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287章

作者:爱开小差

  【永盛十年十二月,你派遣士兵占领了这块岛屿,并且开始建设府邸,作为大景王朝的实控领土。】

  【你沿用了商人们内部的叫法,正式取名为——台湾。】

  【永盛十三年二月,大臣们在太子离世两年以后,陆陆续续开始劝谏陛下,告知了陆为邦——国家稳定需要一个继承人。】

  【这是国本所在。】

  【然而陛下却独宠楚后一人,致使血脉稀薄,这是置江山社稷于不顾啊!】

  【在群臣的劝诫下,陆为邦被迫开启了选妃的事务,然而新招了大量的嫔妃,他依然没有宠幸其中的任何一人,后宫三千独宠楚后。】

  【永盛十三年六月,总督漠北的景室宗亲陆去奴因长期无法适应气候的问题而去世,这导致蒙古内部发生了剧烈的震动。】

  【先前通过军功获得大量赏赐的蒙古军人有些无法放弃这样快速获得财富的方式。】

  【同月,景室宗亲陆去奴的儿子陆长渊继承了父亲的职务,但是他在蒙古地带的威望尚浅,对蒙古士兵已经丧失了控制能力。】

  【陆谦己前去控制草原上的蒙古变故。】

  【结果未曾想过的事情发生了。】

  【由于陆谦己和蒙古人有过多次的军政合作、交际,双方知根知底,在了解到了蒙古人的想法以后,陆谦己同样来了兴趣。】

  【永盛十三年七月,在火寻州、草原上的蒙古骑兵在不受官方命令的情况下,组织了一支军团再度向西边的列国发起了攻势。】

  【他们起初的想法仅仅只是想要趁着天气好,洗劫一下西边的国家。】

  【这一场不受漠北总督、大景王朝所控制的私下行动,掀起了第二次西征。】

  【在这其中,还有陆谦己和两千亲军的身影。】

  【这次不受控制的西征行动,让陆为邦大为震怒,不过陆谦己则是送来了一封书信。】

  【他告知陆为邦,他和蒙古人只是想要看看西边国家的风景,打算在入秋之前掠夺一些财富回来,并非是叛离大景王朝。】

  【不过...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在一路向西驰骋以后,陆谦己和随军作战的蒙古精骑这才发现,相比于中原王朝的墙高城坚,这些西方的国家实在是太容易攻打了,无论是城墙的防护性,还是士兵的士气,就连装备都远远逊色于他们。】

  【永盛十四年六月,陆谦己带领着的蒙古精骑,踏碎了西方诸国,一度进攻到了孛烈儿所在的领土。】

  【正是‘来也快,去也快’的风格,这些国家面对这样风一般的骑兵几乎没有半点的招架能力,火器在作战之中表现出来的效果惊人。】

  【这些国家的军队对陆谦己和蒙古人产生了畏惧的心理,几乎到了望风丧胆的地步,只要看到这些骑兵的影子,就产生了想要逃跑的念头。】

  【永盛十四年八月,陆为邦的二子陆长鹤出生了。】

  【永盛十五年九月,陆长鹤早夭。】

  【接连两个孩子的病逝,让陆为邦的心情再次来到了低谷。】

  【永盛十五年八月,陆为邦决定进行北巡,而向周边的国家彰显武力的同时,陆为邦也抱有着想要出京散心,来缓和一下二子早夭的痛楚。】

  【在这个途中,陆为邦感染了疾病,太医为其治病,却迟迟没有康复的迹象。】

  【永盛十五年十二月,陆为邦北巡回来以后,病逝于宫中,在临终前,陆为邦挑选了继位的人选,并托孤数人,可因为无子的缘故,诸位大臣不得不再一次进行商议。】

  【最终大臣们遵从了陆为邦的想法,敲定了人选,决定让陆为昭的长子陆长攸继位。】

  【同时为陆为邦的病逝进行丧葬的处理,在多方的权衡之下,陆为邦的谥号为——高明广运圣神孝武皇帝,可称景武帝,庙号太宗。】

  【葬于景正陵。】

  【景武帝的一生波澜壮阔,武就文成,唯独欠缺的便是与民仁厚的廉政,不过在建立养病坊以后,景武帝在民间的声名渐而好转。】

  【陆长攸继位以后,改年号为修仁。】

  【同年,陆谦己终于回到了天京府,他面对二兄的病逝极为难受,可看到年幼的陆长攸继位,他表现得出奇愤怒。】

  【在他眼里,主少国疑,二兄病逝,皇位应该在大兄陆为英的头上,哪怕陆为英只是一个庶长子,但以陆为英的年龄,能力,都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让四弟的儿子继位,在他看来,这显然是想要群臣想要摆布皇权,慢慢渗透权力之举。】

  【陆为英明哲保身,并没有在这件事情上发表什么言论,一再表示自己没有当皇帝的想法。】

  【修仁元年三月,陆谦己得知了二兄的遗诏,在这其中,将苏宁玦、程和、王阶、陆成臻、陆灵然等五人列为托孤的重臣。】

  【此刻,陆谦己已经渐渐想明白了原因。】

  【陆为英已年入半百,无力支撑国事,故此不能为帝。】

  【陆为昭虽教育良好,却受制于身份,同样不能为帝。】

  【他这次私自带领蒙古军队西征,犯了朝中忌讳,也不能成为新帝。】

  【在种种考虑下,不得已之下只能选择三代之人为君。】

  【而相比起他的不受控制,行事跋扈,陆灵然更有宗亲和睦之风,所以他可为托孤之臣。】

  【这是二兄怕他做事乖张,坑害了侄儿,故此不敢让他成为托孤重臣。】

  【很显然,陆为邦那是怕他陆谦己逾界,以托孤之臣代使君权。】

  【考虑清楚以后,陆谦己苦笑。】

  【你又怎知我非忠臣?】

  【修仁元年九月,陆谦己告老还乡,剃度出家为僧侣。】

  【修仁元年十二月,在陆长攸即位初年,陆灵然便以托孤重臣的身份从旁协助,而陆长攸年幼,又对宗室之中这位和蔼可亲的叔叔极为信赖,故陆灵然能有效地推行政令。】

  【在经济上,陆灵然再度沿用了前制,在政治上则整饬吏治,任用贤臣,在防守方面则任用了高祖皇帝留下来的天明阁功臣战将。】

  【不过,陆灵然做事讲究无为而治,他没有强烈的征服欲望,在短短数年的休养之下,大景王朝的经济越来越出色,而在军事力量上依然保持着应有的强盛之姿。】

  【因为陆为邦所推行的各个福利政策,导致国库虚耗,而陆灵然所讲究的休养生息,乃是仁政,他让被景武帝所挥霍一空的国库重新开始填补了起来。】

  ......

  【修仁七年五月,天明阁十三功臣之一的苏宁玦历经五朝,寿终正寝。】

  【全部人员逝世,本次模拟结束。】

  “太能活了,这也太能活了。”

  “我都死了快三十多年了,老八这才死啊?”晋王感叹道:“别的不说,论寿命,她是真的长寿。”

  “得亏是她活得久,死得早点,你都看不到咱儿子大杀四方的画面。”

  “景武帝!万国来朝!疆土最大!”

  “区区一个苏为英,这次模拟推演,被我儿子彻底压制!”宁王找到了一次输出的机会,直接是重拳出击。

  神情之中难掩她的骄傲。

  生!

  陆为邦这个儿子,必须要生!

  晋王听后,当场勃然大怒道:“那是你捡了一个便宜好吗?本王稍微认真一下,可能就是你这辈子达不到的上限!”

  “而且这一次,你就说陆为邦是不是本王带出来的吧?”

  “没我,你儿子肯定也站不到这个高度的。”

  晋王的话音刚刚落地,画面就进入了结算的界面。

  按照模拟推演之中做到的事情,事情的影响力,来给出这次模拟推演的综合评分。

  一般而言,自己只能看到自己的评分,想看别人的评语和分数,需要得到别人的允许或者其他人展示了自己的结算画面。

  评分等级为——甲/乙/丙/丁。

  晋王的分数只有60分,丙级水准,分数全靠着前期打叛军来平叛,打压贪官、训练士卒得以提高的。

  而刚刚结束模拟的成王已经忍不住开始得意。

  “三姐,站在你面前的人是——大景王朝开国功臣、天明阁十三功臣之一、攻灭高句丽、西征花剌子模、历经五朝皇帝却仍深受信任、武帝一代的托孤重臣、正面带队冲锋一往无前,武力直超常人不可及的水准,堪称万人敌的定夷侯——苏!宁!玦!”

  “别嚷了,从一字王变成侯爵是一件很得意的事情吗?”晋王可以容忍宁王的一时得意,却无法接受成王现在的变化。

  这次模拟推演,最大的赢家是宁王,第二位赢家就是成王了。

  给老八那么神气的一次机会,晋王是无法接受的。

  “不是,从一字王变成贵妃,你也好意思斥责我?”成王居功自傲道:“三姐,你得尊重一下我了。”

  “我可是在盛世之朝做出了莫大贡献。”

  汉王幽幽长叹道:“是啊,的确做出了莫大的贡献,但你父皇是谁,你还记得吗?”

  “眼下还在怀念我大景之强大?”

  “怎么不想想办法为父皇排忧解难呢?”

  成王顿时是神气不起来了,她压低了声音道:“那也得看咱父皇是不是阿斗了。”

  “真软泥扶不上墙,我就是诸葛亮也没办法啊。”

  “大景朝可是连着出明君的。”

  “咱父皇太糊涂了。”

  “比一比,就个人而言,咱父皇是守成有余,定邦不足,中兴困难,盛世嘛...遥不可期。”

  说到这里。

  成王叹了一口气。

  她怎么想,还是感觉在陆成安、陆为邦手下当官,来得舒坦。

  .....

  .....

  .....

  调时差。

  上个月已经调好了。

  结果最后一个星期,被同站的某崩坏三作者带歪了时差。

  也怪自己自控能力不强。

  一句上号,一个通宵,一个星期,崩了时差。

  征文奖金是有更新字数要求的,所以这个月后面的加更肯定少不了。

  今天先歇一歇。

  昨天欠的更新,过几天直接补上。

第306章 自由王朝模式解锁!评分第一的宁王!

  在成王叹息的一瞬间。

  一道声音响起。

  【本次模拟结束。】

  【正在替你构架大景王朝、正在填充大景王朝的资料信息、正在填充大景王朝的地形,正在填充大景王朝的词条库。】

  【大景王朝是承接大晟王朝之后的新生王朝,民情习性、制度都有相类似的地步,后宫嫔妃更有大晟王朝的皇室。】

  【故此,这一时期,被后世之人,称之为——晟景时期。】

  【又因景朝国力强盛,远迈晟朝,而晟通‘盛’,还能另称‘盛景’。】

  【其中,大景朝先有六代明君治世,《景书》称之——《六世治邦》。】

  【景太祖陆成安的文治武功尤为突出,他一手组建了完整的内政体制,军事体系,确立了重武的路线,国家呈现出了罕有的军力充沛,同时思想开放,没有禁止文人思维的传播,在他成为帝王的十余年间,大力推进了教育。】

  【这让很多庶族子弟有了获得知识的机会。】

  【文化的开放,军力的重视,让其他国家无比畏惧于大景王朝的实力。】

  【而这些变数也为大景王朝埋下了祸根。】

  【在景太祖驾崩以后,继任者陆为邦承接皇位,以‘武’著称,统御天下,权慑江山。】

  【他延续了景太祖的政策。】

  【大景王朝的强盛得以延续,然而陆为邦深爱楚后,两个嫡子全都病故,最终挑中了景文帝陆长攸接手江山。】

  【景武帝陆为邦病亡驾崩,留给陆长攸的是一个派系林立,权力无法妥当控制的江山社稷。】

  【然而经历了数次政权的博弈,凭借着陆灵然的辅政,陆长攸一步一步解决了沿路上的政敌,而陆灵然的全身而退,也让陆长攸在二十岁时正式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