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发明家(穿越大唐之我有电脑) 第274章

作者:33

  “快快拿来。”赵丞催促道。

  工匠转身就把一个平底船长的模型拿来。

  “这船和那平底船大小无异,正好可以拿来对比。”赵丞高兴的把平底船模型放进水里,“大家伙弄些风浪。”

  于是呼啦啦的十几个工匠便卷起裤腿,在冰冷的溪水里兴风作浪。

  这小溪一米多宽,深不到一米,十几人弄的风浪已经可以了。

  尖底船和平底船在波浪的冲击之下波动着,尖底船随着波浪左右摆动,平底船却发生了倾覆,进水然后沉没。

  “平底船沉了。”

  工匠们目瞪口呆。

  “蓝田侯真乃神人也。”

  今日这一幕,对他们的思想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赵丞喜悦的道,“造船术必将迎来巨大的变革。”

  持续流传了千百年的平底船,将会被尖底船所取代,这不亚于一场造船术的革命。

第0500章 大航海时代

  “快给尖底船挂上风帆试试。”赵丞突然想起来秦墨设计的船只上面都有着风帆。

  “蓝田侯说过,这风帆能够在任何风向的情况下航行。”工匠们也都回想起秦墨所说之话,心中开始有了期待。

  尖底船比平底船更加平稳,已经被证明了,给他们的冲击已经是极大。

  若是挂了风帆能够在任何风向的情况下航行,那才是真正的革命。

  这对大唐而言,将掀起一阵航海的革命,进入到大航海时代,大唐将会对大海进行探索。

  大唐的船只为什么不能在远洋航行,就是因为会有逆风的时候,所以远航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多桅风帆尖底船的出现,将彻底终结这样的历史。

  于是造船工们兴奋的忙活起来,一直折腾到傍晚才给尖底船弄好了风帆。

  虽然只是模型,但是只是比例小,制造还是严格按照秦墨的设计来的。

  “造好了。”

  造船工如捧至宝,将尖底船放进小溪里,摆在逆风的位置。

  小溪两边的工匠们都是打起了火把,目不转睛的盯着尖底船的模型。

  “动了!真的动了。”

  工匠们兴奋的欢呼起来。

  “真的能逆风而行。”赵丞欣喜若狂,“这是巨大的变革。”

  大唐的船只只能借助季风而行,这对所有造船工来说都是一个困扰着他们的难题,他们想解决却无能为力,却没有想到只靠几片风帆就能够完美的解决掉这个问题。

  所有工匠的脸上都有着兴奋之色,他们心中都有一种见证历史奇迹的自豪。

  “蓝田侯真乃神人也。”工匠们都是忍不住感叹,这次他们对秦墨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大唐的楼船要被淘汰了。”有工匠道。

  “大匠,那船厂里的平底船怎么办?”有工匠问道,“还要不要造?”

  大唐以前一直都是打造平底船的,船厂里为水师打造的战船还躺在那里,尚未完工呢。

  现在秦墨的多桅帆船一出来,就意味大唐所有的船只都已经落后了。

  这就尴尬了。

  赵丞也为难了,在明知道落后的情况下,还继续造显然是不对的;可要是停下来,前面的付出可就打了水漂了。

  “此事非是我等所能够决定的。”赵丞沉吟片刻之后道,“还是上报给工部吧。”

  于是赵丞就把皮球踢给了在船厂里驻守的工部主事,这么大的事情,他们自然做不了主,于是层层上报,一直到了武士彟的手里。

  战船乃是给军队使用的,涉及到兵部,这事他也做不了主。

  于是在第二日上早朝的时候,就把这事向李二上奏。

  “你说大唐在造的战船全部落后了。”李二也吃了一惊。

  “正是。”

  李二也为难了,还未造的可以不造,可是已经在造的,停下来就等于前期的投入打了水漂。

  “陛下何不把秦墨招来,问他是何意见?”老阴货提醒道。

  “招秦墨来太极宫议事。”

  遇事不决问秦墨,李二马上决定派太监招秦墨入宫商议。

  秦墨正在家中陪小萝莉们玩耍,却被李二召到了太极宫的政事堂。

  “参见陛下。”

  秦墨向李二行礼。

  政事堂里,老阴货、杜如晦、房玄龄、戴胄几人都在。

  “不知陛下召我来有何事?”秦墨开口问道。

  李二道,“造船厂的工匠们已经造出了你设计船只的模型,证明确实是比大唐的船只先进,船厂里还有十几艘在建的战船,还要不要继续建造?”

  秦墨断然拒绝,“水师当然不能使用那么落后的船只,不能继续建设新的平底船,就是在用的也得淘汰掉。”

  “朝廷当然想给水师使用最先进的战船,可若是停止建造,前期的投入岂不是打了水漂?”

  这笔钱不是小数目,一听不能再建,戴胄顿时就急眼了。

  秦墨笑道,“戴尚书稍安勿燥,船厂里的楼船不能作为战船使用,但是却可以出售给商人,作为商船来用。”

  李二点头,“这倒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秦墨继续道,“不但在建的要卖,水师里的也卖出去。”

  戴胄道,“水师里的旧船,怕是卖不了多少钱。”

  秦墨笑道,“待我改造一番,所有的楼船都造上风帆,能够逆风而行,还怕卖不出好价钱?”

  时间就是金钱,多桅帆船的不但能够逆风而去,而且速度更快,自然会受到商人青睐。

  这意味着他们能够赚更多的钱。

  “妙!”李二高兴的道,“此事就由你负责。”

  多桅帆船的出现必定会引领造船术的革命,商人们看到其中好处,必定会进行仿造,不用多久,大唐就会拉开一场大航海的革命。

  至于朝廷这边,将那些落后的平底船淘汰掉还是有机会的,商人们即使是想仿造也得需要时间。

  而且造船需要大量的工匠,这些是商人们无法具备的,所以一些大的造船厂往往都是朝廷所有。

  “大航海时代要来临了。”

  秦墨心中也是兴奋,消灭倭国之后,大唐将按照他的计划,对美洲、大洋洲等广阔无垠的土地进行探索。

  这个世界将彻底被大唐纳入囊中。

  从太极宫里出来,秦墨就去了船厂视察。

  这次工匠们在热烈欢迎的同时,脸上都是有着崇拜之色。

  赵丞拿着图纸过来,“蓝田侯,这艘船是不是弄错了?”

  是蒸汽机船那张图纸。

  之前他没有细看,后来仔细一看,这艘船竟然是用铁造成的。

  秦墨笑道,“没有错。”

  赵丞问道,“铁船不会沉吗?”

  秦墨道,“水的浮力足以支持这艘铁船。”

  “可是以船厂的能力,无法用铁来铺龙骨,造不了。”鉴于秦墨的神奇,赵丞不再纠结钢铁船会不会沉掉的问题,而是船厂没有这个技术。

  “而且铁船如此沉重,航行的速度只怕会极慢。”

  秦墨道,“这是蒸汽机船,用蒸汽机作为动力,速度不会慢的,至于铺设龙骨的事情,我到时候会弄几台锻压机过来的,这都不是事。”

  只要有蒸汽机,造出锻压机自然没有问题。

  “蒸汽机为何物?”赵丞问道。

  工匠们也在仔细的听着。

  秦墨解释道,“蒸汽机是一种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比风力更加的厉害,只需要烧煤就行了,蒸汽机船才是大唐造船术的革命。”

  看见赵丞等人依然一副茫然无知的模样,秦墨继续道,“不懂没关系,下午我让公输承带你们去见识一下什么是蒸汽机。”

  在没有见过实物的情况下,和他们说再多也没用,毕竟他们没有后世那样的知识贮备。

  于是,下午的时候,秦墨让公输承带着船厂的工匠去见识了火车,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蒸汽机。

  船厂的工匠们对秦墨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蓝田侯真乃神人也。”

  他们也才明白蒸汽机船才是大唐造船术的真正革命。

  大航海时代即将被秦墨拉开序幕。

第0501章 被通货紧缩吓到的李二

  造船厂里船工们由此对秦墨佩服得五体投地,对所说的话再也没用怀疑。

  这一切事情折腾完,已经到了事十一月初。

  李二对于造船厂的事情也十分关心,尤其是大唐的平底船改造能够带来巨大的利润。

  当然这只是其次,他的目光投向了那广阔无垠的无主之地——美洲、大洋洲。

  “新式海船还时能建成?”李二把秦墨叫来,他站在秦墨献上的地图面前,目光落在美洲和大洋洲之上。

  按照秦墨的说法,这是两片无比丰饶的土地,非大唐所能够相提并论。

  现实也是如此,华夏之地虽然战地极广,但是在后世,耕地还比不过天竺。

  秦墨道,“若要成规模,只怕要一两年时间,若要速度加快,须得广招天下造船工匠来长安。”

  长安并不是最适宜的造船之地,相比长安,秦墨更加属意江南或者山东莱州,这两个地方都靠海,能够制造更大吨位的船只。

  而且这两个地方的数量造船工人数量也多,造船业也比较发达,发展前景远胜长安。

  不过长安城在目前来说,发展还是够用的。

  黄河与渭水足以承载数千吨的船只航行,而且在长安也便于控制。

  若是把造船厂放在江南和山东,管辖起来肯定不方便,遇见什么难题,也不能及时解决,秦墨可不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造船这件事之上。

  正是出于这方面的顾虑,所以他才没有建议李二把造船厂放在其他地方。

  “那就广招天下造船工匠来长安。”李二马上就做出了决定,“大唐连年丰收,铜钱已经不够用,倭国盛产金银,若能夺来,必定大有裨益。”

  在大唐连年丰收的情况下,加上秦墨开了金手指,各项产业蓬勃发展,大唐已经隐然有钱荒的征兆了。

  大唐的宰相们都熟读秦墨的《经济学》,自然明白钱荒对大唐的发展不利,戴胄进行年底统计的时候,敏锐的发现了这点,已经是上书李二,阐明了其中的厉害。

  通货紧缩这个术语把对《经济学》一知半解的大唐君臣吓得心口拨凉拨凉的,已经商议了许多次。

  这几年,李二已经命人去大唐各处开矿,然而铜矿开采的速度远远无法跟得上大唐发展的速度,钱荒的出现是必然的。

  在秦墨金手指火力全开的情况下,大唐的时候生产力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比原来历史上的贞观盛世还要强。

  李二召集了老阴货、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戴胄等朝廷大佬议事,他们一致认为必须增加钱币的投入,在大唐无法提供这么多铜钱的情况下,目光只能对外了。

  于是盛产金银的倭国就落入大唐君臣的视线里,征伐倭国的意愿空前强烈。

  “明年,大唐必征倭国。”李二落地有声的说道。

  “明年?”秦墨沉思一下,“这个时间有点急切,即使新式海船形成规模,但也要到冬季了,并不适合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