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16章

作者:爱开小差

  你倒好,面子不留也就算了,噼里啪啦一顿扇脸。

  不过,陆成安这样说话,显而易见地加速了整个劝进的进程,先不说这是大势所趋,整个文臣集团都站在陆成安身后。

  孙太后面对这句话,又有什么反驳的余地?

  不管怎么样什么反驳,都是苍白的。

  从头到尾就在大义上压制住她了,不让郕王登基,就是不重视祖宗留下来的社稷江山。

  上一代皇帝是谁?

  是宣德皇帝朱瞻基。

  她丈夫留下来的社稷江山。

  这会儿的人,还是很讲究道义这东西的,孙太后现在什么都不沾,不顾江山社稷,就是不顾她丈夫留下来的大好山河。

  朱祁镇是朱瞻基的儿子,朱祁钰就不是了吗?

  既然朱祁镇被俘虏了,朱祁钰本就是最佳的继承人。

  郕王朱祁钰今天登基,皇权交接是必然的,孙太后想着顶不住压力也就算了,可是被人骑脸,这口气就很憋屈。

  “你...你...”孙太后起伏不定的胸口,看得出来是被气得不轻了。

  王文见陆成安已经顶风作案,强势冲脸,紧随其后拜倒在了地上,既然有人带动冲锋,他们这些人就可以跟上了,“太后,大局为重啊。”

  “还请郕王登基,以安大局。”

  郕王朱祁钰有些受宠若惊,他临危受命,暂时监国,只想着守住大明江山,从没想过自己能有登基为帝的一天。

  出于皇室的礼貌,朱祁钰断然拒绝。

  而登基加冕本就有三辞的礼节。

  群臣再次跪倒,响起震耳欲聋的声音,其他文臣都开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劝进。

  一而再,再而三,朱祁钰在众人簇拥下,接过了代表了大明皇室的玉玺。

  不过皇室的权柄交接,还需要一个盛大的仪式。

  可现在的情况,明显满足不了这个需求,但朱祁钰也不在意,他来接这个位置,就是做好了与大明共存亡的准备。

  【大事记——景泰登基(已完成)】

  年号这些事情还要定,但现在是战时,群臣没有这个心情去定年号,当务之急还是解决外敌为重。

  “现国家存亡之际...望诸位国之栋梁多多辅政。”朱祁钰开口道:“本王欲加于谦为兵部尚书,有提督各营军马之权。”

  刚刚登基,朱祁钰甚至忘记了改掉口癖。

  而陆成安从头到尾都不是兵部尚书,他是代理,朱祁钰一开口就是正式成为了兵部尚书,但后面有提督各营军马之权这一段字,就相当炸天了。

  兵部尚书其实仅仅是负责管理军官的升迁,伙食标准和装备等等,并没有实际上的权利调动军队。

  古往今来,只有一个人,身为兵部尚书却能调动军队的权利,那就是于谦。

  这提督各营军马之权。

  实际上就是朱祁钰放了兵权给于谦,让于谦有了指挥军队的能力,这相当于是把全身家当就交给时任兵部侍郎,刚刚加封尚书的于谦头上。

  一方面是,拥立朱祁钰的主力是于谦,另外一方面是朱祁钰当时根本不知道哪些人是可以用的,哪些人是不可以用的,只能凭借一个人过往的名望和朝堂上的表现放权。

  一个文臣。

  能拥有兵权,是一件非常夸张的事情,这也只有在非和平时期能见到了。

  现在陆成安是真成狂哥了。

  别看他现在就是一个兵部尚书,但手上握着的权利,真的是一人之下。

  当然,仅限于战争时期。

  朱祁钰接连加封了数位官员,当然这些官员是为了补足土木堡之变带来的损失,很多都是补掉俘虏乃至于阵亡官员的空位。

  陆成安提出起复‘石亨’等等多位战事不利而败逃的将军,朱祁钰也一并答应下来。

  再三确认没有其他事务,朱祁钰才宣布退朝。

  陆成安和胡濙一同退下。

  胡濙想要说话,结果陆成安先开口了,“胡大人,我想找户部要些银子。”

  户部尚书正是胡濙。

  掌管整个朝政的财政。

  “要银子做什么?”胡濙有些迟疑,在朱祁镇被俘虏后,满朝文武义愤填膺下,连续抄家了几位朱祁镇在位期间宠信的宦官。

  这些人的银子都是充公了,现在的户部还真不算穷。

  “为我三军将士准备。”陆成安说明缘由,“国家危亡,这些银子放在国库也是放着,还不如拿出来犒劳将士。”

  胡濙清楚陆成安想要拿银子给京城内的新军提一提萎靡的士气,“等下老夫自会启奏陛下。”

  “只是...这山东来的勤王将士,马上就要到了,于大人准备如何驾驭?”胡濙沉吟片刻问道。

  “我又不是地方将领,我怎么知道如何驾驭他们?”陆成安笑了笑,“既然是山东来的将士,那就让山东的将军统御。”

  “依城为营。”陆成安说道,“伺机而动。”

  说着,陆成安从皇城内走出,在身上摸索了一番,凑出几块铜板,买了两块烧饼,他要去军营一趟。

  京城官兵士气低迷。

  再不想办法安抚,恐怕真要哗变了,主要是这里有一批官兵,很大一部分人是从前线战败退下来的溃军。

  朱祁镇被俘,已经是打击到诸多将士的信心,而朱祁镇叫门,更是破坏将士们的信仰。

  还好叫门投降这件事情,宣府是急报上报了朝廷,这消息还没有流传过来,但用不了几天,京城内也会传遍。

  毕竟这是瓦剌故意放出来的消息。

  就是要让大明的士气溃败,就是要让大明看到他们的皇帝狼狈不堪的模样。

  所以陆成安必须要在这个消息传到军营前,用另外一种办法重塑整个大明士卒的信仰。

  大明士卒,为什么一定要效忠于他们的皇帝?

  大明士卒效忠的,可以是大明这个国家,也可以是大明这里的百姓,更可以是自己这个民族。

  而我们终将为这个民族战斗到底!

  .....

  .....

  .....

第27章 北京国门在,大明山河依在!

  陆成安一只脚踩进去军营的时候,整个军营内乱哄哄的,说是一脸乱象,也不能说是,真要是乱的话,早就有老油子想尽办法逃难了。

  虽然闹,但士兵没有因为前线溃败的战事而哗变,还在军营里,说明管理的人还是有些才能的,至少这些士兵日常的操练还是在做的。

  “这里是谁主事?”陆成安微皱眉头。

  “启禀上官,是沂城伯赵荣。”一人抱拳道。

  “他人呢?”陆成安问道。

  应话的人四处找了一圈,“不在军营中,或许回家歇息去了。”

  陆成安眉头一拧,他刚刚拿到提督各营军马之权,就有人敢这么做,八成是想要给他一个下马威。

  毕竟兵部尚书领提督各营军马之权,已经是逾界了,过往来看,兵权一直是给勋贵武将集团牢牢把握的。

  陆成安一个文臣,又有了兵权,无疑是触碰到了这些勋贵的底线,沂城伯赵荣就是年轻勋贵之一。

  他这种类似于无声的抗议,但也不敢玩得太大,也就是不给他兵部尚书一个面子,自己职务中应尽的事情做到,不玩忽职守,陆成安其实也不方便找他的麻烦。

  “把所有的士兵集结起来,我有几句话要讲。”陆成安既然没办法找到沂城伯赵荣,那就只能让他的副官代行此事。

  陆成安来到这里,主要是为了打消这些士卒们担心北京城守不住的顾虑,其次就是重振旗鼓,积极为接下来的北京城之战做准备。

  那副官嘀咕了几句,许是觉得文官提督兵权实在是太多事了,但也是老老实实照做了,沂城伯赵荣是勋贵,他又不是,他还是不敢招惹对方的。

  只是一炷香的时间,京营里的所有士兵就全部聚集在了一起,穿着制式不同的铠甲形成各个营队。

  叫门天子朱祁镇把整个京城最好的制式铠甲都留给了出征的队伍,现在留下来的,要么是各朝各代退下来的铠甲,要么就是其他地方临时救助过来的装备,在样式上还是略有一些不同的地方。

  “我是新任的兵部尚书于谦。”陆成安顿了顿道,他没有用‘本官乃是’这种增强语气的措辞,这样听起来有股咄咄逼人的味道,乍一听,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严刑拷打别人。

  比较平和的开口,气氛就缓和了不少。

  一开始很多人都以为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位新任兵部尚书跑过来是准备兴师问罪的。

  很多人都是战场上溃败下来的败军。

  所以还是比较担心被算账的。

  “这些日子里的消息,诸位同僚也听过了吧。”陆成安沉吟道:“太上皇御驾亲征北狩于瓦剌,土木堡之变,我们大明折损了近半精锐。”

  “这次战争,我们已经是失利了。”陆成安开局就把事实坦白出来。

  很多人听起来心里也不是一个滋味,但也知道陆成安说的是实话。

  这时候,明军的军纪很出众,明军还没有到中后期时的腐败,所以陆成安说话的时候,都保持了一片寂静。

  “瓦剌携大军而来,兵发北京城下,敌强我弱,祖宗基业危如累卵。”

  陆成安将自己的乌纱帽拿了下来。

  “朝堂内,徐有贞等人带头提出了南迁之议,我不同意。”陆成安的语气很平静,但是平静中却带着一丝隐隐的愤怒,“因为,这里,京城,是祖宗的基业,是我大明朝的根本所在。”

  他的声音忽然提高,“他们这些主张南迁的,也知道我们不能投降,可是,他们南迁之后,带来的结果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他们想要取舍,取舍的是谁!舍弃的是北京城以北的所有百姓,他们舍弃大明子孙,换取的是自己的苟活。”

  “瓦剌人是仁慈的吗?”

  “投降就能幸免于难吗?”

  “瓦剌人是瓦剌人,大明人是大明人。”

  “异族入侵,又怎么会有和平,他们抬起的是屠刀,是磨刀霍霍朝向我们妇孺的屠刀。”

  “所以,我不允许。”陆成安拿着自己的乌纱帽举起,“我今日来军营审视诸君,我要说的话,我要表的态,其实很简单,我欲与北京城共存亡。”

  “和你们一同作战的,不仅仅是你们自己,还有我,还有诸多不愿意离开北京的百姓。”

  “可能很多人觉得我是在说漂亮话,可能你们一路上已经看到了见到了很多达官贵人带着他们的老婆孩子离开了北京。”

  “我要告诉你们的是,我的发妻还在这座北京城。”

  “而我将会战斗到底,为我的家,我的大明,我们的大好山河,更是为我们的民族战斗到底,在北京城外,在北京城头,在任何敌人企图跨越而过的地方战斗!”

  陆成安振臂一呼,“与北京城共存亡!”

  所有的大明士卒已经情不自禁将手中的武器往天上狠狠举起,几乎是跟着呐喊了起来,“与北京城共存亡!”

  大明人是有血性的。

  这股血性是洪武大帝朱元璋刻在他们骨子里的血性。

  因为大明是以武统一了天下。

  还是推翻了异族,驱逐了胡虏得到的天下。

  在这种时候,溃败下来的士兵没有逃亡,而是留在了京城中的军营备战,就能知道大明士卒的血性未泯!

  北京国门在,大明山河依在!

  【大事记——战前部署(超额完成)】

  【本次超额完成特殊效果:明军士气大幅度增幅,对异族军队杀伤力得到充分提高。】

  陆成安深吸一口气。

  他不知道真正的于谦,于少保是怎么提起这帮溃军的士气,但是战前演讲是最好不过的手段。

  这在任何时代都是如此。

  英国二战时期,丘吉尔在法国宣布投降的时候,发表了【我们终将战斗到底】的著名战前演讲,承认法国已经向德国投降的事实,又确定了即便如此的情况下,自己也要同德意志帝国战斗到最后的立场。

  从此,法国就被狠狠地刻在了耻辱柱上。

  陆成安既然替换了‘于谦’的身份,就要对得起名垂青史的于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