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发明家(穿越大唐之我有电脑) 第477章

作者:33

  “陛下召我前来是为了让我说服戴胄?”

  李二点头道,“你去找戴胄杀杀价,尽量把价钱降低一点。”

  秦墨一口答应下来,“杀价我在行,此事包在我身上。”

  “去吧,朕等你好消息。”

  ……

  于是秦墨就到了户部,见到了戴胄。

  “稀客啊,蓝田侯大驾光临户部,不知有何指教?”戴胄笑嘻嘻的问道。

  秦墨道,“陛下要购买大量的奴隶,我这是替陛下前来砍价的。”

  “一文钱都不降。”戴胄斩钉截铁的拒绝,“蓝田侯不在府里逗弄幼儿,跑来趟这浑水做啥?”

  “戴尚书,这可是恶人先告状了。”秦墨笑道,“我现在是有儿万事足,懒得理会朝廷的杂事,若不是戴尚书做生意不讲究,我也不会被陛下召来。”

  “这倒成了老夫的不是了。”戴胄笑道,“那老夫向蓝田侯赔一个不是,只是这价钱是万万降不得的。”

  “戴尚书也别把话说这么满。”秦墨笑道。

  “愿闻其详,老夫想看看蓝田侯怎么说服老夫?”

  戴胄却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打定主意,不管秦墨说什么,他都置若罔闻,不会降低一分钱。

  秦墨笑道,“我也不说戴尚书做生意不讲究了……”

  他后面的话还没说出来,就被戴胄给打断了,“老夫与其他人做生意都是十分讲究的,不敢坏了朝廷的信誉,但是陛下例外。”

  秦墨脸上还是保持着笑意,继续道,“我给戴尚书算一笔账,你肯定会被说服的。”

  “愿闻其详!”戴胄也来了兴趣。

  “现在奴隶是50贯一个,5000万贯可以买100万个,若是25贯一个,就能买200个。”

  戴胄摇头道,“这就是你要给老夫算的帐,怎么看也是陛下占了便宜,听完你算的账,我更加不可能降价了。”

  秦墨道,“我还没说完呢,戴尚书先别忙着下结论。奴隶数量增加了一倍,金矿产出自然也会翻倍,缴纳的税收也会更多,这里已经抵过了奴隶降价带来的损伤。”

  戴胄笑道,“你以为我没算过这笔账,金矿的总产量是固定的,即使是生产速度加快,缴纳的总税收也是固定的。”

  秦墨道,“这些都不重要,苍穹之下,只能有大唐这个国家,只能有这个民族,大唐不杀俘虏,这么多异族如何消耗?戴尚书明白我的意思吗?”

  “你是说?”戴胄眼睛也是闪过一道寒光。

  “没错。”

  秦墨点头。

  戴胄明白了他的意思,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轻松。

  “老夫同意降价一半。”戴胄被说服了。

  秦墨笑道,“戴尚书心怀社稷,佩服。”

  “彼此!彼此。”

  对于死要钱的戴胄,想要在金钱方面说服他,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秦墨也没有这个能力。

  于是秦墨就在大义方面说服他,钱和大唐,和这个民族的未来相比,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就和当初,在对外战争有利可图之后,魏征和戴胄变成战争贩子一般,在他们心中,大唐的利益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

  于是戴胄就被说服了。

第0878章 普及六年义务教育的设想

  秦墨说服戴胄降价之后,并没有离开,而是继续坐在哪里喝茶。

  这让戴胄感到很奇怪,“蓝田侯还有其他事情?”

  秦墨点头道,“有一个设想,想与戴尚书探讨一下。”

  “什么设想?”戴胄也感到很好奇。

  秦墨的设想一向都是十分震撼的,他甚至有一点兴奋的感觉。

  秦墨问道,“戴尚书觉得中科院的教育成果如何?”

  “很不错!”戴胄点头说道。

  “我打算将这种教育模式推广到整个大唐。”中科院的成功,充分的说明了这个教育模式是科学的。

  当然,这种教育模式的科学性,在后世早就证明过了,现在也证明是适合大唐的。

  “推广到整个大唐?”戴胄肯定的说道,“这是一个好主意,只是凭借你一人的力量,只怕无法办得到。”

  秦墨点头道,“正是如此,我才打算和戴尚书商量一下,动用朝廷的力量进行推广。更何况,即使我有这个能力,也不好去做这件事情。”

  如果天下所有的学校都是秦墨办的,将来朝廷所有的官员都是秦墨的学生,只怕李二都睡不着觉。

  这种自寻死路的事情,秦墨自然不会去做。

  “这倒是可行!”戴胄显得颇为意动,“只是天下之大,只怕朝廷也力有未逮。”

  秦墨笑道,“这种事情自然是不可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要徐徐图之,而且地方官府也建立了不少官学,自然也不用朝廷付出很大。”

  当初,为了对抗五姓七望,打破他们对教育的垄断权,李二在秦墨的建议一下,下令大唐各地官府建立官学,培养自己的人才。

  这一举动不但动摇了五姓七望的根基,便连地方的士族也是备受打击。

  戴胄不解的问道,“现在大唐各地的州府皆有官学,难道还要大规模的建立官学?”

  秦墨解释道,“以前大唐各地的官学皆是各自为政,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教学也是参差不齐,我现在打算统一标准,并将之推广到整个大唐。”

  “这倒是可以。”戴胄点头说道,“这样一来倒是不用花很多钱,只是你要如何定这个标准?”

  “先定一个学制。”

  “怎么定?”戴胄问道。

  “我打算定六年,名为小学。小学之上为中学,三年。”

  戴胄笑着问道,“中学之上可还有大学?”

  秦墨点头道,“自然是有的,中科院就是大学,我打算在大唐普及的乃是小学,争取做到大唐的孩子都能识字。”

  大唐目前的学院并没有等级层次的划分,也没有明确应该读几年书,所以有些混乱。

  秦墨这次却是打算把等级层次给划出来了,使大唐的教育更加的科学。

  这一改变,在大唐来说,绝对是划时代的。

  “所有的孩子都识字?”戴胄眼睛一亮,“若真能够做到这一步,也算是功德无量。”

  秦墨这个宏伟目标,戴胄都被镇住了。

  秦墨笑着问道,“戴尚书有没有兴趣?”

  戴胄点头道,“简直太有兴趣了,只是你为何不去找孔颖达,教化之事乃是礼部的事情。”

  这件事做了之后,肯定会青史留名,戴胄心中自然是无比的期盼,也正是这样,他才会比较谨慎。

  比较教化是礼部的事情,他不能捞过界。

  秦墨笑道,“标准我会让中科院去制定,需要朝廷支持的就只有财政支持,礼部还帮不上忙。”

  “只是孔颖达那里……”戴胄心动了。

  秦墨笑道,“戴尚书可别忘了,中科院现在也是孔祭酒在主持的,这事他肯定得掺和进来,回头你去和他商量着办就行,这事我只负责出主意。”

  戴胄笑道,“这自然可以,如今国库里的钱多的花不完,正好可以用来支持教育。”

  秦墨道,“戴尚书可以专门划一部分出来作为教育的经费,持久发展才是王道。”

  戴胄道,“这是好主意,只是还需要陛下点头才行。”

  秦墨笑道,“这事我去和陛下说。”

  ……

  “戴胄同意将奴隶价格降低一半。”秦墨离开户部,去到太极宫将喜讯报给李二。

  “你是怎么办到的?”

  秦墨几乎只是去户部转了一圈,就说服戴胄,这让他感到很好奇。

  他费尽唇舌,戴胄就是油盐不进,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大义!”

  “大义?”李二不解,这金矿就是他的事情,怎么还和大义扯上了,不过他也知道秦墨满嘴跑火车的本事,心想戴胄必定是被秦墨给忽悠了。

  “任是戴胄再顽固不化,也被忽悠了。”

  秦墨道,“陛下这次却是想错了,戴尚书确实是出于大义才肯答应,我也没有忽悠他。”

  “什么大义?”李二开始好奇了。

  秦墨道,“大唐的未来,这个民族的未来。”

  “挖矿还和大唐的未来扯上关系了?朕看你就是忽悠。”李二嘀咕着。

  秦墨不理会李二的嘀咕,继续道,“我和戴尚书商量了一下,打算对大唐的教育制度进行改革,设立小学,学制六年;中学,学制三年;大学,就只在中科学设立。并在大唐普及六年小学教育,读完中学就可以参加科举了。”

  “普及六年义务教育?”

  秦墨点头道,“是的,相信陛下也知道民智开化的好处,到时候即使是有异心之人,也无法煽动。”

  “言之有理。”李二点头。

  “而且这对大唐的发展也起着促进的作用。”

  “这得花多少钱?”李二有些犹豫。

  秦墨笑道,“这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小学是拿地方官学改制而来,花不了多少钱。何况,陛下对戴尚书还没有信心吗?”

  戴胄除了死要钱的外乎,戴老抠也是他的外号。

  “那倒也是。”李二对戴胄也是放心的很,“那便拿一个章程出来,回头朕让戴胄和孔颖达去办。”

  “好!”秦墨点头,于是普及六年义务教育事情就此定下。

第0879章 教育改革拉开序幕

  秦墨对教育改革的念头由来已久,大唐现在的教育体制是不完善的,在他向李二提出建议之前,教育垄断在士族的手里。

  五姓七望只是其中的代表,在这种情况之下,即使是李二想做出任何改变都是无可奈何。

  在原来的历史上,李二为了打击士族,让高士廉勘正姓氏,修订《氏族志》,以李唐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山东氏族崔民干被降为第三等。《氏族志》刊正的目的是提高李氏皇族的地位,扶植庶族地主,压制旧士族势力,加强皇权。

  但是最终,李二还是未能够成功。

  士族的实力是无比的强大,有唐一代,甚至有宰相不出二裴说法。

  当然,由于秦墨这只蝴蝶的出现,建立了中科院,为大唐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动摇了士族的根基,迫使五姓七望走上了造反的道路,最后直接被灭。

  在这个士族门阀垄断着教育权的时代,任何人把手伸向教育,都是会触犯他们的根本利益。

  五姓七望被灭了之后,大唐各地官学如同以后春笋,纷纷拔地而起。

  这样一来,学校的数量是有了,但是却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质量参差不齐。

  所以,秦墨才打算对大唐的教育制度进行变革。

  对于教育的事情,李二是非常重视的。

  他可是很深刻的体会到教育权垄断在士族手里的弊端。

  科举制度刚出来的时候,李二可是喊出了天下英才尽入吾觳的口号,但是随着大唐的发展,他也是意识到了科举考试的局限性。

  现在大唐的科学技术发展迅速,需要的各方面人才也是不尽相同。

  然而这点却是科举无法满足得了,于是就有了从中科院里直接进行考试选拔人才的做法。

  甚至中科院选拔的人才更多,选拔的次数也多。

  而科举一年才进行两次,甚至已经沦为了一种象征意义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