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国世界开始求长生 第179章

作者:树藤上毛毛虫

“此罗汉乃是贫道前辈的化身。”

“道长认识那位道人?”圆真惊讶的问道。

袁天罡点了点头说道:“那位道人乃是我道门前辈,对贫道指点甚多,贫道只是没想到前辈不但在道之一途颇有研究,在佛门上还有这般成就。”

圆真点了点头,也没有在这件事多做谈论。

毕竟一道教大神的化身是佛门罗汉,对他们佛门来说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道长可知仙长居所?”圆真换了一个话题问道。

“前几日,前辈曾在我白云观暂居,不过已经于昨日离开云游去了。”袁天罡如此说道。

“那就太过于遗憾了。”圆真叹道。

“此间事了,贫道也该走了,还请大师替贫道向方丈大师问好。”袁天罡看了一眼盘坐在地的领头老僧,然后对圆真说道。

“道长为何这么急?”

“前辈那日渡劫的景象实在过于骇人,贫道今日不走,再过几日或许就走不了了。”袁天罡如实说道。

圆真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袁天罡的说法,而且也得知了那位道人的真实实力,那日的渡劫景象他自然也是看到了的。

………………

一周后。

函谷关旧址。

秦栎三人来到了这座曾经名动天下的关隘处。

东汉末,曹操为预防关西兵乱,于建安元年始设潼关,并同时废弃函谷关。

站在黄土上,当初的关隘已经不见,这里就是一个普通的地方,也没有什么人,就是一片荒野。

之所以走这条路,是秦栎提议的,他就是想来这里看一看,这充满神话色彩的函谷关会不会有什么不同。

如今站在这里,函谷关的城墙已经不可见,时间把函谷关存在过的痕迹全部抹了去。

秦栎到没有什么感觉,因为他从来就没见过真正的函谷关,后世的函谷关是改革开放之后为发展旅游业而重建的。

但是钟离权不一样,他是东汉人,见过函谷关,如今看到了它消失不见,多少有些物是人非之感。

“这里不是你要找的函谷关,你要找的古关还要往北走大概五公里。”钟离权说道。

这里是魏关,并不是秦关,也就是说这里并不是那个发生了“老子出关”等一众历史故事的古关。

秦栎之所以来到这里,是因为他问了别人,别人都说这里是函谷关。

历史上,函谷关一共有三座,分别是秦关,汉关,魏关。

“曹魏建立的关隘吗?”秦栎看着眼前的地形如此说道。

第一百六十四章 道德经

一刻钟后,秦栎来到了真正的函谷关。

这是一个狭窄的山谷,不过可惜的是中间的路已经被山石堵住了,根本不能让大队的军队通过,难怪废弃后也没有人从这里过,不是不想过,而是过不去。

秦栎三人站在高原之上,看着峡谷底。

峡谷的入口处还能隐约看到一点城墙的基石,但是除了那几块石头外,也再无其它东西。

秦栎三人驾着云到达了谷底的那片废墟处。

司藤看了几眼杂草遍地的废墟然后抬起头问道:“秦叔,你执意要来这里,如今来了接下来做什么?”

司藤问出了这句话,一旁的钟离权同样扇着蒲扇看向秦栎。

秦栎没有回答司藤的提问,而是从二响环之中拿出了一卷竹简。

此竹简正是当初在武当山拿到的那卷老子亲书的道德经。

此竹简非金非玉,乃是一节普通的竹子所造,但是如今他却又金石才能拥有的品质。

竹简身上泛着微光在秦栎的控制下向着函谷关的遗址飞去。

一旁的钟离权看着空中的那卷竹简,突然皱起了眉头。

因为那竹简之上的道则气息,非常浓郁而且纯粹,这股气息他只在太上老君身上见过。

钟离权开始疑惑秦栎来这里的目的了,他一开始以为来这里只是为了瞻仰一下名胜古迹,但是现在见到这一卷不凡的竹简,他开始猜测秦栎来此的目的。

“敢问秦道友这竹简是?”

秦栎偏头看了一眼钟离权,并没有开口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大手一挥展开了那卷竹简。

竹简展开之后,里面的文字冒出了金光。

钟离权看着竹简上面的字一下惊呆了,因为首块竹简上面写的是“道德经“三个篆字。

钟离权没有立马下定论,而是快速的看向第二块第三块竹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钟离权缓缓读道。

“道德经!”

确是道德经无疑,因为这卷经书上面有老君的气息。

“秦道友,你的此卷经书可是道祖亲自书写的?”钟离权急忙开口问道。

因为若真是道祖写的,那就了不得了。

“是,也不是。”秦栎看了一眼钟离权然后说道。

钟离权皱起了眉头,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如何算作是也不是。

“此竹简确为老子所书,但不是三清道祖所书。”秦栎不待钟离权发问就说出了答案。

“可是道祖下凡为人时所书?”

秦栎又摇了摇头,然后说道:“道友不用猜了,这卷经书与你所在的那个世界没有半分关系。”

听完秦栎地回答,钟离权总算有了点明悟,这竹简是凡人老子所写,或许就是这方世界地老子所写。

“这经书可是当年老子出关时应关尹子之求所写?”钟离权再次问道。

秦栎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当年老子送给关尹子地那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