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227章

作者:爱开小差

  让我出去,必然大胜而归!

  【常乐十三年四月,皇太子苏灵然在沉思片刻后,同意了你统领一支镇边军队,进发高句丽,同时命令齐王整顿兵制,在青州招募一支乡勇,一同进发高句丽。】

  【在他设想中,需要三路军队一同进军,一路为水师,以突袭骚扰为主,而正面由晋王作为主力部队。】

  皇太子苏灵然的爽快答应。

  让晋王对自己侄儿不由有了一丝认可感。

  还是你小子有眼光。

  知道这个高句丽乃是我大晟王朝的心腹大患,不除不行!

  在决策果断这一点上,跟咱的好儿子苏为英不分上下。

  晋王高度评价了一下苏灵然。

  顿时兴致勃勃地开始调整自己的部队和部将往边境疾驰,这打仗还能培养自己部将的能力,不给她晋王打仗的机会,部众的能力都无法提升。

  陆成安能把吕琯锻炼成金色。

  她晋王练了那么久,才是一个不成器的紫色,看看这次高句丽的战场,能不能让吕琯迎接一场涅槃蜕变。

  而在她的旁边,成王随阵出战。

  她这十年来,其实是托管培养自己能力的,这大晚上的,她年纪那么小,肯定是忍不住有些想要犯瞌睡了。

  做好了托管方面的部署,她就情不自禁地闭上眼睛睡着了。

  原本计划是托管五年就出山,由于睡过头了,成王醒来的时间都跳跃到了十年以后。

  而各方面的能力,也在成王托管下的奋勇锤炼下来到了紫卡的地步,在武力方面,更是来到了80点的超高数值。

  脑海里有晋王传授她的一套剑法与箭术。

  成王在武力上的进步是突飞猛进的,这点也有可能跟她的年龄有关,年龄小的情况下,锻炼能力是事半功倍的。

  对于成王而说,晋王无疑是她的授业恩师。

  哪怕晋王嘴巴碎碎的,动不动就开荤段子,还爱显摆她的大胸,各种调侃妹妹们的不成器,但是成王心里还是认可晋王这个姐姐的。

  要是能靠谱点,那就更好了。

  这是成王小小的期望。

  不过,目前看来,想让晋王靠谱这件事情,还是她奢望了,除非是陆成安搭配晋王,不然的话,成王感觉在晋王的麾下,还是特别的没有安全感。

  总感觉晋王一个不小心就能给她带到坑里去。

  既然没有陆成安来给你当军师。

  就让我成王来当你的狗头军师吧,咱的才智虽然只有70多点,但是在晋王的麾下,成王认为这个数值还是够用的。

  晋王的部下肯定没有其他人比她的才识更高,更有这方面的能力来协助晋王用谋略攻城了。

  什么火攻。

  她也超会的好吧!

  通宵狂看【三国志】的成王,满脑子都是自己指点江山,语不惊人死不休,一计攻灭高句丽的神采飞扬。

  看我这段时间不断努力下的表演吧!

  晋王三姐!

  咱的目标可是超过你!

  .....

  .....

  .....

  病情有些恶化了,深感不适,浑身放射性的酸痛,很难形容这种感觉。

  但抗原显示是阴性,大抵是我太敏感了。

  这章5500字,只比日常的四千字多了1500。

  深感歉意。

  给我两天保底更新的时间,后面会重新加更补回来的。

第250章 苏灵然的《知天时》,燕王的制服诱惑!

  大晟王朝在宣布对外作战后,整个国家进入了高速运转的过程中。

  燕王执政期间的早年,整个国家的经济是一路上涨的,加之燕王每次的选择都是偏向于好事件。

  这就让大晟王朝的国力呈现出了复苏的状态,比起正英帝在位期间的国力要强盛的多。

  而出征所要的粮草和补给线,就得交给宁王来想办法去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晋王自个儿是开心了,但是累的人,是那些默默工作的倒霉蛋。

  关键,晋王做什么事情,目的都是很明确的,宁王一看就看出来晋王的小九九了。

  她想打,无非就是想要锻炼自己的军事能力。

  【女帝养成计划】,每一次模拟都是一次人生,晋王累积的经验越多,在军事能力上的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

  她不想浪费每一次模拟锻炼自己的机会。

  这是晋王每次都想出征的原因。

  积极是积极的,但是压力全都给到了其他人,一旦远征没打出效果,吃下苦果的,还是大晟王朝。

  这次远征能不能打赢,全看晋王在上次模拟中对付高句丽时,有没有积累相对应的经验。

  晋王现在手上的牌不少。

  她小算盘打得是噼啪作响。

  只是平时不显山不露水,显摆的时候,只显摆一部分,真正的实力,晋王是从来不会暴露出来的。

  晋王五骏骑,其中吕琯已经成了紫色武臣卡,另外四个人都是深蓝色,距离紫色武臣卡是一步之遥。

  她用的黑山骑是紫色品质的特殊兵种。

  一路过来招兵买马过来,在河北、晋阳等地,晋王很快就拉出了一支队伍。

  监国的太子苏灵然将每支军团的指挥权放到了各个将领的头上。

  让他们自由发挥。

  从开局的部署,再到确定出击,随着后期的补给线做好,整个出征的军团来到了四十万人之众。

  晋王从来都没有打过那么肥的仗。

  这个兵力指数别说晋王了。

  前面几次模拟中,陆成安最巅峰时期的兵权,掌控兵马之数也不过十五万上下。

  虽然这四十万,晋王实际控制的兵力只有二十多万,但这个数字,也是晋王的历史之最。

  是她最高的一次兵权数量。

  晋王这下,心里面也对燕王积累的财富感到吃惊,这次模拟,她晋王不是君主,所以不知道国库的大致情况,但是一支四十万的军队,往往需要近百万的民夫作为后勤运输的一部分。

  而这么多的人力物力作为资源,才能保证前线的四十万军队能有充分的作战能力。

  其中要花的银子,不计其数,这一点,足以证明,在常乐帝燕王的十年运营下,大晟王朝的国库存量惊人。

  这就让晋王有了歪心思。

  到时候,她晋王当了女帝,就让燕王给她搞定政务,把燕王关小黑屋里,让她天天批奏疏,批不好就不给她饭吃。

  有燕王替她管理朝政,她晋王只要想着怎么打仗,这岂不是两全其美之事?

  然而,下一秒晋王注意到自己的人物卡下边有个状况栏。

  上面多了一个不知名的四字词条——【乐天知命】。

  点开一看,来源是来自于燕王的儿子,当朝的监国太子苏灵然。

  【你获得了乐天知命的增益效果,作为监国太子苏灵然派遣出去的主力军团,你们获得了《知天时》的效果。】

  【《知天时》:在你们出征的过程中,你们遭遇到的天气变化,往往是好事件,你们的敌对一方,往往会遭遇到恶性的自然灾害。】

  【该效果将根据双方主将的福缘,来进行判定。】

  【在得到此效果后,你将获得更准确的天气情况。】

  晋王没怎么关注过其他人的词条,她向来比较关注的就是自己的人物卡。

  而且,一开始词条普遍都是隐藏的,需要自己的探索和步步解锁才行。

  像晋王的三世余烈,晋王最早也没有这个词条,她也不知道自己有这个天赋词条。

  是后来和陆成安生下苏为英以后,才正式解锁出来这个天赋词条。

  这段时间的模拟,晋王又解锁了一个天赋上的金色词条。

  【百战不殆】

  但是,这个词条是成长性的,而不是上来就非常强大的那种。

  【百战不殆:你身经百战,巧于用兵,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在行军打仗上,你无论是常规用兵,还是奇谋伐道,都有不俗的功夫,你的兵法路数更是变化万千、鬼谋手段层出不穷。(完全解锁需要经历10次大规模的战役、亲手剿灭敌对部队超过一百万人。)】

  目前晋王的【百战不殆】还处于一个初始状态,而毫不忌讳的锐评,直戳晋王的内心防线。

  【你并不适合带兵打仗,你更适合作为一个先锋战将,为大晟王朝开拓战线,你的指挥能力令人堪忧,十万兵力在你的手上,能够发挥出五万兵力的效果,都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

  这个天赋词条,是上次模拟推演结束,晋王所获得的一个词条解锁。

  上次模拟的时候,晋王也打了高句丽,但是晋王是以一个拖后腿的形象登场的。

  晋王推测就是因为那次模拟推演,她打了高句丽才得到了解锁这个天赋词条的机会。

  她如今迫切地想要各种打仗,就是想把自己这个新解锁出来的天赋词条给锻炼上去。

  整个皇室,最能打的就是她晋王了。

  这是晋王最大的优势。

  然而,晋王怎么也想不到,燕王的儿子竟然也有那么惊人的天赋词条。

  任何一个军事上面有些能力的人,都知道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元素的重要性。

  但是,天时和地利都是不可操控的。

  天时,你只能看老天爷赏口饭吃。

  地利这种地理条件,同样很难在外部进行影响。

  唯有人和,是相对上能进行人为操控的。

  燕王这个儿子的金色词条【乐天知命】,是把天时效果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了。

  而下一秒,晋王就见识到了【乐天知命】的强度。

  【常乐十三年五月,在大晟王朝整理军顿,三军并发出师之际,高句丽境内多地瘟疫四起,这使得高句丽内部的矛盾日益尖锐。】

  【常乐十三年六月,大晟王朝四十万大军集结成功,在百万民夫的运输线下,正式前往高句丽的第一阵线进行对峙。】

  【常乐十三年八月,大晟王朝的军队与高句丽军队有了正面的交锋,同月,高句丽遭遇到了蝗灾,导致粮草补给出现了空前的风波,军队和高句丽国王产生了分歧。】

  【高句丽国王高昌判断此时的情况过于恶劣,并不适合高句丽与大晟王朝开战,决定将之前与齐王交恶的商队捉捕归纳大晟王朝以此来赔罪谢礼。】

  【高昌力主求和的态度,迎来了高句丽不少骁将统帅的不满,认为打都没有打过就俯首称臣,实在是有辱国家气节。】

  【高句丽的诸多大臣判断——只要在战事中僵持,拖住大晟王朝的阵线,远道而来的大晟王朝军队,同样难以支撑这样的军费。】

  【其中不少人认为,久战不胜后的请降比上来就全面请降,更容易获得来自于大晟王朝手上的好处。】

  【常乐十三年九月,新罗响应了大晟王朝进攻高句丽的旗号,在长期建立朝贡制度下,新罗是大晟王朝毋庸置疑的藩属国。】

  【他们召集五万军队攻打高句丽,而由于装备的落后,士兵质量的层次不齐,很快新罗就陷入了苦战中。】

  【新罗在挑起攻势以后,另外一个与高句丽接壤的农耕政权百济,同样不甘示弱地发起了对高句丽的落井下石。】

  【在前后夹击之中,今年以来屡遭瘟疫、蝗灾等等自然灾害恶性影响的高句丽遇到了内部的信任危机。】

  【高句丽的国王高昌对此心有余而力不足。】

  【常乐十三年十月,高句丽皇室宗亲高鸿挑起了宫廷政变,带着亲兵与私军攻入高句丽的国王宫寝。】

  【在众目睽睽之下,高昌的亲弟弟高鸿弑杀了长兄,宣布继位,更改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