创了‘进贡体制’,为霸权体系建立了条件,同时为了降低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迎娶了蒙古可汗,蒙元朝廷的第一位女帝,也是最后一位女帝巴林·阿露娜,这一行为,让大景王朝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陆成安因而获得尊号“天可汗”。】

  【在文治方面,陆成安治下的大景王朝学士辈出,诗歌、词曲、小说在这一时间涌现了大量的作品。】

  【画家、诗人层出不穷。】

  【陆成安将百姓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仅仅二十年的时间,就让大部分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进入正常的耕居生活。】

  【丝绸之路,开海之策,更是让国家的商业来到了新的阶段。】

  【在武功方面,陆成安以南方起家,陆续平定中原、北地、草原、攻取高句丽、威慑南越拿下半个交趾、过于强硬的风格,让周边的国家无不降服。】

  【陆成安驾崩以后,身为一代君主,却达到了诸多武将、文臣不可及的高度。】

  【后世之君,以你为榜。】

  【大景王朝以太祖皇帝而自豪。】

  【本次从政之路评分:99分。】

  【历史形象:德才兼备、文成武就、思想开明、气度不凡、英明神武的开国之君。】

  【历史评价:只手奠定了大景王朝前六代明君之根基,开创‘天明盛世’、奠定了‘永盛盛世’、维系了‘修仁盛世’的世之英主。】

  【历史关联事件:南方起义、攻取天下、席卷草原、治民宽容、天明之治、帝范教子、任贤使能、重视法治、整顿吏治、丝绸之路、开海定邦、商税改革、内阁制度、军机处、攻灭高句丽、鬼嵬军之始、三代昌盛......等165个事件词条。】

  【“前晟、百胡、后晟、盛景、数百年载,可称雄主者,唯我景太祖陆成安一人矣。”】

  苏灵然同样是看着眼前的评分。

  这样的高度,已经感觉是相当高的极限了,但是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即便是这样,也没有打出百分的水准。

  而通过得到这次模拟推演的记忆,苏灵然现在是一点点的安全感都没有,知道了他不是唯一以后,换谁心里都有忐忑不安。

  尤其苏灵然知道自己的哥哥弟弟们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记忆之中,陆为英能力卓越,陆为邦更不用说了,被老爹教育了那么多年,被打造成了一个合格的接班人,陆为昭看似声名不显,但他的能力肯定是被低估了,你看第三代是陆为昭的儿子,而且很好地承接住了陆为邦的江山社稷,就能看出一些端倪来。

  陆去奴可是在草原把那帮蒙古人治得服服帖帖,他没死,草原上的蒙古人动都不敢动一个。

  直到陆去奴死了,草原上的蒙古人才敢有胆大妄为的举动。

  陆谦己也不用说了。

  那可是给他三千人,他就敢跑去攻打其他国家的城池,胆量不是问题,问题是他还真能打下来。

  在统领士卒、带兵打仗、个人勇武上,陆谦己可谓是二代之中的天花板。

  看着那么多神勇的哥哥弟弟,苏灵然其实也想躺平了,但是他不能躺平啊,他躺平了,人就没了。

  趁现在,老爹还在起步期、缺钱缺粮缺婆娘。

  这时机,母上不抓住,绝对是抱憾终身的事情。

  苏灵然犹犹豫豫之中,悄然问道:“阿母,您...要不找祖爷爷提个亲,让皇爷爷赐下御婚?”

  话音还未落地。

  燕王宫外已经响起了喧嚣的声音。

  “父皇,我想嫁人——”

  .....

  .....

  .....

  等下还有1章。

第309章 你是真心的,还是想拿你父皇寻开心?

  苏灵然虚幻出来的矮小灵体跟燕王对视了一秒钟。

  这个声音。

  那是一听就听出来了。

  这...这是晋王啊!

  苏灵然当场就晕厥了。

  他还得竭尽全力,用比较委婉的方式开导母上大人,人晋王压根就不需要什么开导不开导,直接就上了。

  单论做事的果决英敢,他这个皇三姨那是真的敢为人先。

  而在乾清宫内。

  正英帝怔住了。

  对于女儿们的终身大事,正英帝是有自己的考量,总而言之,他的女儿不可能就那么轻轻松松就给嫁出去。

  所以,他一直都没有那么着急这些事情。

  不过,对于晋王这次突然的行为,正英帝是压根没有放在心上。

  这事儿...大抵是想要问他要银子而拿出来的花招吧。

  心里是这般想的,正英帝却还是笑吟吟地看向从殿外一路跑过来的晋王,“老三啊,你是看上了哪家的俊杰...特地来找父皇说亲了?”

  晋王那也是不犹豫,立刻张口道:“我看上了陆成安,就是前些日子你请到宫中的那个书生。”

  正英帝思索了片刻。

  陆成安进宫献策,提及了一种针对土人割据的方针,名为【改土归流】,听起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策略。

  所以正英帝赏赐了一些东西,对陆成安的记忆也比较深刻,还派人查了查这小子的底细。

  很清白,没什么问题。

  祖上有些基业,祖父辈上也曾经有在京城做过官员的人,但听说陆成安的这一辈已经是跟族人分家了。

  不过...

  这陆成安不是汉王的人吗?

  正英帝心中生疑,他想了想,这不会是老三想跟汉王争宠,故意跑来抢人?

  毕竟现在真要说的话,陆成安是东宫的人,而且这段时间,他这个父皇,也确确实实恩宠汉王,这都让汉王坐镇东宫了。

  而东宫一事,汉王的地位可谓是突飞猛进。

  晋王借此故意争宠,也是说得通的。

  “哦。”正英帝应了一声,“那你们只不过见过几面,你是怎么就突然想要嫁给他了呢?”

  晋王没想到父皇的话儿有那么多。

  你不是早盼着我嫁出去了吗?

  现在我倒是想嫁人了,你却不给了,真是奇怪。

  思来想去,晋王还真拿不出什么理由来,因为她所经历的,全部是模拟推演带来的,很多事情都是在模拟之中发生的。

  她想着的就是先生米煮成熟饭,省得节外生枝。

  之前讲规矩,那是因为局势尚且还在晋王能够掌控的情况下,现在不讲规矩,是新的变化已经出现,在大家都没有形成明确的优势前,先下手为强,总归是好的。

  真这样拖下去,陆成安早就被宁王那个坏女人给骗走了。

  现在这个局面,晋王不能给宁王偷袭的机会,要打就打最正面的战场。

  至于感情,成亲了以后慢慢培养,而且晋王和陆成安在模拟之中,那也是先成亲后有的感情,再来一次又如何!

  晋王可一点都不蠢。

  她【四世三贤】的时代记忆卡被成王卡在了手上,你又怎么确保其他人拿到存档的其他记忆卡,不会使用呢?

  宁王除了这次的模拟推演外,还有一次乱世的【晟龙在世】,她是终结乱世以后的明君。

  汉王常规模拟之中,几乎次次都能成为女帝,而且已经是非常合格的守成之君,有时候还能小爆发一下。

  最猪的事情,就是她晋王遵守了规矩,其他人又不讲规矩了。

  这是晋王最顾虑的点。

  有成王乱用体验卡的先河,你怎么能保证其他人不会为了利益最大化,偷偷使用记忆卡?

  这次宁王的成功,给晋王带来了很大的危机感,她就是死,也得死在冲刺的路上。

  看着陆成安被人抢走以后,只能气得在府邸上无能狂怒,不是她晋王的作风。

  “我看对眼了。”晋王的理由直白,接着,她继续开口道:“而且我挺喜欢小孩子的,想生个孩子玩了。”

  正英帝虽知道自己这位三女儿,很不正经,但是作为一个父亲,看着英姿挺拔、容颜俱佳的晋王,偶尔,正英帝也会有望子成龙的念想。

  光看晋王的卖相,是真好啊。

  要是做事这方面再牢靠一些,像她这幅英挺的模样一样聪慧,那就更好了。

  可是,正英帝听着晋王所说的一番话,又忍不住心中感慨万分,觉得自己对于晋王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

  这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了。

  喜欢陆成安的理由,很晋王。

  但是生孩子,只是为了给自己玩,正英帝是真的很惆怅。

  “父皇,我若是添个皇孙,为您日日请安,这岂不美哉?”晋王美眸一闪,她旋即说道:“皇室,人丁兴旺才是一件好事啊。”

  晋王这句话,却是真真切切地说到了正英帝的痒处。

  人丁兴旺...人丁兴旺。

  这都多少个女儿了,他愣是一个儿子都没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正英帝只得照搬他父皇的那一套办法。

  准备让女儿继位。

  可晋王这番话,顿时是提醒了正英帝,他生不出儿子,他的女儿要是能生个皇孙出来。

  那好像也不是不行?

  正英帝心里惊喜交加。

  他正欲开口之际。

  晋王又说道:“父皇,咱想嫁人,这嫁妆可不能少啊,我娘就给了我七万两,剩下来的九十三万两白银,就得父皇您给我了。”

  “你看啊,咱办个婚礼,得出三十万两银子吧,嫁妆得来个五十多万两白银,不能堕了我皇室的威风,其他七七八八的再来个二十万两银子垫着。”

  “这还是咱成亲的开销,等以后生出来小崽子,这孩子读书的费用啊,日常的需求啊...饮食方面的准备,还有锦衣玉食般的优异生活,那都是少不得的。”

  “就保守估算一下,成亲你得给我一百万两的银子资助,然后咱生了孩子以后,父皇您还得给我两百多万两,这得拿来好好富养咱的儿子。”

  “但我感觉我可能不止是生一个,可能要生很多个,所以两百多万两还不够,您还得多给我点。”

  正英帝听着晋王一本正经在那里盘算着银子,整个人头都大了,你这是成亲吗?你分明是来找你爹抢银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