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发明家(穿越大唐之我有电脑) 第152章

作者:33

  年产量将能够达到万吨,这在后世就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钢铁厂,而在大唐来说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

  差距都是对比出来的,只要想到李二派军器监500工匠一年炼数千斤刚钢材,就知道这一万吨是何等恐怖的数量了。

  钢铁厂建立在渭水边上,因为需要大量的水来冷切,在没有后世的自来水,就只能建立在河边之上。

  同时也是为了安全的缘故,钢铁厂若是操作不当,是会发生爆炸的。

  前几日那场雨是一场及时雨,渭水的水位也涨了起来,满足炼钢的需求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建设钢铁厂的工匠是李二直接派了工部的匠人来建设的。

  钢铁厂的工人则是接了长孙家铁厂的工匠,还有工部,军器监里的铁匠。

  合起来都有两千人了。

  两千多人的工厂,即使是在后世自然是比较小的规模,但是在大唐,都是手工作坊存在情况下,就显得有些鹤立鸡群了。

  关键是李二的人占了一大半,然而人多也没卵用,一年到头只能炼几千斤钢材。

  在钢铁厂没有建立的时候,这些工匠就被秦墨弄去了用土法炼钢,以满足制造火炮和燧发枪的需求。

  八月十七。

  秦墨接到钢厂负责人长孙瑞的报信,说钢铁厂已经建造完毕,让他去查看。

  长孙瑞是长孙家的旁系,此前负责长孙家的铁厂。

  建立大唐钢铁有限公司之后,出于对老阴货的信任,秦墨和李二还是让长孙瑞负责钢铁厂的运营。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秦墨手头人才缺乏,而李二的夹带里也没有人,就只能让长孙瑞负责此事。

  秦墨问道,“可有将钢铁厂竣工之事汇报给长孙伯伯和陛下?”

  他不信长孙瑞会只告诉他一个人。

  长孙瑞道,“回姑爷的话,已经将钢铁厂竣工的消息禀报给国公,国公说让你先去验收了之后,再禀报陛下。”

  长孙府上的人一向都是称秦墨为姑爷的,当他是长孙家半个主人。

  秦墨带了薛仁贵和一百护卫,随着长孙瑞前往钢铁厂。

  一个多时辰之后,一行人到了钢铁厂。

  钢铁厂占地极广,放眼往去足有上百亩。

  钢铁厂前面的工地之上,工部的匠人正在运着工业的废料。

  “见过蓝田侯。”工匠们很热情的和秦墨打招呼。

  不是敬畏,而是爱戴。

  李二派他们来建造钢铁厂,秦墨坚持要给工钱,而且还很丰厚。

  本来李二已经发话了,说不收钱。

  因为工部已经给工匠们支付薪水了,但是秦墨认为钢铁厂虽然有李二的份子在里面,但是公私要分明,不能公器私用,坚持给了工钱。

  于是工匠们对秦墨可谓是感恩戴德。

  一路上都有工匠向秦墨打招呼。

  不但是工部的工匠,就连铁匠的工钱也比之前要丰厚。

  秦墨跟着长孙瑞进了炼钢的车间,高高的炉子立在那里,足有数丈之高,旁边连着齿轮和铁链子,可以操作。

  这和后世的钢铁厂相比,简直是无比的落后,但在大唐来说,就是无比的先进了。

  钢铁厂采取的是平炉炼钢法,这在后世是已经被淘汰了。

  采用更加先进的转炉和电炉炼钢。

  但这些在大唐来说是不现实的。

  “这么一个炉子能够一次就能炼五千斤钢水,若不是亲眼所见,谁敢相信?”长孙瑞很激动。

  本质上,长孙瑞也还是一个工匠,没有那么多的花花心思。

  像眼前这样的炉子,还有好几个,当然,还没有建好,这是第一个车间。

  现在钢材的主要作用是用以兵器的制造方面,这样一个炉子就足以满足了。

  但是秦墨知道钢铁是工业的基石,并非其他的方面不需要钢铁,而是大唐产铁太低了,以至于价格昂贵,用不起。

  等到钢铁厂投产之后,钢铁厂将变成白菜价,成为百姓都能够用得起的普通物品。

  而这是秦墨建立钢铁厂的根本目的,如果只是为了制造武器,那么土法炼钢的产量已经足以满足了。

  钢铁的存在将可以促进工业的发展,这是历史早已证明的事实。

  秦墨想试试看,在有着充足钢铁供应的情况下,大唐的工业是否能够发展起来。

  “以后大唐就不再缺少钢铁了。”薛仁贵也是十分兴奋,他手里的宝剑就是精钢打造,价格数百贯。

  若是大唐有了大量钢材,这种质量的武器只需要很低廉的价格就可以了。

  “钢矿石和石炭可都准备就绪了?”秦墨问。

  长孙瑞道,“都已经准备妥当。”

  钢厂修了轨道,方便铁矿石和煤炭运送进来。

  对照着图纸,秦墨对车间里的各项设备进行了考察,基本上没有问题。

  但是秦墨毕竟不是专业人士,也只能是看一个大概。

  具体的问题还要在使用之中摸索。

  看完车间,秦墨就跟着长孙瑞到车间的外面去看铁矿石和煤炭的情况。

  轨道上,一个大木盒子装着铁矿石,驽马轻松的拉着跑起来。

  空地上已经堆了许多的铁矿石,另一边的仓库里则是堆满了煤炭。

  “明日先练一炉看看。”对于这平炉练钢秦墨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至于练出来的钢材成分如何,那得实践了之后才能知道。

  在成功之前,就暂时不向李二禀报了。

第0277章 幸福的烦恼

  在封建王朝,盐铁一般来说都是朝廷专卖,属于暴利的行业。

  自汉朝以来实行朝廷专卖制度后,也就只有唐朝初期是实行市卖,等到安史之乱后,又重新实行朝廷专卖,此后的封建王朝就不再改变过。

  原因自然是十分简单的,就是因为稀缺。

  大唐的冶炼技术,在这个时空,可以说是最为先进的。

  周边的国家,例如高句丽,倭国,吐蕃都是从大唐学习的冶炼技术,但整体上还是比较落后的。

  除此之外,还有农业,医药,造纸等各方面的技术以中原为中心向四周扩散而去。

  封建王朝的君臣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或者说他们也没有把这些国家当成一盘菜,结果却是给自己培养了敌人。

  而秦墨既然来到了这个时空,自然不会允许这些事情再发生,此前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事情,就和李二谈过技术封锁的事情。

  不但在官方进行封锁,对于工匠们,他也进行保密教育,让他们知道技术保密的重要性。

  加上必要的保密措施,严格的把控着先进的技术,不使其扩散出去。

  西域的胡商们不是没有人刺探这些机密,然而这些人已经进了刑部的大牢,一辈子也别想出来了。

  源源不断的铁矿石被运进来,然后炼成钢铁,成为大唐对外征战利器。

  视察完钢铁厂,秦墨回了秦府,已经是傍晚,却见到老阴货和老秦在饮茶。

  “大郎,钢铁厂建设得如何?”老秦问。

  老秦在钢铁厂里面并没有份子,但是对于刚铁也很关注。

  即使是对政事一窍不通的武将,也知道足够的钢铁意味着什么。

  老阴货在其中则是只有一成半的份子,对此是很愤愤不平的,场地是他的的,工匠也是他的,所有东西都是他,结果却只能占一成半的冯份子,其内心可想而知,当初愿意答应这个条件,就在于秦墨说的钢产量吓到他了。

  如果不答应,分分钟被挤破产的节奏。

  “已经建好了一个炉子。”秦墨道。

  唐朝的建造能力自然不能和后世的基建狂魔相提并论。

  能够在大半年的时间内建设好第一个炉子,这都是秦墨开了挂才能够达成的。

  老阴货闻言,却是大感失望,“只有一个炉子,能炼多少钢铁。”

  秦墨点头道,“确实是不多。”

  由于这个时代的技术限制,一炉只能炼五千斤,这和后世的几万吨一个炉子根本没得比。

  平炉作为在后世被淘汰的技术,其缺点也是比较明显的,炼一炉需要六个小时,而且燃料的损耗大。

  但是在大唐也只能采用这个技术了,转炉和电炉想都不用想。

  对于平炉的钢产量,秦墨也是不满意的。

  一天炼制十二个小时,那也才10000斤钢材。

  老秦道,“一天能炼多少?总不会比军器监炼得少吧。”

  秦墨道,“一天六个时辰,只能炼万斤钢材,实在是太少了,还得多建几个炉子。”

  噗!

  老阴货一口茶水喷出,直咳嗽。

  “你刚才说一个炉子一天多少?”

  “一万斤。”秦墨道。

  老阴货道,“万斤还少?军器监500工匠一年也只不过炼数千斤钢,你小子莫不是耍某?”

  “万斤很多吗?”秦墨摊手。

  “你问叔宝多不多?”老阴货兴奋的道,仿佛看见无数的开元通宝向他飞来。

  此前对一成半的份子还嫌少,但是现在却是知道,就这点份额带来的收入将是此前的数十倍以上。

  老秦也兴奋的道,“大唐再无缺铁之忧了。”

  虽然没有股份在里面,但是老秦还是很高兴。

  秦墨并不是不想照顾老秦,而是没有合适的理由让他参股,老阴货能够参股,都还是因为有长孙家的铁厂。

  看着这两个老货满脸的兴奋,秦墨都不知道他们在高兴什么。

  在未来的时候,他所在的城市就建了一个年产五百万吨的钢铁厂,对于这种小厂子,真是一点兴奋都没有。

  “你准备建多少个炉子?”老阴货问道。

  秦墨沉吟片刻,道,“先建十个吧,不够再建。”

  一个炉子一天万斤,也就是五吨,十个炉子就是五十吨,一年也就是一万多吨的产量。

  这还不够后世一个钢铁厂一天的产量。

  老阴货苦恼道,“炼那么多钢出来,怕是用不掉。”

  这真是幸福的苦恼。

  之前因为钢不够而焦头烂额,现在却是因为担心钢太多了而无法卖掉。

  秦墨道,“怎么会用不掉,除了兵器,衣食住行都需要用到钢铁,我看老百姓的房子就不是很牢固,如果用钢铁和水泥来建,会更加的牢固的,另外还有城墙也需要用到钢铁。”

  基建是消耗钢铁大户,大唐这么大,秦墨不会担心用不掉。

  老阴货高兴的道,“此事应禀报陛下,让他也高兴一下。”

  现在既然秦墨已经去视察回来,也是时候向李二报喜了。

  秦墨点头道,“这个可以。”

  “钢铁厂什么时候开始炼钢?”老阴货问。

  秦墨道,“明天将开炼第一炉钢铁。”

  “好!明日正好休沐,某一定要去看看。”老阴货兴奋的搓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