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33
秦墨给李二的建议是百姓可以去捡石炭来制造蜂窝煤来取暖,此条圣旨一发,自然是一片称颂。
而无私的公布出火炕,煤炉,蜂窝煤制造方法的秦墨自然也是被百姓称颂,万家生佛。
百姓除了捡煤炭制造蜂窝煤来自己取暖,还把多余的蜂窝煤拿来市场出售,增加了额外的收入。
朝廷也组织人手去挖煤炭,然后运到各处销售。
当然价格是十分低廉的,长安城里的百姓买了煤炭制造蜂窝煤,又多了一条生计,有些规模比较大的作坊还雇佣了人生。
但是是挖煤就雇佣了数千人,运输又用到车马行。
一个煤炉的生意就可以养活数万人,这不是夸张。
而由煤炭生意又带动了其他的行业的发展,例如衣食住行等各个行业也因为煤炭行业的发展而火热。
于是贞观元年的这个冬天,本来应该因为极寒而日子难熬的长安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长安各县也没用奏报有人冻死的消息了。
李二最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下朝之后,在长安的各个坊市间乱窜。
今日休沐,李二带着房谋杜断,老阴货,秦墨,老秦,还有魏征在长安的各个坊市之间查看。
看到各个坊市热火朝天,一派繁荣景象,李二笑得合不拢嘴。
“没想到区区一个煤炭行业竟能带动整个长安的繁荣。”李二忍不住赞叹。
石炭因为秦墨的缘故,也被改成了煤炭。
老阴货道,“这就是秦墨《经济学》里面的说到的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吧。”
房玄龄等人皆是点头,看到这种场景,对于《经济学》的内容了解更加深刻了一层。
魏征老儿则是在各个经营蜂窝煤以及的店铺之间乱窜,询问煤炭和蜂窝煤的价格。
“陛下,各家煤炭的价格均没有超出朝廷限定的价格。”魏征高兴的向李二汇报。
对于煤炭的供应,秦墨给李二的建议是设定上限,不定下限。
李二特意在内府名下设立了石炭司挖煤,同时也制造蜂窝煤,然后定下了一个相对比较低的价格,但是却还是有利可图。
商贾们要和石炭司竞争,价格自然不能高于石炭司的价格,这就是上限。
不设下限就是商人可以在这个价格以下进行竞争,哪怕他们是在恶心竞争,李二也不管,毕竟是百姓得利。
当然,这个价格除了是石炭司出售的价格,它还是一个规定司的价格,任何人不得超过,否则将被处罚。
双管齐下,煤炭的价格始终在控制的范围之内。
至于蜂窝煤的价格,在这么多的竞争之下,价格自然也不可能提升得起来。
虽然利润不高,但是薄利多销,商人们也是干劲十足。
铁匠们也赚到钱了。
泥瓦匠也赚到钱了。
于是就有钱去消费了,整个长安的经济爆发出巨大的活力来了,大唐建立之后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场面,呈现出一派盛世景象。
房玄龄叹道,“某本以为对《经济学》已经了若指掌,但是今日才知只是一知半解,回去以后定要再深读几遍。”
杜如晦道,“蓝田候确实是旷世奇才,竟能将经济规律总结出来,若是能够悟透,天下何愁不大治。”
魏征道,“若是能够读懂《经济学》,人人可成宰辅之才。”
老阴货和魏征也是点头,老秦觉得或许他也可以成为宰相。
李二也是满脸笑意,若人人都有治国之才,大唐江山将稳如泰山。
《经济学》结合煤炭经济,却是给大唐的君臣上了深刻的一课。
两日后,房玄龄在《贞观民报》上发表了他的读书心得,结合煤炭行业对整个经济领域的影响,深入浅出的谈了他对《经济学》的理解,阐述了他的治国理念,在文章的最后,房玄龄断言,只要读懂《经济学》,人人都能学到治国之策,都能成为宰辅之才,报纸一出就买到脱销。
连带着《经济学》也再次火爆起来。
第0203章 棉花
百姓御寒的问题解决了,秦墨又当起了甩手掌柜,以他的尿性,一件事情进入正轨之后,他就没有兴趣再参与了。
他的目光转移到了其他的事情上面。
于是秦府里响起了持续不断的弓弦声音,大冬天的,当然不是有人在练习弓箭,而是有人在弹棉花。
棉花原产地是中亚地区,经由高昌传入大唐。
这个时候棉花叫白叠子,只有高昌国懂得用棉花织布,大唐则是主要用作欣赏之用。
高昌国的白叠布十分的昂贵只有权贵才用得起。
入冬之后,秦墨就命下人在长安城搜刮所有的棉花,用来制造棉被棉衣。
大唐的被子叫绵被,里面塞的是蚕丝,当然这得是有钱人才用得起,穷苦人家就是塞些碎布稻草之类的东西进麻布里当作被子,根本就无法起到御寒的作用。
现在有了火炕和壁炉,百姓在家里自然是可以抵御寒冷了,但出来之后,则是没有那么好运了,没有厚厚的皮裘根本无法抵御寒冷,于是百姓都只能缩在家里。
找到了棉花,秦墨就从网络上找来了棉花脱仔的图纸,然后命工匠造了出来,成功的进行了棉花脱仔,于是就有了秦府弹棉花的一幕。
裁缝经过数天的摸索,终于掌握了弹棉花的正确姿势。
现在秦墨已经是穿上棉衣了,整个人都觉得暖和了许多。
裁缝们多日赶工,终于是打造了五套被子和五条棉衣。
秦墨让侍女带着棉被去找老秦,有好东西肯定是先给自家人使用。
“族叔,你看我这棉被棉衣如何?”
老秦正在大堂里烤着火炉,上面放着一个铁锅,里面温着酒,老秦就着几样小菜喝着小酒,日子过得好不惬意。
“这就是你这些天鼓捣的棉衣?”老秦接过一条棉衣,脱下身上的皮裘,穿在身上,然后走到远离火炉的地方。
过了一会,老秦道,“这棉衣不错,挺暖和的,没想到白叠子还有如此妙用,可惜这棉衣的数量太少,否则将士们就可以不畏严寒,在冬季作战了。”
因为御寒措施的严重不足,冬季作战是一个极大的限制。
身为沙场宿将,老秦穿上棉衣的时候脑子里想的自然是军队冬季作战的问题。
秦墨道,“棉衣少,我们可以种植棉花,这也是我要弄出棉被棉衣的原因,不但是军队可以在冬季作战,有了棉衣御寒百姓也不必缩在家里了。”
给老秦留下两条被子,两件棉衣,秦墨带着剩下的三条被子和三条棉衣去皇宫里求见李二了。
丽正殿已经被改造了一番,建造了壁炉,秦墨进到丽正殿的时候,李二一家子正围着壁炉烤火。
“大郎,你来了。”李丽质看见秦墨,高兴的站了起来。
李二道,“你进宫有什么要事?”
秦墨笑道,“我给陛下送点礼物。”
“被子和衣服?”李二自然是瞧见了秦墨身后太监手里拿着的被子和衣服。
秦墨笑道,“陛下好眼力,正是被子和衣服,这是棉花制成的衣服和被子,十分的暖和,陛下试试。”
“棉花是何物?”李二却是没有听说过棉花这个东西,疑惑的问,“可是什么新事物?”
“棉花就是白叠子。”秦墨解释道。
他这么说,李二就明白了。
秦墨取了一条棉衣给李二,一条给长孙皇后,一条给李丽质。
“谢谢秦大郎。”李丽质飞快的把身上的白狐皮裘脱下,穿上秦墨送给她的棉衣。
“真暖和。”李丽质笑道。
李二也把外套脱下,穿上棉衣,“确实挺暖和的。”
“确实很暖和。”长孙皇后也穿上了。
李二突然站起身来,走到屋外,站了大约一刻钟,然后大笑着走进来,“这白叠子做的衣服确实暖和,秦墨你有心了。”
李承乾和李泰兄弟幽怨的看着秦墨,“秦大郎,我们的呢?”
秦墨尴尬一笑道,“棉花的数量有限,太子殿下和魏王殿下暂时没有。”
两人闻言如同深闺里的怨妇,用幽怨的眼神看着秦墨。
“陛下觉得这棉衣如何?”秦墨问道。
李二道,“朕出到外面的寒风里站了一会,这棉衣的保暖作用不输给皮衣。”
棉花在传入中原之后,棉衣就一直是百姓的御寒衣物,自然经得起考验。
“这就是我来找陛下的缘故了。”秦墨笑道,“棉花这东西可以大规模的种植,一旦推广开来,百姓就有了更好的御寒之物,将士们也可以更好的这冬季作战了。”
在古代,如果天气严寒,基本上都要退兵了,否则还没战斗,将士们都会被冻死。
皮裘和蚕丝太贵,军队规模太大,朝廷的财政根本无法负担得起。
李二听到秦墨说的话,立刻心动了,“这白叠子,棉花可以大规模种植?”
秦墨道,“自然是可以的,否则我也不会来找陛下。”
“好!朕马上下旨推广。”李二兴奋的道。
秦墨道,“陛下,大唐并没有棉花的种子。”
大唐的百姓并不明白棉花的作用,所以没有人种植。
秦墨倒是可以从网络上购买,但是少量还可以解释一下是从高昌得到的,若是大量的种子却是无法说得通了。
于是才会来找李二,让他推广。
按照秦墨的习惯,让李二意识到棉花的重要性,推广的事情丢给李二,他自己当甩手掌柜。
李二皱眉道,“这棉花盛产于高昌,却是个难题。”
高昌和大唐隔着突厥,大唐想要去高昌拿棉花种子,先不说高昌国给不给,单是突厥这一关就难过。
秦墨道,“陛下,高昌比大唐更适合种植棉花。”
李二问道,“你言下之意是?”
秦墨道,“高昌乃是汉人国家,理应成为大唐棉花产地。”
他的目的终于露出来了,若是只是推广棉花,想要获取棉花种子,直接让商队从高昌购买就是了,但他想要的是吞并高昌。
第0204章 高昌国的命运
听了秦墨的话,李二迟疑了。
他早就知道秦墨是一个极端的战争狂魔,看见什么好的东西都要划拉到自己的盘子里。
李二自然也想把好东西都划拉到自己的盘子里,但是他是皇帝,可不能为为所欲为,否则到时候史书上怎么写?
看到李二迟疑,秦墨继续道,“棉布,也就是白叠布,陛下可曾用过?与麻布相比如何?”
李二点头,“白叠布比麻布好用许多。”
白叠布从高昌运来,价格比绸缎还要贵,就算是李二也没有大量的使用。
秦墨道,“白叠布能够大规模的生产,陛下且莫小看棉花对大唐的重要性,治国说起来复杂,但不外乎衣食住行,只要能够让百姓吃饱穿暖,大唐的江山就能够永固。”
大唐的百姓对住行的要求不高,所以关键是要满足他们有饭足,有衣穿。
对于这点李二是赞同的,经过《经济学》的熏陶,李二再也不是以前那种不懂经济理论的土鳖了。
而且即使没有看过《经济学》,李二作为一国之君,对于衣食的重要性,他也是知道的。
“没有理由,如何能够随便对其他国家进行征讨?朝中大臣如何会答应?”李二明显心动了。
秦墨笑道,“高昌国勾结突厥阻塞商路,这条理由充不充份?”
历史上,高昌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灭国。
高昌国所在的地方就是后世的吐鲁番,那是中华国土,穿越来之后,秦墨自然要将其收回来。
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只要李二有意征伐高昌,何愁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况且高昌确实和突厥勾勾搭搭,大唐要攻打它简直是名正言顺。
上一篇:恋爱要在学习之后
下一篇:冒险公会不是约会平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