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271章

作者:爱开小差

  面对宁王的拉拢。

  成王不拒绝,也不接受。

  经历过那么多次的模拟、还有吕布的人生经验,成王也不傻。

  再笨的人,做题多了,也知道有些不好做的题目该怎么躲。

  夺嫡这个话题,太沉重,成王哪里敢掺和,这几个大侄子,全都是怪物。

  她有这个能力惹得起吗?

  当个围观群众,看看神仙打架也挺好的。

  入局,当陆为邦的二爷党,帮着宁王做事?

  别搞了,万一陆为邦输了呢?

  一条战船上的,她成王不得跟着翻车啊?虽然以姐夫宽仁的性格,她不太可能会死,但是一身的荣耀,那不是说被姐夫收回就被姐夫收回?

  到时候,姐夫再给她一个——反复无常的评语,让史官大肆锐评她的一生。

  接着把她从天明阁里除名,里面的等身雕像推了,名字再给抹掉。

  这比杀了她还要难受。

  还不如当场给她一刀呢!

  最重要的是,她成王不要面子的吗?

  这次模拟推演,她成王第一次站在那么高的位置名垂青史,这可是开国功臣。

  你让我给你的崽子卖命?

  不存在的。

  铁血皇党。

  不要跟我说有的没的,现在的皇帝是谁?是我姐夫!

  我是姐夫的鹰犬爪牙,怎么可能会给你们做事呢?帮帮忙,摆正一下地位,认清楚一下眼下的局势。

  你虽然是皇后,但我也是开国功臣。

  互相尊重。

  差不多就得了。

  而且一个鹰犬爪牙,不为皇帝做事,为其他做事,那就离革职不远了。

  少跟我套近乎,注意一下分寸。

  大景王朝第一忠臣,没错...正是在下!

  【成王已经拒绝了和你商谈此事的余地,在她的警告下,你若是再敢当着她的面谈及此事,那就休怪她翻脸不认人了。】

  宁王先是引导成王的思维,又是威逼利诱试图让成王加入自己的阵营。

  没想到成王铁石心肠,完全不为所动。

  最离谱的是,成王还给她甩眼色。

  你小八不是出了名的利令智昏,站队摇摆,还头有反骨,怎么这次的骨气能硬到这种地步?

  陆成安给你下蛊了是吧?

  下一秒,更离谱的事情发生了。

  成王竟然还有胆跑去给陆成安打小报告,明里暗里表露出皇后这些天来,日日骚扰她的行径,严重干扰到了她的正常生活。

  陆成安也没料到成王居然如此的忠心耿耿。

  不愧是我大景王朝第一忠臣。

  让她当自己的禁卫军统领,果然是靠谱的。

  而陆成安细想下来,看了看宁王最近的所作所为,其实宁王所做的事情也没有什么不妥的。

  当母亲的,总归盼着自己的儿子能过得好点。

  提前铺路,到时候真发生了什么事情,也能有个退路。

  尤其是八龙同朝这个词条的出现,可以说不光是压迫感给陆成安上满了,那也给其他人带来了很强的压迫感。

  逼迫着所有人去考虑子嗣的问题。

  这让陆成安不得不考虑扩张的路线。

  土地就那么多,分不出来太多的地给别人了,只能试试看能不能从其他地方找补找补了。

  草原这块地,陆成安规划的是让大景王朝来消化蒙古这个族群为他们效力,到时候再由同化的蒙古人控制草原地区。

  后面,草原外怎么扩张,慢慢来,毕竟这边运送粮草,阵线实在是太长了。

  西征之路,等蒙古人完全愿意听从大景王朝差遣再说吧。

  陆成安比较看中的是古印度那块地,但问题是怎么打过去又是一个问题。

  为什么老祖宗只想着打西边,不想着打南边,就是环境太恶劣,瘴气严重。

  两广以南,基本上都是崇山峻岭,热带雨林,云贵这两个地方,在古代人眼里就已经是穷山苦水之地。

  再往那边一路猛打,只会碰到更穷,压根就没有耕种空间的土壤,那打来干嘛,收益在哪里?为了一大堆的无用之地,一路打过去?

  所以古时候的中原王朝,大多都放弃了往南边开荒、征服的计划。

  但实际上熬过那些穷地方,能打到印度来,那就迎来转机了。

  不说印度这边土地上住着的人,单论印度这个地理环境,其实是非常好的。

  而且优势也独特,北方边地几乎与外界隔绝,不用担心这边有异敌入侵,北印度,有恒河、印度河流域来冲击平原,这片大地也以土地肥沃著称,其次境内也有着丰富的矿产,铜铁的储量也非常丰厚。

  这个土地优越的程度,太适合种田了。

  要是陆成安能打下这片地,再派自己的一个儿子建立大景王朝的分公司,这不香吗?

  真面对那种很难再熬下去的情况,陆成安大不了亡命一波流,直接发动南征。

  在陆成安思虑之后的战略计划时。

  大景王朝浩浩荡荡的大航海时代正式来临了。

  陆成安解除海禁的那一刻起,有关于大海的各项科技技术就在不断地攀升。

  大量的商船落水,开始往外边进行贸易,促进了大景王朝的经济。

  同时宁王把改税的方案呈了上来,在税收上,她早早地就准备了税改的方向。

  和陆成安想的一样,宁王也是把大部分的税放在了商人的头上,砍商人的大头。

  爆的就是那些海商的金库。

  毕竟大晟王朝说是禁海,但皇室自己还是能下海对外贸易换取财物的。

  宁王作为皇室子弟,不可能不清楚这其中的暴利。

  现在陆成安既然开放开海之策了,那就在海边设立关卡,加大对这些海外商人的商税,总不能钱全给商人赚到,商人还一口金币都不肯爆。

  陆成安既然决定了要吃商人的钱,那就干脆吃一个大的。

  【天明四年六月,你与元贵妃巴林·阿露娜结合,生下了你的第六个儿子,你给他取名为——陆去奴。】

  从天明二年十一月,再到天明四年六月,陆成安第六个儿子也落地了。

  【在陆去奴降生以后,蒙古人对你的立场再次上升,大量的蒙古穷人开始归附中原王朝。】

  【你依此组建了一支万人的蒙古突骑作为大景王朝的骑兵部队。】

  六子的到来。

  刚刚因为其他事务而消停下去的压迫感再次被提了上来。

  八龙同朝,去奴这小子,不会到时候带着蒙古人西征去了吧?

  那就真成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神仙局了。

  不过,那也很难操作。

  没钱没粮光有兵,想要发动起来,还是很困难的。

  就这种情况下,他这个当爹的,也得有这个资金来支持儿子们实现他们的梦想。

  你光想是没有用的,你必须要有银子作为军饷,有粮草作为支撑才行。

  【天明四年七月,经过四年的休养生息,各地减免赋税的益民政策停止,你的国家税收将恢复到正常水平的状态。】

  【在你长达四年的统治下,整个王朝终止了乱战,社会趋于稳定的状态,粮食生产积极,粮价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

  【粮价基本恢复到了11文钱一斗米的价格。】

  【而你兴办教育,试图让庶族同样获得机会读书,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在第四年,你重启了科举的制度,同样也是在这一年,你录取的学生,已有十三位出身于庶族。】

  【恭喜你获得新的环境词条——人才济济。】

  .....

  .....

  .....

  第二更。

  5200字。

  准备睡大觉了!

第291章 这意味着我们拥有无限可能的机会!

  【人才济济】这个环境词条效果,需要在国家高度注意教育,并且不断兴办社学的情况下,通过长期的积累,才能涌现出一批人才,供给朝廷使用。

  提高的是名臣出现率,考生们的综合能力,大大补足了一个王朝中下层的管理官员不足的情况。

  一般【人才济济】这个词条出现以后,意味着陆成安的人才储备宽广了起来。

  他想杀人的时候,就再也不用顾及在解决掉了一批贪官污吏以后,没有实干的人才顶上这些人的空缺。

  有【人才济济】,那么就有的是人来顶替这些旧臣的位置。

  而朱元璋在洪武十五年的时候,就发动了‘空印案’,号称是清洗了数万的官员。

  但朱元璋在这次空印案中,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清洗原有的前元官员来给朝廷换新血。

  毕竟官老爷的后人还是当官老爷,朱元璋打下了天下,又不可能面面俱到,赢是赢了,一大批人投降了,可很多人是前元投降过来的地方官员,元朝的兵部尚书张昶作为一个汉人,更是整了一出——‘身在江南,心在塞北。’

  很多人都心向蒙元,更称其为——皇元。

  这真的是因为他们很忠心吗?

  是视死如归的忠臣吗?

  蒙元政权之所以可以拉拢那么多的汉臣,就是蒙古人对地主太好了。

  你以为的汉族人被蒙古人各种压迫。

  实际上的情况是,蒙古贵族和汉人地主对蒙古穷人和汉人百姓疯狂剥削。

  而且元廷十分重视地主的利益,地主不仅可以不交税,还可以花钱买官做。

  只要把地方官搞定,汉人地主几乎是为所欲为,交齐税了以后,想对佃农做什么就做什么。

  因为蒙古人根本就不懂内政,把草原那套带进来了,拿人口作为战利品来算,让那些身为佃农的百姓成为汉人地主的奴隶。

  既得利益者当然就无比地怀念元朝的统治。

  而后来效忠于朱元璋的文臣集团,很多很多都是前元的官员,就连刘伯温都是元朝的大儒。

  这批人,以朱元璋的性子,他敢用吗?

  空印案主要清洗的就是那些前元的官员,而这些官员很多人都是元代遗留下来的大地主。

  朱元璋是不可能放过这些人的。

  不过,一口气杀那么多的官员,是很容易引起朝堂崩溃的,所以朱元璋并没有在建国的初期就大张旗鼓。

  这桩大案爆发的时间节点在于洪武十五年,在十五年的积累下,已经有充分的读书人可以接替那些官员的位置。

  所以说,朱元璋发动空印案,极有可能是早就准备好了。

  无论是时机,影响,目的,都非常的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