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第一厂公 第99章

作者:截教0九千岁

孙承宗坐在那里,听到刘一景的嘟囔,苦笑着摇了摇头。

这件事情上,他也只能做沉默,毕竟河南平乱,是魏公一力举荐他的,单单就这,他就欠下了魏公一个好大的人情。

虽然说吧,这折子,多少有点公报私仇的味道,可就事论事,堂堂皇皇,别人也无话可说。

杨涟,完了。

再想到那还在家里头养伤的杨柳新,孙承宗呵呵一笑,坑爹啊。

当身在浙江的杨涟,接到那份从京师快马送来的内阁草拟,小皇帝御批的旨意时,这位户部尚书,一屁股跌坐在了椅子上。

空洞的眸子,望着天花板,许久许久的时间后,他才木讷的站了起来,从这屋子里走了出去。

直隶。

当得知内阁发给杨涟的那道旨意后,唐峰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刘一景为了把自己从中摘出去,算是彻底把杨涟给卖了啊。

虽然有点残酷,但这就是官场之道。

黑暗,残酷,你若是仁慈,那么下一个死的,必然就是你了。

杨涟注定了要完蛋,到时候,户部尚书空缺,或许,这又是一个好机会。

户部是朝堂的钱袋子,户部尚书的职位,太过于重要,哪怕是唐峰也不能不重视。

如果可以,他自然想要把自己的人给推上去。

要不,等周培公回来,把他从兵部弄到户部去,让他干户部尚书!

唐峰心里头嘀咕着。

其实想想看,这倒也是个不错的想法。

就以周培公的能力来说,当个户部尚书,绝对没压力。

“差不多,也该是班师回朝的时候了。”走到衙门门口,望着已经昏暗下来的天,唐峰低声自语着。

直隶民乱,已经彻底平定,各州府百姓,也都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而那些乱民,都很安分,他们的家人,也都陆陆续续的从各处转移了过来。

接下来,就是动用朝廷的力量,将这十多万人,转移出关了。

第102章 阉割版的纺纱机

随着这些乱民一起离开的,还有正定府和保定府周围的近八万流民,这加起来,总共是二十万。

在这个交通落后的时代里面,跨越近千里的路程,转移二十万流民,这需要投入不少的人力财力。

人力吗,唐峰这里自然是不缺的,至于财力,系统空间里面还有五六百万的金银。

只需要,在通往关外的道路上,沿途设置粥棚,为这些流民提供最基本的吃食,他们靠着自己的双脚,就能够走到关外去。

反正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四月,天气转暖,也不会再有人在半路上被冻死了。

只要出了山海关,自有王在晋等人接应。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发展,王在晋等人,已经彻底的在辽东站稳了脚跟,并且以各种手段收买拉拢辽东官员。

也许,只需要这么一年的时间,辽东,便就成了他的一言堂了。

在那里,他的话,就将是圣旨。

既然如此,那么提前往那边移送流民,增加辽东人口,发展农业商业,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唐峰又在这平山县逗留了两日后,各方人马从各州府返回平山县。

自此,直隶民乱,彻底平息。

叮咚。

“完美的平息直隶民乱,获得奖励,奖励声望值一万五千点,奖励特殊图纸一份。”

声望,这自然是个好东西,多多益善,只是这一次,系统小气了一点,平定了整个直隶民乱,却也只奖励了这一万五千点声望。

聊胜于无吧。

而那份图纸,是一种复杂的古代机械图纸,从那机械的外形来看,应该是纺织机了。

可是,这种纺织机非常的复杂,似乎,有点相似传说中的那款纺纱机。

作为工科生,他也曾对纺纱机有过了解。

这图纸上的机械,看似跟纺纱机有些类似,可却又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似乎,又比欧洲的纺纱机简单一些。

纺纱机,是18世纪60年代,由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的一种手摇纺纱机。

纺纱机的出现,是有跨时代意义的。

它的出现,使大规模的织布厂得以建立,它比旧式纺车的纺纱能力提高了8倍,更重要的是,它的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

“系统,这图纸上的,不会就是那传说中的纺纱机吧?”看着那图纸,唐峰忍不住吞了一口唾沫,开口问道。

叮咚。

“是的,这就是纺纱机,但是,因为当下大明科技还没有达到这款纺织机能够出现的地步,为了保证时空平衡,我对这款纺织机进行了阉割处理。”

阉割处理!机械也能阉割啊!

“你的意思是说,这其实就是一个弱化版的纺纱机?”唐峰接着问道。

叮咚。

“是的,它的原理比纺纱机简单,纺纱能力,也只是纺纱机的一半。”

听到这条系统提示,唐峰非但没有失望,反而是一阵的惊喜。

纺纱机的纺纱能力,那可是要比旧式的纺织机高八倍的,就算是这图纸上的纺织机弱化了一半,那也要比旧式纺织机先进太多。

有了这款纺织机,那么大明朝的那些个纺织机,也就可以退休了。

当然了,在这之前,他要好好考虑考虑,如何用这款纺织机来给自己获取到足够多的利益。

比如说,垄断大明朝,乃至整个亚洲的棉布行业,甚至于,可以向欧洲倾销棉布。

不过,如果要大力发展纺织业,那么就需要海量的棉花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