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红警无敌 第107章

作者:一条咸鱼

“纳尼?”正准备品尝一杯清酒的小野寺幸树愣住了,冈村宁次和小矶国昭等人也纷纷愣了一下。

刚刚才说到薛霖的镇北军可能度过黄河进攻山东军阀韩馥渠,没想到这么快就传来消息了,失去了华北特务机关后,情报传递速度变得很慢,消息传到东京大本营再传到他们这边,已经慢了至少两三个小时,也就是说下午的时候镇北军就已经度过黄河了!

服部太郎放在桌下的右手狠狠捏l了个拳头,暗自欣喜着,随后开始观察这些日国最精英的一群人。

“该死的!”板垣征四郎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震得上面的碗和就被叮地作响。

他面目狰狞道:“东北三省,“一七三”华北五省,再加上现在的山东,他的统治地盘已经超过了一百万平方公里,人口已经超过一亿了!”

经他这么一说,冈村宁次等人纷纷耸了耸喉结,要知道此时的日国人口也才七千多万不到八千万,不包括宝岛和高丽两个殖民地,本土只有三十七万平方公里,而镇北军不过是华夏北方的一个军阀而已,在领土和统治人口上已经全面超过了日国。

而且统治着这一亿多人口的哪位华夏北方的王者,还拥有一支非常强大的军队和一支已经是世界第八,甚至马上要超过意国和德意国的庞大舰队!

众人再联想到这三个月以来根据巡逻东海的舰队汇报,每个月至少有上百艘海船驶入渤海,那里面不是各种工业机床就是工厂设备,以及引进的高级技术人才,他们启动l的经济计划甚至以亿为单位,光是海军今年就会添加数艘主力战舰,至少十几亿下l去。

这么恐怖的投入,如果再等他们过十年,甚至只需要上海停战协议的五年时间结束,日国还能打赢吗?

在做众多日国军队高级将领纷纷皱眉起来,和羸弱的满清以及后勤不给力的俄国不同,华夏与日国就隔着一个东海,战争最后是要靠陆军决胜负的!

而华夏拥有那么庞大的人口,要是再被唤醒了国家重工业和民族魂……

“华夏有句老话。”正在众人惆怅的时候,一个清脆中带着点悠闲的声音传入大家耳中。

众人回头望去,只见石原莞尔放下了手l中的酒杯,额外清澈的双眸望向窗外,那是东方。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今华夏已经军阀混战分裂了二十余年了,差不多也到了大统一的时候,现在他只差一步,就可以将华夏重新整合。”冰冷的话语和对华夏冷静的分析,让众人不由惊叹,石原莞尔不愧是号称日国最杰出的大脑!

服部太郎更是死死盯着石原莞尔,这个在情报部的日国精英名单里位列第一的‘日国第一兵家’。

但他对那l个将皇军驱逐出满洲的敌人竟然如此评价,自然引起了一些将领的不满。

小矶国昭就讥笑道:“如果石原君在是关东军总参谋长,那么关东军一定不会败吧。”

石原莞尔虽然才华出众,其头脑更是被日国头脑清醒的那群人中公认为是最强的大脑,天照大神赐予大和民族的大脑。

但因为石原莞尔其狂妄的性格和对谁都一视而论的处事方式,在日国内还是有很多人对他不满。

其中已经是陆军次官,原本应该前往关东州担任参谋长并在五年内升职上将的小矶国昭更是对关东军的失败和打败关东军的那l个男人恨得牙痒痒,如今听到石原莞尔曾赞那l个男人,不由嘲讽了起来。

然而石原莞尔却很认真的思索了一l阵,随后说道:“如果我是关东军总参谋长,至少能守住辽东半岛。”

众人纷纷吸了口冷气,特l别是和镇北军交过手的小野寺幸树、冈村宁次等人,他们可是非常清楚这位日国最精英的狂妄,如果是以前,只怕绝对会说出多少年内吞并华夏的口号,就如1930年刚做完满洲情报搜集工作,直言三年内吞并满洲的言论!

小矶国昭气笑道:“那我是不是要向大本营,向天皇陛下建议由您来担任驻朝军总参谋长?争取在五年后干掉薛霖的镇北军?”

“不知道……”石原莞尔回过头来,双眼清澈且坚定:“以前入侵华夏的计划全部作废了,薛霖和镇北军的出现已经彻底改变了全世界的格局,我大和帝国要继续争霸世界的道路,就必须铲除他们,但是在此之前,必须弄清楚他们强大到了如何?”

“我正准备向大本营申请调往北平领事馆担任参赞或武官,近距离研究这支神秘的军队,和同样神秘的薛霖,以及那些木若呆鹅的华夏人,但愿……我们还有机会吧。”

说完,石原莞尔将手里的清酒一饮而尽,不等小矶国昭继续发难,起身穿上鞋子,九十度鞠躬:“诸君,石原先行一步回去收拾行李。”

看着石原莞尔就这么雷厉风行的离开,正准备继续刁难石原莞尔的小矶国昭楞了一下,鼻孔喷出一丝怒气,闷闷的喝了一口酒。

冈村宁次和板垣征四郎对视一眼,微微点头,也做下了亲自前往华夏的打算。 4.7

不过介于北方政府统治下的华北机关和其他情报线的奔溃,北平又有石原莞尔亲自出动,冈村宁次两人思索着应该去南京和华夏内部看看吧。

被这么一闹,包厢里的空气变得冷清起来,众人喝了点酒后借着时间也不早了,纷纷告辞离去。

一直默默看着这一切发生的服部太郎再一次刷新了对石原莞尔的认识,心悸不已,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在日国中头脑清醒又富有全球眼光和战略规划的家伙,真庆幸他少出生了十年!

要是他早出生十年,现在只怕已经熬到坐镇一方的中将甚至上将了,而不是现在区区一个本部少将…

第271章:氏族盘踞(上)【第二更】

北方战争结束了,然而随后薛霖便以民国副总理兼陆海军副元帅的身份宣布讨伐山东军阀韩馥渠,并拿出了韩馥渠的诸多罪证,如截留地方税款,组建私军,向德王、莫王等分裂势力输送军火,将韩馥渠彻底打压成了地方军阀势力。

而且镇北军出动之快,薛霖刚在北平宣布了对韩馥渠的讨伐,镇北军第四师便越过了边境,越过了京杭大运河,三万大军开入了山东地界。

虽然山东有七八万军队,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以镇北军强大到足以横扫日国关东军的恐怖军力,这一个师三万人足以横扫整个山东。

在南京的蒋委员长大发雷霆,不断斥责薛霖是新式军阀,并且调遣了张自忠的第五军北上徐州,将刘峙的第二路军近五万余人布防河南境内的黄河沿线,并且将原本准备调去岭南对19付广东军阀的第3军派遣到了淮北,并将准备解散的第13军也重新启动调遣到了河南境内。

此外,蒋委员长还将第2师、第4师、第25师重编为第17军,军长由中央军嫡系曹万顺担任,立刻从武汉移防商丘。

一时间,蒋委员长在中原地区云集了五个军,近二十万人,其中不仅有杂牌收编过来的第3军、第13军,还有中央军嫡系的第五军、第17军和第二路军等部队,更是汇聚了一批民国之名将领,如第五军长张自忠、17军副军长邢震南,中央军第四师长汤恩伯等人。

如此巨k大的调动,让全国上l下都闻到了战争即将爆发的火药味,中原大战过去不过两年,全国民众都不希望再发生一场波及二十多个省,数百万人受灾的战争,但是这却不是普通民众所能决定的。

不过张自忠、刘峙等人接到的军令却是严防镇北军继续南下,不到万不得已,切记不可发生冲突。

看到这密电的时候,素有‘副将军’(猪将军)之称刘峙以及张自忠等高级将领已然猜到蒋委员长放弃了韩馥渠和山东,用大军列阵的方式默认了双方的势力范围。

只是镇北军是否会接着北方战争的胜利,一鼓作气南下发动统一战争呢?谁也不知道。

北平、南京,嫣然成为了如今华夏的两个政治中心,不过介于南京还是名义上华夏的首都,所以各国外交大使馆、公使馆都在南京,但对于掌控了八个省,马上就是九个省上亿人口的北方政府,世界各国纷纷将北平领事馆的权限提高到了仅次于南京大使馆、公使馆的程度。

然而在各国大使、公使找到北方政府的时候,却没有见到他们想见的哪位副总理先生,甚至连河北省长、北方议会副主席,北方政府的二把手李渡也没有看到,接待他们的只是北方政府的外交部长姜宁以及北方政府的一些要员。

而在外面被镇北军一个师南下山东,中央军调集二十万大军布防边界搅得乌云密布、狂风不止的时候,薛霖却离开了北平。

河北涿州大马村。

这里是京汉铁路的必经之路,涿州也因为京汉铁路而发展起来,成为了河北的几个大城市之一。

一支数十人的马队从济河便打马而来,引起了田间不少农民的注意,不过也只是抬头看了眼这些骑马的老爷们,便继续低头插秧去了。

此时已经是五月份,到了北方插秧的季节,实际上黄河以北与东北育苗和插秧的时间仅仅隔了十天左右,五月初华北五省开始插秧后,很快将轮到东北三省插秧了。

“渡兄看到了什么?”一身劲装,黑色披风的薛霖一手挽着马缰,一手拿着马鞭,指了指田间忙碌的农民。

有些微微喘气的李渡望眼看去,河北平原上一块块水田仿佛连接了天地,田埂将这些水田规划出整齐的方形,日光下的水田还散发着阵阵反射的散光,农民们已经卷起裤腿,挽起袖子,弯着腰开始在水田间忙碌起来。

男女老少齐上阵,还没有到上学年纪的孩童们也在父母长辈的教导下有模有样的帮着插秧,一座座村子散布在平原上,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冒着腾腾白烟,那是各家为午饭忙碌起来。

“今年应该会是个好年头。”李渡咧嘴笑吟吟道:“总算在插秧前将北方战争结束了。”

薛霖却是摇了摇头,手里的鞭子指向了另一方一群在田埂间还坐在椅子、小板凳上穿着显然比农民富一些的汉子,那伙人也在看着薛霖等人,但只是提起了警惕心而已,毕竟数十人全是精壮汉子的马队,不是军队就是强盗马匪了。

“哦,这些是地方士绅啊743。”李渡看了眼哪些人服侍着一位老爷模样的中年人正仰躺着喝茶。

苏秉文策马上前一步,从马侧的包包里拿出了随身携带的公文包,整理了一份文件说道:“这一片三千亩水田都是张老爷家的,一共有一百二十户佃农,那边的大马村一百五十户只有不到三十户人家有自己的田地,还有二十户因为土地兼并原因自家田地产出养不活一家人所以向张老爷承租了田地。”

“他们每年需要向张老爷上交五成的田租,这还算好的,有些地方甚至需要六成到七成的田租。”

听到这个,李渡猛然吸了一口冷气,不可思议道:“我们不是在关外开垦了很多土地吗?只要肯去就有田地钟啊!”

苏秉文扶着眼镜摇头:“截至到北方战争爆发,京奉铁路受印象,三月和四月一共只有三十七万移民,过了春耕后这个数字将会大幅度下降,整个32年预计可能也只有两百万左右的移民,比张大帅颁布移民政策时期多了三分之一左右。”

PS:还有一更会晚一点…

第272章:氏族盘踞(下)【第三更】

自从第一次直奉战争失败后,张大帅便开始刻苦经营东三省,并且发布了垦荒政策,向关内招收无土地贫农,到张大帅身死之前,东三省移民了数百万贫农。

这也是因为东三省在清末时期才开始逐渐开放,土地兼并不严重,才有如此多的土地发下k去,但是在关内是不可能的,除非来一次土地革命,将氏族地主阶级都打到,将土地资源重新分配。

但是那样对国家的负面作用太大了,再过七年就是二战了,薛霖承受不了如此大的社会动荡,所以他想选择走另一条路,就是向外扩张,用无主土地将关内无土地和少土地的贫农向外移民,再配合大兴工商业,将农村人口大量转化为城市人口,将农民转化为工厂工人和打工者,将地主转化为工厂主、商人!

当移民和转化的人口数值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关内这些大地主就不得不面临无人耕种土地的尴尬局面,不得不降低田租,以留住关内的农民,而工商业的大兴,也将在他们面前出现一个新的出路,打破氏族地主阶级依靠土地来积攒金钱的固有观念,引导他们从传统的地主转向工厂主、商人。

当然,在此之后薛霖还将面临这些从地主转化过来的资本家逐渐变得庞大越来越影响国家的局面,不过有红警系统支撑,又拥有未来八十多年发展远光的薛霖至少在百年内可以做到让国家和社会不被资本所左右,至于百年之后,就要看后人了。

“薛弟你不是说短期内不会向关内的氏族地主阶级下手吗?”李渡大惊失色,忍不住向薛霖问道。

在北方战争刚结束,瓦解了德王密谋的时候,他就从中看出了薛霖有意动这个阶级的意思,因为知晓这个阶级的庞大,所以想劝薛霖,但没想到他当时说暂时不会动关内,今天却邀请他出来踏青,以别样的方式让他见到了这一幕。

这么多大好的水田啊,全是张家的,这么多勤劳的百姓啊,全为张家一家劳作,李渡深深明白这其中是禁锢了华夏数千年的难题,但是现在这个局面,李渡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嗯,短时间不会动他们,但是不代表我们不敢动他们…〃。”薛霖冷然的声音,冰冷的目光看着那张家狗腿子簇拥的张老爷。

这个阶级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氏族汇集在黄帝旗帜下被赋予姓氏,为华夏文明开疆扩土,从黄河流域不断向外扩张,传播华夏文明的种子,是华夏文明对外扩张的先锋军。

奉天子之命,牧守一方者,可封王侯;教化当地土著,教导先民开垦,诸侯时代便是由这些氏族开启。

经过数千年的时间,东夷变成了如今的华东,南蛮变成了如今的岭南,西羌变成了如今了西北,北戎变成了如今的华北。

只是在华夏文明开阔到古典时代的极限后,他们变了。

北有强大的草原民族和恶劣的环境气候阻挡,西有漫漫黄沙和高原,东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南部樟毒肆虐,蛮族众多。

随着当年草根起家的刘邦得到了天下,天子再也不是氏族们望而不可及的,天子的权威也跌落到了低谷。

他们开始将目光定格到了他们认为的‘天下’上,争霸天下,然后失去了向外扩张的远光,再也没有数千年前他们的先辈为了天子牧守四方、教化蛮荒,在远古的丛林中披荆斩棘的大勇气。

薛霖长叹一口气,回头望向跟在身后的一名青年:“欧阳涵。”

“总理。”一身西装革履,书卷气息很重又有洋墨水帅气的欧阳涵上前将一份文件交给了薛霖。

南京政府迫于压力,也想保持名面上民国的统一,给了薛霖一个副总理和陆海军副元帅,要知道这以前可是张小六才拥有的,如今薛霖不仅取代了张小六,还取缔了阎百川,华夏民国已然成为了双雄争霸的局面。

北方联盟政府中的行政人员喜欢叫薛霖总理,直接去掉了那k个‘副’字,不过军方的人还是喜欢叫薛帅。

“看看吧,这是衍圣公孔正德发来的密信。”薛霖直接将文件递给了李渡。

后者还在疑惑怎么一下子从氏族地主阶级谈到了衍圣公上,不过想到曲阜就在山东,目前第四师如狼似虎已经兵临省城济南二十公里外的禹城了,孔氏家族给薛霖寄信也能理解。

打开密信看了看,是用很古风的文言文写的,没有什么太特l别的,就是一封语气不卑不亢的感谢信而已,感谢薛霖收复了东三省,不过这个感谢似乎来的太晚了,剩下的,就是一些什么请薛霖来山东的话一定要来曲阜让孔家做做地主之谊,信里一大堆弯弯绕绕的话,让李渡看得都有些脑袋疼,梳理了一l阵才明白过来,眼睛一亮,对薛霖道:“.‖薛弟啊,孔家这是在想你示好啊!”

“哈哈哈,你都看了这么久才看出来啊。”薛霖淡然笑道。

“这个……倒也是……”李渡撇了撇嘴,暗忖着这一代的衍圣公孔正德还是心想南京政府,只是山东很快就要归入北方联盟政府(吗王的)统治,他们不得不向薛霖低头。

这是这个做派也太……

“而且,孔家可是一个大地主啊!”薛霖双手挽着马缰,看了看周围的水田:“孔家在曲阜可以说是只手遮天,就连曲阜县长也是孔家人任命的,曲阜的土地,有七成在孔家手里,两成在其他地主氏族手l中,剩下只有不到一层才属于自耕农,每年的租子除了五成的田租还有打着孔圣人名号的各种苛税,而这些,都不会交给政府,去了哪里?”

“天下人人皆知,天下人人不言!”

“这就是孔家。”薛霖冷冷道。

陡然一转的语气却让李渡眼皮猛地一跳,难道这位熊心豹子胆的贤弟想去动孔家?

PS:有点晚了,但还是赶上了!。

第273章:枷锁和木偶

孔家在氏族中的地位虽然是华夏第一家族,但自从辛亥年后,民国开放的风气渐渐受到外国的影响,有很多急于救国的人甚至喊出了西方化的口号,将孔孟之道打成了‘糟粕’。

不少进步人士和学生纷纷喊出了‘孔子为华夏第一罪人’的口号。

可见在辛亥年完成推翻封建腐朽的清王朝任务后,民众对于反封建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了。

可是,李渡却记得一件三年前发生的事!

回想起当年那件几乎闹得全国风雨的事件,李渡一张圆润的脸就变得很是凝重:“三年前的宋还吾先生只是组织演出了《子见南子》,便引起了轩然大波,连日国前首相犬养毅和南京中央委员都亲自到曲阜,孔家和氏族的力量虽然没有深l入关外,但在华北等地,影响还是很大的。”

薛霖点头,他自然知道三年前发生的‘辱孔案’,其原因,不过是因为在山东曲阜的第二师范学校任职校长宋还吾批准了学生们演出《子见南子》,也就是孔子当年周游列国时面见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因一改过去“孔圣人”的面貌,令人耳目一新,而引起孔氏000家族的强烈不满,随后闹得全国皆知,激起了全国民众极大的义愤,但最后还是以宋还吾被撤职落下帷幕。

“终其原因,不过是封建王朝才过去二十年,不过是被一些人歪理曲解了孔子罢了。”薛霖等人下马,将马缰交给后l面的警卫队长雷武,一双靴子踩在青茵茵的河边草地上。

他回头对同样从马上i下来的李渡问道:“但是渡兄,孔子并没有做错什么吧?”

李渡一k脸茫然,他本能的将孔子和孔氏家族和氏族士绅联系到了一起,但是被薛霖一问,忽然反应过来,孔子已经死去了两千多年了,现在发生的事情,和他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华夏人基因中的责任思想、忠孝思想、怒的思想、伦理思想可以说都是儒家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刻在了我们的骨髓中,我们以仁德治国,是对内,对我们自己的民众,而若是外人欺负我们,孔子也曾言‘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我在东三省杀了那么多日军,做了那么多京观,难道真的是我嗜杀成性吗?不过是以德报德,以直报怨罢了。”

“国外的媒体早已称我为‘疯子将军’‘远东暴君’,可我不在乎这些,不在乎他们怎么妖魔化我,因为我要负责的,是在我统治下的华夏百姓,至于异族,能教化则教化,不能教化的,就让他们如突厥、鲜卑般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吧。”

李渡还是第一次听到薛霖的民族观、国家观。

在乱世之中成长起来的李渡很清楚当下的世界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你的好,是对自己的民众,自己的士兵,面对敌人的时候,则要表现出你最残忍的一面,方才能保护百姓。

而更远的,就是为民族国家去征战,为民族的发展打下一片大大的江山!让他们将本民族的文明火种不断向外扩张,并变得更强。

“孔子并没有做错什么,他卖的东西都是货真价实的,我也信奉孔子的‘以直报怨’和对异族的教化,对人民的仁政德政;可两千多年来,不断有人往孔子的学说里加水,使之变质,他们为什么要额外在孔子卖的东西里添加新的东西呢?不过是借着孔子的名义满足自己的欲l望和野心罢了,他后人更是打着孔子的名义站在氏族的阶级与人民为敌,名为教化,实为压榨。”

“我不会(bjbh)动孔子,我甚至还要尊孔子,但那些用孔子名义压榨百姓,满足自己的私欲和野心的‘孔子后人’,我是绝对不会留下他们的。”

薛霖森然的语气中带着浓浓的杀意,一股河风吹来,让李渡脖颈间流出了一些细密的汗水。

他从口袋里拿出纸巾擦了擦,涩然一笑道:“以前听你说过‘枪不会杀人,人才会杀人’的言论,如今看来,这孔圣人死后千年来,也不过是他人手l上的刀吧?”

“是枷锁,是‘他们’用来禁锢华夏文明的枷锁。”薛霖狠狠捏l了一拳:“氏族士绅阶级才是封建时代真正的统治者,如今的关内也是这般,这个枷锁是这个阶级和统治者共同给百姓套上的。”

“我不仅要打破这个由孔氏代表的氏族施加在华夏民族上的枷锁,还要将散漫的华夏民族重新凝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