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条咸鱼
根据北方海军造舰计划书,1933年,马尾造船厂承接了六艘七千吨的江南级轻巡洋舰的建造任务,江南造船厂承接了三艘一万两千吨级的大连级重巡洋舰的建造任务。
所以海军有些担心,上海现在已经在开打了,江南造船厂也为了避免遭到中央军的报复性破坏,暂时停工了,但马尾造船厂就有些鞭长莫及了。
在得知王亚樵与厦门海防司令林成旭有不错的关系后,林永昌果断的请了王亚樵帮忙。
而王亚樵也乐于为镇北军南下扫平一些障碍。
少年时期就目睹官吏豪强压榨人民的王亚桥,对南京政府那一套自然很看不顺眼。
当年他可是积极为北伐军奔走,在湖州征兵的时候还与戴立、胡宗楠结为兄弟,结果北伐不到一年,蒋委员长便开始清除异己,不仅对其他党派大肆屠杀,对民党左派也毫不留情,仅江南地区就有二十余万革命群众遭到迫害。
王亚樵义愤填膺地斥责蒋委员长背叛革命,背叛北伐,引起委员长的强烈不满,而拥护委员长的戴立和胡宗楠也与王亚樵决裂!
王亚樵也因此丢掉了安徽副宣慰使的职务,流亡上海租界,创建了斧头帮,专门为穷人出头,在黄金荣、杜月笙等黑帮大佬手下抢下一片地盘,并继续用暗杀来反对蒋委员长的南京政府,曾先后在1931年刺杀蒋委员长不成,又刺杀财政部长宋子纹。
但上海事变爆发后,王亚樵也暂时放下了和南京政府的不合,组织上海帮众积极抗战,可以说虽然小节欠检点,但大事从不糊涂。
不过在这个时空,280因为薛霖和他的镇北军横空出世,斩断了日国入侵华夏的贪婪狼爪,在淞沪抗战结束后往北方走过一遭的王亚桥,毅然决然地选择拥护北方,似乎又找到了年轻时闹革命的劲头。
要不是因为南下保护船厂的任务更重要,说不定他就要自荐去暗杀中央军淞沪战区总司令官了!
等王亚樵离去后,林永昌则开始听取淞沪地区送来的谍报。
“据悉,淞沪战区总司令是胡汉谋,副总司令则是张发奎,而上海驻军则是第五集团军和第十二集团军部分兵力,约二十万人,而且中央军的兵力还在调动,从南京、杭州等地陆续有军队赶赴淞沪!其中包括正在皖南整编的第十六集团军和从福建往江浙运动的顾祝同部第十一集团军!”谍报人员详细汇报道。
林永昌看着地图,神色肃然地敲了敲地图,询问道:“整个江南,有多少中央军?”
PS:第一更,还欠大家三章!正在拼命码字!.
第648章:江南攻略【第二更】
谍报人员汇报道:“第五集团军和第十二集团军总计二十万人,第十一集团军二十五万人,第十六集团军十三万人,再加上地方民团和预备兵团,在整个江南地区至少有超过七十万中央军,其中六十万正在向淞沪地区运动!”
林永昌沉闷的点了点头,再次看向地图。
不过这次看的却是整个华夏的地图。
中央军在皖北和苏北的徐州会战投入了五十万兵力,湖北薛岳部和败退下来的第一集团军加起来也有三十多万,贵州的胡宗楠部虽然在川东折损了数万人马,但还有十五万兵力,支援贵州战场的第十七集团军也有至少十二三万兵力。
再加上九江、安庆一线的陈诚部第七集团军十五万兵力,平定了广东的蒋定文部第九集团军二十余万兵力,整个南方的中央军已经动员了超过两百二十万兵力!而且在湖北、湖南、广东等省份,还在大肆招兵,甚至是强拉壮丁入伍,组建新编军队。
而整个江南地区包括了皖南、苏南、上海、浙江这一片可以说是华夏最富庶的地区,中央军在这里部署了七十万兵力,其中六十万赶赴淞沪战场,势必要保护委员长的钱袋子。
对于兵力见拙的北方海军来说,虽然他们有海军优势,却无法深入江南腹地,海军陆战队只有一个师三万多人,拿下二十万中央军驻守的上海都有些吃力,而且那支德械集团军也在向淞沪增援!
林永昌看向了江阴,虽然因此林永莫的起义,江阴沉船计划被击破,但中央军依旧可以在南京、在芜湖等江面狭小的地区进行锁江,甚至布设水雷。
所以拿下江南必须加快速度了!
“还是要靠陆军啊` ` !”林永昌感叹了一句。
“战争的最后的确是要靠陆军去占领。”一旁的乔虎也点头道:“而且南方海军就这些小鱼小虾,海军全体出动是有些杀鸡用牛刀的感觉了,又不是对付日国。”
“向总司令部发电吧,中央军在江南集结了七十万兵力,上海一带就有二十余万,江南战场还是请一位陆军将领来坐镇吧。”林永昌下令道。
随后电报室很快将这份加密电报发往了北方。
对于林永昌他们这些新海军人来说,可不会像其他海军军阀亦或者日国海军一样强自撑着,他们很清楚海军的责任和作战区域。
电报发送后就是等待了,林永昌则是继续指挥着海军陆战队拿下吴淞炮台,拿下登陆阵地,给后续的陆军提供一个登陆平台。
并且面见了来降的以陈继良和李世佳为首的中央海军高级将领,安抚他们的情绪。
中央海军在淞沪抗战后增添了两艘五千吨级轻巡洋舰,现在合格的水兵和海军军官已经超过了三千人,这些水兵和军官只要稍加培养,就能冲入海军中担任巡洋舰甚至战列舰上的职务,可是一群宝贝啊!
特别是那一群有军舰指挥经验的高级将领,从一千多吨的驱逐舰,到几千吨的轻巡洋舰,大部分海军将领都有过留学的经历,可以说民国海军的精锐被北方海军一网打尽了!
等为新军舰下水后严重缺人而愁眉苦脸的萨老得到消息,只怕嘴都能笑歪了。
七月九日,枣庄镇北军总司令部。
“薛帅,海军司令林永昌在上海外海发来最新的电报,您看看!”陈震将一份紧急电报看完后,递给了薛霖。
司令部作战室内,蒋白里正带着数名高级参谋在地图上忙活,隔壁电报室的电音穿透了砖瓦,滋滋入耳,时不时有通讯员、传令兵进入作战室传递最新军情战报。
其中以徐州会战的电报最多,毕竟枣庄距离徐州前线可没多远,隔壁三条街外就是吴文耀的指挥部。
“.”哦?我看看,是王亚樵南下了,还是上海攻势的军情?”薛霖闻言从一份徐州战报上抬起头来,接过了陈震递过来的电报。
细看之后,薛霖缓缓点头,眉宇却微皱起来,在思索着什么。
一旁的蒋白里好奇道:“薛帅,上海战事不利?”
“这倒不是。”薛霖将电报又交给了蒋白里。
在后者一边看电报的时候,一边说道:“王亚樵已经答应南下福建的事并且动身了,海军陆战队第一师也拿下了长滩阵地,正在海军航空兵的配合下进攻吴淞炮台,只要端掉吴淞炮台,长(的诺好)江口水域就任由海军驰骋了。”
“不过中央军在整个江南沿海地区部署有七十万兵力,其中淞沪集结了六十万兵力,上海守军就有二十万,要想从这里打开局面,一个海军陆战队师显然是不够的,甚至占领上海都有些兵力见拙。”
“淞沪战场必须要有一支兵力不少于十万的陆军和一个合格的陆军指挥官。”蒋白里接口道。
他收起电报,看向薛霖,笑道:“那么人选呢?薛帅应该已经有人选吧。”
“真是什么事都瞒不过白里先生。”薛霖轻笑一声,缓缓点头。
PS:这是第二更,还欠着两章!正在努力码字!。
第649章:徐州会战落幕
“我准备让宋濂率领第四军从天津登船,在海军舰炮和海航兵的掩护下登陆淞沪战场,先把上海以及周边的淞沪地区拿下,再向浙江、南京等地进攻。”薛霖直接抛出了宋濂这位在北方战争中耀眼无比的将星。
蒋白里对宋濂也算是很了解,东北战争时,宋濂就是少数几名跟随薛霖杀出长春的将领,北方战争时又是南路军的副总司令,亲率两旅部队从朝阳市突入赤峰、进攻承德,横扫热河!
去年十一月整军的时候,宋濂担任了第四军军长,军衔中将,麾下三个师中有两个师都是整编的西北军和晋绥军,战斗力不容小觑,而他的搭档则是原晋绥军35军军长傅作义。
这两人都是经历过各种大战的将领,而且在杨虎诚起义投诚后,第四军主力部队基本都调往了河北,最多三天就能全数向天津靠拢,国民警卫队则驻扎在山西、黄河北岸等地,很快就能负责起各地的防务。
“宋濂和傅作义都是大将之才,淞沪会战若是能将七十万中央军击溃,他们也将拥有指挥大型会战的能力!”蒋白里一语双关的对薛霖道。
镇北军中高级将领不少,在吸收了北方563三阀联军的军队后,拥有了一大批军官,而东北陆军大学、保定陆军大学、北平国防大学的建立,更是保障了军队中低级军官好高级军官源源不断的培养。
可是对于整个镇北军来说,拥有大规模战役指挥经验的降临却非常少。
薛霖作为北方的领袖,虽然还抓着枪杆子,但却注定了会渐渐保持军队与政治的平衡,成为真正的规则制定者,华夏的新领袖。
而除了薛霖外,蒋白里和陈震这对师徒算拥有大规模军队指挥经验,在川东吃了卫立皇十五万兵力,还啃掉了胡宗楠五万兵力的张自忠算一个,西北三省的赵鹇勉强算半个,剩下的,也就是前东北军山海关战役的指挥者王以哲了。
所以薛霖在此次统一战争中虽然调度了七十万军队,却基本只是在后方进行战略上的策划,很大权利的将指挥权下放,提高各军将领的大型会战指挥经验。
“那么就这么确定了!”薛霖与蒋白里再次商议一阵后,叫来了一个年轻的负责记录命令和传达命令的参谋军官。
“命令!第四军向天津集合!陆军和海军后勤部门开始征调渤海湾和黄海的大型船只运送军队和物资!”
“是!”记录下命令后,参谋将文件给薛霖查阅,确认无误后,薛霖签下自己的名字,这封命令就正式生效了!
参谋刚下去传令,外面忽然传来一阵欢呼声。
作战室内,薛霖、蒋白里等人循声望去,一名传令兵急匆匆的走了进来,兴高采烈道:“薛帅!徐州城破了!”
薛霖猛地一捏拳头,徐州这个镶在苏北半个月的钉子,终于拔掉了!
七月九日,随着镇北军第二十四师从左翼丰县突破中央军第三军防线,一个小时后,101装甲警备师也右翼突破了第四军和骑兵第一军的防线,拿下了徐州机场。
左右两翼溃退的十余万军队涌入徐州城,给徐州城守军带来了严重的士气问题,将徐州城守军的士气一并拉下,吴文耀趁机指挥部队以102警卫师和第十九步兵师、第二十步兵师向徐州城正面防线发动进攻。
经过一日的鏖战,方良率领十九步兵师55步兵旅第一个攻入徐州城!
同时,进攻亳州和阜阳的二十三师兵临宿州、淮南,派遣了大量飞机对津浦铁路线的守军(cada)进行狂轰滥炸,津浦铁路线岌岌可危!徐州数十万中央军的后路随时可能被切断!
为了避免仅存的三四十余万军队被镇北军瓮中捉鳖,张治中在徐州城破的第一时间,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以第三军和第四军为殿后部队,骑兵第一军和骑兵第二军沿津浦铁路线袭扰镇北军,第二集团军和第六集团军主力部队开始沿着津浦铁路线后撤!
镇北军发现徐州守军有撤退的迹象后,吴文耀当即指挥部队展开追击战!
第101装甲警卫师和102机步警卫师纷纷脱离徐州战场,从泗县进攻宿州至蚌埠这一段铁路线,同时各军下属的装甲部队和骑兵部队也纷纷出动,在皖北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追击战!
吴文耀本以为依靠着己方军队强大的机动兵力,必定能留下徐州这几十万中央军,但张治中却在宿州集结军队后虚晃一枪,趁镇北军装甲部队集中在铁路沿线时,率三十万残军进攻灵璧!
前突的镇北军装甲部队措手不及,紧急回防。
第二集团军下的第三军和第四军从徐州撤回宿州后又沿着铁路南下,配合骑兵第第一军、骑兵第二军十余万兵力向镇北军机动部队发动进攻,成功牵制了101装甲警卫师和102机步警卫师小半天,而趁此机会,张治中却已经率军绕过了灵璧和泗县,率军进入了水网密布的洪泽湖。
经过三日的追击,到七月十三日时,张治中牺牲了第三军和第四军,两个骑兵军也损失过半,但至少给三十万主力部队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大军从水网密布的洪泽湖和高邮湖撤往扬州,暂时安全了。
张治中如壮士断腕般的壮举,虽然五十万大军只有三十万成功撤入扬州,徐州战场折损兵力超过十万,撤出徐州的追击战和反追击战中又折损了第三军和第四军以及两个骑兵军近十万人,但至少主力部队撤了回来。
吴文耀虽然气愤不已,感觉自己遇到了一个如刺猬般棘手,又如狐狸般狡猾的对手,但他不得不佩服张治中的果断和决然,若不是‘声东击西’和‘弃车保帅’这两招,只怕这三十万人全都跑不过淮河。
PS:更新慢了……还欠大家一章_(:з”∠)_.
第650章:十里洋场
镇北军对南方中央军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甚至将战争的硝烟吹到了上海这个东方明珠的国际城市。
但对于上海租界里的各国洋人来说,华夏只是有一次陷入了内战之中罢了,南北军队怎么打也不会牵扯到他们租界的,亦如过去二十年来发生在华夏这片土地上大大小小数不胜数的内战一样。
这个国家即将换一个新的统治者,也如过去二十年如走马灯般的统治者们~一样罢了。
各租界的洋人们该吃吃该喝喝,晚上依旧灯红酒绿的生活,除了那些各国政要,来这里淘金的洋人们没人会在意-换了一个统治者。
上海外滩是整个上海滩十里洋场的真实写照和缩影,因为这里是英租界,世界上最强国家的租界,没人敢在这里_闹事。
和平饭店的一间私人包厢内,几名外国人刚享用完美味的晚餐,在侍者撤下餐具后,几人坐在沙发上闲聊了起来。
“纳尔逊先生,听说您明天就要回国述职了吗?”组织此次聚会的英格国驻华大使兰普森端着一杯饭后红茶,对一名半秃头的中年白人问道。
看着外面黄浦江风紧的纳尔逊·詹森回过神来,笑道:“是啊,新总统上任后,需要调整对华夏的一些政策,所以我需要回国一趟,在白宫当面向罗斯福先生汇报远东的具体情况。”
其他几名驻华公使、大使纷纷好奇起来。
美利坚新上任的这位半身不遂的总统阁下对国内的经济大萧条可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上任第二天就开始颁布法案打击囤积黄金的行为,‘炉边谈话’直接重建了政府的公信力,之后更是宣布废除金本位,将美元贬值了40.94%!
金融改革之后,罗斯福又开始进行农业改革与金融改革,并先后成立了大规模基础建设的公共工程署和民用工程署,开始大量吸收失业者进行基础建设,包括校舍、桥梁、提坎、下水道系统、邮局等等。
这些政策下去仅半年的时间,这位坐在轮椅上的巨人就结束了美利坚的萧条局面,美利坚工业开始恢复,农业开始恢复,成为了第一个走出大萧条的国家!
“这么说,纳尔逊先生您还会回来咯。”兰普森抚了抚小胡子。
“这是当然。”纳尔逊自信微笑道:“我的任期可还没有这么快结束。”
从1925年开始成为美利坚国务院远东事物部门主管的纳尔逊对华夏有着深刻的认识与了解,美利坚对华政策甚至直接受到他的影响,前后三位总统,包括柯立芝、胡佛及现在的罗斯福,在远东问题上都要详细的倾听纳尔逊的意见。
而纳尔逊还是一位孤立主义者,主张在不影响美利坚利益的情况下,尽量协助华夏回复主权。
因此现在华夏南北开战的这个关键时刻,美利坚新总统需要为很可能成为华夏新统治者的北方政府做一个充足的了解。
德意国驻华公使陶德曼饶有兴致地看着英、美、法三个国家的外交官员聚集在一起聊着华夏的未来,聊着北方击败南方后应该采取怎样的对华政策,聊着南京政府最近向他们提出的武器军火订单。
… 0求鲜花… ……
他并不想去参合什么,此时的德意国还没有走出经济大危机的阴影,虽然在那位小胡子总理的新政下也在缓缓恢复,不过这需要时间。
而且与英、法、美等国偏向中立的政策不一样,德意国在全世界寻找新的盟友,能给他们提供订单、资源的盟友。
现在德意国的军工业正在缓缓恢复,对石油、矿石以及稀有金属的需求可是非常之多。
虽然小胡子卖给了南京政府三十个师的德械装备,但现在只提供了十个师的装备,剩下二十个师的装备还没有生产完毕,就爆发了战争!
……
在华夏内战中,中央军被打的节节后退,根据从顾问团那边得到的情报,中央军内部甚至已经出现了慌乱,其他派系正在借此机会打击蒋委员长的威信,而战争的不利也让德意国不得不小心翼翼起来。
如果是北方赢得了战争,那么倒时候会不会因为德意国提供给南方军队的大量军火订单而与德意国交恶呢?这是在华的德意国外交人员必须提前思虑的。
这次聚会,由英格国驻华大使兰普森发起,意在镇北军拿下上海后,统一对北方政府的态度,甚至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北方政府一定的施压。
不过也仅限于英、法、美三个大国罢了,其他国家现在连自家的经济萧条都还没搞定,可没时间和精力去管别人。
陶德曼也是一笑而之,明天,他将北上北平就任驻华公使,为争取华夏新政府的友谊做努力。.
第651章:淞沪会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