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紫禁之巅,开局陆地神仙 第200章

作者:万界仙武

“恭迎天皇陛下!"

“恭迎天皇陛下!"

这年轻身影不是别人,正是东瀛天皇连成志。

连成志站在船梯中间,不停向大军方向挥手致意,与此同时,一名政官来到他身后小声报告起来:

“禀报天皇陛下,唐朝东岸十五万武士已经完成登陆,大元边境、大清边境各十五万武士也已成功抵达,分别由左将军德川家康和右将军丰臣秀吉率领,与大元、大清合力攻打大明、大宋两国!"

“哦?不错,既然一切已经准备就绪,那就按照原定计划行事吧!

对了,右将军那边,有关大清投降事宜,进展如何了?”

“报告天皇陛下,昨日收到右将军来信,大清衷心来降,只待陛下来日发告册封,即可接收大清W子国!"

“好!待我东瀛定鼎中原,便册大清为臣!

不过,再此之前,传令秀吉将军,先让大清流流血,表示一下他们的忠诚吧!

嗯,几位天神大人是否已至中原?"

“回禀天皇陛下,几位大人已至中原,不过大人们说,他们先去横扫中原武林,以免那帮粗蛮冒犯到天皇神威!"

听到政官回复,连成志连连点头,满脸的意气风发,随后,他眺望向唐朝国都方向937,眼神逐渐锐利,一字一顿的说道:

“传令下去,各部今夜整备,明日开拔!

我东瀛上国此举必定会吞没中原,问鼎天下!"

“是!天皇陛下!"

等到政官传令下去,海岸边立刻响起阵阵呼喊声。

“吞没中原,问鼎天下,天皇陛下万岁!"

“吞没中原,问鼎天下,天皇陛下万岁!"

听到部下山呼海喝一般的誓师声音,连成志慰然一笑,信心满满得扫视自己的部队。

中原人连年征战,大国间相互争轧,消耗国力,妄图在安乐窝里养英雄,这天下,合该归我东瀛所有。历代天皇在上,且看我连成志,如何平定中土,将朝阳旗插满中原,让那中原人为奴为仆,奉东瀛为主!

近日以来,唐宋明三地武林忽然喧闹不断,原来是那异族设擂挑衅中原武林,使得波澜骤起。

而且到目前为止,挑战者无数,却仍没有能够成功夺擂者,使得异族猖獗百倍,大呼中原武林不过如此,中原男儿, 皆是病夫。

—时间,各路武林人士义愤填膺,齐齐前往异族设擂之处。

自此,千秋大劫,正式开启!.

第236章入侵,中原败退

在东瀛的谋划下,战争阴影悄然笼罩了中土大陆,而久久未逢战火的中原各国却是毫无所觉,依旧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

而东瀛入侵的开端,或者说这场战争的开始,则是由东瀛高手于诸国设擂开始。

自惊蛰结束后的第七天,东瀛人开始于诸国设擂。

最开始,并没人在意他们,只当他们是不知天高地厚。

可一连几天,竟然无人攻擂成功,顿时引得各国武林哗然一片。

不仅如此,这些东瀛人还在各处宣称,中原武林不过如此,皆是羸弱无为之徒。

此话一出,更是惹得各方武林群情激奋,越来越多的武林人士赶往异族擂台,前去挑战他们。

可是,这一去,让中原武林人士无法接受的事情却出现了。

直至东瀛人设擂的第七天,从一开始的后天武者登台,再到最后的大宗师强者出手,竟然无一人是东瀛人的一合之敌!

中原武林的视线至此全被这三处擂台吸引,武林有武林的规矩,人家设擂求战,他们也只有登台挑战。

任何擂台下的手段都是不被江湖道义所允许的,而各国朝廷对于异族设擂一事也有不同表现。

唐朝自李世民失踪后,新皇继位,重臣辅政,乱象丛生,朝堂上群魔乱舞,对武林的把控已经弱到了极致,自然无力理会擂台之事。

宋朝积弱已久,宋皇帝贪图享乐,丝毫不以国事担忧,在听闻东瀛设擂之时,他甚至想要将异族擂台挪至朝都,好方便他观赏。

至于明朝,作为三大国如今最正常的一个,明朝自然对擂台一事表示了高度重视,且认为这些异族不仅是在挑衅武林人士,更是在挑衅朝廷威严。

遂在正德皇帝朱厚照的旨意下,铁胆神侯朱无视派出大量高手前去解决异族擂台一事。

在接连几波失败的消息传回以后,朱无视察觉到了不对,可又找不到是在哪里出了问题。

随即,朱无视一边继续派遣高手攻擂,另一边,他手下的大内密探纷纷出动,去调查这些东瀛人的来历。

至此,异族擂台一事愈演愈烈,已经吸引了绝大多数目光,而距离惊蛰之日过去已经半月有余。

此时,除明朝之外的其余两国仍未察觉到危险。

而东瀛已经在三国边境陈兵近五十万,更收服了大清W子国,联合大元帝国准备随时入主中原。

同时,除了东瀛方面的危机,周遭的大金、大辽、大越也闻讯而至,随时准备在这场劫难中分一杯羹。

及至同年四月,东瀛人的擂台依旧稳居各国,狠狠打着各国武林的脸。

而此时,中土三国边关突然告急,探子传回消息,称发现了各国异动。

而就在急报传回各国国都的第二天。

异族入侵开始了。

东线,东瀛天皇连成志率部推进,匈奴大越国亦趁机作乱。

南线,东瀛左大将德川家康与大元达成合作,一齐进攻大宋,这让国力本就羸弱无比的大宋朝堂内顿时人心惶惶起来。北线,东瀛右大将丰臣秀吉则是接收了大清投诚,随后向大明开始全线进攻。

面对东瀛与异族的全线攻击,各国反应均有不同。

大唐国力强盛、兵强马壮,本该不惧挑战,奈何唐皇刚刚继任,朝堂不稳,情势复杂。

就连武将出征抵御外敌都掺杂了无数算计,导致一时间诺大的大唐居然没有可用之兵,边境线上败事连连。

相比于大唐的一时败退,大宋则是真切面临了灭国之危,朝堂腐朽,奸佞横行,空有战国之将,却无敌国之心。甚至在武将于前线浴血拼杀之际,后方的朝堂上还传出了陛下欲降于东瀛的传言。

此传言传至前方战场之时,顿时让大宋无数舍命的儿郎寒心彻骨,战意低至深谷,最终导致一夜之间宋兵连退百里,

几无回天之力。

等到了大明这边,却又是另一番景象,虽然正德皇帝得位不稳,但也仅限于皇家内部的攻讦,朝堂中则无波无澜,皇室政权稳健非凡。

待到东瀛右将丰臣秀吉率东瀛和大清两路大军入侵之时,大明朝堂上下更是空前团结,正德帝点将于前,兵部出兵在后,户部、工部调配物资,吏部则开始筹谋征兵事宜。

如此一番协作调配,举国之力对抗入侵,再加上大明红衣大炮的威能,竟然让三国之天朝力并不是最强盛的大明反而表现最好,在国境线上寸步不让,与丰臣秀吉所率的大军僵持起来。

东瀛全面进攻后,那三个设于各国境内的擂台则悄然消失了。

这让各国武林顿时醒悟过来,异族此番只是为了试探各国武林实力,连带着对其消耗一番,所谓挑战不过是借口罢了。

可是此番醒悟的颇有些晚,东瀛的高手们此时已然回到了战斗前线,开始成建制的加入部队参与战斗。

其中东瀛的几位顶尖高手更是展现出了影响战争走向的实力,不止是大唐和大宋军队败亡速度加快。

就连此前与东瀛大军打的不相上下,甚至还略有优势的大明军队也立即被压得抬不起头来。

炮兵部队面对东瀛高手总是第一时间被扫除,步兵和骑兵就更不用说,几乎是一触即溃。

一日间,大明国境线一退再退,让东瀛部队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

如此战报传回大明朝堂上时,让正德皇帝与群臣惊怒异常,正德皇帝更是当场怒言:

々我大明泱泱大国,竟无有胆武夫?"

武林中人从来不屑于与朝堂牵连在一起,哪怕是如今的灭国危机,仍然只有少部分有志之士自愿出发抵抗异族。

更多的武林人士则是在观望局势,他们一边痛斥朝堂腐朽不作为,一边自称侠义,其实不过是贪生怕死,不敢与异国高手作对罢了。

先前东瀛人设擂击败众多高手的事,已然大折了这些人的脊梁骨,让他们再也抬不起头来。

而且,越是大型的门派、大型的势力越是如此,反观那些小门小派和江湖散人则多有报国之举使。

真是令人唏嘘。

转眼间,战火从四月燃到了五月,各国正面战场越发无力,国境线一退再退,只得靠着分散队伍骚扰游击来拖延东瀛大军的脚步。

到得五月中旬,大明方面依旧举国抵抗,大宋江山将倾,而大唐这时才如梦初醒,开始发力反击。.

第237章危机,大厦将倾!

五月中旬,大唐朝堂如梦初醒,终于开始整合军队与武林高手抵御东瀛入侵。

之所以大唐能在此时幡然醒悟,不是因为朝堂上争出了结果,而是因为唐皇李世民,他回来了!

李世民回来后,刚刚登基的新皇李治并没有多么眷恋权力,而是极其痛快的将皇权交割回去。

之所以如此痛快,一方面是李世民积威已久。

另一方面是因为李治明白,此时的他还不足以压服众臣统领朝纲,只有让自己的父皇李世民执政,才能将大唐上下凝成一股绳,向东瀛展开反击。

果然,在李世民重掌大权后,大唐的朝堂瞬间归于宁静,朝野上下再无第二道声音,庞大的国家机器开始正常运转,对于东瀛的反击也自此开始。

对于自己不在时朝堂上的争吵,李世民并未在此时追究,中原蒙难,国家正值用人之际,一切矛盾罪责都押后处理。不过大家都明白,此事远没有结束,更不会被李世民忘记。

其实,相比于其他两国,此时大唐最大的优势不是它雄厚的国力,而是大唐拥有了李世民这位陆地神仙境界的战力。在战场上,大唐终于能够拥有了正面对抗的能力!

在李世民的组织下,大唐的颓势逐渐止住,并与东瀛、大越等诸国联军形成了僵持之势。

在大唐局势稳定之时,大明和大宋的形势则越发危急。

此时,大明皇宫。

几位重臣刚刚离开宣政殿,值守太监亦被赶出了殿外,宣政殿的大门随即紧闭起来。

正德皇帝朱厚照瘫软在龙椅之上,身前的桌案上急报文疏堆了一层又一层,越来越糟糕的战况压得这位年轻皇帝几乎喘不过气来。

殿下右前方,铁胆神侯朱无视挺着身体直直站着,他并未对上方皇帝的失态而表示有什么不满,只是微微闭目,似乎正在思考着什么事情。

殿内静谧良久,终于,神侯朱无视睁开双眼,直视上方的年轻皇帝说道:

“皇上,为今之计,唯有寻来各路高手,让本侯以吸星大法吸收功力,强行催至至高的陆地神仙境界,方才有可能与东瀛异族正面相抗的可能。

想必陛下也知道,我大明军队并不弱于对方,只是那东瀛异族中竟然出了陆地神仙境界的高手,这才使..…”

“朕准了!"

话还没说完,龙椅上的正德皇帝就一口答应下来,朱无视闻言顿时惊疑地看向年轻皇帝的面庞,似乎确认自己没有听错后,他才再次开口道:

“你就不怕,我成就了陆地神仙,第一个就把你杀掉?"

听到朱无视的话,正德皇帝略微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

“若是你真能拯救我大明江山,将那帮异族赶出我大明国土,就是让我自缢于你面前,又有何不可?”

说到这,正德皇帝脸上浮现出一抹红润,他站起来仰头望向殿外,尽管被殿门阻隔了视线,但他仍似看到了门外的万里江山。

目光定格于殿外,他眼中绽放出道道神光,而后铿锵有力的说道:

“其实打从一开始,我就没想过能够坐稳这个位置,若是那日苏墨不在,怕是此时你已经登基为帝了吧?

朕从来都不想当皇帝,也从没喜欢过皇帝这个名号所带来的权利!

唉,只是命运弄人,偏偏是我继位。

如今,朕既已成为大明皇帝,就理应为大明江山做出贡献,若是神侯能够保住我大明江山。

这帝位,朕愿拱手相让!"

听得正德皇帝一席话,朱无视忽然笑了出来,他把视线从正德脸上移开,随即往殿外走去。

"不用了,不用了!

没想到,你还真是当皇帝的料!"

说完这话,铁胆神侯朱无视已经迈出大殿,行将离去。

在他身后,正德皇帝不由凝望起他的背影,而后正德皇帝表情一肃,随即高声说道:

“到得出征之日,侄儿厚照愿与皇叔同往。

去看一看这最后一战。

若皇叔胜,侄儿必亲眼见证!

若皇叔亡,侄儿将御驾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