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165章

作者:爱开小差

  【魏王已派遣大军沿江东下,攻下九江、南康两城,步步逼近安庆。】

  福建和江西的位置是紧紧挨着的。

  这意味着魏王朝着安徽那边去打,陆成安是很快就能突袭江西核心区域南昌。

  虽然说对方叛乱的时机很好,拿捏了一个蒙古南下,吴明率领的镇边军团全军覆没,大晟王朝集体士气下降的时机起兵发难。

  但是,魏王所在的江西,发展是比不上陆成安所在的福建,尤其是陆成安因地适宜导致发育状态出色的福建。

  由于商业的发达,陆成安给福建乡勇准备的兵器护甲都是正规军的标准配置。

  而且陆成安的武德充沛,没事就派人去打打边缘的海寇倭奴,还跟土人联军打了一仗。

  魏王的军队,除了她的亲卫队以外,其他都是江西乡勇,多数是新兵。

  最重要的是,江西的府卫兵,是被魏王威胁裹挟作乱的,不是本意想要造反的部队。

  【正英十六年一月,陆成安发出檄文,指出了魏王作乱的问题所在,极力劝降那些被迫跟随造反的江西府卫兵。】

  【在陆成安以个人名义的保证下,这些江西府卫兵逐渐放下武器,选择归降。】

  【你收复了4209位江西府卫兵。】

  【正英十六年二月,你和魏王激烈交锋,你的福建乡勇在作战英勇,在作战中,他们得到了一定的成长。】

  【你已有3219位福建乡勇可以转化为福建藤牌兵或福建长刀兵、230位福建乡勇可以转化为鬼嵬军(步兵状态)。】

  陆成安选择转化为长刀兵,并且填充了230人进入鬼嵬军的阵列。

  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藤牌兵的优势在于防守布阵,这点就不是陆成安所喜欢的地方。

  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战马问题。

  缺少战马,他背嵬军的骑士形态都没办法展露出来,这才是陆成安真正的大杀器。

  而下一秒。

  吕琯的人物卡双眼通红——

  【你的臣卡吕琯触发了恋战狂勇的效果,陷入了战争狂热的状态,在一次袭杀中,利用战马的机动性和高超的箭术,一战射杀了百余之众的叛军,达成了百人斩!!!!!!】

  【叛军对你的军队产生了畏惧感。】

  【正英十六年三月,你攻下了南昌,魏王不再进攻安徽,被迫回转,想要夺回南昌。】

  【又是一封不知从何而来的书信,你得知了魏王的大量情报。】

  【正英十六年三月七日,你大破魏王赶到南昌的大军,一战成名!】

  【正英十六年三月十日,魏王之乱被你彻底平定,你获得了江西一地的实质控制权。】

  【你俘虏了一万多的江西乡勇。】

  【正英十六年四月,你朝着贵州进军,贵州土司曹东成串通当地土司进入山林之中,想要和你的军队进行长期鏖战。】

  【然而你的威名早在贵州一带响彻,贵州地区的土司极为胆寒你的威望,又知道福建的土司因为跟随你而过上了富足的日子,不少贵州小型土司向你投诚。】

  【他们将大量叛军所处的位置悉数汇报。】

  【根据现有的情报,你将熟悉山林作战,由土人组建的福建乡勇新成一军,入山剿匪。】

  【吕琯·陈济在此战中发挥惊人。】

  【你的兵力远胜于贵州叛军,你的士气远胜于贵州叛军,你的装备远胜于贵州叛军,你的士卒训练度远胜于贵州叛军,根据判定,你在山林中遇敌的胜算大大提升。】

  【正英十六年八月,经过四个月的作战,你将曹东成彻底剿灭在贵州山林地带。】

  【你是用以“贼动我止,贼止我动”战术,在贵州地区多以运用,经常成功诱敌深入,在贵州平叛之战中,你大败贵州土司联军四万,斩首两万级,曹东成与子当场战死,使叛军主力基本被消灭。之后,你继续进剿安洛等叛军余部,以“四面迭攻,渐次荡涤”之策,于数月内再次斩叛军万余人,安洛被迫乞降,至此你彻底平定西南。】

  【你此次平定贵州土司叛乱之战,大大提高了你的声望,由于你在东南地区的海域极为知名,倭奴海寇敬你若如鬼神。】

  【随着叛军头目主体的曹东成在贵州的阵亡,使得贵州地区的土司望风而降,你获得了贵州地区的实质控制权。】

  【贵州地区的地图向你开放了。】

  【先定江西,再平贵州后,你的壮举无人不知,至此在多个地区流传了一种《一生伏首拜成安》的崇拜风气。】

  【由于你在福建地区的经营妥善、声望惊人。徽商、闽商都自发地为你准备物资,有大商贾向你提供了五百匹战马用以御敌。】

  【你接连平定了江西、贵州等地的叛军作乱,朝廷任命你为西南总督,享先斩后奏之权,可掌军务。】

  .....

  .....

  .....

第200章 用兵之道,多多益善!

  江西和贵州两个地方被陆成安以最快的速度平定下来。

  陆成安立刻在两个地方放榜招安,安抚百姓,维持两地的政局稳定,原先跟随反叛的官员一律处决,再让当地的士子临时处理各地的政务,行非常之事。

  张瑞被陆成安留在这里,总管两地的政务情况,以免出现意外情况。

  安抚百姓的过程很容易的,毕竟大晟王朝的民心仍在,很多人也不是真心想要跟着叛军造反。

  甚至可以说,有些地方造反,只是单方面的军队叛乱,控制了这个地区,而这个地区的百姓,其实也是眼前一黑,具体是什么情况,他们暂时也是不知道的。

  值得一提的是西南总督这个职位,尽管品级和其他总督是一样的,但同时又会根据其职责的不同,在政治地位上有所差别。

  西南地区,那是地处边境。

  固然这个地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受到外来侵略者的袭扰,但是土司和朝堂之间的纠纷始终没有平静过。

  一般情况下,是总督云南和贵州等处地方,江西是不算入西南总督的范畴内,而是在两江总督的管辖区。

  但是,陆成安作为平定江西这股叛军的大臣,其实作为同级官员,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临时接管这个地区的政务,等待朝廷下派新任的官员后,再进行交接。

  甚至可以说西南总督这个职位并不重要。

  陆成安真正厉害的还是那个有先斩后奏的权能。

  这一项权能,就能让陆成安凌驾于众人之上。

  而这一项权力,是汉王在朝中为他争取而来的,此刻的陆成安也不难看出,现在朝廷出现的政治失衡。

  不,不能说是政治失衡。

  是一种政治混乱。

  多个不同利益体组成的政治结构在互相争夺权力之中,不断为了把对方攻击倒下,为了反对而反对,拼了命给另外一方使绊子,从而呈现了一种接近崩坏的状态。

  汉王非常需要一个人站出来,替皇室解决掉一些不方便解决的人,一个强有力的外臣,就是这个必要的执行人。

  她要的是一个能将所有声音整合为一的外力,一个充分具备实力,能把其他派系打到能消停为止的人。

  陆成安现在已成体系的闽军,目前,就是一支能让其他政治派系闭嘴的强力外援。

  最重要的是通过之前几次的表现,汉王非常相信陆成安,她并不认为陆成安会在位高权重的时候做出背刺之举。

  事实上,陆成安也不是没有动过造反的念头,毕竟大晟王朝现在的制度,已经是一种腐烂秩序的维持集团。

  不是大晟皇室的问题,而是开国就遗留下来的各类政策问题,大晟皇室的开国皇帝,肯定是想过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再稳重的规矩也是有空子可以钻的。

  随着世家集团不断做大,导致一系列的问题产生,最终这一套原先维护百姓利益的国策,一步一步转变成上层人剥削下层人,下层人不断供养上层人的恶臭秩序。

  这种已经化为恶龙的秩序,想要单纯地转变过来,要花费太长的时间,必须要一场如同黄巢起义般的血腥清算才能彻底打破现状。

  陆成安心中憧憬的盛世,怎么可能是一场权贵、世家对于百姓不断压迫,上层人食肉糜,下层人却挨饿受冻的表面盛世?!

  那跟清朝那些所谓的盛世,又有什么区别?

  但是,陆成安也只是在一时愤慨下想过造反,因为真正的造反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一个处理不当,那只会带来更大的灾难。

  纵观历朝历代每个末年的农民起义,最终倒霉的是那些权贵和士族吗?

  史书里的仁义道德,满是吃人二字。

  农民起义真正倒霉的是那些不幸被卷入的百姓,那些起义的百姓彻底疯狂的时候,就不是百姓了,而是一群只想着释放欲望的匪徒和野兽,在诉求无果下,朝着其他的百姓痛下屠刀。

  而且已经疯狂掉的这些人,也根本不会听从命令。

  黄巢起义中,黄巢杀了将近八百万人,所有人都说黄巢除掉了世家这个毒瘤,杀得好,但这八百万人里,多少人是真正的世家子弟,死得绝大部分的人,都是清清白白的百姓。

  陆成安很清醒,他可没有成为一个疯子,用最极端的方式去改变格局。

  武力造反,只会形成内部动乱,发生内战。

  新兴势力和保皇势力必然会有一场血战。

  更何况,陆成安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在汉王、晋王的信任下,逐渐身居要务的陆成安是做不出来像是司马懿这样窃国的勾当。

  他是靠着皇室的倚重才上位的。

  近半的力量,都是有汉王、晋王的协助,才慢慢让陆成安有了这个机会积累下来。

  陆成安怎么可能反过头来,去打自己的恩主,尤其还跑去对付自己的老婆。

  先不说别的,陆成安若是造反了,最信任他的晋、汉两位殿下得多伤心啊。

  其实最合理、最避免内部混战的一个办法,就是推选出一个足够能改变大晟王朝局面又愿意听从陆成安重新制定规矩的女帝陛下。

  画面一转。

  陆成安开始在云南、贵州、江西三个地方进行招募乡勇,募兵勤王。

  乡勇是最低级的战斗力,其实说白了就是换了一身装备,多了武器的农民,在战场上,更多的作用是充当声势。

  和敌军交手,损失多了就会士气下滑,出现逃兵溃败而退。

  但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循序渐进,不可能起手就能招募到什么精兵悍将。

  而这些乡勇,在战争中不断锤炼,成为一支精锐之师,也是时间上的问题。

  战事越频繁的年代,士兵的强度同样越高。

  【正英十六年十二月,你携带着八万大军,入京勤王,由于汉王在边境施行了坚壁清野的政策,放弃了大量的小型县城,固守主要的城池,蒙古人无法扩大战果,又极难攻坚主城的情况下,侵占了部分边疆后选择驻军震慑。】

  【你入京后,朝中大臣多有笼络之意,世家向你表达了善意,愿意为将军效力。】

  有兵权就是爹。

  这句话写得那是一个明明白白。

  而陆成安注意到汉王这一手处理,不得不说那是相当恶心游牧民族。

  【北京保卫战】的经验不是白给的。

  攻城战,自古以来都是最难打的。

  在内部没有出现巨大裂痕前,想要攻下一个固守的大型城池,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掩体优势,墙体优势,能挡住多种进攻的手法。

  当年崇祯什么事情都不管,就单纯搞钱搞钱再搞钱,不随便调换官员,让地方官员待在自己的城池里好好守着。

  大明朝都能再苟个二十来年。

  对付游牧民族,固守绝对是最佳的策略,大宋抵抗了蒙古四十六年,就是利用地形优势死撑固守。

  我不主动出击消耗己方的实力,只防守的话,在古代这种攻城难的局面下,打下一个城池很耗费力气。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攻城对于兵力的消耗是最重的。

  汉王选择固守,稳住局势是非常好的一步棋,陆成安现在就要考虑如何反攻草原了。

  中原王朝不是不能打,是缺少重要的战略物资也就是战马。

  大明朝剿灭北元,主要输出的兵种单位就是骑兵。

  陆成安之前能封狼居胥,靠的就是晋王的号召力从而集合了大晟王朝上上下下的战马,这让大晟王朝组建了很厉害的骑兵与游牧民族抗争。

  现在让陆成安出击塞外,拿步兵对付骑兵,还是太异想天开了,真要和草原上的蒙古人对一对线,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给陆成安练兵,最好还弄出一些战马,让他组建出鬼嵬军最好不过。

  【正英十七年一月,京城中有大臣进言,希望陆成安带着大军前往边境,收复那些之前弃守的城池。】

  【晋王向你转交了一千匹战马。】

  【她暗中笼络你。】

  【正英十七年二月,群臣在朝会中确认了立场,多数人都指出了应该调遣陆成安前往边境镇守的观点。】

  【正英帝在考虑过后,欣然准许,并命令你收复边境之前放弃的城池。】

  【正英十七年三月,通过各个渠道所获得的战马,你的鬼嵬军已有三千人具备一匹战马一匹行军所用的驮马,形成了三千整编的鬼嵬军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