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多元宇宙的死灵帝国 第94章

作者:十七筝

而作为交换,埃及则需要向英国人提供其先进的坦克技术。

乍一看,英国人好像吃了亏,毕竟又是送造船厂,又是送航空工业体系,还要大量出口资源给埃及,结果只是换了一个坦克技术,这显然怎么看怎么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但是仔细研究的话,就会发现英国人在这件事上并没有亏。

因为埃及需要向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大量进口资源,而这个时代的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可都是英国人的地盘。

而且埃及进口资源,也是需要付钱的,这样大笔的资源进口,无疑交易额也是巨大的。

这对于刚刚经历了大萧条之后,国内经济疲软的英国来说,可是一个大好消息。

有了这笔出口贸易赚到的钱,英国国内疲软的经济和财政,总算是可以回一口血了,英国人又怎么会不愿意呢?

===第八十一章 对意大利宣战===

英国人拿到了新技术和贸易订单,埃及人获得了进口资源,还和盟友拉近了关系,同时提升了自己的国际威望,也在中东地区树立了不错的国家形象。

这次埃塞俄比亚战争对于两国而言,显然都是赚的,甚至可以称之为双赢。

对于埃塞俄比亚人来说,他们也不亏,靠着埃及军队的帮助他们虽然还没有将意大利人彻底赶出自己的祖国,但战局却显然在向着两埃联军的方向倾斜,胜利已经是肉眼可见的时间问题了。

要说在这件事上吃了亏的,或许就只有意大利人了。

作为三国轴心之一,世界有数的帝国主义列强,却在入侵一个非洲小国的事情上连续扑街两次,这对于意大利来说,简直丢人丢到家了。

一如当年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讥讽意大利脆弱的军事实力一样:“他们带着满嘴蛀牙又极大的胃口,来到非洲大陆。”

意大利人之所以选择入侵埃塞俄比亚,除了埃塞俄比亚的地理位置优越,可以将已经被意大利占据的两块殖民地联系起来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意大利人希望一雪前耻。

然而现在,意大利人不仅没有洗刷曾经输给非洲小国的耻辱,反而又在曾经的耻辱上再加了一笔。

两次输给一个非洲小国的欧洲国家,这个名头简直让意大利的总理墨索里尼出离了愤怒,感到了无比的屈辱和羞耻。

堂堂古罗马帝国的后裔,伟大的意大利怎么会输给一群非洲奴隶?

愤怒的墨索里尼并没有像元首那样来一曲“我到HEB省来”或者“渣渣,气死偶咧”,而是下令意大利军队动用了毒气弹。

这场战争中,意大利人抽调了本土四十万兵员,再加上殖民地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兰,意大利东非的殖民地的北非殖民军,另外还有当地的“埃塞俄比亚带路党”,合计动用兵力六十八万人。

而埃塞俄比亚方面,除开埃及支援的两个装甲集团军之外,动员了大约三十五万到七十六万人,虽然双方兵力接近,但埃塞尔比亚人大多都是临时动员,仅四分一的士兵曾进行基本的军事训练。

然而即便如此,意大利人在原本的历史上也被埃塞俄比亚人揍得够呛。

在原本的历史上,埃塞俄比亚并没有得到来自埃及的援军,但尽管形势不利,爆发出高昂爱国热情的埃塞俄比亚人还是坚决且顽强的抵抗了意大利人的侵略。

逼得意大利人不得不动用了飞机投放芥子气,给埃塞俄比亚军民带去了惨重的伤亡。

据事后统计,在这场战争中,埃塞俄比亚人死亡人数高达五十万人以上。

然而当时的国际社会对此却没人在乎,英法甚至纵容了意大利人的侵略,国联虽然宣布意大利为侵略国,却并未对其进行制裁,更未曾封锁苏伊士运河,对意大利急需的战争物资石油进行禁运。

不过在这个世界,因为有着埃及两个现代化装甲集团军的突击,原本历史上埃塞俄比亚岌岌可危的北部防线得到了极大地支持,变得十分稳固,墨索里尼被气得如同历史上一样动用的毒气弹首先便投向了埃及军队。

只是很可惜,面对从天而降的毒气弹,埃及军队却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做好了防护,并没有受到多少毒气弹的伤害。

尽管世界各国有感于一战毒气弹等生化武器的危害,在1925年就签订了日内瓦条约禁止使用生化武器,但很显然这个条约对于像埃塞俄比亚这样的小国是没有任何保护效力的。

意大利人在动用芥子气的时候根本没有任何犹豫,甚至为了更好的发挥芥子气的效果,他们还特意让飞机进行低空飞行,引诱原本躲藏在林子里的埃塞俄比亚军队暴露,然后再对他们投掷毒气弹,以达到更好的杀伤效果。

但这对于埃及军队来说却并没有什么作用,毕竟陈墨可是手中握有保护伞公司技术的,和“生化”世界的生化武器相比,“埃及”世界的生化技术还处在一个十分初级的阶段。

所以埃及军队本身就有三防要求,无论是坦克还是普通步兵,都具备抵挡生化武器攻击的能力。

因此在发现了意大利军队动用了毒气弹的时候,埃及军队便很快拿出了防毒面具和防化服等装备,做好了应对准备。

芥子气虽然是非常危险且杀伤力巨大的一种毒气,但在完善的防护措施面前,杀伤力就很有限了。

只是即便如此,埃及军队还是承受了一定的伤亡,而缺少防护措施的埃塞俄比亚人则如同历史上一样,付出了惨痛的伤亡。

————————————————

此事传回埃及国内,顿时引起了一片哗然。

陈墨毫不犹豫的命令埃及外交部将这件事公之于众,并且宣布对意大利实施全面禁运,同时对意大利正式宣战。

之前虽然埃及向埃塞俄比亚提供了援军,但并未向意大利正式宣战。

这可以理解成埃及派兵帮助埃塞俄比亚抵御侵略,而不是向意大利开战,二者之间的战争等级和规模都是不一样的。

前者可以理解为将战争限定在埃塞俄比亚境内,后者则意味着两国之间的全面战争。

埃及向意大利宣战,这显然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就连英国此时也不希望自己的盟友和意大利开战,于是一方面积极呼吁国际社会干涉,另一方面也派人前来觐见陈墨,劝他不要冲动。

但很可惜,埃及是被他完全掌控的国家,而作为一个权力没有限制的威权君主,他想要开战没人拦得住他。

于是乎,埃及开始了战争动员,这个被陈墨改造的面目全非的国家以及这个国家背后的跨多元宇宙帝国的战争机器,开始运转起来。

而首先发力的,并不是陈墨从“生化”世界调来的克隆人,而是从埃及本土迅速攻入意大利殖民地的死灵军团。

与死灵军团一起出动的,还有埃及的海军,以及两艘刚刚回国的航母。

===第八十二章 毫无波澜的战事===

虽然陈墨对意大利宣战了,但他并不是想现在就开始打第二次世界大战。

而且意大利人的军事战争能力过于费拉不堪,除非德国全面介入战争,并且全力支援意大利,否则的话这场战争所能够影响的也就只有埃塞俄比亚和周边两个意大利的殖民地了。

毕竟,意大利和埃及之间还隔着地中海,并没有陆地接壤。

而在苏伊士运河被截断的情况下,意大利想要从本土支援埃塞俄比亚战场,除非他们愿意绕过整个非洲或者横穿整个中东,不然的话他们甚至无法踏上非洲大陆。

所以在这场战争中,埃及是占据了相当大的优势的。

按照陈墨的预计,想要击败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的军队,事实上只需要已经经历过战争淬炼的那两个装甲集团军,配合埃塞俄比亚军民,完全有能力击退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侵略军。

但这显然不符合陈墨的利益,他要的是打出一个扬眉吐气、威慑四方的惊人战绩,而不是被说成是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军民付出巨大牺牲才赶走侵略者。

尽管之前埃及装甲部队已经打出了足够惊人的战绩,可这在陈墨看来还不够,毕竟军队素质再高,装备再先进,没有足够的规模也就无非只是自保而已。

埃及之前有四十万军队,这次支援埃塞俄比亚动用的两个集团军,已经占了埃及总兵力的近三分之一,这显然不够震撼人心。

毕竟说出去动员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军队,承受了大量伤亡才将侵略者赶走可远远谈不上威慑其他国家。

所以陈墨这才会出动航母和死灵军团,并且正式对意大利宣战。

这样一来,除了陈墨可以对全国进行战争动员,扩大军队数量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他可以名正言顺的动用死灵军团并且进攻意大利的殖民地了。

说到底,支援他国抵抗侵略,和本国直接参与战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

前者只能在埃塞俄比亚境内作战,而后者则可以对所有意大利的势力范围展开全面进攻。

这不仅仅只是局限意大利在非洲的殖民地,如果陈墨愿意,并且埃及海军有足够的投送能力的话,他甚至可以直接进攻意大利本土。

当然,陈墨对进攻意大利本土现在还没什么兴趣,他真正想要的是意大利在非洲的两块殖民地。

所以他才会出动自己的死灵军团,为的就是速战速决,造成足够的既定事实,同时也打出一份足够震撼的战绩。

死灵军团的出动并没有辜负陈墨的期望,仅仅只用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死灵军团便攻陷了意大利在北非的殖民地厄立特里亚。

并且配合埃塞俄比亚境内的两个装甲集团军,将意大利人在埃塞俄比亚北部的军队全歼。

而在完成了对北路意大利军队的作战之后,死灵军团并没有继续进攻,只是占领了厄立特里亚。

而两个装甲集团军则又掉头南下,配合埃塞俄比亚的军队一起向南路的意大利军队发起了攻击,打的他们节节败退。

在英国派人调停这场战争之前,两埃联军的兵锋已经推进到意属索马里境内了。

可以说,如果没有其他国家的干涉和调停,意大利人在北非的军队被全歼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面对着埃及人如此恐怖的攻势,以及那支虽然驻扎在厄立特里亚,但却依旧令人感到恐惧的死灵军团,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在重新评估埃及这个国家所能带来的威胁。

此时的意大利可谓是狼狈不堪,毕竟入侵非洲小国结果被打的抱头鼠窜不说,在违反国际公约动用毒气弹的情况下还没有取得胜利,这足以让所有人都见识到意大利的军队究竟有多么的费拉不堪。

在这样的局势下,墨索里尼做出了最后的垂死挣扎,派出海军进攻埃及本土。

他原本想要打通苏伊士运河的航线,从而派出增援部队,但此时还不想和英法开战的墨索里尼只能退而求其次,攻击埃及本土来实现迫使埃及投降的想法。

在墨索里尼看来,埃及人必然是动员了自己全部的精锐去支援埃塞俄比亚人才能取得那样的战绩,此时埃及本国应该是极为空虚的,自己派出的军队一定可以占领开罗,逼迫埃及投降。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意大利海军派出的舰队在出航之后,便在海上消失了。

谁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英法派出了自己的舰队前去搜寻,结果除了在海面上找到了一片浮尸和一些漂浮残骸之外,什么也没有发现,就连一个幸存者都没有。

这在为整个国际社会又添了一笔谈资的同时,也让墨索里尼更加下不来台了。

此时此刻的意大利简直就像是一个小丑,不仅暴露出了自己军队军事实力的拉胯,更让世界各国见识到了意大利人的不靠谱。

毕竟,陆上打不赢还可以说是埃及陆军太强,死灵军团过于震慑活人,但在海上一整支舰队消失,连个消息都传不出来,就未免太让人觉得惊讶了。

总不能说,这支意大利舰队遭遇的是海怪,整个舰队瞬间便被摧毁了吧?

于是在这样的局面下,墨索里尼尽管万般不愿,也不得不接受了英法的调停,希望能够和埃及停战。

面对英法的调停,陈墨硬是等到自己的军队彻底攻占了意属索马里之后,这才慢吞吞的宣布接受调停,并且让军队停止了进攻。

之后的停战谈判可谓是一场漫长的拉锯和扯皮,意大利人显然不想承认战败,各种威逼利诱,想要将战场上没拿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拿回来。

但是这对于陈墨来说却是毫无用处,他近乎完全油盐不进的态度,以及坚持维持现有占领区域的要求,令意大利完全拿他没有办法。

说到底埃及现在是战胜方,对意大利虽然谈不上予取予求,但也不可能让意大利战场上没得到的东西从谈判桌上拿。

尤其是英国作为埃及的盟友,此时也不希望看到意大利影响自己在非洲的利益,转而支持埃及,最终令意大利不得不放弃了自己已经被埃及占领的殖民地。

===第八十三章 各国的拉拢与结盟===

两块殖民地入账,对于陈墨来说自然是一个不错的好消息,也是这场战争不错的收获。

虽然说这两块殖民地并不是什么好位置,也没有太丰富的资源,甚至就连人口也数量不多,但厄立特里亚和苏丹比邻,如果陈墨吞下苏丹的话,这一块便可以直接和埃及本土连接起来,让陈墨可以进一步将自己的势力向阿拉伯海延伸。

这在战略上来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而且另一方面,随着这场战争的胜利,整个北非和中东地区的国家对埃及的态度明显产生了巨大的转变。

埃塞俄比亚希望订立攻守同盟,虽然依旧作为独立国家存在,埃塞俄比亚的国王却明确表示希望埃及可以牵头建立一个同盟,并且在中东地区负起更多的责任。

为此,埃塞俄比亚的国王还特意站出来向周边国家呼吁,希望周边国家一起加入这个同盟,共同抵御来自欧洲的威胁,摆脱列强对于中东和北非地区的控制。

对于这个提议,陈墨不可置否,在他看来中东这些周边国家,除了有石油之外,着实没什么太大作用。

并且其中大部分国家也都还处在欧洲列强的控制之下,不是殖民地就是势力范围,他们想和埃及建立盟约关系,无非是想借助埃及的力量谋求独立而已。

这个盟约对于小国来说,当然是有利的,作为同盟的一员,他们得到了整个同盟的帮助和庇护。

经济上各国可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军事上团结起来的各国也将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虽然说还是没资格挑战欧洲列强,但至少维持区域稳定,为自身争取独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然而这个同盟对于埃及来说,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好处。

归根结底,这是结盟不是合邦,作为现在中东和北非地区最强的国家,结盟之后埃及从这些周边小国能获得的利益很少,却反过来要负担保护这些周边国家的义务,这对于埃及来说并不是什么划算的买卖。

等到二战爆发,北非成为盟军和轴心国的战场,到时候自己出兵攻击轴心国军队,然后直接把这些地方染成自己的颜色难道不香吗?

结盟这种事情在陈墨看来,就是小国抱团取暖以抵御大国威胁的一种手段。

都是小国,那结盟没有问题,但如果一方实力过于强大,这样的结盟与其说是结盟,不如说是附庸。

就好像欧盟的那些面积小到世界地图上都没法把国名印上去的国家,他们真的在欧盟事务上有什么话语权?

他们不过是英法德这些大国拉来以壮声势的背景板而已。

但是很显然,希望和埃及结盟的这些中东国家,他们可不是来给埃及当背景板的。

恰恰相反,他们打着的如意算盘可是把埃及变成他们的背景板,借助埃及如今的国际声望和军事威慑力,为自己争取独立和国际地位,以及更多的利益。

结盟,只是他们将埃及拉上他们战车的手段而已。

这一点,从这些国家提出的结盟形式就可以看得出来。

组建同盟最高议会,各国享有平等权力,议会享有最高权力,所有加盟国都必须服从最高议会决议,议会采取一国一票的民主制度……

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意思实在是再明显不过,就差明说要把埃及拉来给这个所谓的同盟站台当打手了。

虽然说,埃及不是不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拉拢同盟中的成员国,最终将整个同盟变成自己的一言堂,但这对于埃及来说,实在是没有太大的意义。

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玩什么政治游戏,直接军事平推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