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第一厂公 第109章

作者:截教0九千岁

站在后面的毛谭,猛的抬起头来,那双眸子睁大开来,满是骇然。

大将军这是要干什么!

“扶桑可以剿,但不要全力去剿,做做样子就行,你要做的,只是在釜山站稳,继而在那里修筑堡垒,练兵。”唐峰接着说道。

毛谭站在那里,脑袋里,某一段时间,一片的空白。

大将军难道打算抢占那釜山!而或者是说,大将军打算,以釜山为跳板,劫掠北国内地!

“大将军,我们……”

“放心,两年之内,我不会去碰北国。”唐峰显然看穿了毛谭的心思,打断了他的话说道。

两年之内不会去碰北国,这意思不就是说,两年之后,是肯定会对北国动手。

“毛谭,你要记住,时代已经变了,冷兵器已经落伍了,火器注定会成为战场的主宰。”唐峰转身过来,望着毛谭,缓声说道。

“你到了釜山后,便在釜山编练新军,尽快将你营内步军,半数都编练成火枪兵和炮兵,至于所需一切火器火药,我会让人暗示给你送过去。”

听到这里,毛谭眼前为之一亮。

他有幸参加了平山县之战,在那场大战中,他和所有的步军将领,都领教了火器的凶猛。

即便已经过去了这么久的时间,那场大战,依旧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

火器之犀利,胜过刀枪剑戟百倍,一旦火枪兵和火炮兵成军,那在战场上,简直所向披靡,无人能敌。

如果,自己手底下的那一干精锐步军,半数编练成为火枪兵和火炮兵,只需要训练妥当,到时候,哪怕对上人数超过己方几倍的北国军,也能战而胜之想到这里的时候,毛谭再也无法淡定了。

一将名成万骨枯,当兵的,谁不想像冠军侯一般,开疆拓土,封狼居胥呢。

如果,如果真的能够将北国拿下来的话,那么自己的名字,终将名留史册。

“大将军,您就放心,到了北国,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毛谭站直身子,抱拳,朗声说道。

看着这位雷厉风行的步军将领,唐峰笑着点了点头。

毛谭此人,进攻不足,守成有余,而此次北国之事,以他稳重的性子,做主帅,反而更合适。

当前,还不是对北国动手的时候,只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桥头堡,这就需要一个能稳得住的主帅了。

这修建堡垒,经营釜山,编练火枪兵,同时又要迷惑北国方面,毛谭乃是不二人选。

唐峰便又跟毛谭商议了一番,到了北国之后的一些注意事项,同时,又给了他一些经营釜山的建议。

这些所谓的建议,其实,也就是在紫萄牙人经营澳门,海上马车夫经营琉球的策略上进行的一点简单修改。

简单的来说,就是蚕食。

前期,现在釜山这里修建营寨,然后一点点的修建堡垒,最后,以堡垒蚕食釜山,最终达到占据整个釜山的目的。

只要有了釜山这个桥头堡,今后,大明的军队,就可以源源不断的通过大海,登上北国。

在梁鸣海战后,北国的国力便逐渐衰微下来,加上李氏王朝内部的争斗和腐败,如今的北国,也不比大明好多少。

这是一个革新的时代,谁能够把握住这个机会,那么就能够一跃而起,成为整个亚洲的主宰者。

而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能不能彻底吞并北国,就只剩下这最后的一次机会了。

就北国那些老旧的军队,面对全部装备了新式滑膛枪滑膛炮的明军,只有惨败的命运。

只要占据了北国,再以北国为跳板,就可以攻略海上那个变态国家了。

第114章 东林党表忠心

在唐峰跟毛谭秉烛夜谈的时候,东厂里。

白天里面,京城周围的一批木匠,通过南城兵马司指挥赵同的手,被送到了东厂这边来。

叮叮咚咚,连续就是这一天一宿。

直到到第二日,一批做工精细的小巧木盒被赶制出来,造纸厂的工匠们起上阵。

用了足足两三个时辰,方才将仓库里的那批卫生纸装入到了这些精致的木盒里面。

根据唐峰的要求,每个木盒里面装三十张卫生纸,光是这第一批,就足足有一千个盒子。

凌晨时分,送走了毛谭后,唐峰方才歇息下来。

清晨,早早的便起了床,简单的吃了早饭,便赶往了皇宫。

到了太和殿外,这里,早已经站满了朝臣,其中,东林党的那群人显得格外醒目。

没办法,谁让人家东林党的党众多了,这两百号早朝的朝臣,里面有小半都是东林党的。

看到唐峰过来,东林党的那群人,怒目而视,那一道道目光,分明就是要把他给生吞了。

对于这些东林党人的仇恨,唐峰直接选择了无视。

“魏公。”

“魏公。”

那些非东林党的朝臣,看到唐峰后,都纷纷跟他打招呼。

“魏公,今日早朝,您可以对策了?”孙承宗快步从人群中走过来,走到唐峰身边,压低声音问道。

感觉到孙承宗那目光中的期待,唐峰苦笑了一声,摇了摇头。

“只怕,陛下也决议出兵了,出兵北国之事,已成定局,咱家也是无能为力了。”

听到此,孙承宗脸上浮出失望之色,无奈的叹了一声。

约摸着等了有小半个时辰,太和殿的大门,终于缓缓的打开,一众朝臣,按照品级,依次进入太和殿。

身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厂公,以及封号太监,唐峰的品级,算是最高的,自然站在最前排。

又等了这么几分钟的样子,小皇帝总算是在太监和宫女的簇拥下,从偏殿走了出来。

“众位爱卿,今天,咱们便再说说出兵北国的事情吧。”小皇帝在龙座上坐下来后,开口说道。

这大殿内的朝臣,不管是刘一景,还是是孙承宗和东林党人,大家都明白,出兵北国,已经成了既成事实。

小皇帝之所以再把这件事情拿出来,让朝臣们商议,无非就是因为镇北太监魏贤不同意出兵,这是要让朝臣们说服镇北太监。

朝臣队列里面,内阁的一位大学士最先走了出来。

“陛下,臣认为,我大明当前,虽有困难,但也只是暂时的,无论后金还是那沿海的佛郎机人,不过就是疥疮之患,不足为惧。”