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33
这正应了那句老话,子系中山狼,一朝得志便猖狂。
第0715章 冲突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利益的地方就有冲突。
古人早已将这个道理说的很清楚了,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场叛乱的主导者都是一些贵族富人,在取得战争的胜利之后,自然要把属于自己的东西拿回来。
大唐灭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之后,首先做的就是打土豪分田地,把属于王室贵族富豪的土地等物资分配给贫民。
现在高藏等人以胜利的姿态回归,怎么可能会不拿回属于自己的土地。
他们复国的口号叫得再好,也无法掩饰早已存在的矛盾。
这都是大唐埋下的钉子。
历史上,大唐没有采取这个方法,原因自然也简单,因为实力不够。
一旦大唐对那些豪族动手,激起的反抗必定是十分激烈的,在实力不够强大的情况下,这样做无异于自讨苦吃。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高句丽旧地起义不断,大唐却没有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自然是无力掌控。
但是这一世的大唐却不同,由于秦墨开了金手指,大唐的实力足以吊打全世界。
那些豪族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唐打土豪,分天地。
当然,不是没有反抗的,只是反抗之人,早已被大唐所杀了。
那些普通的百姓对于高藏等人的回归,是既高兴又担忧。
高兴的自然是高句丽复国,毕竟他们是高句丽国民,从个人的情感上来说,他们是倾向于高句丽的;担忧的则是害怕手里的土地被夺走。
这和草原上的牧民不同,草原民族没有所谓的民族观念和国家观念,许多部族都是吞并其他的部落形成。
所以高藏等人叛乱之后,普通百姓虽然没有想象之中的赢粮而景从,但是也没有反抗。
一些在大唐统治下失去的权势之人确实里应外合的配合高藏等人。
这些人在大唐治下自然是温顺之极,可是面对普通的高句丽百姓时却是穷凶极恶。
在高句丽时代,他们本来就是特权阶级。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藏等人占据的土地越来越多,队伍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短短的两个月时间便膨胀到了三十万人的规模。
随着队伍的壮大,问题也逐渐的显现出来。
那些豪族冒着掉脑袋的风险随高藏起义,目的本来就是为了恢复往日的风光。
刚开始的时候,还担心因为大唐的攻击,对百姓秋毫不犯,但是随着大唐的兵力收缩,龟缩不出,他们渐渐的开始麻痹大意了。
一些将领开始去夺取原来属于自己的土地,为此土地的主人自然是不肯的,于是冲突就发生了。
先不说高藏不知道下面的情况,即使知道了也无能为力,因为支持他的势力都是这些在大唐统治下失意之人,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且叛军还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随着叛军的壮大,军饷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开支从何而来?
高藏对民间进行了募捐,但所得有限,最有效的方式自然是收税。
这是所有政权都会做的事情,但问题是百姓们已经向大唐缴税了。
不过高藏的命令下来,他们也只能遵从,但心中已经是十分的不悦。
但是夺取土地所有权的行动愈演愈烈,叛军与百姓的冲突也在加深。
手无寸铁的百姓自然不是叛军的对手,而且那些叛军将领的要求也是十分的理直气壮。
那些土地本来就是他们的,现在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有什么不可以,而且他们还对那些占了他们土地的贫民进行了疯狂的报复。
在他们看来,这些人伙同大唐抢走属于自己的家产,令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现在机会来了,自然不会放过。
抢地行动开始之后,就逐渐开始朝着控制不住的方向发展了,连一些原先拥有自己土地的百姓也被抢了。
人性的魔鬼一旦被释放出来,就会控制不住。
除了抢地,那些叛军还抢女人,对于百姓家里的财物也搜刮一空,可谓是烧杀掳掠。
民心是基础,叛军的行为无异于在自毁根基。
但是高藏对于这些却并没有了解得很清楚。
百姓们忍无可忍,终于忍不住爆发了,拿起手上的武器向那些叛军开始反抗。
于是他们又被贯上的里通外敌的名头。
杀戮正在进行,无数的平头百姓被杀。
这一幕在高藏所占领的城池之中发生着,愈演愈烈。
不但是在高句丽故地,新罗、百济两国故地也在发生着这一幕。
对抗大唐的战争,演变成了他们自己内部的冲突。
当冲突愈演愈烈,掩饰不住的时候,终于传到了高藏的耳里。
面对着这种棘手的局面,高藏也是毫无办法。
于是他把剑牟岑和几个自己的心腹叫来议事。
简单的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之后,便问他们意见,“你们有何办法?”
“不若杀鸡儆猴?”一个心腹提议道。
“军队乃是令行禁止的之所,但是我等乃起义军,由各方势力组成,若是杀鸡儆猴,只怕顷刻之间便失了军心,起义军也会烟消云散。”剑牟岑皱眉道。
“这真是一个两难的问题!”高藏感到十分的头疼。
那些土地本来就是那些贵族富人的,现在他们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谁也没法挑出毛病来。
可是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不用大唐打过来,那些普通百姓就能够把他们推翻。
而民间却已经是在呼唤大唐,“王师何时归来啊!”
第0716章 平定叛乱
这个问题不只是高藏所要面对的,新罗旧地、百济旧地的叛军也都要面对着这个问题。
但是他们都是束手无策。
高藏等叛军首领把手下将领召集起来,试图从中间寻取一个折中之法,但是却最终没有收获。
没有人愿意放弃到手的利益,何况那本来就属于他们的。
辽东城。
尉迟老傻率军来了之后,便当起了甩手掌柜,把一切军务都甩手给刘仁轨。
刘仁轨是头一次领兵,但是治军严明,也没有出现什么差错。
来自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旧地的消息源源不断的汇总而来,传到了辽东城中。
“叛军与三地百姓冲突激烈,民心可用矣。”刘仁轨对尉迟老傻和薛万均说道。
高藏等叛军所用的“游击”战术的前提,便是有民心,当地的百姓愿意配合他们。
否则大唐一路平推过去,他们即使逃进荒山野岭之中,也只能是饿死。
“土地……这是一个无解之局,朝廷果然深谋远虑。”刘仁轨赞叹道。
尉迟老傻笑道,“朝廷那些榆木脑袋,哪里能够想到这样的注意,这么阴险的招式只有秦墨能够想得出来,这小子果然不愧是一个人才。”
薛万均弱弱的提醒,“大总管,阴险是骂人的词语。”
“某铁匠出身,书读得少。”尉迟老傻毫不在意。
刘仁轨也是捂着额头,尉迟老傻的没文化,他是深有体会了。
“仁轨,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出击?”薛万均问出了自己最想知道的事情。
尉迟老傻也看向他。
刘仁轨微笑道,“等!”
“等?”
刘仁轨解释道,“等那些普通百姓来求我们的时候,就是出兵之时。那些叛军倒行逆施,民心丧尽,他们的末日很快就要到了。”
薛万均点头道,“那些百姓很快就会知道该向着那一边了。”
他们从大唐这里得到了实惠,却又向着故国,经过此事之后,相信他们会一条道跟着大唐走到黑了。
其实大唐打下了这么多土地,叛乱还是有一些的,但大多不成气候。
例如林邑,已经发生过几次叛乱,但是规模很小,都被很快镇压下去了。
而且当地有着数量十分可观的汉人,维持统治自然要简单得多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叛军与百姓的对抗越来越严重,而高藏等首领与手下将领的磋商也没有一个结果。
而叛军的所作所为,也传到了其他地方,当叛军来临之际,百姓就自发组织守城,拒敌于城外。
叛军自然大怒,愤而攻城,城破则屠戮百姓。
这样一来,反抗他们的人越来越多。
叛军的队伍虽然越来越大,占领的城池越来越多,但是高藏等人却发现对叛军失去了掌控。
斗转星移,时间来到了九月二十。
终于有高句丽的百姓来向辽东城求援了。
“高藏等逆贼倒行逆施,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恳请大总管发兵,解万民于倒悬之中。”
现在他们终于知道,该倒向谁了。
他们与高藏等人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复国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相比,简直是不值一提。
“时机成熟了。”刘仁轨笑道。
除了高句丽旧地的百姓,新罗、百济两国旧地,百姓也是在反抗着叛军,同时向大唐的守军求助。
“发兵吧。”尉迟老傻点头。
大唐的军队于是动了起来,挟雷霆之势,一路平推过去,所过之处,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他们从来没有觉得大唐对他们是如此的重要,哪怕大唐从前给他们打土豪分天地,他们也没有如此的激动。
大军分成了两部,除去守城的士兵,尉迟老傻和薛万均各率一万兵攻城略地,所过之处,攻无不克。
那些叛军自然不是大唐的对手,以前他们人少,而且有人通风报信,大唐军队一来,他们便逃。
这次他们也是照瓢画葫芦,但是今非昔比,数十万叛军,能够装备马匹的只在少数。
其余的叛军,自然跑不过骑着马的大唐军队。
于是他们只能是死于大唐的铁蹄之下。
大唐与其说是打仗,不如说是行军。
那些叛军,面对着手无寸铁的百姓时,自然而然是如狼似虎,可是面对大唐军队之时,却又做了逃兵。
大唐拉响了反击的信号,失地接连被收复,叛军的生存空间不断的被挤压着,高藏等叛军的首领急得上火,却丝毫不管用。
高藏手下三四十万叛军,但是面对着两万大唐军队,却是束手无策。
“就不该举行起义。”高藏很后悔,“如今民心已失,却是再无机会了。”
大唐的反击,他们在叛乱之时已经考虑过了,只是他们漏了一点,民心已经不在他们这边了。
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十月二十。
大军扫平了整个半岛,高藏、剑牟岑等人叛军首领伏诛。
此战之后,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旧地十室九空,皆因那些叛军在绝望之际,对占领城池的百姓进行了屠杀。
在他们看来,那些百姓就是叛徒。
上一篇:恋爱要在学习之后
下一篇:冒险公会不是约会平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