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无双玉公子 第92章

作者:暗黑沉沦

第150章 年少轻狂

  某书房。

  “老师!此计成了!那贾蓉果然上当,被夺了爵,又流放三千里,就连宁国府都没了。据闻,已经有许多贾家故旧,欲与贾家划清界限了。”士达向着老者兴奋的说道。

  老者点了点头:“贾家德行有亏,寻常人家自是不愿与他们深交。”

  “老师果然运筹帷幄,将那贾蓉算计得死死的。”士达兴奋的说道。

  老者叹息道:“当年荣宁二公何等英雄了得,却不成想这后辈却是这般不堪。这贾蓉如此混账,便算是我等不出手,以他的性子,又岂能安心守孝三年?”

  “老师所言甚是,那贾蓉天生便是混账透顶的二世祖,宁国府在他手中,败落只是时日长短罢了。”士达躬身道。

  老者沉吟了一下:“说到贾家后辈,有一人倒是不得不提。”

  “老师说的可是那玉公子贾珏?”士达问道。

  老者点了点头:“不错。此子才华横溢,每每有出人意料之举,又蒙陛下赐下御扇及斗牛服,圣眷正隆,当是贾家后辈第一人。”

  士达闻言笑了起来:“老师,你多虑了。这贾珏的御扇和斗牛服,怕是要没了。”

  “哦?这是为何?”老者问道。

  “老师有所不知,这贾珏竟是在陛下和一众大人面前夸下海口,说能以音灭蝗,如若不然,便将御扇和斗牛服赠与严进。”士达满脸笑意的说道。

  老者闻言皱了皱眉:“他行此举,当是有所依仗才是,只是,这以音灭蝗之说,倒是闻所未闻。”

  士达嗤笑道:“老师多虑了,他当时不知从何处听来了些灭蝗的偏方,便想以此为据除灭蝗灾,扳回一局。”

  老者缓缓点头,微微叹息一声:“如此瞧来,这贾家后辈倒是如同贾蓉一般,都是不学无术之辈。”

  士达连忙问道:“老师,接下来我等可是要……”

  老者摆了摆手:“操之过急反而落了下乘,且等贾珏失了斗牛服再做打算不迟。”

  士达闻言面色一喜,贾珏失了斗牛服?不就是等几天的事儿么?

  ……

  皇城,坤宁宫。

  “可曾好些了?”赵启坐在床边,向着皇后问道。

  “陛下,太医不是说了么,这毒已经解了,只需调养些日子便好了。陛下日理万机,政务繁忙,便别天天跑来了。”皇后向赵启说道。

  赵启笑了笑:“无妨,朕总不能时时刻刻都在忙碌,总要透透气儿的。”

  皇后见赵启的神色略带憔悴,忍不住问道:“陛下可是在忧心那蝗灾之事?”

  赵启叹了口气,点了点头:“不错,蝗灾肆虐,无法阻挡,实在是令朕忧心忡忡。”

  皇后见状神情也是有些忧愁:“满朝文武都没法子么?”

  “法子是有,只可惜杯水车薪,却是无甚效用。”赵启的神色中满是失望。

  皇后看了看他,忽然试探着问道:“不是说,有人提出了新的法子么?”

  赵启微微一愣,随后看了看身边的赵婧:“你倒是会传话儿。”

  他自然知道皇后说的是贾珏,而皇后这几天一直在房里休养,会听到这个消息,也只能是赵婧说的了。

  赵婧闻言吐了吐舌头,俏脸微红。

  这段时间她虽然一直守在皇后身边,可对于贾珏还是很关注的。

  在听到了贾珏灭蝗这件事之后,她也是有些焦虑,如果贾珏真的丢了御扇和斗牛服,那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

  于是,她在左思右想之下,将这事儿告诉了皇后,如果贾珏真的出了事儿,皇后也能帮衬一二。

  “陛下,贾珏可是妾身的救命恩人,他的事儿,妾身怎能不管?”皇后向赵启说道。

  赵启向她摇了摇头:“皇后有所不知,他的法子实在是太过……”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开始斟酌起用词来。

  一会之后,他方才说道:“实在是太过独特了。”

  “如何独特了?”皇后追问。

  “他言说以音灭蝗,以吹响风笛杀灭蝗虫,可他制成的风笛,吹起来却一丝声响也未曾听着。”赵启皱眉说道。

  皇后和赵婧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惊讶,吹不响的笛子?这还是笛子么?

  赵婧连忙说道:“他不是信口开河的人,如此说来,这风笛当是另有玄机。”

  “你倒是向着他。”赵启深深的看了她一眼。

  赵婧一慌,连忙说道:“旁人我不清楚,可他救治母后之时,不也没人懂他么?”

  赵启轻哼:“若非他救过皇后,你当朕会容他胡闹?”

  皇后笑道:“谁还没个年少轻狂之时?这回若是受了挫,也是好事,以后安心读书,日后也好为陛下分忧。”

  “罢了。皇后这般为他说情,朕又岂能苛责他。”赵启看着皇后说道。

  皇后和赵婧闻言都是眼睛一亮,有了赵启这句话,贾珏应当不会被问责了。

  此时,刘田忽然匆匆从房外走了进来,递给了赵启一份奏折。

  赵启接过看了看,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

  蝗灾范围扩大,多地作物被毁。

  他又急又怒,到底该如何是好?

  ……

  京城,悦来酒楼。

  “王兄,你可曾听闻了那宁国府不孝子贾蓉之事?”

  “自是听说了,这贾家一门双公,贵不可言,可谁知却有这等不肖子孙。”

  “是啊,谁能想到呢?不过除了这不孝贾蓉之外,贾家还出了一个目中无人,狂妄无知之辈。”

  “哦?是何人?”

  “便是那号称诗书双绝,高中解元的贾珏。”

  “啊?这是为何啊?”

  “那贾珏竟是在皇上和诸位大学士,尚书面前大放厥词,说什么能以音灭蝗。”

  “这怎可能?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么?”

  这样的对话在京城随处可见,以一个非常规的速度流传开来,甚至掩盖了贾蓉的事,成为京城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贾珏也成为了京城百姓口中的笑柄,时不时的被人拿出来笑话一番。

  ……

  数日之后,河源县。

  这里是蝗虫大军进发的必经之地。

  数千百姓站在城外,手里拿着各种工具,脸色严肃的看着远方熊熊燃起的火焰。

  这是他们为了阻止蝗虫而特地布下的火焰阵,也是到目前为止,阻挡驱赶蝗虫仅有的办法。

  嗡嗡!

  不多时,天空中飞来了一片遮天蔽日的黑云。

  这便是蝗虫大军。

  在他们那震惊的目光中,蝗虫根本无视了那些火焰,径直向这里冲了过来。

  “动手!”有人狂吼了起来。

  百姓们齐齐挥舞着手里的工具,打向了空中的蝗虫。

  可即便他们捕杀了数百,数千只蝗虫,这对蝗虫群来说,根本是九牛一毛,丝毫不痛不痒。

  一众百姓眼睁睁的看着蝗虫越过了他们,飞向了田地之中,都是又怒又哀,许多人都绝望的嚎啕大哭了起来。

  庄家是他们的命,没了庄家,他们怎么活下去。

  在这蝗虫即将肆虐之际,忽有一骑从远处飞奔而来,他大声高呼着,向百姓中抛洒着什么:

  “吾乃朝廷捕蝗使!吹动风笛可以灭蝗!”

  一名绝望的百姓低头看了看地上的那物,他忽然咬了咬牙,将其捡了起来,放在口中,拼命吹了起来……

第151章 捷报传来

  京城,金銮殿。

  赵启黑着脸看着一众朝臣,而一众朝臣则是齐刷刷的低下了头。

  这几天以来,各地蝗灾的消息如同雪片一般纷至沓来,整个天下似乎都笼罩在了遮天蔽日的蝗虫之中。

  但满朝文武却没有一个能拿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案来。

  “诸位爱卿倒是说说,此等蝗灾当如何应对?”赵启又向着一众朝臣问道。

  然而,众人闻言都是沉默了,没有人回答他。

  赵启重重砸了砸龙椅,勃然大怒:“朕的文武百官,朕的国家栋梁,蝗灾当前,却连能为朕分忧的都没有!”

  现在蝗灾肆虐,国本就要被动摇了,他却束手无策,能不怒吗?

  “陛下息怒,臣等无能。”一众朝臣连忙朝着赵启跪了下来。

  “息怒,息怒!你们叫朕如何息怒?”赵启怒道。

  一名老臣颤颤巍巍的说道:“陛下,微臣无能,特向陛下请辞。”

  这话落下,有许多朝臣也跟进道:“微臣无能,愿告老还乡。”

  这却是让赵启更加气不打一处来:“你等皆走了,谁来为朕分忧!”

  一众朝臣跪在地上,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

  就在气氛无比僵硬的时候,一名太监突然跑了过来:“陛下,河源县八百里加急。”

  赵启闻言心头又惊又乱,河源县处在蝗灾南下的必经之路上,此时来了急报,能有什么好消息?

  一众朝臣也是心头一跳,赵启正在气头上,却又传来了坏消息,当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赵启深吸了一口气,勉强压下心头杂念,向那太监道:“念!”

  太监展开信件,大声念道:

  “九月初一,蝗灾至县城,全城百姓出城捕蝗,并以大火相阻。”

  听到这里,众人的心都悬了起来,人海战术捕蝗,并辅以大火驱赶阻拦,这是目前来说最常规的办法,不过,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成效不大。

  “然,飞蝗并不畏火,直冲良田而去,百姓捕之,收效甚微。”

  唉!

  一众朝臣都露出了失望的神色,果然是这样,果然又是这样,这蝗虫果然是无法抵挡的!

  赵启则是死死的握住了拳头,脸上满是愤怒,噩耗一个接着一个,这简直让他出离了愤怒。

  就在此时,他们忽听那太监继续念道:

  “所幸,朝廷捕蝗使及时赶至,百姓使其所携之物,顷刻间便杀灭蝗虫百万,河源县蝗灾遂解。”

  啊?

  这话让赵启,让满朝文武全都瞪大了眼睛惊呼了起来。

  他们原以为这又是一份噩耗,可谁知,这竟是一份捷报!

  河源县杀灭蝗虫百万!

  这是这场蝗灾爆发以来,到目前为止,唯一的胜绩!

  “蝗灾已有法可解!这是百姓之幸,天下之幸,朝廷之幸啊!”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蝗灾可解了!”

  “此乃天下百姓之福,江山社稷之福啊!”

  ……

  一众朝臣激动万分的开始高呼了起来,其中不乏对赵启歌功颂德马屁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