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卫青,真不是姐控 第85章

作者:豆蔻

  一百御林军外加二百扈从,就算扈从都是精锐,羽林军装备精良,但...也不可能杀奴八千啊!至于铲除的叛乱之贼的数目,卫青干脆没有算进去,只是随笔一写,根本没当事儿。

  再想想前线李广带数万大军,打了七八天,杀敌都没有卫青多,是李广太废物了,还是你卫青开挂不怕封号?

  “这...这些都是真的?”

  “回禀陛下,臣问过卫青,卫青是这样回答臣的:程将军,你认为我还需要谎报战功吗。臣认为卫青既然能将乌洛兰仆的首级挂在建章宫的城墙。

  建章宫外砍下的匈奴头颅更是堆积成山,他根本没必要再在这种小事儿上作假,并且建章宫内的战马,已经快放不下,都是缴获的匈奴马,也能作证。”

  “对对对,斩杀匈奴左右大当户就是泼天大功,的确没有必要再谎报战功了,好好好....好!好!好!好!”

  刘彻一连串说了十几个好,他双手紧攥着竹简,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甚至连禁军未能及时救援的事儿,都忘得一干二净。

  “天色不早了,程将军也该好好休息。”

  程不识听出来了,陛下是忍不住要跟别人分享,下逐客令了。这正是程不识最想看到的,最难得一关算是过了。

  “是陛下,臣告退。”

  程不识退下后,刘彻刚要回偏殿,旁边的春坨便急忙提醒道:“陛下,是不是遣太医带着良药去建章宫,卫小将军的脸上的伤口,宜早不宜晚。”

  “对对对,朕这一兴奋,把最重要的事差点忘了。你去找太医,把所有治疗外伤的药都带着,无论花费多大代价,都务必要治好!”

  “陛下放心,春坨这就去办。”

  给春坨交代完,刘彻急不可耐的来到偏殿,此时陈阿娇真跟卫子夫聊天,这俩人凑到一起说话,其他所有人都自觉的闭嘴,谁都不想被误伤。

  陈阿娇见刘彻兴致冲冲的返回来,知道是大喜事,忍不住问:“陛下,可是有大喜事?”

  刘彻以前就经常受陈阿娇的刁蛮气,后来又因为某些原因,私下里经常被陈阿娇阴阳怪气,好不窝囊。

  但是没办法,现在的刘彻还没有掌权,陈阿娇背后又有太皇太后撑腰,最关键的是自己约的pao,含着泪也要打完。

  后来还有了皇长子,这让刘彻更感觉对不起陈阿娇,以至于这口气只能往肚子里咽。现在终于时来运转、扬眉吐气,可以挺起腰来了。

  刘彻把竹简递给陈阿娇,汉朝在刘彻之前,没有后宫不得干政的说法,别说这种事儿早晚会人尽皆知,就算是军国大事,给陈阿娇看也正常。

  陈阿娇接过竹简,看到上面一连串的战报后,正准备像刘彻贺喜,只是话还没开口,她就发现情况不对呀。

  这字...她认识...

  没办法,卫青的字太有特色了!

  陈阿娇既然对卫青感兴趣,又怎么可能会不认识卫青的字。

  其次战报上开始提到了五乡叛乱,一一诛灭后,又写抵御匈奴、救援罗庄...发生在周至县的事儿,所以并不是李广带领的前线军,也不可能是程不识带领的长安军。

  “....”

  真是卫青!?

  他带了多少兵!?

  抬起头再看刘彻,刘彻强忍着不让自己笑出来,但那份得意怎么都掩盖不住,就差写着快点夸呀,快点夸呀。

  陈阿娇又看了一遍战报,她虽然不清楚真正战况如此,但仅凭这份战绩,卫青足可以名留青史。

  想到这里,陈阿娇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俩废物弟弟,同样差不多的年纪,甚至说自家俩弟弟还要痴长一两岁,结果差距又岂止是天壤之别?

  还没打起来,陈须、陈啥下父亲于不顾,嚷嚷着要跟母亲进宫躲避,生怕被叛乱波及到。

  再看卫青,凭借自己一手创建的羽林军,在没有少府任何援助的情况下,硬是立下了泼天大功,斩杀左右大当户,那可是匈奴的二十四长,堪比汉朝的中郎将。

  如果说人比人得死,那自己俩弟弟都能死一百遍了。

  几位公主见陈阿娇脸色古怪,起初还显得十分喜悦,怎么转眼就挂上忧郁了?难道又出什么大事儿了?

  坐在陈阿娇右手下位的是长公主平阳,平阳见陈阿娇一系列的表情变化,似乎是猜到了什么,开口询问说:“可是有什么大事儿发生?”

  陈阿娇闻言冷哼了一声,然后将竹简交给身边的宫女,令她递给平阳公主。

  从宫女手中接过竹简,平阳公主打开后粗略的一览,也认出是卫青的字,再看上面记述的战功,顿时惊出声:“是卫青吗?”

  坐在刘彻左侧的卫子夫听到平阳公主说出“卫青”,也竖起耳朵全神贯注,双眼紧张的看向平阳公主,连同旁边的隆虑公主跟南宫公主也好奇的看过来,能让一位皇帝,一位皇后,一位长公主惊愕失声的竹简,上面究竟写了什么。

  刘彻看着姐姐震惊的目光,得意的点点头,挖掘出卫青,他必须占首功!

  “平阳恭喜陛下,也恭喜子夫有个好弟弟。”

  平阳公主说着将竹简交给在旁边服侍的黄门令,让他当众念出来。

  黄门令是磕磕巴巴念完的,他念得过程中,甚至几次怀疑自己是不是认错了,这上面的字每个都认识,为何组合到一起,就感觉看的头晕目眩、两耳发聋。

  当念完最后一句,斩左右大当户乌洛兰仆后,黄门令紧跟着跪倒在地,为刘彻贺。两侧的公主、嫔妃也纷纷拜贺。

  刘彻就差膨胀了,他高举案几上的酒杯,高声道:“此非朕之幸事,乃是汉之幸事。”

  下面的众人也齐声应道:“为陛下贺,为大汉贺。”

  一卷战报,几人欣喜几人忧。

  尤其是站在皇后背后的势力,等听到这个消息后,只怕连觉都睡不好,不是那个人都像陈阿娇这么高傲,也不是那个人都如陈阿娇那般,清楚皇帝的情况。

  原本卫青这颗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是靠着卫子夫跟刚诞生的皇长子的裙带关系上位,谁知道前线的仗还没打完,后宫的事儿还没安定下来,卫青自己就丢出来俩王四个二,就不知道手里攥着几个A。

  慌乱的不仅是皇后背后的势力,还有对匈奴关系的主和派。

  匈奴袭击汉朝,率领大军入侵汉朝腹地,本身就给双方的关系添加了一道难以愈合的裂痕,现在又多出来个卫青,难保朝堂上主战的声音占到上风。

  好在主和派还有一张王牌,那就是太皇太后,只要太皇太后坚持主和,风向应该不会有变化。

  庙堂之上暗涌,建章宫内却在曹英等人的管理下,变得井井有条,一扫之前的混乱。

  程不识的副将叫陈塘,原本陈塘也没打算争权,这种权就是多办事多受罪,又不是什么实权,表现的再好也没什么用。

  所以干脆做个顺水人情,就当瓦舍听戏了,如果小辈们闹出笑话来,再指点一二,大家都开心,剩的麻烦。

  谁知道这些最大都没加冠的小子,办起事来居然头头是道,后来他惊愕的发现,所有羽林军不仅都识字,更是精通算学!

  算学在汉朝是非常重要的,自从前丞相张苍开始,朝廷就喜欢提拔一些算数好的人。如果只是文章好,会拍马屁是没用的,得有真才实干。

  就算是司马相如,这种纯靠笔杆子吃饭的弄臣,实际上算学也非常好,否则后世也轮不到他出使巴、蜀。

  要知道修路开道都需要算学的,就连最起码的县里的账目也需要算学,没用算学连个账目都算不清,朝廷怎么可能放心将冠郡县的司马、主簿的位置留给他们。

  算学也有高低之分,比如说如果懂《九章算术》就是人才了,可以担任地方官的那种,如果能玩透那就是大才,可以入朝做个博士之类的。

  而现在这群羽林军,能不能把《九章算术》啃透不知道,可以肯定的是,任何算学上的问题,根本不需要过脑子就给出了结果,然后旁边的牟幕僚掰着手指算了半天,发现跟羽林军算的确实并无出入。

  什么意思?

  你们羽林军都认识字就算了,毕竟多数是勋贵出生,在家接受教育认个字不算什么,还特么精通算学?

  他哪里知道,羽林军有的是西汉最强的算学老师!

  卫青也不是谦虚,现在的他比西汉的翘楚或许多有不如,但要是论算学,不是针对谁,而是指前五百年、后五百钱加起来的,都是垃圾!

  穿越前卫青攻读的是心理学不假,辅修的历史也没错,但不要以为心理系就不学高数了。

  心理学不仅要学高等数学,还特么学的是高等数学A,除此之外还要学统计,学测量,还不是中学那种画画图的统计,可以说心理学跟数学的关联非常大。

  再加上卫青还是学霸!

  学霸啊!数学能不好吗?

  除了算学外,还有统筹、做预案,这些都是羽林军上课时划重点的,可以说在开工之前,一系列的工作分配都已经指定明确了,根本不用多思考,做就是了。

  在羽林军有条不紊指挥的同时,陈塘悄悄的把幕僚找来,幕僚行牟叫牟明,跟陈塘加起来组成了程不识的左膀右臂。

  “老明啊,你说能不能把羽林军调几个到咱禁军来?”

  不怪陈塘眼热,无论是谁遇到这么多人才,都免不得心痒的厉害。古代打仗除了靠主帅外,下面的中层也极为关键,甚至说中层的作用不比高层差。

  西汉没有科举制度,就连举孝廉也是刘彻掌权后设立的,之前高祖刘邦下求贤诏,令,要求郡国推举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后来汉文帝也曾诏令“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

  然而问题来了,汉朝还没有做到彻底的中央集权,部分郡国还有不臣之心,因此这些郡国有人才先笼络到自己身边,然后挑拣完了再往中央塞。

  就算是地方也有许多人才只想做土皇帝,懒得跑到长安受气,甚至还有些人才根本不屑为帝王效力,这时代有能力的隐士也不少。

  再往高层说,西汉虽然不是唯亲是用,但许多皇亲国戚都占据高位,窦氏就不说了,田`这种根本没有打过仗的,都被任命为太尉!

  没办法,后宫可以干政的情况下,刘彻如果不重用窦婴、田`,太皇太后跟太后那两关就过不去。某种意义说后世的刘彻也是天命护体,后面的俩外戚卫青、霍去病都是不世出的天才,还特么一来就俩。

  当然后世的刘彻也被天降大礼包砸懵了,在霍去病、卫青相继去世后,认为只要凭借汉朝的国力,随便捏个外戚就能捏出个“韩白卫霍”级的人才,于是就捏出了“李广利”。

  所以说这么多,陈塘现在就跟做了半辈子的老光棍,突然见到一群美少女穿着比基尼在骚姿弄首,哪儿还坐得住?

  陈塘眼热,牟明心里也跟猫抓一样,只是前脚被卫青挤兑了一顿,后脚就来挖卫青的墙角,怕是还嫌关系闹得不够僵?

  “不太好吧,就算调也得等卫青休息完,先争取下他的意见再说。”

  “有必要吗?”

  “当然有!老塘,我跟你说,以后见到卫青的时候,态度最好恭敬些。”

  “为什么呀!”

  陈塘的意思是,自己辈分大、官职高,见到卫青不摆架子不摆谱就可以呀,没必要低三下四阿谀奉承吧,若是传出去,这名声还要不要了?

  牟明沉默了几秒后又道:“老塘你有没有发现,羽林军不光是一个人,几乎个个处理起问题,都得心应手,完全没有生涩的表现。十个八个也就算了,五十多人羽林军,每个人都不差。我听说羽林军的一百人,都是卫青亲自挑选出来,又的亲自教导出来的。”

  “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厉害的不是羽林军是卫青。”

  陈塘撇了撇嘴一脸嫌弃,这特么不是在说废话嘛!卫青能不厉害吗?乌洛兰仆的脑袋还挂在外面呢!先别管卫青用了什么手段,反正把换成自己,现在挂在城墙的上的脑袋,就姓陈了。

  牟明看出陈塘眼神的意思,咂了下嘴巴说:“我不是说打仗,我是说培养人才,也厉害!”

  “....”

  陈塘呆了呆,想想是啊,甭管卫青挑的多数是勋贵之后,汉朝的勋贵成千上万,真正成才的能有几个?多数都是靠祖上蒙荫,获得个一官半职,几代后如果出不了个像样的人才,便泯然众人。

  牟明看的透彻,他指着过往的羽林军道:“看到了嘛,羽林军日后无论去往哪里,以他们的势力跟身份,必然都会身居要职。就算日后卫青被按在家里,再无寸土之功,这些从卫青手下出来的中高层官员,对卫青也必然是感恩戴德。”

  这会儿陈塘听懂了,他脸色颇有些复杂,原本只认为卫青立下奇功,现在想想,所谓的奇功不过尔尔,真正恐怖的是未来的人脉啊!

  这比那些养宾客的,不知道高到哪里去,都不是一个档次的。

  你养的是宾客,卫青养的是未来的官员!

  “卫青下的一盘好棋!他才多大啊,十四吧?倘若长此以往,等到四十的时候...简直不敢想象。”

  牟明点点头才说:“所以从羽林军调人的事儿,还是等卫青醒来后,再做商议吧,避免把关系闹僵,以后指不定还有求着他的时候呢!”

  相对于井然有序的建章宫,长安城却掀起一阵阵腥风血雨,无数勋贵人头落地,或是家破身死,或是被贬为奴,这场大清洗持续了三天,抓的抓、杀的杀,抄家的抄家,下狱的下狱。

  打仗就是劳民伤财,为了抵御匈奴,兴师动众不仅花费靡多,之后论功行赏是钱,为灾民拨款也是钱,就算文景两帝留下的家底厚,可有机会再往国库捞,总不会有人拒绝,没有人会嫌钱多。

  三天之后,长安的城门打开了,百姓可以自由出入,预示着笼罩在长安百姓头上,半年之久的禁锢终于烟消云散。

  这些跟卫青毫无关系,现在的他太累了,只希望能安静的休息。连续四天高强度的厮杀,即便铁打的人也熬不住。

  事实上自从穿越之后,卫青要考虑的事情太多,要担负的责任太重,以至于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卫青似乎要将之前缺的觉全都补回来,这一睡就是三天三夜。

  三天后的卫青缓缓的张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熟悉而陌生脸颊。

  刘汉抱着枕在自己膝盖上的卫青,左看右看,用充满宠溺的语气喃喃自语:“仔细看看,还是能看到伤口的痕迹...”

  作者留言:

  .....................

  欠的最后一章也还完了,正好是第四卷结束,第三卷挖的坑,会在第五卷填,明天应该还会写点感想之类的,总的来说,最难的一步,我坚持下来了,最感谢的,还是各位书友的一路支持。

  顺便....这两天在尝试入坑FF14,不知道书友里面有会玩的吗?入坑坐了俩小时主线任务,发现后面接任务要10级,然后我卡在九级,要打100只小怪才能到10级...吐了...不知道有什么好办法吗?

总结、一些想说的话

  第四卷终于写完了,这应该是我自从写小说以来,写的最难的一卷。

  战争这种东西,尤其是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在书客属于小众中的小众,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跟毒挂钩了。

  确切的说,历史题材在书客就很少有人涉及,既便写也是以后宫为主,战争作为推动的工具。但这本书,因为要写武帝时期的汉朝,又穿越成卫青,那战争就必不可少。

  这本书第三、第四卷应该是两次大冒险,第三卷开头的悬疑冒险导致第一次雪崩,后来写了段日常,成绩稍微有所缓和,紧接着进入第四卷,然后第四卷的成绩全靠推荐苟着。

  不过要说写的最痛快的,还是第四卷:大丈夫生于乱世之间,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

  虽然喜欢看战争戏的还是少,不过还是写了整十二万,差不多一个月。按照书客的节奏,恐怕都够打一场圣杯战争了。

  我记得曾经说过,这本书可能会写很长,所以几万字的日常,大家追起来可能发现过了十多天,但对于一本书而言,仅仅是百分之一。

  第四卷也是如此,即便战争的剧情,可能很多读者并不太感冒,但还是写了十二万字,甚至后面还要顺便填几个第三卷的坑。

  因为我不想写一本六十万字,因为脑洞枯竭而太监,又或者草草结尾的书。或许这本书在书客就是个奇葩,成绩也始终不上不下的吊着,但当它完本的时候,至少我能理直气壮的,拿出来给家人看(到时候先把书名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