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善若无水
南边战事正酣的时候,一位英雄回到了长安城。
未央宫中,王霄正在教授霍去病识字,听到内侍禀报的时候还有些惊讶的回问“谁?”
“是郎官张骞回来了。”
‘啪!’
王霄一巴掌拍在了案几上,随后猛然起身就向外面走去。
不过走了几步之后,转身回来一把将霍去病抱起来一起去。
“姑父。”小小年纪的霍去病,目光之中满是疑惑“谁啊。”
“一个英雄豪杰。”
王霄微笑以对“你以后长大了,也要做他那样的英雄豪杰。”
霍去病用力点着头“嗯。”
见到张骞的时候,王霄心中也是感慨。英雄不是那么好当的。
几年前出发的时候,张骞还是个英俊的年轻小伙子。可现在再次见到他的时候,满脸都是沧桑之色,长期暴露在阳光之下,把他的脸都给嗮成了紫红色。
历经风吹雨打,张骞的肤色明显粗糙许多。甚至于,就连他的鬓角都出现了白丝。
孤身在遥远的未知之地,不知道路上会遇到什么样的风险,还要努力去完成天子交代的人物。心力交瘁之下,年纪轻轻就生出了白发。
王霄放下霍去病,迈步走到了张骞身前。
“陛下。”
行礼的张骞,有些更咽“臣,回来了。”
“好。”
王霄将他搀扶起来,用力拍着他的肩膀“好。”
历史上的张骞,第一次出塞的时候被匈奴人抓住,一关就是十几年。
而这次的话,有了王霄的详细攻略外加地图指引,成功的避开匈奴人在西域走了一圈。
“陛下。”张骞开始交代工作“臣出河西走廊,入焉耆,再溯塔里木河西行,过库车,疏勒等地,翻越葱岭抵达大宛国...”
这一讲就是快两个时辰,外边天色都黑了下来。
王霄招呼内侍上晚饭,带着一旁懵懂听着的霍去病陪着张骞一起吃饭。
“咦?”
张骞看着眼前用瓷盘盛着的精美菜肴,表示自己非常惊讶。
这一走不过三四年的功夫,怎么回来之后家乡吃饭的方式都改变了。
“这是炒菜,用铁锅炒出来的菜肴。”这几年王霄做了不少事情,其中就有改变了这个时代的吃饭习惯。
铁锅的出现,让传统的蒸与煮逐渐相形失色,很快就在长安城及其周边风靡起来。
暂时也就是在长安城和周边的那些镇邑才算得上流行,因为铁锅价值不菲,普通百姓还真舍不得花费高价买上一口铁锅。
不过随着铁器产量的不断攀升,相信铁锅也会和铁质农具一样,逐步开始大规模普及。
吃饭喝酒,聊着西域的事情。
张骞的状态很差,不过精神却是极为亢奋。
外出数年风吹雨打,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可现在功成归来,所有的一切付出也就有了意义。
“陛下,臣从西域带回来了许多种子。有些是陛下说过的,有些臣也不知道是什么。”
“不知道没关系。”王霄微笑着将一根大鸡腿推到了霍去病的面前“上林苑里空地很多,种下去就知道是什么了。朕要的最关键的那几样,都找到了吗。”
西域的东西王霄都想要,不过这其中却是有几样极为重要的,是越早得到越好。
“陛下所说之苜蓿草,臣已经找到并且带回来了种子。”
苜蓿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很强。耐干旱,耐冷热,产量高,还可改良土壤,一年四季都能种植。
这是一种顶级的牧草,含有丰富的畜禽营养。对于此时的大汉来说,有着极高的战略价值。
这玩意只要是个地就能种植,哪怕是盐碱地也可以。
种上一季农作物之后,再轮种一季的苜蓿草。不但不损害地力,反倒是会增强地力。
而且这玩意可以用来大规模养殖大型牲口与家禽。
大型牲口不用多说,马匹是战场与交通运输的主力。牛则是耕地最为重要的劳动力,哪怕是羊也可以提供大量肉食。
家禽的话,家家户户都可以喂养。不需要支付太高的养殖成本,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得到肉类与蛋类物资补充。
吃永远是天字第一号的大事件,能够增加肉蛋类的营养提供量,付出什么代价都行。
苜蓿草,就是大名鼎鼎的牧草之王。
“做的好。”王霄满意点头“是在大宛找到的?”
“陛下圣明,的确是在大宛国找到的。”
苜蓿草的原产地在小亚细亚一带,当年亚历山大东征的时候,将苜蓿草带到了中亚这边。
而大宛就是亚历山大东征残部所建立的希腊殖民国家,自然也是有种植。
“单此一件功劳,就足够你封侯。”
王霄这话一出,张骞激动的眼泪都落下来了。
“臣还带回来了胡瓜,大蒜,胡萝卜,香菜,蚕豆,葡萄,石榴...”
“好好。”王霄满意点头“那胡瓜不好听,改名叫黄瓜就是。”
“喏。”
“这些种子要妥善保管,送到少府那边让他们开始种植。谁要是浪费了宝贵的种子,我可饶不了他们。”
华夏本身自然是物产丰富,不过外来传入的农作物瓜果蔬菜什么的也是非常之多。
历史上的两次大规模引入,一次就是张骞出塞,将大量源于西域甚至是欧洲小亚细亚的农作物带到了中原。
第二次则是发现南美洲之后,那些玉米辣椒西红柿草莓菠萝等等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土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