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卫青,真不是姐控 第90章

作者:豆蔻

  “确实如此,张骞不过是陛下身边的一郎官,藉藉无名之辈,有幸能被仲卿记住已是万幸,却不知为何,仲卿对张骞如此厚爱?”

  这点曹英也很好奇。

  卫青见俩人看过来,笑着解释说:“因为西域!”

  “西域?”

  “是啊,就凭子文兄有志出使西域,就足以当得起卫青的敬重。”卫青见张骞还是不懂,反问说:“曹英,我记得之前跟羽林军讲给西域的重要性,有没有忘记?”

  “哪能忘,我记得你说过,汉朝建立之后,冒顿单于趁机扩张实力,不仅控制了漠南漠北,更是征服了西域,设立了僮仆都尉,向西域的各个国家征收繁重的赋税。

  如此匈奴靠着西域作为军事上的据点和经济上的后盾,经常侵占咱汉朝的领土,骚扰和掠夺汉家居民。”

  卫青点头道:“没错,如果能将西域从匈奴的手里抢过来,无疑是斩断了匈奴的左膀右臂,与此同时还能靠着西域诸国牵扯匈奴,成为日后反攻匈奴的策应。”

  张骞听到卫青的解释,双眼闪烁着明光,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卫青能带领汉儿,斩杀匈奴八千!只有对匈奴研究如此透彻,才知道匈奴的弱点在哪里,至于那些只知道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勋贵们,就算给他们十万大军,碰到匈奴也只有跑的份!

  “仲卿说的没错,张骞就是从匈奴降人的口中听说,西迁的大月氏有报匈奴世仇的想法,只是苦于势单力薄,又无人相助。如果能沟通与西域的联系,联合大月氏,必然能左右夹攻匈奴。”

  “大月氏靠不住,西域诸国重利轻义,想要联合西域诸国,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靠武力征服,一个是靠利益诱导,如果靠所谓的仇恨是靠不住的。”

  卫青记得很清楚,历史上张骞的确是到了大月氏的底盘,不过那时候大月氏,已经建立了新的国度,而新国的土壤肥沃,物产串富,并且距匈奴很远,外敌寇扰的危险已大大减少,自然而然的失去了复仇的想法。

  汉朝有复仇情节,是因为诸子百家留下来的思想在。

  春秋时,公羊曰:“九世之仇犹可报乎?”孔子曰:“王道复古,尊王攘夷。十世之仇,犹可报也!”

  至于某些小国,就是想守住一亩三分地而已,除非刀架在他们脖子上,否则就要用利益或是信仰来煽动,纯粹靠仇恨不切实际。

  卫青对茫然的张骞说:“大月氏靠不住,不代表出使西域没有意义。

  子文兄可否知道,西域的葡萄酿经过长途跋涉,来到长安来贩卖,能有百倍、千倍的利润?可否知道汉朝的丝绸、茶叶,拿到西域后价格比黄金还要贵?

  只要打通从长安到西域,仅仅是这条商道的价值,就足以超过十个、百个大月氏!”

  曹英听到卫青又提钱,嘴里不满的嘟囔说:“商道?卫青,能不能别总提钱,丢人。”

  “丢你妹的人!”如果不是离着远,卫青绝对要一巴掌呼过去。

第六章:看,又忽悠瘸一个

  “小商盗财、大商盗国!”

  卫青无意改变西汉下到百姓,上到勋贵帝王对商人的看法,但至少要给曹英普及下,钱在某些时候,是可以跟权做等量交换的。

  “打仗要钱,练兵也要钱,装备更要钱,没有钱的话,如何来组建军队对抗匈奴?

  现在国库充实不假,可一旦跟匈奴作战,人吃马嚼那是天文数字,再充盈的国库,如果没有大进项的话,也经不起这种烧法。

  支撑一个国家源源不断征兵、练兵、武装兵的前提,就是钱,钱,钱!

  以前朝廷怎么赚钱?除了靠着税收外,就是等豪绅大肆敛财后,惩治那些为富不仁的豪绅,最后把豪商的钱收缴国库。

  这固然是赚钱的手段,但效率低下不说,更关键的收敛的实际上是百姓的钱、物。如果能为朝廷开辟一条源源不断的商道,而且赚的还是西域的钱,何乐而不为?”

  房间里没有外人,再加上凭卫青现在这种地位,就算把刚才的话,拿到朝廷上讲也没问题,所以也没打算说的多隐晦。

  曹英跟张骞听卫青赤裸裸的揭露伤疤,不约而同的张了张嘴,似乎是想说些什么,但想想也认同卫青的部分看法。

  都说马无夜草不肥,看羽林军这次赚了多少就知道了,光是马就有上千匹,除此之外徐氏、薄旺乡两家的钱财,全都被羽林军接收,均已送到羽林军营里面,都够十几年花销了。

  卫青又说:“赚钱并不是一方赚一方,我知道你们的想法,天下的钱都是固定的,一方赚了另一方必然赔钱,对吗?”

  这种说法可以说是古代认同的公理了,除此之外古代商人多数是没有实体产业的,基本就是左手买,有售卖,类似后世说的投机倒把,也是朝廷选择抑商的理由,豪商赚钱了,又没有实体产业,那钱是哪儿来的?当然是百姓手里骗过来的,所以商人就是无德。

  曹英跟卫青比较久,知道卫青对此说法嗤之以鼻,但张骞不同,所以忍不住好奇的问:“张骞确实这样认为,不知道仲卿有何看法?”

  卫青不是经济学的,让他搞什么资本,搞什么贸易战,还不如让卫青直接带兵跟匈奴干他娘的一架,至少现在有经验了。

  只是卫青的经济学底子再薄,在西汉这连经济学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时代,那也是傲视群雄的存在。

  “我来问你们,如果长安有个铁匠铺一把铁锨卖五十钱,南越一把铁锨难求,即便是五百钱也愿意买一把。

  如果我在长安花费一百钱,拿到南越卖四百钱,那长安的铁匠铺亏了多少钱?南越的百姓又亏了多少钱?

  南越盛产弓蕉,弓蕉在长安售价不菲,寻常百姓根本吃不起,但南越弓蕉遍地,甚至落到地上烂掉。

  如果我花钱在南越购买大量的弓蕉,拿到长安低价售卖,让平民百姓也能吃得起弓蕉,让南越百姓只要将没人要的弓蕉收到一起,就能大赚一笔签,那又有谁亏了?”

  “这....”

  张骞一时语塞,但又感觉哪里不对,可卫青所说的如果假设成立的话,那的确是双赢、三赢的局面。

  铁匠铺多赚了一倍钱,南越国少花了一百钱买到了想要的铁锨,而商人从中赚到了差价。

  但是...

  但是....

  商人根本不会买卖铁锨啊!

  “仲卿,不对啊,如果是从长安到南越的商人,通常是买卖珍珠、珊瑚这种奢侈之物,又说这丝绸、茶叶轻便的商品,而且长安的铁器,禁止贩卖到南越国,如果是铁制武器,价格也绝不会那么便宜。”

  南越国虽然已经像汉朝称臣,但属于主权独立的,后世是到三十年后,刘彻发兵彻底灭掉南越王国。

  其次就现在长安到南越的距离,如果是专门卖铁锨那不得赔死,基本都是私自卖饭武器,而且价格都是天价。

  卫青点头说:“没错,考虑到双方的距离,运输难度的话,铁制的武器绝不会那么便宜。现在问题就到了价格上,只要能缩短运输成本,价格自然会下去。

  那我们退一步,把南越换成长沙,然而如果出现一条路,让长安到长沙一马平川,路无匪盗。早在长安,晚到长沙,那卖的价格,是否会便宜的多,更关键的是,因为安全所以商户必然会增多。”

  张骞顺着卫青的思路再问:“那如何找出这条路...”

  旁边的曹英明白了他说:“自然是靠你来找这条路!”

  张骞也不笨,立刻反应过来,这条路就是他出使西域所走过的路,靠着这条路大幅度缩减双方经商的难度跟危险性,促使两边的商人越来越多。

  不仅如此,由于道路通畅随时可以开车,所以商品的价格会下降不少,比如说香料不再是西域商客所开除的天价。

  而长安丝绸跟茶叶,卖给西域商客时也能提价,你不买?自然有其他商客愿意收购,卖到西域去。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对于西汉的整体经济,必然有一个提升,可以说是利国利民。

  西汉针对行商的有关隘,就是当时有很多关卡,如函谷关之类,商人运送货物进出关是要付钱的。所以商人多了,自然缴纳的税也多了,国库便多了一份大进项。

  卫青见张骞、曹英消化的差不多,又继续说:“这仅仅是开始,商道一旦形成,双方互利互惠是基础,随后为了维护这条商道,你认为尝到甜头的主和派跟西域诸国的掌权者,还会不会任由匈奴肆意破坏商道,截杀来往经商的商户?”

  “这....”

  此时的卫青宛若魔鬼般,用充满诱惑的语言说:“没错,这就是我之前说的,靠利益驱使,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西域诸国在尝到从长安带来廉价的精品丝绸、茶叶、盐巴,等习惯之后,突然再告诉他们,你之前享受的这些,因为匈奴的原因,从此之后全都不复存在,你认为西域诸国的勋贵们,还能坐得住吗?”

  同样的道理,当那些主和派享受从西域那边,带过来廉价的香料跟葡萄酿,突然再将他们打回原形,又有多少人能接受?

  就算主和派能接受,那些中立派呢?那些只知道享受的勋贵呢!

  卫青计策并非阴谋,而是阳谋!

  就算那些主和派看破了,也要捏着鼻子认下来,西汉的主和派跟宋朝的主和派不一样。

  西汉的多数主和派并不是不敢打,只是认为打的话,利大于弊。不符合文景两帝制定“闷生发大财”的政治方针。

  这部分主战派也认为迟早跟匈奴一战,但现在不是时候,等憋到国力碾压后,再动手也不迟。

  如果西汉现在能把匈奴吊起来打,那些主和派八成要化身主战派,嗷嗷直叫的催促刘彻发兵,把匈奴碾过去。

  至于宋朝主和派,是在明明打赢的情况下,依旧选择赔款!里面牵扯到太多的政治斗争,最典型的就是文官要压制武官。

  在张骞还在咀嚼卫青话中意思时,卫青又抛出了重磅炸弹:“等商队将路走熟了,此时道路已通,只要在西域扶植个傀儡政权,通过傀儡政权来打压胆敢违抗汉朝通知的国家,扶植那些亲汉的国家。

  为以后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为西域正式归汉管辖打下了基础,长此以往便能将西域诸国,归纳进咱汉朝的版图。

  有西域做基础,在配合咱汉朝大军,两路联合夹击匈奴,就算匈奴的骑兵在厉害、草原再辽阔,也必然能将他们赶出漠南,逐出漠北!”

  后世是先痛击匈奴,然后收服西域,卫青的说法是先收服西域,再痛击匈奴,其实并不矛盾。

  因为...张骞首次出使西域的时候,被匈奴被扣下了。等张骞再次出使西域,卫帅已经把匈奴赶出了漠南...

  等后面宣帝,也就是刘彻的孙子刘病己登基后才彻底收服西域,是因为刘彻打匈奴,把汉朝国库的老底都打没了,再加上继承人体弱多病,根本没掌权就挂了,后面一直由霍光把持朝政,所以根本没有机会收服西域。

  某种意义上说,也算是阴错阳差,匈奴踩了狗屎运。

  这时店小二也从平阳府抱来了蒸馏酒,卫青拍开封泥,给张骞倒了一碗,然后曹英又给卫青跟自己斟满。

  三人撞碗痛饮,火辣辣的烈酒穿过肠胃流到胃部,

  卫青的语言非常有蛊惑性的,张骞听到卫青一系列的分析后,已经有些血脉喷张,恨不得立刻出使西域,至于什么大月氏之类的,完全抛到脑后,跟卫青画的大饼比起来,联合大月氏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现在又是一碗烈酒下肚,张骞脸瞬间涨红,说话都有些磕巴,只恨与卫青相见恨晚:“今日听仲卿所言,当知张骞目光短浅,恨不能早日持节杖远赴西域,仰我汉朝天威。”

  曹英喝习惯了蒸馏酒,一碗下肚后没太大影响,他看到张骞的反应后,总感觉又被忽悠瘸了一个。

  卫青又将酒倒满说:“这一天不会太远,不过子文兄要知道,此次出使西域危险重重,中间还有匈奴出没。若是被匈奴捉去,子文兄生命攸关不说,更会影响汉朝能否与西域诸国早日取得联系,所以如果要出使西域,安全必然是重中之重!无论是为了子文兄,还是为了我大汉朝,务必要谨慎!”

  卫青是真怕张骞出使西域,再被捉去,张骞可以等,他可懒得等,特么的十几年啊,谁特么受得了。

  现在卫青还等着西域的小弟们拉他一把,而不是等自己跟匈奴死磕完,然去磕西域,难度系数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好吧。

  如果可以的话,卫青甚至希望刘彻派最精锐的禁军,去保护张骞出使西域,而不是只带一百人随从人员跑去,被匈奴人捉了,一关就是特么的十年,黄花菜都凉!

  “仲卿所言,张骞谨记于心。张骞生死是小,影响国之大计乃是万死难赎其罪,若是有幸出使西域,必然是小心再小心!”

  “子文兄也不用担心,之后我也会写明情况,奏明陛下,希望陛下能够重视。除此之外如果子文兄抵达西域后,不放帮愚弟搜罗些种子回来。”

  曹英:....

  我特么就知道!

  什么话来的,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原来是在这儿等着呢!

  这当然不能怪卫青了,西域有很多特产可以拿到汉朝土地上来种,比如说西瓜、石榴,还有能榨油的胡麻也就是芝麻,现在根本没有什么好的榨油手段,吃油都是荤油。

  再比如说胡萝卜,治疗夜盲症的首选,比如制作棉衣的棉花!

  尤其是棉花,以后打匈奴的时候,冬天的漠北寒冷的能将人冻出灵魂来,这时每个人发套棉衣岂不是美滋滋?

  所以出使西域简直是战略级的意义,比跟匈奴死磕一场的意义都大。

  张骞两碗蒸馏酒下肚,整个人都飘了,别说带些种子,就说把大月氏国王的人头带回来,也绝对拍着胸脯答应下来。

  看的曹英那叫一个不好意思,前面在城门时还跟卫青幸与荣焉,现在已经羞于为伍。

  又连灌了几碗,最后张骞不胜酒力,直接爬在案几上睡过去了。

  卫青付了钱,叫店小二取来被褥,盖在张骞身上,等酒醒后再送张骞回家。

  店小二去平阳府取酒时,所以知道卫青的身份,在卫青结账时,酒馆的掌柜百般推辞,说什么都不肯收下。

  用酒馆掌柜的话说,卫青斩杀胡奴,乃是汉朝的英雄,更是长安的英雄,如果今天收下卫青的钱,那自己的这酒馆也没脸再看下去了。

  最后没办法,卫青只好将喝剩下的半坛蒸馏酒赠与掌柜,当做还礼。

  在卫青踏出酒馆,取酒的那位店小二才跟过来,悄声的说:“卫百夫长,您回去后得小心...听平阳府的管家说,殿下的心情似乎不太好。”

  卫青:....

第七章:再见平阳,敞开心扉

  卫青跟曹英回平阳府时已经是下午,跟城西不同,城东并没有受到太多波及,主要还是匈奴骑兵及时撤出,导致原来作为内应的叛乱者被迅速镇压的缘故。

  平阳府前站着两位鼻孔长在头顶上的禁军护卫,他们的任务是保护卫子夫,到了昭仪这个级别,如果是省亲,都会有禁军随行护卫。

  早就恭候多时的管家,看到卫青跟曹英回来,便跟两禁军护卫解释。

  两位护卫得知眼前这位少年,就是羽林军百夫长后,一改之前高傲的态度,竟然主动向卫青行礼。

  “末将见过百夫长!”

  “末将见过百夫长!”

  卫青也还礼说:“辛苦二位了,家姐已经回府了?”

  “卫夫人与公主殿下一同回来,现以百夫长的大哥和另外两位姐姐也在府中。”

  “有劳了。”

  俩人进府后,曹英笑道:“卫青,你现在的面子可真大,别看这是平阳府,每当陛下前来,我这嫡子进出都是问题。”

  “沾了姐姐的光而已。”

  卫青没有太当回事儿,就算自己没有立下赫赫战功,就凭是卫子夫最喜欢的弟弟,那些护卫就不敢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