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发明家(穿越大唐之我有电脑) 第212章

作者:33

第0381章 人口普查

  “没想到竟然用这种方式搞定那些老货。”李二叹道。

  老阴货笑道,“这个办法看起来有些儿戏,但是却不失公平,日后那些老货再有争执不休的时候,陛下却是可以拿来一用。”

  李二点头道,“若是别无他法,也只能如此。”

  面对那些老货的时候,李二有时候也很为难,都是和他一起打天下的,总要一碗水端平,但有时候很难。

  秦墨的抓阄却是为他打开了一个新思路,虽然儿戏一点,但好歹能够解决他头疼的难题。

  秦墨道,“这些老货,陛下其实不用对他们客气的。”

  李二和这些老货一起打天下,他们许多人的念头还停留在打天下那会,更多的把李二当成兄弟,而不是当成皇帝。

  这让李二不知道是欣慰,还是蛋疼。

  李二不接这个话茬,问话道,“你给道门出主意,让他们派道士随军的目的是什么?”

  秦墨道,“一来让将士们有一个慰藉,二来也是为了不让佛门一家独大。”

  李二道,“朕也是出于这点考虑,已经批准了道门派道士随军。”

  秦墨道,“道门可能会将六道轮回的教义进行修改,到时候必定会和佛门进行一番龙虎斗。”

  “这是好事,到时候就有好戏看了。”老阴货笑道。

  李二问道,“这次抓阄谁抓中了?”

  “尉迟恭、程知节和侯君集三人抓中了。”

  “那其他人必定很失望。”李二笑道。

  秦墨笑道,“那倒不会,我告诉他们,虽然他们的军队没有装备燧发枪,但是还是有可能被陛下征调的。”

  “你这是忽悠他们。”老阴货笑道。

  “我没有说陛下一定征调他们啊,给他们留点希望总是好的。”秦墨笑道,“对了,这次除了向陛下禀报燧发枪分配的情况之外,还有一件事要和陛下商量。”

  李二问道,“什么事?”

  秦墨道,“我想奏请陛下进行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李二有些疑惑。

  秦墨问道,“陛下可知道大唐具体有多少丁口?”

  李二摇头。

  “户籍制度改革之后,以前隐瞒的人口现在却是已经被释放出来了,陛下正好借这个机会进行普查。”

  大唐的人口太少了,那么多土地,去无法占领。

  现在大唐的军力举世无敌,可以说目之所及之处都能够打下来,可是要是无人治理,只怕只能停下扩张的脚步,这是秦墨不想看到的。

  以前因为贱籍的存在,大量的人口被世家门阀所隐藏,朝廷想要进行全国人口普查也无法推行得下去。

  而现在户籍制度改革之后,人口普查的阻力却是小了许多。

  老阴货道,“陛下,确实是需要进行一次人口普查了。”

  秦墨道,“我让陛下进行人口普查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看看,户籍制度是否改革到位,是否有豪族拘禁人口。”

  他可不会以为一字命令就会令所有的豪族世家把以前的丁口都放出来,像矿山之类的地方,极容易被拘禁人口。

  这次人口普查也是为了检验户籍制度改革的成果。

  李二杀气腾腾的道,“朕也想看看户籍制度改革的成效如何?”

  现在只要是人都知道人口对大唐意味着什么,那么多的土地无人耕种,为了满足劳动力的缺口,甚至不系向高句丽发动战争。

  如果有人敢拘禁人口,李二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

  此前秦墨一直忙活其他的事情,现在有空了,终于腾出手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宣戴胄前来议事。”

  李二命令道。

  小黄门领了李二的旨意,便往户部去了。

  人口普查的事情自然是由戴胄的户部来负责的,秦墨就是提一个建议,具体的事情,他是不会插手其中的。

  半个时辰之后,戴胄便来了太极宫。

  “参见陛下。”戴胄行礼后问道,“不知道陛下召臣前来有何吩咐?”

  李二道,“户籍制度改革之后,有大量的人口被解放出来,是时候做一个普查了。”

  戴胄道,“即使陛下没有吩咐,臣也打算上奏了,大唐现在有多少人口都不知道,确实对施政不利。”

  “你能意识到这点,很好。”李二满意的点头。

  戴胄笑道,“现在哪怕是三岁小儿都知道,人口才是大唐最重要的。”

  以前土地很值钱,但是户籍制度改革之后,由于劳动力缺口太大,土地交易甚至已经陷入了停滞的状态。

  勋贵大地主们大量的土地荒芜,不少人都想出售土地,结果却是无人问津。

  朝廷给百姓分的田地都耕种不完,自然不可能去购买他们的。

  至于勋贵们,自然不可能再购买土地了。

  再加上许多勋贵前往草原圈地养羊,又带去大量的人口,于是劳动力更加的紧缺。

  于是卖又不卖不出去,自己又不可能耕种,荒掉又不甘心,于是大唐需要奴隶。

  现在勋贵们已经在向李二进行游说了,希望大唐能够攻打高句丽,掠夺人口。

  李二道,“秦墨怀疑有地方世家豪族拘禁以前的贱籍百姓,不放他们自由,此次人口普查,务必查清楚此事。”

  戴胄点头道,“陛下尽管放心,此事包在我的身上。”

  “那就好。”李二满意的点头,“关中之地,乃是天子脚下,户籍制度改革比较彻底,但是一些天高皇帝远的地方,难保不会欺下瞒上,若有发现有拘禁人口者,杀无赦。”

  “是。”

  秦墨道,“除了人口的总量,新生儿的出生率,成活率也是需要进行考察的,医学院建立了这么久,应该也有一些成果了。”

  李二点头赞同。

  戴胄笑道,“其他地方,某不知道,但是长安地区,由于有医学院的存在,幼儿夭折的数量下降了八成。”

  “很好。”秦墨高兴的点头,这是他说服孙思邈建立医学院的初衷。

  在温饱和医学两个方面建功之后,人口的寿命必定大为增加,对提升人口数量自然也是有着极大的好处的。

第0382章 配享神农庙

  李二看向秦墨道,“方才朕和辅机商量玉米向天下推广之事,本想去找你,你既然来了,正好说说此事。”

  这一季的玉米收获之后,其产量已经足以向整天大唐进行推广,在下一个种植季,玉米将在大唐所有的土上进行种植。

  土豆番薯由于扩张的速度相对较慢,目前只在关中进行种植。

  秦墨对倭国遣唐使居住的地方进行搜查的时候,也发现了土豆番薯玉米的种子。

  这些高产粮食是无法避免被异族所取得的,秦墨也不惧他们带走种子。

  甚至一些种植技术,为了方便推广,秦墨都是直接在《贞观民报》上面进行公布的。

  至于异族得到这些技术之后,国力会增强,秦墨也是不放在眼里的。

  这话时代,拳头大的才是大爷,大唐的军事力量足以踏平全世界,没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再富裕也只能成为肥羊。

  而对于火药、燧发枪等武器,秦墨是进行了严格的保密措施的,李二甚至把工匠们给圈禁起来,不许与外界接触。

  “玉米推广的事情,交给戴尚书进行负责就是了。”秦墨却是不想插手任何的俗务,“最多到时候我在报纸上为朝廷推广玉米之事进行摇旗呐喊。”

  李二笑道,“辅机,不幸被你言中了,这小子果然惫懒。”

  老阴货抚须道,“如果只是推广玉米,自然不需要找你。”

  “那就好。”秦墨松了一口气。

  李二道,“朕打算建一座神农庙。”

  “陛下可是需要找到我的建筑队?”秦墨笑道,“只要钱到位,一切好说。”

  老阴货笑道,“陛下认为你消除天下饥饿,有活天下之功,打算建好之后,让你配享神农庙,享受天下香火供奉。”

  李二点头。

  秦墨脸一黑,无比蛋疼,觉得晦气,“陛下,我现在还活着呢,不想进庙里吃香火。”

  老阴货道,“无知,这和长寿牌位一样,你一力推行户籍制度改革之后,无数得脱贱籍的百姓,皆是在家中供奉你的牌位,祈祷你长命百岁,进入神农庙也是这个意思。”

  秦墨的脑袋却摇得如同拨浪鼓一般,“不妥,不妥,是非功过,留待后人评说,神农庙,我还是不要进了。”

  一句话,他就是觉得晦气。

  李二道,“随你,反正朕已经和你说过了,进不进在你。”

  秦墨坚决拒绝,“不进,哪有活人进庙里被人供奉的。”

  戴胄惋惜的道,“蓝田侯不再考虑一下,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活着就能配享神农庙,日后在史书里可是开历史先河,流芳千古的事情。”

  “不用再考虑了。”秦墨摇头道,“戴尚书若是有兴趣的话,倒是可以让陛下弄你进去。”

  戴胄叹道,“某倒是希望能够进入神农庙,可惜功德不够。”

  秦墨笑道,“戴大人只要把玉米向天下推广,说不定百年之后还是有机会进入神农庙的。”

  建立神农庙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后人记住神农的功绩,秦墨献出土豆番茄玉米,自然是功盖古今,但是戴胄如果尽心尽力的把这些高产粮食向天下进行推广,即使没有功劳,也是有苦劳的。

  “某只想天下百姓能够吃饱饭,其他的不敢想。”

  听到秦墨所说,戴胄的眼睛都亮了起来,这个时代的官员都是想流芳百世的,就是李二也有成就千古一帝,名流千古的意图,更不用说其他人。

  李二道,“玉米已经成熟了,已经可以进行收割,户部要做好玉米的收集工作,关中各地除了留种之外,剩余的玉米皆是要收集起来,运往大唐各处。”

  “是。”戴胄点头道。

  这是一件工程量极大的事情,可以想见,戴胄将会忙得四脚朝天。

  “三日后,在城外的黄庄进行玉米的收割。”李二拍板。

  虽然整个关中都种植了玉米,但是这些玉米并不是百姓的,等于是他们在帮助大唐培育种子,所有的玉米田,地方官府都登记在册,没有李二的命令,是不许擅自收获的。

  三日后的收获却只是一个仪式。

  议事结束之后,老阴货和秦墨一同离开太极宫。

  在路上,老阴货惋惜的对秦墨道,“配享神农庙,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荣誉,你却弃之如履,真不知道你想什么?”

  秦墨笑道,“功名利禄于我如浮云,只愿这个民族万世永昌。”

  对于虚名,他一点都不看重,只要这个民族独霸全球,将旗帜插遍整个地球,即使无人知道他,也甘之如饴。

  三日后。

  城郊农庄,一个平整得整整齐齐的土地上,摆放着香案,李二烧香祭拜上苍之后,宣布正式收获玉米,在亲自掰下一颗玉米之后,皇庄的农户就开始掰玉米。

  以前倒是没有看到李二如此隆重,这次玉米即将推广到全大唐,李二却是重视起来。

  与此同时,加盖了传国玉玺的旨意也由红翎急使送到关中各地,玉米收获正式开始。

  种植了玉米的百姓,除了留下一季种植的种子外,剩余的全部出售给朝廷,百姓拿着钱就购买粮食。

  玉米的产量比小麦稻米的要多,但是这次朝廷的收割价格却是比小麦稻米要贵,百姓们自然是喜笑颜开。

  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玉米晒干之后,便以关中为中心,朝着大唐的四面八方运去。

  与此同时,《贞观民报》上也刊登了朝廷向天下推广玉米的消息,协助朝廷进行玉米的推广。

  如今,在民间,《贞观民报》的公信力可比地方官府要强,百姓们下意识的把《贞观民报》和朝廷联系在一起,自然是信赖有加。

  多方面联合之下,玉米的推广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