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220章

作者:爱开小差

  【你把消息告诉了燕王。】

  【燕王知道后,大惊失色,但随后她经过思考,决定前往深山险峰荒无人烟的地方建立一处道观,在此中隐居修养再适宜不过。】

  【她跟你说,她的母上原先是个道姑,常年诵读道经,父皇找不到母上,必然是因为母上躲进去深山老林。】

  【你见世道太平,犹豫片刻便答应了此事。】

  【恭喜你解锁了燕王的全新立绘图——小仙姑·燕王·苏钰玖。】

  只见陆成安的眼前出现了一张唯美的画像,燕王苏钰玖身着素色道袍,玉颊樱唇,明眸善睐,带着几分清冷,浑身却又透着一股拒人与千里之外的庄雅。

  可偏生看着你的眼眸点缀着丝丝柔情。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虽然陆成安知道这是在几年陪伴后,燕王的人物卡对他的人物卡所产生的喜欢。

  但是,燕王殿下这个眼神。

  陆成安自己都吃不消了。

  关键燕王殿下还换了一身道袍。

  这样子考验老干部?

  【正英十三年九月,你与燕王隐居在深山老林之中,你与燕王游山饮茶,时而教导女儿识字学书,而你也在院前同燕王一起种下了一棵桂花树。】

  【在闲暇时刻,你问起了燕王的愿望是什么。】

  【她对你说,她的愿望是能吃饱饭,能活得久,还有......能看到你。】

  【正英十三年十月,夜。】

  【你与燕王在道观下赏月观星,你们的孩子陆清净已经在屋中沉睡,你们两个人静静地赏星,谁都没有说话,默默的对视后却轻轻一笑。】

  【正英十三年十一月,你看着每天沉迷于著作的燕王,决定跟她一同创作,你写了一本游记,名为——《南山游记》。】

  【正英十三年十二月,你与燕王相敬如宾,互相尊重对方的兴趣爱好,没有那么多的欲望,只是平平和和地享受共处着的每一天。】

  【正英十四年一月,你的孩子陆清净又大了一岁,在性格上也是越来越像她的母亲,而她似乎更喜欢燕王殿下,晚上紧紧贴着她睡觉,这让你‘痛苦’万分。】

  【看到身为父亲的你,露出这样的表情,陆清净为了‘照顾’到你的情绪,她默默地亲了你一口。】

  这就是生女儿的快乐吗?

  这也太快乐了!

  .....

  .....

  .....

  本章有我的好兄弟作者给我用AI做的图。

第245章 我宁愿躺床上天天养胎,也不做正事!

  陆成安这次模拟推演,是难得享受到了一场躺平人生的快乐。

  就像是传统的养成游戏。

  只要每天摸摸燕王的脑袋就好了。

  就想着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照顾好燕王,照顾好自己的女儿。

  【一年春去秋落。】

  【你在道观中修身养性,你的定力得到了充分的增长,你的面容更富神韵,仙风道骨。】

  【由于定力的提升,你更难受到激将法和离间计的效果,你对于身外之物的追求正在下降。】

  【你的女儿渐渐长大。】

  【你和苏钰玖开始为她忙前忙后。】

  【在下山采购生活的必需品时,你打听到了一则消息,护国镇邦的晋王在边境建功立业,数次击退侵扰边疆的蛮子,在边境深受百姓的爱戴。】

  【对你诉说此事的掌柜,笑颜展露,又提到新任丞相宣平最近主政的功绩,他们的日子,马上就要好起来了。】

  桃源三杰中的角色,陆成安都是有很深印象的。

  像宣平,拜师学艺的时候,就快跟他一个年纪了,真正的清贫寒门出身,父辈都是农民,跟着私塾的先生偷偷学了些东西,识了字,听闻他在桃花源传授精义就过来拜师学艺了。

  以陆成安的判断,最有可能招揽到宣平和桃源三杰的人,只有知道准确位置的宁王,何况宁王还有锦麟卫作为协助。

  她想要找到桃源三杰是很容易的。

  而这次,燕王和陆成安的下落,如此的隐秘,结果都被能宁王所找到,这是陆成安怎么都想不到的。

  但是,宁王没有暴露他们的位置,反而是劝说他们离开,转移阵地,这就让陆成安猜测不到宁王真正的意图了。

  可陆成安打开宣平的人物卡,又微微愣住,只见在效力的面板上,宣平所效力的人是——正英帝,而非宁王。

  如果是宁王找到的人,按道理来讲是为宁王效力的,而不是为正英帝效力的。

  思索片刻,看到每年的大事记,陆成安翻过去的档案一查,现在的宁王在边境的凉州守边土。

  这下陆成安恍然大悟了。

  估计是正英帝把宁王的属臣给洗成他的了,因为宁王不在京城这样的中枢区域,她和属臣之间关系只是维系在平常的状态。

  但是正英帝是一直在朝堂之中的,只要正英帝不是那种暴君,像宣平这种只想治理江山社稷,为天下百姓谋得太平的理想之士,是很容易被收编的。

  宁王离开京城的时间越长,之前跟着宁王一起征讨长孙家的大臣,只会在时间的流逝中,慢慢转化为岳父的家底。

  这次模拟推演,是岳父开了体验卡后的模拟推演,有模糊的记忆。

  岳父的人物卡,是很快判断出来谁是敌人,知道自己的身体扛不住,岳父打击长孙家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在宁王提供了一把刀,岳父是毫不犹豫地下了手,但是失去了共同的敌人以后,宁王和她的刀,就成了新的不稳定因素。

  宁王避其锋芒便选择主动退让了,前往凉州驻扎。

  这么一来,岳父的人物卡也不会再去用强硬的手段处理掉宁王手下的这些属臣,而是会在宁王离开京城的这段时间,慢慢转化成皇权派。

  让本来可能会一触即发的尖锐冲突以更平静的手法渡过。

  陆成安诧异的是,就这么一会儿的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皇女之间的矛盾竟然能激化到这种地步。

  在他的视角中,宁王这次主动出手的进攻意图非常强烈,但是在这种紧要的关头,面对必然清洗结果,宁王却又选择了束手就擒。

  因为宁王是自己组了一支在朝堂上颇有能量的队伍,动手替父皇宰了长孙家,而没有外部敌人的下场是什么样的,讲道理,在陆成安的眼中,宁王不可能不知道。

  她的威胁是直线飙升的,因为一个队伍做大了以后,往往是根据集体的利益一同做事。

  如果岳父一心只想让汉王继位,而宁王自身还偏偏是出自于长孙家的血脉,面对宁王日益壮大的趋势,后面就是岳父心慈手软,不想处理,也得帮汉王抚平皇权上的荆棘倒刺。

  这不就是给汉王摆出来一个电车难题吗?

  而且还是宁王亲手给汉王摆出来的电车难题,你如果想要当上女帝,那就坐视父皇把她宁王派系彻彻底底的清除掉。

  父皇又没有模拟器,他的人物卡不知道宁王的真正意图是什么,看到这么一个威胁汉王继承权的存在,宁王不管是来假的还是来真的,父皇都不可能让宁王这么发展下去。

  这次宁王看似是主动去的凉州,但实际上宁王不主动去的话,岳父都会找个时间,外放宁王一段时间。

  为了避免宁王对汉王构成威胁,岳父最起码也要贬宁王为庶民,断了她的念想和威胁。

  宁王在想什么,陆成安不清楚,可实际上在内外矛盾全部都有了解法以后,皇室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在所难免的。

  只要解决她们之间的争议点,矛盾不是不能化解。

  古代皇位之间的争执,其实很大程度是缺少了一个沟通的环境,皇子与皇子都是不交流的,他们下意识都会认为自己的兄弟当上皇帝,是不会放过他们的。

  所以争起来最凶,手段都是往最狠的地方下手。

  天知道,自己的兄弟当上皇帝是怎么样的。

  先下手为强。

  大晟王朝的皇室有【女帝养成计划】这个推演模拟的平台,肯定不会缺少沟通的渠道,只要能交流,分配好各自的需求,问题迎刃而解。

  就是陆成安不知道宁王到底在争什么。

  皇位?

  陆成安觉得不像。

  宁王精于算计这一点上,陆成安是不喜欢的,但若是真说宁王一门心思只想当女帝,这次的模拟推演,宁王按理说应该还有更多的法子能拿出来。

  陆成安那次模拟替换的可是大明第一锦衣卫头子【陆炳】,跟宁王搭档了几十年。

  宁王的心思是重,但是对自己最珍视的人,往往是重情重义的。

  这次陆成安只是看不透宁王做这件事情的意义是什么,但是陆成安和燕王能隐居,宁王是为了他们两个而遮风避雨的,作为得到恩惠的一方,陆成安在没有看到最终的结果,是不会草率下定义。

  【正英十五年六月,正英帝整顿朝野,朝堂之上,上上下下被整顿了一遍,程和被外放为知府,为一方父母官。】

  【正英帝命令北镇抚司不再听由宁王驱使。】

  【同月,魏王病逝,魏王的世女继承王位。】

  【正英十五年七月,正英帝在东宫与汉王促膝长谈,在交谈之中,汉王深省不足,论军功坐镇边境,她不如晋王,论医术学识,他不如秦王,论处理政务,解决疑弊,她不如宁王。】

  此时此刻的汉王,已经陷入了一种迷茫的状态。

  身为老大姐,她的心思没有宁王那样的八面玲珑,把问题想得那么深远,直到现在,她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她的存在,似乎是影响到了妹妹们的生存环境。

  之前,每一轮她都顺理成章地接班当女帝,所以汉王很少会考虑到妹妹的情绪,照顾到她那些妹妹的想法。

  想着的总是自己当女帝,该怎么解决问题,考虑自己要不要把陆成安放进自己的后宫。

  这时候,回过头来的汉王,在宁王悍然出招以后,察觉到自己到底有那么的自私。

  不同于晋王有自保的能力,秦王、宁王都是和长孙家牵扯比较深的,在宁王和秦王打掉长孙家的那一刻起,她们就会成为最弱的一方。

  换而言之,宁王和秦王是没有义务去帮汉王的江山打掉长孙家,之前的汉王却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样的待遇。

  凭什么所有的妹妹,都要帮她做事?

  她汉王什么都没有给过自己的妹妹,靠道德绑架,靠父皇的认可与继承权?

  就得让所有人帮她?

  你得服众!

  你要有这个能力去服众!

  在服众的过程中,还要满足自己那些妹妹的需求!

  而不是讲什么道义,光用嘴皮子去说服她们。

  既然想要靠更和平的方式,维护姐妹之间和睦的关系,那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在这里埋怨这,埋怨那,反而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和父皇交谈以后,汉王才察觉到秦王和宁王自身处境的危险。

  在打掉长孙家以后,作为有长孙家血脉的秦王、宁王,自然而然就成为父皇不喜欢的对象。

  即便宁王大义灭亲,干掉了长孙明,但宁王体内仍然是流着长孙一家的血液,流着谋逆之徒的血脉。

  父皇处置不处置她们两个都在一念之间,最有可能的事情,就是把她们丢到边远的地带就藩,不再回到京城。

  宁王不断地触碰底线,无疑是生存危机过后不得不向汉王的摊牌。

  在她们解决掉长孙家以后,父皇是不想要看到她们积累什么政治力量,这种情况下,她们两个都是任人宰割的情况。

  你,汉王,又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没错,这就是宁王想要从汉王这边询问的答案。

  晋王不管怎么样都有自己的人,自己的班底,保全自身是没问题的,可是秦王和宁王在解决掉长孙家以后,父皇就要把她们丢到贫苦的地方就藩,远离富裕的地方。

  打到现在,矛盾尖锐成这样,宁王抛出来的一个全新问题,便是让汉王直面一个她一直以来不想面对的问题。

  大家都是成熟的人了。

  有些问题,不可能就这样放着给你拖下去了。

  【正英十五年八月,汉王在东宫崩殂,卷白绫于宫中自尽,在东宫之中,汉王留下一封绝笔信《予父疏》。】

  【同时,东宫之臣向宁王转交了汉王留下来的另外一份信。】

  【恭喜你解锁新的皮肤——公子沉舟·汉王·苏瑜舟】

  在给父皇的书信上,汉王的意思言简意赅,先是简单陈述自己的能力不足,又说现在皇室子弟各个能力显著,长此以往,必有争端内乱,若是她这一死,能让大晟王朝不亡于内乱,没有手足之间的自相残杀,便是一桩好事。

  其中还提到了父皇对她过于厚爱,而疏忽了对秦、宁两位亲王的照顾,同为皇女,怎能区别对待,对一方过于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